-
1 # 鳳兒大寶貝
-
2 # 張嶽林
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三歲見大七歲見老”?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懂感恩的少,反而以前生活條件沒這麼好,懂感恩的孩子還多一些?
究其原因不過是在孩子最關鍵的時刻,也就是剛剛懂點事的時候,作為父母太過於嬌慣,沒有好好引導!
試想下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會家務、好像在蜜罐里長大,一點不苦都沒吃過的孩子,他會知道什麼是感恩嗎?
在孩子剛懂事的時候,要讓他參與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適當吃點苦受點挫折,父母要以身作則,重在參與引導。
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也不捨得讓他乾點啥,不要妄想等孩子大了就好了。能做園藝盆景的樹都是從小打理的,等樹長大成熟再去管理能行嗎?
-
3 # 隴南小劉哥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父母離異的孩子,心靈從小都受過傷害,性格孤僻,行為鬼怪,不喜歡與人交往,希望後繼父母們耐心開導,不厭其煩的好好教育,用真情真心將其受傷的心靈慢慢融化,人之初性本善。
千萬不要任其發展,耐心的教育,從孩子內心來講,他是排擠後母的,也痛恨他自己的父親,拋棄了她的母親,其實孩子內心很脆弱也很孤獨啊!首先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慢慢的教育開導,尋找開啟孩子受傷心靈的鑰匙,人是感情動物,慢慢會改變的,後媽不好當呀!謝謝個人看法希望有用。
-
4 # 霓安然
為什麼孩不感恩呢?
1.滿足物質 缺少陪伴還是要說到代溝的問題,我們的父母大多都生活在物質貧乏的年代,那時孩子多 負擔重,能吃飽吃好,有衣穿有床睡就是好生活,在他們的印象裡面,自己的父母一天到晚都是辛苦勞作 為家中生計打拼的,能拿回錢給家裡的支出做貢獻就是好父母。養活你,就是對你最大的恩德了。什麼陪伴,尊重,自由那都是扯蛋,沒聽過!
他們那個時候不講那些“虛的”,也沒有條件講究,生存才是王道。在那個年代,他們的父母也沒有計劃生育,家裡孩子一大堆,大點了都不用自己照顧,自己家裡幾個就能玩到一起互相照顧,有個什麼小心思小想法還用等著父母來傾聽,你家兄弟姐妹還沒等你開口,就把你扒光了審問得一清二楚,你以為能瞞住誰?
受了委屈,有人傾訴,有人欺負,替你出頭,失敗了,有人鼓勵,成功了有人祝賀。那時候家裡都是這麼放養的,父母除了生活起居,人生大事這些事情比較上心,其他像理解傾聽,陪伴鼓勵什麼的全部都可以外包。不只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個村的小夥伴都是你的良師益友。有什麼事了,出去瘋玩一趟回來什麼都忘記了。
所以呢,他們自己現在作為父母,也都是自己的父母的翻版。賺錢,養家,讓孩子真正有學上,能娶上老婆,有個好家庭 好前程,就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期望了。
可是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他們,完全不一樣了。獨生子女,雙職工的父母,時代變遷,貧富差距。他們少了玩伴,多了孤獨,少了自由,多了壓力。父母仍然覺得給孩子,一份穩定的經濟基礎是保障孩子的未來,可是孩子內心的空洞卻無法填滿。
我們看到很多忙碌的父母因為發展自己的事業,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時代在鉅變,機會有太多,他們都想去追求 能抓住,他們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的奮鬥和打拼,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學習到怎麼陪伴自己的孩子。
你會聽到孩子們吼叫:“你以為生了我養了我就夠了麼?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不顧?我痛苦的時候你在哪兒,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又在哪兒?你只會指責我,我寧願你沒有生我!”孩子的同伴少了,自由少了,壓力大了,父母陪伴的質量還差的話,孩子從孤獨痛苦中生出了怨恨也就不奇怪了。
2.打罵侮辱 缺少尊重還是回到父母的那一輩,那時候是崇尚孝道甚至是愚孝,父母之養育之恩是大於天。父母給了你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你的一切。他們說什麼都是對的,不可忤逆,不聽話就是不孝!父母是你的“上人”,你要跟父母講平等講民主?反了!我沒有你這個不孝子,給我打!
你看是不是很像古裝電視劇裡的情節?到現在還是留存在很多父母潛意識裡的封建思想。那時候他們從你們的爺爺奶奶那裡學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就是要孝順,頂嘴就是不孝,不聽話就是忤逆,要打要罵,隨便來,打到你服為止!
而且當時普遍上學少,受教育水平不高,又因為子女多,生活壓力大,父母把自己的辛勞困苦,轉嫁到孩子身上,釋放自己的壓力也是有的。父母們內心的獨白還有可能是:我把你生下來,這麼辛苦的養育你,沒有讓你餓著,把你養大就是我給你的恩情了,你的一切都是我給你的,我們為你們幾個子女吃了多少苦,我有權力打你罵你,棍棒底下才出孝子,我為你們付出了那麼多,以後你們可記得要孝順我!
你看你們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就是被這麼不公平的對待下來的。沒有公平,尊重,民主,選擇,你們指望他們在生下你們之後,立馬就頓悟了,你也是想象力比較豐富。既然他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現在也過的好好的:“打你幾下怎麼了?就要恨我了?”
但現在和原來的環境需求不一樣了,不只是要“活著”還要“活得好,活得開心,有尊嚴”就像現在的父母,不只是希望將孩子養大就功成圓滿了,還希望他能有一個好學歷,好工作。他們還是一樣揹負著巨大的壓力,長大成人還不行,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才,功成名就,完成階層的跨級!我沒有做到的事情,我的孩子一定要幫我做到,這是他新的壓力和焦慮。
這樣的焦慮也會轉嫁到孩子身上。但是呢,父母的法子沒有改革創新,還是老一套打罵侮辱,孩子就不答應了。孩子呢,要求也高了,希望尊重,平等 像朋友家人一樣的相處,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恩人的,非打即罵,毫不尊重的父母。你看,你希望孩子去實現你的願望,你還不尊重他,你說他氣不氣?
3.干涉控制 缺少自由誠然像上面說的,父母希望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父母會說:“怎麼會是我的願望呢!我都是為你好啊!希望你好好學習難道是我的錯嗎?考個好學校,選個實用的專業難道不對?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啊!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你現在不懂,你以後會明白的。”
可是父母不明白的是,你以為的好,不一定是孩子以為的好,你以為不那麼好的,對你來說可能真的不好,對孩子來說也不一定呢。孩子要的是自己認為的好,不是父母的,如果什麼都是父母說了算,那我的人生乾脆讓你來過好了,我沒必要來這世上走一遭啊!
中國父母從來都是做慣了孩子的主,古時候有父母之命不可違,現在有爸媽都是為你好;古時候有指腹為婚,現在有逼嫁催婚。孩子被控制慣了,就會分不清什麼是自己,什麼是父母,邊界感的消失,預示了自我的消亡。
“有一種冷,叫爸媽覺得你冷”父母如果連感覺都可以代替你感受了,你自己的存在感就變得卑微而渺小。父母的強勢干涉,是對孩子精神上的謀殺。孩子要爭取獨立,做回自我,必然會反抗。表面上大義凜然,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不過是希望孩子替代自己活出理想人生,這難道不也是一種自私嗎?
孩子當然希望過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父母眼中的“白眼狼”。也希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多陪伴和尊重,長大之後要捨得放手,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這樣孩子也會尊重父母給的愛和自由,由衷的感謝父母的。
-
5 # 多走腦子多動嘴
很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把。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有感恩這種情緒產生,只有一種:我所得到的東西超出了我的預期,並且不是一種交易的關係,而是對方無私的給予。這句話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就是超出預期,現在的部分孩子對於家長的給予有超出預期的感受嗎?沒有,只有沒達到預期的不滿,何來超出?本來做為孩子,天生的要求並不會太過分,但是家長用自己滿滿的愛不斷的主動提高孩子的心理預期,等到孩子的心理預期變得高不可攀,家長無力實現的時候,家長就成了悲劇這不難理解。第二部分可能不太好理解,就是交易關係,很多家長也許並不認可,但是確實有非常多的家長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不管你付出多少,也許你自己不自知,但是隻要給孩子的感受裡有這種理解存在了,那麼他就不會感恩,反倒可能只有反感和疲憊,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家長還是應該自查一下。解釋完感恩,再說一個很重要的外部條件,那就是孩子的自我發展創造的意願和能力。每個人都有暫時很難達到的預期目標,這個時候就有兩種不同的處事態度,第一種靠自己,第二種靠別人。第一種人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標,對於別人的幫助都會感激,因為那並不是他認為理所當然的得到,所以會感恩。第二種,不會感激,反倒會因為別人沒有給予而怨恨。不懂感恩的孩子通常都是第二種,而形成原因也簡單的很,家長無時無刻全面的給予,讓孩子認為完成目標的方式就該是別人給予,那麼家長的給予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要感恩?這其實也發生在一些“大孩子”身上,父母傾其所有幫助孩子的生活,但是最後孩子只有慾壑難填,沒有了親情,沒有了照顧……其實培養孩子懂得感恩並不難,就是鍛鍊他經常去自己完成他的目標,讓他多多去體會完成目標的不易,而家長只是領路者不是大包大攬的保姆,孩子在鍛鍊中堅強,也會更能懂得生活,更能體會父母的不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並不是僅僅因為窮,而是因為他在動手生活,所以有體會,所以知道感恩。說簡單聊聊,結果廢話這麼多,湊合看把
回覆列表
我認為與家教、家風有很大關係!不要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只能說,你作為父母教育失敗,或是說你家家風不好!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楷模,如你能對長輩孝順、有愛心,懂得感恩,那麼你的孩子也會耳濡目染父母的感恩、孝順,另外父母除了言傳身教外,平時要多和子女交流,這一切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感恩毛主席、感恩父母的辛勤勞動!我倆外孫女在女兒過生日那天,都買了禮品送給女兒,女兒接過禮品,叫她們雙雙跪在我外婆面前,並對倆外孫女說:今天雖然是媽的生日,但也是外婆的苦難日,我們要一起孝順外婆......感動得我咽喉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