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君說書
-
2 # 鋒言毅語
可以說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考研。考研的人數,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從2017年的201萬一直到2020年,預計考研人數超過300萬,可以說考研將是未來許多大四學生要面臨的一個問題,甚至有可能是第2次高考。
那麼都是什麼樣的人會去考研呢?
想要學歷提升的人,這裡很大部分都是普通院校的學生,例如高考的時候只考了二本或者三本,或者是普通一本的學生,想要上一所名校,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選擇考研。
考研能夠帶來什麼?就像題主所問的那樣,考上研究生,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那麼究竟能不能洗掉?
與其說考研能帶來什麼,不如說學歷能夠帶來什麼,從當前的社會來說,不同的學校,代表著不同的圈子,也代表著你的未來的人生走向,有很多考研改變自己命運的例子在這裡不多說,
但是有一個名校復旦,大學這樣的學歷,從某些方面來說確實能夠改變你的未來的人生走向。
那麼是否存在洗白二本學歷這樣的問題呢?
從理論上來講,本科的學歷已經記錄在你的檔案中,如果未來的就業的公司,不會苛責你的本科學歷的話,其實二本學歷,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總體而言,如果你的研究生是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那麼可以說為你的未來人生,有了一個好的光環
考上名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自我證明,從當前的角度來說,考上名校,研究生不容易,它不像高考有人督促,研究生完全是靠學生的自覺程度。
那麼,其中的辛苦,相信每一個考研的人都會有所感受,其中可貴之處,就是你的堅韌不拔,改變了你的人生軌跡,從這一點來講,你是值得尊重的,再加上你的學歷,復旦大學研究生的學歷,社會認可度也會提高
總體而言,學歷沒有說,洗白不洗白。二本考上覆旦大學的研究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可以說是你人生的一次巨大的進步,但是,也希望你在獲得這樣投,成就的同時能夠更上一層樓
-
3 # AI教研習社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能夠從二本考上覆旦大學說明還是很優秀的,你用的“洗白”這個詞語不知有何深意?但就一個人的學習經歷而言,無論你考上覆旦或者是清華,你的本科學校會一直在你的學習經歷一欄中跟隨著你,但這並不影響對你這個人的評價。
不過在就業和工作中可能會成為一個參考的標準,因為有些企業在招牌的時候會看研究生的本科畢業學校,不過能夠從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同學想必也是非常優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按照目前的招生方式,你想考上好的大學,主要競爭對手是在本省,因為教育部已經把每年的招生名額分配給了各個省份,省招辦會根據考生的排名的來進行本科錄取批次的分數線劃定,有些省份競爭相當激烈,有可能某個考生在本省是二本線,放在鄰省就是一本線。而考研不一樣,考研類似於考公務員,是去競爭某個學校的確定專業的招生名額,有可能你報考的是非熱門專業,難度將降低不少。
其次,高考和考研的難度不一樣。高考試題有明顯的區分度,試題的難度較大些,高考的科目考查的考點覆蓋面更廣,題目更靈活多變。而考研試題出題大綱明確,一般不會 出現超綱題目,特別是專業課試題考查有延續性,很多考生可以通過一年乃至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突擊考研成功,而高中生是很難在高三一年惡補成績考上好大學的,除非你天資很聰明。
從另一個角度看,高考是全方位的競爭,而考研存在著一種現象就是考生更喜歡考比自己優秀的學校,比如,你考復旦大學的研究生,而復旦大學的本科生可能選擇國外知名高校讀研,變相的你的競爭就小了。
從普通高校考研到名校,並且事業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為考研對於找工作而言可能是價效比最高的,我們不妨來看看一些例子:
蔣昌建是安徽師範大學本科畢業,畢業後當了一名中學教師,後來考上覆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此後他的人生就發生了轉折,他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副教授,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也是著名節目主持人,主持過《最強大腦》。
最近,網上比較火的一個例子就是高會軍,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交叉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智慧控制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國家傑青、IEEE Fellow、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全國青聯常委、黑龍江省青聯副主席。
高會軍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讀過大學,他中專就讀陝西第一工業學校機械製造專業,後來參加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取得本科學歷。2001年獲得瀋陽工業大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併成為了頂級科研人才,哈工大最年輕的博導。
因此,考上名校的研究生真的是價效比很高的!考研是一個新的開始,人生的軌跡會因此而改變。但是,個人的發展是看自己多方面的努力,學歷只是一方面,文憑可能會幫助你有一個好的平臺,工作之後還是看個人的能力。
-
4 # 詩酒新茶
應該說既可以洗白,又無法洗白。因為我就是從普通一本一直讀到985的,我的身邊好多都是有這樣經歷的同學。我舉幾個例子。
考名校研究生,肯定能讓你見識更大的世界我的碩士是一所211的師範類學校,考研一志願的生源大部分來自一本和二本,本科211的學生很少會一志願就報考,畢竟人玩高處走麼,很好理解。
那麼這些本科二本甚至三本的學生,讀了兩年或者三年碩士之後,畢業都進了高中或者初中當老師,基本都可以進入公立學校,有編制待遇不錯,也有個別追求高薪的進入了私立學校。
而我的碩士同學也有一些人是本校讀的本科,考研考的本校,畢業之後找工作也是一樣,進入高中初中,和那些二本三本考研來的同學沒有區別。所以我覺得這些本科不好的同學,通過考研,成功“洗白”了自己的本科出身。
本科出身還是跟你一輩子的不過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有個別厲害的學校,要求會更高。不僅要求211的碩士,還要求同時有211的本科,就是所謂的雙211。
總結題目裡說本科二本,考研來到復旦,和我說的例子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復旦是985名校。
但結論都是一樣的,考研的價效比很高,肯定能讓你找到更好的工作,看到更大的世界。但是當人家限制本科的時候,你的本科是跟你一輩子的。
-
5 # 思維燈泡
能考上覆旦的研究生,無論你是二本還是三本,都說明你很努力、也很優秀。
說實話,現在確實存在“學歷查三代”的情況。
尤其是一些國企和高校,不但要求你碩士、博士是名校,還得查到你三代以前的本科院校,有些人碩士博士雖然是名校,但因為本科不是211,也還是被歧視了。
但是,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考上覆旦研究生,畢業出來,這本身就證明了你的努力、堅持,以及還不錯的智商、情商,絕大多數單位都是認可的。
另外,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而已,真的沒必要看得太重。
出去工作多年之後,如果一個人動輒聲稱自己是哪個學校畢業的,那麼,大概率,除了畢業院校之外,沒有其他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和榮譽吧。
-
6 # 美國教育專家傳承君
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的共同的疑問,我來解答一下。
首先,已經是二本學歷,這已經是既成事實,無法改變,你也不可能重新回去高考,再考上一本讀本科吧?已經是既成事實,經濟學上叫沉沒成本,你不應該再考慮它。
真正對你選擇有影響的是機會成本,就是說你選擇了A,就意味著放棄了B,那B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所以你應該考慮的,選項A. 考上覆旦研究生並去讀;選項B. 不考復旦研究生或者不讀,然後直接拿你的二本本科學歷出來找工作。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面臨的2個選項。
選擇A放棄B,你放棄2-3年本科畢業出來工作賺錢的機會。選擇B放棄A,你放棄了一個可能復旦研究生畢業後找到更好工作的可能性。如何選,相信你心裡有數。
如何選,可能跟專業有很大關係。所謂“洗白”,就是說能夠與復旦本科生學歷拉平。
很簡單的告訴你,如果是技術性很強的崗位,而你又是技術達人,如IT類,洗不洗白問題都不大,沒有人在乎你是一本還是二本本科,技術夠強,公司就要。換言之,洗白機率比較大,前提是你的技術的確跟復旦本科學生水平相當。
如果不是技術性很強的崗位,是拼人脈、關係等一切“人”有關的因素,那小團體主義、歧視哪裡都有。你哪怕復旦本科,別人要“歧視”你,也可以挑你是不是上海人,你是上海人,你不是上海四大中學畢業的,你是四大中學畢業的,你是老上海還是新上海啊?哪怕是廣東人在廣東,如果碰上單位領導們都是湖南的,在自己家地盤也可能被歧視。
復旦研究生至少給了你一個復旦校友的頭銜,可以用來發展人脈,剩下的都靠自己。
人家是一本、重本,至少說明人家在高中時候比你付出更大的努力,這也是別人應得的。工作以後,也有不少二本本科比一本、重本更加吃苦耐勞,扛得住壓力,低得下頭,從而發展比一本重本好的。
總而言之,復旦研究生,對於一個二本本科,肯定是加分,提升起點的,但指望靠它就能一勞永逸,也是不現實的。
-
7 # 康英勇
首先,要看你是怎麼理解洗白這件事的,你所說的“洗白”是否指的是就業歧視?
就我個人感悟,即使本碩均是985、211工程的學生,仍然面臨就業的壓力!如果你認為考上985、211就可以進入名企,我覺得可能不能那麼等同!考上985研究生並不等於好工作!
那麼985院校可以給你什麼?1、資訊,上海是個經濟城市,機會很多!我們的研究生群裡面天天釋出各種實習資訊,而且很多復旦的學生就在這些單位實習,直接問同學相關問題快捷方便!不僅僅是律所企業的實習資訊,國際組織的實習資訊、最高人民法院、金融法院等等!
對了,復旦還可以直接推薦同學去相關國際組織和中央國家機關工作,我們有很多資訊是保密的,不會對外公佈!
2、平臺與視野,在名校,你可以見到很多大牛,律所合夥人、國際法院法官、國外教授會來這些學校做講座,有很多活動可以參加,雖然你和這些牛人也就是一面之緣,但是感覺還是美好的!
我覺得提出考上名校研究生可不可以洗白自己二本院校出身同學一定是一個希望自己進步,同時對自己二本出身有些自卑的同學!如果你沒有讀名校,你看你終身都會覺得自己學習不好,羨慕讀名校的人,同時對自己沒有好好讀書有些懊惱與自責!
我覺得既然你想要改變自己,首先一定要自信,不要自我否定,真的大家智力都差不多,都貪玩!每天好好認真複習,一定會有成果!
最後,回到這個問題,如果你沒有考上名校,你可能一直有個名校的結,會把名校的人想象成聰明、刻苦,來到名校之後,你和這些同學相處之後,相信你見到名校的同學會自信和從容很多!我覺得如果再努力一點點,可以考上名校,那還是讀個好的學校吧!雖然讀好的學校並不一定讓你變成精英,擁有好工作,但是肯定會讓你長見識!
在此祝福所有考研黨一定要自信,相信自己!
-
8 # 姜博士自媒體課堂
夠嗆,因為它是客觀事實。我姐本科是吉林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二本,研究生讀的是吉林大學。畢業後去一個學校應聘英語老師,2人競爭,實力也差不多,但最終沒有錄取她,而是錄取一位本碩都是延邊大學的小姐姐。原因就是因為我姐本科不是一本,據說是這所學校有一個關於本科老師的招聘率問題。
二本不丟人,但本科學歷確實是塊敲門磚“洗白”這個詞語,其實挺刺眼的,但也很現實。
從上學深造的角度看,本科是二本,沒什麼可丟人的,畢竟一本與二本之間,就是一場考試,而考試就存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所以考入二本院校的學生,不代表沒有實力,不然也做不到通過考研考入復旦大學——這所全國最為頂尖的985大學。
根據資料顯示,每年通過高考招收的211以上的本科生,幾乎只佔總考生的5%左右,所以二本雖然稱不上人生“亮點”,但同樣也不是人生“汙點”;二本不算非常好,但也不差。
二本不是束縛,讀研給學歷“鍍金”雖然二本沒必要刻意“洗白”,但現實告訴我們,多讀點書是有用的,學歷高一點是可以派的上用場的。
所以,與其對二本學歷耿耿於懷,不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奮發圖強,考上211、985研究生,發掘自己的長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證明你的實力。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用人單位都以第一學為標準進行招聘,畢竟在本科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研究生還是頗具競爭力的。學歷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但決定終點的還得是個人的能力。
-
9 # 管理學考研解憂屋
我覺得完全可以“洗白”,而且是“洗”得相當白的那一種——以後當別人問你畢業於哪一所學校的時候,你可以非常自豪甚至可以歇斯里底地喊出四個字:“復-旦-大-學!”
但是,“洗白”這個詞語我覺得特別刺眼,好端端的幹嘛要用“洗白”這個詞兒呢?難道這位朋友所就讀的二本大學是涉黑院校,見不得人、見不得光不成?看到“洗白”這個詞,我差不多有一種忍俊不禁之感。對於考上重點大學研究生,但本科母校是二本的學子,我是萬分佩服的:
(一)以二本生的身份在考研後成為復旦研究生,屬於一種“史詩級”的“逆襲”。
二本的本科生通過考研考入復旦大學這樣全國最為頂尖的985大學,不管是祖墳冒青煙的原因還是祖墳冒出熊熊烈焰的原因,都足以證明一點,這名考生的後勁非常強,運氣非常好,拼盡非常足,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的例子相當於一種“史詩級”的“逆襲”,很多人只可觀摩,不可“複製”。這是因為,能成為復旦大學這種國內頂尖985大學的研究生,很多都是復旦本校的本科生,還有一些是高校檔次比較高的學生,二本生成為復旦研究生,非常罕見。
(二)本科母校是二本,不必妄自菲薄,二本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差。
很多時候,一本與二本之間只差了“臨場發揮”這一堵“牆”:有些人在高考的考場上能夠發揮出十成十的實力,而有些人可能因為高考的時候太過緊張,平時的水平只發揮出了十之五六,那麼原本實力差不多的兩個人,前者進一本院校,後者因為發揮水平大打折扣而考入二本院校。其實,考入二本院校並沒有我們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差,至少一些頂尖的二本大學,還是會出一些比較厲害的人才。所以,二本學歷雖然不是我們人生中的“亮點”,但同樣也不可能是我們人生中的“汙點”,本科母校是二本大學,並不丟臉,考研考上覆旦大學我覺得算是“錦上添花”,擦亮學子人生的底色。
(三)在就業時,復旦大學研究生的這一重身份“含金量”很高。
可能會有一些用人單位會問及你本科畢業於哪一所大學,但是對方再問起你的最高學歷時,應該會被你的勵志表現所折服。更何況,就算一些用人單位會以你本科母校是二本而讓你吃“閉門羹”,但你必須記住,“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有著復旦研究生的“金字招牌”,想要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只要不是就業要求太過苛刻的企事業單位,在正常情況下都會毫不猶豫地把你“預定”下來。
總而言之,二本生通過考研成為復旦大學的研究生,確實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我覺得在未來的日子裡有極大的可能會出人頭地,活出光風霽月的人生。
-
10 # 上帝的桌椅
沒有洗白不洗白這一說法。
這個社會是唯成果論的,是英雄不論出處,成功不論學歷。
你混的好,你的成功可以堵死所有人的嘴,別人只會覺得你是一朵蓮花,文人雅士都推崇喜歡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
你混的差,不需要這個過分強調學歷重要性的社會來評價,你自己都能把自己給看扁死,也會隨波逐流的把一切失敗的原因摔鍋給你的學歷。
在能否成功的路上,第一學歷確實是很重要,沒有人能夠否認。
現在很多單位的招聘都對第一學歷都要求。
但是學歷不等同於能力。
它只是這個陌生人之間,充滿距離和不信任的社會中的一個你可能有能力的憑證。一個你從校園走向社會時需要抵押的憑證,就像現實中你去銀行貸款需要抵押資本一樣。
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取決於你自己的行動,而不是一張紙。錢你從銀行貸來了,那可是要加利息後償還的。
這個社會真正需求的是有能力的人。
那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呢?
在學校的學習固然是一方面,但更為關鍵的是:能力的獲得永遠不是單方面的,學校更多的應該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走出校園後的你是否有能力,最關鍵的還是你自己。
誠然,第一學歷不好,在你剛踏入這個社會的起始階段,你會錯過一些有門檻的機會。因為這個社會太忙,每個人也太忙,沒有人能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你,去檢測你,去看看你憑證外的模樣。你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
但金子,無論在哪總是會發光的。在你在那些沒有門檻要求的職位中作出了成績之後,你的成績會成為你在這個社會中的憑證,一個比第一學歷更有用的憑證,一個不是你可能有能力而是你確實有能力的憑證。你的人生道路是前進的。
就像你買基金,挑基金經理的時候,他的學歷不是你的考察物件。他所負責產品的收益才是你最關心的,且在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
拿我在的科研行業打個比方,你如果能在國際頂級的nature ,science雜誌發表論文,那所有的高校都會搶著要你聘請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你應該做的是竭盡全力的變成一隻大鵬,然後等風來。
回覆列表
當然可以“洗白”啊!如果你認為二本是黑的話。
我明白你的顧慮,如果去大公司應聘,那確實,HR有時候就是會挑第一學歷的,因為應聘的人實在太多了。這是客觀事實。
第一學歷過硬,代表著你高考很厲害,那幾乎就是智商上的優勢證明。
但是那又如何?
同樣兩個人,一個清華本科畢業,一個二本畢業,復旦碩士,HR肯定還是要後者。當然你說這種可能性很小,但畢竟有不是嗎?
等你畢業兩三年,學歷就更不是個事了。所以洗白,是妥妥的。
還有你要自信一點,不要因為二本學歷有一種處處低人一等的感覺。
我之前工作那家單位的老闆,是個女的,動不動就把自己是復旦碩士掛在嘴邊,動不動就說她是學霸創業,多麼多麼牛。
但那又如何?沒有人不開眼地去問她本科是什麼學校。就算別人有所猜測,但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就是不打聽別人不主動提的事,不是嗎?
所以如果這是你要的洗白,是的,一定可以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