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38哥

    放入溫水浸泡,結晶就能還原成液體了。

    蜂蜜的結晶是一種物理現象,結晶之後,蜂蜜從液態變為固態,顏色從深到淺,但其成分並沒有改變,蜜蜂在適宜的條件下,由於葡萄糖顆粒聚集在一起。

    便形成結晶塊,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一旦外界溫度超過40℃,結晶蜜就慢慢溶解,從固態變成液態,但過不多久,溫度下降又會結晶。

    擴充套件資料

    結晶原因

    蜂蜜為什麼會結晶:

    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糖份約佔總物質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過飽和溶液佔總糖量85-95%,蔗糖佔5%左右。

    由於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性,因此分離出來的蜂蜜,在較低的溫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時間,葡萄糖就會逐漸結晶,所以蜂蜜結晶實際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這主要取決於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結晶)之間的比例,即葡萄糖佔還原糖的百分比例。

    一般來說,當葡萄糖與果糖含量相等 1:1 結晶緩慢;當比例為 1:2 時,一般不出現結晶;當比例為1:0.9時,即葡萄糖含量高於果糖含量時,溫度適宜時結晶就很快現。如槐花蜜葡萄糖與果糖的比例約為 2:3 就不容易結晶;油菜蜜約為18:17 結晶的速度則很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速慢和路由器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