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唯的美食日記
-
2 # 甜美小姐姐
這世界上有著非常多的美食,我們去外地旅遊除了欣賞當地的風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我們平常經常能聽見朋友推薦我們哪裡哪裡的食物好吃,再加上現在網路也特別發達,在網上也總能看到一些關於美食的推薦,但是,當我們真的去了這家店以後會發現,其實味道也不過如此,你都有過哪些一直很想吃,但是吃過以後卻感覺非常失望的食物呢?下面這幾種是被網友吐槽最多的,也是比較火的幾個美食。
第一個是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北京烤鴨是吃一道著名的小吃,幾乎每個來到北京玩的人,都會嚐嚐當地的烤鴨,而要說當地名氣最大最正宗的相比,許多人都會只想到全聚德烤鴨,全聚德烤鴨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是一個老字號的品牌了,但是這些年關於全聚德的負面新聞,有很多許多人反映,全聚德的烤鴨,並沒有想象中的好吃,總體的感覺比較油膩,而且鴨皮還有點柴,可能是熱度不夠的關係,並不比其他烤鴨店的好吃多少,而且價格也很貴,雖然就餐環境和服務態度比較好,但是價效比實在不高。
第二個是馬卡龍,馬卡龍是國外一道很著名的甜點,顏值非常高,顏色也特別少女,應該沒有幾個女孩能夠抵擋住它的誘惑,但是吃過它的人都覺得不怎麼好吃,味道甜得要命,而且口感一點也不細膩,非常粗糙,所以很多人都評價他是顏值和口感相差最大的一種甜品。
第三個是熱乾麵,武漢的熱乾麵,也是名氣非常大的一種小吃,雖然照片和視訊看起來都十分美味的樣子,但是許多外地人嘗試之後都表示吃不慣,熱乾麵的麵條非常粗,差不多有一根筷子的粗細,而且好多店裡的熱乾麵都是用紙碗來裝的的,攪拌的時候非常的不舒暢,而且吃起來乾乾的,膩膩的,沒有想象中的好吃。
第四個是大名鼎鼎的biangbiang面,這個面這幾年也火了起來,很多人都想嚐嚐它是什麼味道的,後來在去西安的時候特意去嚐了嚐,麵條是寬的,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作料和製作方法,除了名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還沒有油潑面好吃。有哪些是你一直想吃,吃過後卻很失望的食物?網友:吃一次就夠了。
-
3 # 種地老阿姨
有哪些讓你吃過很失望的美食?
這個我特別想說一個,香港牛雜
香港牛雜的歷史-據說清朝末年香港牛雜就進入了千家萬戶,有個叫阿德的人在廣州生活的時候,看到別人賣牛肉,於是他就想回收一點牛下水,原本只是想自己品嚐一下,沒想到還挺好吃。於是就做起了小生意。
牛雜是香港一道非常有名的美食,可以說是風靡了全香港,在網上可以看到很多美食視訊都有拍香港牛雜,必須是街邊小攤,必須是祖傳剪刀,大鐵鍋,鐵爐灶,咕嘟咕嘟的煮著牛心、牛肺、牛肚、牛筋、百葉。。。冒著熱氣,香氣四溢。看得我是心馳神往,決心要去香港吃到美味的牛雜!
春節期間去了香港,特意買了牛雜,就是那個街邊小店,就是那個鐵鍋,就是那個祖傳剪刀,滿懷期待夾了一個放進嘴裡。。。噗[我想靜靜]滿嘴的糞味兒,好臭,除了臭品不出什麼味道,真的是終身難忘的味道,我這輩子吃的內臟裡最難吃的一個!沒有之一……基本都扔了,趕緊買了奶茶清清口[淚奔]
-
4 # 我繞尚滋味
所有所謂美食街一條街為背景的,旅遊景點過度包裝成特色的,有名無實被導遊帶領趨之若鶩的,誠惶誠恐打造歷史悠久文化的美食,百分之八九十都會吃過以後很失望。
社會學家 Dean Mac Cannell在他的經典名著《遊客》裡說過,現代人都覺得自己過的不是真實日子,而是沒有意義的一連串偽裝,所以我們對其他地方的日常生活感到好奇,覺得他人的生命才是最“本真”最有意義的。因此我們比古人更愛旅行,想親眼見證親身體驗異鄉人的真實生活。或許,我們熟悉的食物已經成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吃的東西,不只沒有驚喜,甚至沒有意思。只有一嘗異國正宗食品,才能帶給我們新鮮豐厚的飲食體驗。
這是大家旅行時嚮往飲食的初念,往往被那些利益薰心的人所利用。就說北京南鑼鼓巷,真正北京土著很多人不會去那條炒的火熱食街吃東西。那裡有什麼?都是人為打造出的吃食,有貼著“老北京”標籤的,有包裝成“網紅同款的”,有各種各樣拼湊改良的!這些東西往往砸了這街的招牌。在這些濃妝豔抹的吃食背後是昂貴的房租,高成本的運營,沒辦法中的奇思妙想,真的從口味出發研製的少之又少!全國各地像這樣的地方又多的數不過來,上海城隍廟、天津食品街、成都錦鯉、西安回民街等等,這純純的是遊客經濟,靠的就是流量,無所謂內容,吃一個掙一個人的錢,沒打算你再回來成為回頭客!具體那些很失望的吃食,我不說你都能猜的到,叫得越響越歡的美食都好吃不了!
所有的本地人大多是不會去那裡消費的。你要找不後悔的美食,就一定要往一些老城區扎,深入進去,那些只為周邊食客服務的老店才是你應該選擇的,他們覆蓋面積不大,不曾有連鎖經營的野心,只有一顆踏踏實實製作美食的心,真正用味道維持與顧客的聯絡,保持著自己的那份執著!這樣的店出品的美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
5 # 創業學習研習社
對於傳聞中的美食來說,能不失望的很少,因為宣傳吊起來的胃口實在太大,如果沒有達到心理預期,難免失望。所以小佘常說一句話:吃之前土都是香的,吃之後再香也如塵土。
小佘今天要吐槽的是biangbiang面,狗不理包子,姥娘包子
1、名大於實的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名氣之所以大,小佘認為跟他的名字裡面的biang字著實不好寫,至於看上去像褲帶面,吃起來是褲帶面,他實際上就是褲帶面。
作為非陝西人是在不懂,為什麼還要叫個biangbiang面跟褲帶面有什麼區別麼?陝西的老鐵們出來解釋一下?
2、狗不理包子當真是“狗不理”就如同去了北京要吃全聚德一樣,到了天津就想著吃狗不理包子。然後就再也不想去吃了。
小佘一共吃過兩次狗不理包子,第一次是在濟南芙蓉街,跟朋友一起嚐嚐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結果麼~反正還不如我高中門口的朝陽包子好吃,不過價格絕對一個頂仨。
第二次在天津,想著到了天津總能吃得上正宗的狗不理包子了吧,味道麼談不上,但這應該是我吃過心情最壞的一次早餐了。
不過不得不格外提一下,天津的早餐其實很豐富的,也不貴。當然前提是別按照網上下載的特色小吃去吃。
3、為了嚐嚐傳說中的可樂餡包子,小佘用腳丈量了上海大學附屬學校周圍的小區魔都作為全國有名的網紅聚居地,永遠都有你沒吃過的網紅食品。
不過小佘對網紅已經有一點免疫力,所以這次是挺朋友推薦去吃的,傳說中的一皮包百餡,然後朋友會聲會影的告訴我他看到師傅是怎麼用可樂做餡包成包子蒸出來。
在這麼大的鼓動之下,小佘自然欣然前往,在我們的要求下,也確實看到了用可樂、雪碧之類的做餡,包出來的包子。
當然了,這樣的包子噱頭比實質大。而且雪碧加熱了真不好喝。
當然他們家的全家福包還是相當帶勁的,推薦嘗一嘗。
告訴你不失望的辦法,第一不吃,永遠活在傳說中;第二不相信,吃過才知道。
-
6 # 小微創業
我來回答!
誰還沒幾個覺得超級難吃的東西,看上去好看至極,其實吃起來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曾經吃過一家網紅餐廳,被同事還有朋友都推薦過,說是特別好吃的一家店,風格很復古,有種回家吃飯的感覺。
就這樣被推薦了很久之後,我終於去吃了一次,還帶著朋友,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要求太高了,吃了一頓飯,從前到尾全是在挑刺,爆炒蛤蜊,又鹹又甜的,量也少,還有其他的菜,也不是想象中的味道,幾乎完全和“好吃”這倆字搭不上邊。
再說幾個大家熟悉的吧,去年年底火爆的髒髒包,還有今年的冒煙冰淇淋,除了好看上鏡之外,真的找不到可以讚揚的話了,髒髒包,吃完就覺得明明就是個巧克力麵包,還有那款誰吃誰冒煙的冰淇淋,吃完就是冒煙,冒完煙的冰淇淋也並不好吃,失望!
但是相反!反差大了就會讓人記得住,有些所謂的網紅美食看上去好看,實際難吃;也有一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小吃,確實正兒八經的好吃。
好吧,臭豆腐、皮蛋也算裡面的一類,愛的人愛的要死,不愛的人都不想看見它們。
大家都明白的事兒,就不說那麼多了。說一些你們不知道的。
今年不是火起來一種紅糖包子,後來還在新聞裡面爆出來各種不好的事情,說是裡面的紅糖並不是真的紅糖,而是一種色素,讓不少人都不敢再吃了。
只是你們找錯了地方,沒有找對地兒,吃個紅糖包子都會被商家坑。
跟著我買肯定沒錯,一直都在喬東家排骨大包家買包子,就從來沒有看那個紅糖包子一眼,這裡就要感謝一下上面說的負面新聞了,要不然這個新聞,我都不知道這長得奇醜無比的紅糖包子還能是個網紅。
喬東家的紅糖包子是真材實料,看老闆做的時候就知道了,而且正宗的紅糖饅頭裡面多多少少都會吃到明顯的紅糖粒,味道也沒有那些加了色素的甜到發齁,吃著軟綿綿的包子還能吃到紅糖的顆粒,這種口感碰撞很奇妙,說不上來的喜歡。
每天早上一個喬東家的紅糖包子就夠了,實在!喝一碗粥或者豆漿,上班到12點都不會餓。
-
7 # 王二汼
南京夫子廟蟹黃湯包
如圖所示: 包子售價20元一個,作為夫子廟的特色,經典,傳統名小吃。站在邊上,上面明亮的燈光照著,下面熱氣騰騰的蒸汽包圍著。這蟹黃包就彷彿處在仙境一般,顯得晶瑩剔透,讓每一個過往的遊客看看見它都駐足觀望。聽著服務員高聲在喊:先開窗,在喝湯,默默的嚥下口水,抿抿嘴走到跟前,付錢買一個嚐嚐鮮。服務員很熱情啊,趕緊拿個吸管給你插進去。有點燙,涼下喝。好吧拿著也滿足,至少這湯汁在自己手裡晃著了,離滿足自己的味蕾也就一步之遙。
過了兩三分鐘,輕輕的吸了一口,那種美好的希望直線下落,湯汁的鮮哪去了,和很多小籠包店裡的灌湯小籠包相比,都趕不上小籠包的味道,用吸管挑開皮看看餡料把,豬肉餡料和一點黃色的粉末,總之,有些失望。我相信很多地方的蟹黃湯包還是很好吃的。但夫子廟哪些蟹黃湯包我吃著不好。僅僅代表我個人,也許喜歡吃的人很多,畢竟很多的遊客也都排隊買的。但我敢說南京本地人肯定不會吃,因為碰到了一個本地76歲老人家,很健談,講了很多南京故事。雖然吃到了失望了東西,確意外的收穫了很多不知道的故事,所以南京一遊也很開心。
-
8 # 大灰財經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這個問題必須答一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種美食節吃東西?
吃的東西呢,就是一些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特色小吃,有時候是全球的,有時候是全國的。反正就是什麼美食節,在某個城市停留幾天就走,那現場可是相當熱鬧啊!
吃的東西呢?大概就是各地美食啦,像什麼昆蟲宴(蠍子蜈蚣知了之類)、竹筒飯、炒酸奶、椰子飲品、芙蓉蝦、海鮮大餐等等等等,品類繁多,看的你眼花繚亂。
但是!!你以為真的很好吃?
當你藏不住唾液腺的分泌時,你會伸出罪惡的雙手,掏出你的辛苦錢,去買一堆味道不咋樣,還很不乾淨的所謂“美食”!
我也曾這麼幹過,作為一個吃貨,面對如此多美食,怎能忍得住?更何況環球美食節,機不可失啊!
於是一頓飽餐後,第二天我就後悔了——拉了一天肚子!!
其實吃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好吃,但不死心啊,想著這個不好吃一定有好吃的,於是試了好幾個,無一不讓我失望。不是我吃東西挑,但真的沒有一個覺得味道很好的。
後來一個朋友告訴我,她大學時期曾經去給美食節上一個飲料攤打工,是一個外國的老闆,老闆人很好,讓她們兼職的兩個小姑娘想吃什麼就自己弄,但是她看過了製作流程,就一口也沒吃,因為——所有的乾淨水,都來自附近一個商場的廁所,就是商場廁所裡洗手的那個,包括兌飲料的水,老闆自己喝的水是買的一箱箱礦泉水,兼職生也是。而且其實不只有那一家,她發現每個攤位,都是去那個廁所接的水。
你說,她看了還吃的下去嗎?
自那之後我再也不去美食節吃東西了。
-
9 # 麥小北的生活
說一次對美食失望的經歷。
小時候,剛剛興起炸串,我們那最火的是炸年糕。年糕切成薄片,過油炸,然後撒上白糖,五毛錢一串。
農村孩子沒什麼零花錢,也比較節省,所以幾乎都捨不得吃。那年廟會,我和我的小夥伴終於每人有了一筆鉅款----五毛大鈔,就想解解饞蟲。
那時正是《情深深雨濛濛》熱播的時候,剛好我倆都看到杜飛給茹萍送糖葫蘆的劇情,看的那是個嘴饞啊,感覺糖葫蘆被杜飛那麼一吹捧,成了人間最美味的食物。剛好糖葫蘆也是五毛一串,我倆就犯難了,嘀咕了一路,到底吃炸年糕還是吃糖葫蘆。我們分析各種利弊、價效比、吃的時間長短等等,覺得過年蒸了年糕可以自己炸,而且那麼小一塊年糕居然要五毛,吃不了幾口太貴了。最終決定,聽杜飛的,就糖葫蘆吧!
於是,我們充滿儀式感的,挑選了兩串最大的糖葫蘆,準備好好享受一番。
本想描述一下,到底有多難吃呢,結果我發現我已經忘記當年的味道了,只記得我倆後悔的腸子都青了,吃什麼不好,竟然吃了糖葫蘆。杜飛,誠然欺我,那麼難吃,還我炸年糕啊!
現在想想,當年怎麼那麼傻,為啥不一人買炸年糕,一人買糖葫蘆,再交換著吃呢!
-
10 # 我也不知道叫啥咋辦
我想說的是,任何名小吃也好大餐也罷,都不能去給遊客吃的地方,要去本地人吃的餐廳,都不會太差,包括西餐韓餐,路邊攤大排檔和高階餐廳的味道差距不要太大。原來我覺得牛排不好吃,直到吃了1688一份的我才知道不是某種食物不好,是沒吃到好的。
回覆列表
北京豆汁
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北京人的早餐要喝一碗豆汁,看著感覺非常好喝,但是自己試過才知道,它的味道應該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至少不少外地遊客能真正覺得好喝的真不多,北京豆汁喝起來是又酸又臭的,和正常想象的味道差別太大了,反正當時感覺很失望啊~
老北京涮羊肉我的南方人,一年四季吃羊肉的次數比較少,家裡做的羊肉都是用香料去了羊騷味高壓燜煮至少1個小時的,這樣吃起來才不會感覺有很強的騷味。但是那次在北京吃的一頓涮羊肉,一開始還懷抱著對肉對火鍋的無限憧憬,上鍋之後徹底崩潰,這個腥味啊,是真受不了,基本上一口的吃不下。但是北方朋友卻覺得沒有腥味,吃得很香,總之,南北方羊肉飼養和飲食習慣差異還是挺大的。
稻香村的點心說實話,清宮劇看多了,裡面各種說的好看好吃又好聽的點心,聽著就讓人很想嘗一嘗,但是吧,真買了所謂的最有名點心禮包回來,吃了幾口就不是很想吃了。就感覺也不怎麼好吃、也不怎麼香、還略微有點難嚼,而且用料也是很普通的紅豆、綠豆之類的,就是花樣多一點而已,可能還是和想象的差距有點大吧,所以比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