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門中公教育
-
2 # 武漢公職考試
據說今年國考圖形推理出題考試被稱為“當代畢卡索”
那麼只有參加過這次國考的人才會懂,但是不影響教你怎麼做題
行測圖形推理作為一種思維能力測試的題型,
其中最讓廣大考生頭疼的則是立體圖形。有一種神奇的方法——“公共點法”,能夠幫助廣大考生解決立體圖形摺紙盒類問題,如正四面體和正六面體等。當然,也有不少考生反映說,“公共點法”的按單位“1”的距離找公共點標起來太費時間,問有沒有更快的標點方法。為此,中公教育專家分別對正四面體及正六面體的標點進行了優化,具體如下:
一、正四面體將正四面體展開圖的任意一個菱形的四點標出1,2,3,4;再利用每個菱形都含1,2,3,4標剩餘的點。
【例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恰當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二、正六面體(1)有四個正方形在一條直線時,先用1-8依次標這四個正方形的頂點;再根據剩餘圖形與這四個正方形相交的點標註其他四個點;(2)沒有四個正方形在一條直線時,任意找到一個“Z”字,先用1-6標其中相對面之外的兩個正方形,再將“Z”字中不能確定的兩點標為7和8;最後根據剩餘正方形與“Z”相交的點標註其他四個點。
【例2】左邊給定的是紙盒外表面的展開圖,右邊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例3】左邊給定的是紙盒外表面的展開圖,右邊哪一項能由它摺疊而成?
綜上所述,記住正四面體和正六面體的快速標點方法就無需再去不停的按單位“1”的距離找公共點標了;而標點完成後則可以利用圖形之間的公共邊快速找出正確答案或排除錯誤選項。最後,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廣大考生,任何一個方法都是熟才能生巧,希望大家能夠對“公共點法”多加練習,達到30秒鐘做一個題的目標。
-
3 # 曲靖中公教育
在行測考試中,有一種題型讓我們很頭疼,那就是考察我們圖形敏感性的圖形推理題目。對於這類題目,有一定基礎的同學都知道,需要我們從圖形的性質上尋找規律,圖形相似就考慮位置關係與組合疊加,圖形相異就考慮數量關係和求同求異。那麼,遇到一些特殊圖形,該怎麼找規律呢?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帶著大家,走進特徵圖形的規律點。
特徵圖形一:漢字
很多同學在做圖形推理時,遇到漢字往往會第一時間思考“筆畫數”,其實這樣並不是我們最佳的思路,經中公教育研究總結,當題目為漢字構成時,大家可以遵循以下規律思考,以便於快速解題。
漢字圖形思考順序:結構、相同部分、筆劃數、封閉區域數、特定筆劃數等
【例題1】
【解析】答案:B。圖形當中,橫向考慮,每一行的漢字均為“左右”、“上下”、“全包圍”三種結構,第二行已出現“左右”與“全包圍”結構,故答案應選擇“上下”結構的B選項。
【例題2】
特徵圖形二:字母
當題目當中出現字母的時候,經中公教育研究發現,常考的規律包括以下幾類:開口數、直曲性、對稱性、順序等。
【例題3】
【解析】答案A。對比第一組圖形,字母的開口數分別為0、1、2個;第二組開口數分別為1、2個,故按照遞增的規律, 答案應該選擇有3個開口數的A項。
【例題4】
【解析】答案:B。通過對比,此題排除開口數、直曲性、對稱性等規律,最後考慮字母的順序,發現,每組圖形的三個字母中間均間隔一位,以此類推,第二組應選H字母的B項。
-
4 # 公務員考試吧
想考公務員?拿下這幾道題先!
在行測備考中,應該按照一定的思路來總結概括知識。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晰,雜而不亂。圖形推理部分的學習,可以將知識構建出一個框架,將所作試題自動歸類。每個試題都能囊括到其中一種型別,針對每個型別的試題都能找到對應的答題技巧。再經過大量的練習,就能牢牢掌握這些知識點。想考公務員?拿下這幾道題先!
第一題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第二題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第三題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第四題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第五題
把下面六個圖形分成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由各自的共同特徵和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參考解析
1.D。【解析】考點:位置類-平移。題幹中的圖形中,小黑點沿最外圈方格每次順時針平移1格;白色小圓圈每次順時針平移2格。依此規律,選擇D選項。
2.A。【解析】功能資訊-圖形內部最長線的方向。觀察題乾圖形發現,第一個圖形內部最長線的方向是左下右上;第二個圖形內部最長線的方向是左上右下;第三個圖形內部最長線的方向是左下右上;第四個圖形內部最長線的方向是左上右下。發現規律是圖形內部最長線的方向呈現週期變化,選擇A選項。
3.C。【解析】疊加+旋轉。觀察題乾圖形,第一行中第一幅圖形中的扇形部分和第二幅圖中的三角形部分,分別旋轉180°後疊加得到第三幅圖。第二行延續此規律,所以選擇C選項。
4.D。【解析】A選項利用點定位方法,右側面對角線應交於三面的共同頂點處,排除;B選項利用座標法,正面應位於右側面位置,排除;C選項利用點定位,右側面應位於正面位置,排除。選擇D選項。
-
5 # 心竺公考齊校長
心竺公考,你的專屬智慧老師
一個致力於:1/3的時間,1/3的價格帶來3倍學習效果的團隊
語嫣姐姐這邊有圖形推理的大神高分筆記,關於圖形推理的做題方法,都有詳細的介紹哦,可以看一下,需要的檔案找語嫣要。
-
6 # 沈北華圖
2013-17國考圖形推理考了什麼?
華圖教育 李悠然
公務員國考行測中判斷推理的一部分圖形推理,在每年考試中的題量都為10道題,分值為0.8分。這也是大家比較頭疼的一個模組,知識點較多,若平時不注意題量的積累,沒有對圖形的敏感度,在做題的時候會覺得很難。為了考生更好的備考,華圖老師給大家總結近五年的考點,讓大家瞭解每年的重點和熱點內容都有哪些。
圖1.近五年圖形推理的命題形式
如圖1,在近五年的圖形推理中,從考題的形式中來看,以前分組分類的題佔到考試題量的一半,但在17年考試中題型有一定的變化,分組分類考了3道題,而九宮格的題目增加了一道。因為九宮格圖形比較多,而且常愛設定成數量類的知識點,所以難度有所增加。一段式和兩段式的題目數量不固定,但相比較而言兩段式的數目相對較少。
如表1,這幾年的考點彙總發現題型其實考得特別均勻,每年考查的知識點是有規律可尋的,而且難度並不大。對於立體圖形的題目,每年題量在2-3道,必考的是重構問題。截面體和立體拼接也是這幾年的寵兒,比較常考。再有每年題量固定的是屬性類,每年都是兩道題,尤其是對稱性,是熱點內容。對於位置類的考點也是每年必考的,位置裡邊平移和靜態位置的次數居多。
數量、樣式和功能資訊雖然並不是每年都考,但五年中都只有一年沒考,所以這幾個知識點也都是重點。樣式裡邊還沒出現過的考點是遍歷,因為這個知識點比較簡單。數量裡邊點線角面素的考點都出現過了,線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知識點。功能資訊去年出了兩道,也可以看出這個知識點的重要性,但這個知識點也比較簡單。
對於上述考點,在今年出現的概率依舊很高,是大家複習的重點,大家要抓緊複習喔。
-
7 # 靜醬思密達
公務員考試中,圖形推理題是行政能力測試考試的必考題,考試型別大多是選擇題,題目數量為20道,每道題的分值是0.8分,圖形推理題的總分數的16分。
圖形推理題有時不容易發現圖形規律,進而無從下手,筆者當年準備公務員考試與很多國企招聘的行測題時,也經常頭大,不知從何下手,但是經過專項圖形推理題訓練後情況有所好轉,答題的正確率也有所提高。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吧。
首先,克服心理障礙,要敢於做圖形推理題,不要因為無從下手,而害怕做圖形推理或者為了節約時間直接蒙一個答案。你要知道,公務員考試不是高考,公務員考試的目的是選出綜合能力較強的人,圖形推理題是為了測評你的圖形邏輯處理能力,所以它不會難到哪去。
第二,專項訓練,剛開始不知如何下手,就找一大塊時間,專門做圖形推理,20道題裡面總是會有能做對的,然後,找出自己不會的型別專攻。認真公務員考試的輔導材料,鑽研答案,找到自己沒想到或者沒有看到的解題角度,比如,很多題都是從對稱性,直曲性,閉合性,是不是一筆完成,是不是含有某些共同元素等角度解題。
第三,解題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尋找圖形中的特殊元素,並觀察圖形所共有的規律。如果發現有兩種不同的規律,不能確定哪種規律正確,一般情況下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果斷做題。
-
8 # 左任之
你好,我現在也在準備國考,圖形推理也是我的一個大的失分點,很多時候圖形推理,參考答案的理由天馬行空,我也很無奈啊……
-
9 # 綠色娛樂
圖形推理是國考行測必考題型之一,為幫助考生備考,小編為大家梳理圖形推理知識點,希望對各位小夥伴有幫助哦~
一、概念簡述
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判斷推理題中圖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數量類
若一組圖形中每幅圖的組成較為凌亂,但區域性顯示有一定的數量變化。對於有這樣特點的圖形,通常從數量的角度來進行解題。對這幾年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的分析發現,數量類圖形推理考查的角度雖然很多,但重點仍然集中在點、線、角、面、素。
(二)位置類
對於位置類圖形推理題,一般來說,一組圖形中元素個數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區域性元素位置有變化,這時從位置的角度出發來解題。位置變化的型別分為平移、旋轉、翻轉。
(三)樣式類
樣式類圖形的特點:圖形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決樣式類圖形推理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順序——先進行樣式遍歷,再進行加減同異。
二、思路分析
圖形推理題中,每道題包含兩套圖形,這兩套圖形具有某種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種差異。第一套圖形包括三個圖形,第二套圖形包括兩個圖形和一個問號。在這兩套圖形之外還有供選擇的四個圖形。請你認真觀察兩套圖形的相似性,然後從四個備選圖形中選出一個最適合取代問號的一個。
正確答案不僅應使兩套圖形表現出應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應使第二套圖形也表現出自己的特徵。
做圖形推理題的關鍵就在於找出第一套圖形中的規律。找到規律以後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運用到第二套圖形中去。要找到其規律,觀察圖形的要點有:圖形的大小、筆畫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轉、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求同等等。要觀察的要素也許不是很多,但其運用起來特別是複合運用的時候,其規律就可以千變萬化。
三、解題技巧
1、仔細觀察
做圖形推理題,首先要仔細觀察所給的兩套圖形。觀察的要點有:圖形的大小變化、圖形構成要素的增減、圖形的筆畫多少、圖形的旋轉方向、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圖形等等。
2、找出規律
這是解答圖形推理題的關鍵。找規律,首先要立足於剖析第一套圖形。有些簡單的題,從第一套圖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規律。對於一些複雜的圖形,則需結合第二套圖形具體分析。圖形排列的規律是千變萬化的,只要仔細觀察其變化,最終肯定能發現其規律。
3、選擇正確答案
找到規律以後,便可據以選擇正確答案。但是,在選擇時一定要仔細,不要發生視覺錯誤。當然,最好是將所選答案去印證一下自己歸納出的規律。如果符合規律,則所選答案八九不離十;如果所選答案不符合自己確定的規律,則需再仔細琢磨琢磨。
-
10 # 絳姝
圖形推理題感覺更多地考察歸納綜合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
1、首先從所給的第一組圖形入手,仔細觀察第一組圖形中的三個或四個圖形所呈現的規律,尋找其中變化的內涵,並把這一相似性的規律運用到第二套圖形中。
2、在觀察中主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圖形中筆畫的增減;旋轉的方向;移動的位置;圖形之間是否存在疊加或分離;在外形上是否相似一致等。
3、選擇答案時要仔細,不要發生視覺錯誤。對於一時不能有把握的試題可以採用淘汰法進行逐項淘汰,在最可能的剩餘圖形中選擇,這樣選擇正確的可能性很大。實在難以判斷的,可留在最後做,千萬不要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這種型別題中。
三、圖形推理預測練習
1、
2.
3.
4.
5.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 從橫列來看,是順時針依次遞減一個方格;縱列來看是,增加兩個方格,但保持了順時針依次遞減的規律,故正確答案是C。
2.D。解析 仔細觀察後發現,每一組圖形的前兩幅圖呈軸對稱,每一組和第二組的第一個圖形與第三個圖形又都呈中心對稱,故選D項。
3.A。解析 圖形疊加題,第三行的圖形是前2個圖的對稱疊加。
4.D。解析觀察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圖形,前兩幅圖形相同的部分,第三幅中的陰影,反之,為空白。
5.A。解析 觀察圖形變化,每題第三個圖形為前兩列圖形的“和”,並且第三幅圖中的前半部分與每組第一個圖形中的陰影是相反的。
回覆列表
在公務員的考試行測中,圖形推理的考察較為常見,考生對於圖形推理單一規律的把握還是比較理想的,但是現在考試更傾向於圖形推理複合規律的考查,難度就有所提升,正確率有所下降。各位考生在做圖形推理題目時,需要思考全面,更為細緻地把控做題技巧、提高做題正確率,這就需要大家對於圖形推理常考的複合規律有一定的把握,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給大家分析複合規律,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之所以難,不僅僅是有些角度考生思考不到,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考生思考的不夠全面。有時應試者能夠通過所給圖形推敲出規律,且清晰看出答案,於是就很自信的作出判斷,剩下的選項也不注意檢驗,直接進入下一題的解題,這樣其實是很冒險的行為,因為當題目較難時,往往所含規律可能不止一種,需要考生思考的更加全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這種疊加規律的複合型題目在考試中常見的幾種型別。
1.旋轉和組合疊加的複合考查
【例題一】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
再換一個角度,這次改變圖二,將圖二順時針旋轉90度後,和圖一疊加,發現去同存異可以得到圖三。在第二組圖中,發現只有B選項在順時針旋轉90度後和圖一疊加後,去同存異能夠得到圖三。因此這道題答案鎖定B選項。這道題其實有很大的難度,需要考生反覆嘗試,考查的緯度不是單一疊加,而是需要旋轉再去疊加。
2.數量關係和元素遍歷的複合考查
【例題二】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
其實此時需要我們換一個角度,觀察A和B選項,不難發現它們的圖形不太一致,A選項的圖形和題幹所給圖形更加相似,而B選項的圖形形狀卻與題幹大相徑庭,甚至與剩下兩個選項的圖形形狀迥然不同。仔細分析能夠看到,A選項的圖形和題幹所給的圖形中都存在三角形,也就是說這道題還涉及同一遍歷(相同元素在每幅圖都出現)這個規律,因此這道題鎖定答案A。這就是圖形數量關係和元素分佈的複合考法,除了這種情況,有的時候還可能出現數線條,同時考慮相同位置上都有某些元素這樣的規律,要求各位考生思考全面。
通過上面兩道例題,分別從圖形相似和圖形相異的角度給大家介紹,不難發現想要破解圖推不僅需要開闊思路不鑽牛角尖,更需要耐心的觀察。當然在考試中,疊加規律遠遠不止這兩種,還有可能是翻轉同旋轉疊加,數量關係同圖形特點疊加等等,這就需要各位考生自己摸索,去體會命題人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