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老師歷史課
-
2 # 斯幽故事會
人們安於種地,害怕當兵的,聽到金戈鐵馬聲就無法抗拒,不到十天就有數萬人參加義軍。但其實,方臘真的是“帥不過三秒”,其實他的起義也就興盛了有半年而已,總共也就支撐了一年時間左右。
真實的“徵方臘”《水滸傳》中的“徵方臘”是轟轟烈烈,但事實上其實宋江和方臘都沒有給宋朝帶來多大的麻煩,倒是方臘的地盤要遠遠大於宋江。而且方臘跟宋江壓根就沒碰上面,又上哪給您找武松擒方臘的事。
真實歷史上,是後來的“中興四大將”但當時只是一個副將的韓世忠生擒了方臘。主將童貫帶著北宋主力浩浩蕩蕩而來,一路戰無不勝,那有什麼《水滸傳》裡催人淚下的慘重傷亡。雖然北宋軍隊的戰鬥力實在是弱,但是比起一幫臨時起義的烏合之眾還是要強出不知道多少截的。
真實方臘起義中你絕對想不到的事不知道看過《水滸傳》的你,有沒有看過《倚天屠龍記》呢?《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抗擊元朝暴政,最後成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主要力量。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呢?估計您已經猜到了。
沒錯,方臘起義也是在明教支援下進行的!明教本名為摩尼教,自波斯傳來,在中國曆代起義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方臘正是招募到了一批明教教徒,受到了明教的支援,才能有如此迅速的發展速度。
然後就是,方臘從平民一枚到稱王只有一個月,而且之前從未準備,並且高調發宣傳單宣傳起義。很久都沒看到過這麼著急讓官兵趕緊圍剿他的起義者了,說起來還真是個奇葩。
-
3 # OMG聽咯咯
提起方臘,人們都會想《水滸傳》中那個“造反派”,以及他與宋江等梁山好漢之間的殺伐爭鬥。那麼真實的方臘又是什麼樣一幅面孔呢? 方臘,又名方十三, 睦州青溪縣(今浙江淳安)地方上的土財主,經營著一座漆園。當地官方造作局看他小有資產,就盯上了他,多次找藉口整治他,以詐取錢財。方臘對北宋官員懷有刻骨仇恨,但自身無權無勢、也不敢發作。 當時正處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喜歡花石竹木,朝廷特地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派出大小官吏、爪牙到蘇杭民間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稱作“花石綱”。清溪縣盛產竹木漆器,是應奉局重點盤剝的地方,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方臘趁百姓不滿之機,利用摩尼教(明教)暗中串聯、聚集貧苦百姓,為起兵反叛做準備。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冬天,方臘揭竿而起,聚眾十餘萬人。方臘起義軍前期準備工作充分、組織系統搭建的比較完備:有首領的名號(稱為“聖公”),有年號(永樂),官吏、將帥及各級作戰人員一應俱全。老百姓被裹挾進造反的滾滾洪流。第二年(真實的,而不是《水滸傳》裡虛構的)宋江也起兵造反了……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義軍最後一個據點清溪幫源洞被宋軍攻克,方臘父子等39名首領被俘。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被處決,起義失敗。 儘管方臘的起義,經過半年的時間就被北宋軍隊鎮壓下去了,但方臘血腥、殺戮的報復,令北宋各級官員們膽戰心驚:短短半年時間,起義軍攻攻破六州五十二個縣,共殺死官民二百萬人。方臘的軍隊也搶掠婦女,清溪幫源洞被童貫所率軍隊攻破後,裸體在樹林中上吊自殺的被擄(奸)婦女,前後相望十餘里。方臘攻佔杭州後,殺了制置使陳健、廉訪使趙約,放火燒城,燒死的老百姓不計其數。起義軍凡是抓住宋朝官吏,定要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腸肺,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用各種辦法加以折磨,以解心頭之恨。 據北宋戶籍資料統計,當時人口數目為3600餘萬人,相當於每18人中就有一個人被殺。被殺人口數量比一場可怕的瘟疫奪走的人口還要多。 歷史上各朝代的農民起義軍,對社會發展、歷史的演進有一定的貢獻或促進作用。但是,大多農民起義運動帶給老百姓的是滅頂之災,比如:方臘就將復仇的利劍對準上層社會—官員,也對準了底層社會—平民。但願世上再無戰爭。
-
4 # 呆小然
在名著《水滸傳》中,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派沒有一條造反路走到黑,最終接受了朝廷招安,走上了一條“忠義之路”。同時也開始了征伐四方,而征伐過程中對108將打擊最慘痛的就是南征方臘,雖然最終擒獲方臘,平定叛亂,但是108將也凋零殆盡。
那麼歷史上徵方臘的原型又是怎麼樣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皇帝趙佶的前半生,他不僅會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還日夜的燈紅酒綠,而且還有後宮佳麗三千,他日日寵幸她們,從上到下,從高階到低端,可是被這個皇帝玩了個夠。
對於高高在上的皇帝,什麼金銀珠寶都已經不算是什麼了,他很是苦惱,於是派人到民間尋訪一些能讓皇帝開心的人,一位向皇帝舉薦自己的人提出了一個新奇的玩法,就是玩石頭,石頭千奇百怪,什麼形狀顏色都有,而且沒有重複的,極大刺激了微宗皇帝的興趣。
東京汴梁並未有石頭,於是他命人到南方一帶尋找太湖石,太湖石的模樣很有特點,身上都是窟窿眼,長得也非常的奇怪,所以說微宗很是喜歡,於是大宋王廷在江蘇設立“蘇杭應奉局”專門搜刮民間的花石,奇珍異寶,然後用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這就是花石綱。
我們再來說說與這花石綱有關係的人,這就是朱氏父子,父親朱衝,本來是一個農民,但是此人非常的精明,察言觀色,做買賣非常的牛,這個人碰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在蔡京和童貫物色採辦的時候,他被一眼相中了,他開始了應奉局的主持工作。
富貴,錢財,來得太及時,朱父朱衝懂得人間疾苦,做事比較低調,所以在發大財時,並沒有太過招搖,而他的兒子朱勔就不同了,生在富貴家庭,而且是富二代公子哥,自從家裡發財以後,他開始變相的壓榨農民,貪婪錢財。
在運生辰綱的過程中,宋微宗的做法激起了民憤,花崗石體型比較龐大,在路途中又經過水門,橋粱,城門,為了順利的運送花崗石,他們就把這些都給拆了,也並沒有留下錢財作為補償。
這樣的辦事情很容易激起民憤,我們再來說說方臘,方臘本來就是一個做生意的人,小康生活還算能勉強過得去,但是在應奉局的關照之下,他的日子也苦不堪言。
他平時很有號召力,於是方臘就鼓動,百受壓迫的江南子弟民變造反,也包括朱氏父子,這就是轟轟烈烈的方臘起義。
那麼有人會問就這些做生意的商人,手裡並沒有有力的武器,莫非官府知道以後不鎮壓嗎?其實我們知道在古代官級分為好多層,他們都是官官相護,有事往下壓,並不會向上面揭發,而方臘的軍隊在短短几個月後已經發展到了幾百萬人。
到這時宋微宗才慌了神,他就命童貫調集精銳部隊去西軍剿匪,可是這裡的百姓已經不聽官方的指揮了,所以這裡無法通行,貨幣都無法流通。
當時童貫在冷靜之後想了一下,這是一場政治高於軍事的戰爭,他轉身又想了想,梁山泊的好漢,日夜成為宋微宗的眼中釘,肉中刺。
於是命士兵加急檔案送往東京,告知宋微宗利用梁山好漢之手除掉方臘叛軍。
-
5 # 南北拾芳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間的一個夜晚,在青溪(今浙江淳安)的漆園裡一群農民正在舉行祕密的起義誓師會。只聽主持人對大家說:“我們耕田、紡織,整年勞苦,生產的糧食和布匹全被統治者奪去揮霍掉了。他們稍不如意,就鞭打我們,甚至把人活活逼死。對此你們能甘心嗎?”眾人憤怒地高聲回答:“不能!”這個主持人就是這次農民起義的領袖——方臘。
方臘是青溪人,出身貧苦,曾在大地主家裡做僱工,因忍受不了地主的壓迫,率眾起義。方臘自稱“聖公”,年號“永樂”,設定官吏將帥,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漆園誓師以後,方臘率領起義軍同前來鎮壓的宋軍展開激戰。起先起義軍的兵器不足,戰士們就到山上砍來竹子,製成鋒的竹刀、竹槍,同宋軍巧妙地周旋,不斷地擊敗家軍,勢力迅速發展。短短几個月,起義軍連克睦州(今浙江建德)、杭州、歙州(今安徽歙縣)、婺州(今浙江金華)、衢州(今浙江衢縣)、處州(今浙江麗水)等6州52縣,起義隊伍發展到十多萬人。
東南沿海是北宋王朝榨取財富的主要地區,尤其是東南重鎮杭州也被起義軍攻佔,使宋徽宗驚恐萬狀,急忙派親信童貫率15萬禁軍南下鎮壓起義軍。童貫帶著部隊,把清溪山,團團圍住,可地理不熟,就是找不到主力決戰的機會。直到公元1121年,即宣和三年,一個勇將“再次”誕生了,他便是韓世忠。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韓世忠在西軍中已經勇武好多回了,可一直沒得到像樣的封賞,直到此時還是個裨將——這官職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連長。
這一天,韓世忠領著十來個親兵,進山搜查方臘,三天三夜,愣是找不到人影,就在韓世忠幾乎絕望、準備放棄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洗衣的大媽,詢問之下,這位大媽居然就知道方臘的藏身所在。其結果就是:韓世忠如同猛虎下山,直撲山洞。這樣,到宣和三年四月,起義軍最後一個據點——青溪梓洞洞被宋軍攻破,方臘父子等52名首領被俘。八月,方臘英勇就義,起義失敗。而後世所謂的宋江征討方臘的一系列故事,則顯然是小說家演繹的結果。
-
6 # 大金Lance
歷史卻無宋江徵方臘一說,根據時間推斷,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宋江是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發動起義,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份被迫接受招安,但後來證實宋江此次招安只是權宜之計,儲存實力。後於宣和四年(1122年)再次起義,同年接受鎮壓被殺。宋江起義人數不多,多以遊記為主,主要的活動範圍在山東和江蘇北部,屬於小打小鬧。
方臘起義更加猛烈一些,當然時間更短一些,估計是鬧大了,宋朝比較特殊照顧他吧!方臘於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發動起義,於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4月被俘被殺。別看方臘之折騰了半年,他的地盤可比宋江大多了,他主要活動在嘉興、杭州等富饒地區。鼎盛時,控制江南六州五十二縣,橫跨四個省,控制全部浙江省。宋朝的浙江省可不是現在浙江省。那時全國百分之三十以上稅收出自浙江省。也就是說控制浙江省相當於控制全國三分之一。但是,方臘指揮作戰能力實在是有限。很快就被宋軍消滅掉了。
所以,從時間上看,宋江徵方臘基本不可能,即使宋江真參與了,他那點兵力也就配當個小小先鋒官。
-
7 # 芝蘭玉樹——
好像是童貫率領宋朝西北邊防軍把方臘平定的,沒有宋江一夥隨佂的記錄,擒方臘的也不是武松而是後來的抗金名將韓世忠,
-
8 # 李不虛言
不請自來。
歷史上真正的宋江,只是流寇。在歷史上的宋江和宋江起義確有其事,但是他們基本屬於的是流寇性質,遠遠沒有達到聚眾起義的性質,歷史上他們沒有固定的根據地,根本不是在梁山泊落草為寇,而且規模遠遠沒有演義中那麼巨大,他們只有36個人,而且還是居無定所的狀態。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方臘起義確有其事,但是真正的徵方臘一戰確不是由梁山好漢完成的,而是由童貫率十餘萬精兵鎮壓的,然而雖然歷史上有宋江這個人物,但他與演義裡的形象卻也相差甚遠。以上來自作者的個人看點,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有趣的不為人知的歷史!
-
9 # 漫步史書
方臘部下雖然眾多,大部分出生社會最底層,沒有實戰經驗,而且派系眾多,不便指揮,加上策略失誤,叛徒出賣,方臘也只能承受失敗的命運。
-
10 # 帝國烽火
大家好,我是烽火,對這個問題呢我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起義軍的壯大引起了宋朝的重視,徽宗皇帝老趙即刻派出自己的心腹大臣宦官童貫率領陝西六路蕃、漢精兵出師討賊,這些兵馬都是當時宋廷的主力軍隊。宋微宗對滅方臘也是下了死心,所以他讓童貫拼命大,一定要將方臘斬盡殺絕。
回覆列表
方臘是清溪縣的一個漆園主,官府隔三差五的勒索錢財讓他憤恨不已,最終不堪忍受的方臘起兵造反,江南百姓受官府盤剝已久,對朝廷尤其是朱勔家族充滿了仇恨,因此方臘起兵之後百姓應者雲集,方臘也迅速成了割據東南的一代梟雄!
為什麼方臘迅速敗亡呢?宋軍戰鬥力太強?還是起義軍戰鬥力太差?其實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是宋軍統帥童貫使出了一記奇招,瞬間瓦解了起義軍的鬥志,這才導致方臘迅速敗亡,起義徹底失敗!這事兒其實還要從童貫出征之前說起,當時宋徽宗趙佶對方臘起義十分憂心,東南不僅有他最喜愛的奇花異石,最重要的是東南是朝廷的經濟命脈所在。因此,急於消滅起義軍的宋徽宗給了童貫一個亙古未有的特權:“如有急,當以御筆行之!”
童貫身為宦官,帶兵數十年,雖然人很壞,但是他打仗還是有一套的,尤其是對付自己人,手段硬著呢!他深知如果想順利平叛,必須先把江南民眾心中的怒火給平息了。有鑑於此,童貫剛開始並沒有發動進攻,老奸巨猾的他先期展開了心理攻勢!童貫以宋徽宗趙佶的名義給江南民眾寫了一道詔書,類似於《罪己詔》!
詔書中明確指出:朝廷這些年確實向江南征收了花石綱,可是朝廷是撥過專款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些錢全部被貪官們給貪汙了。他們欺上瞞下,從中作梗,不僅欺騙朝廷,更是害苦了東南百姓。現在,朝廷查明瞭此事,不再徵收花石綱,罷免朱勔一家的官職,造反的百姓可以理解,大家不要對抗朝廷,朝廷保證赦免你們的罪名!
東南百姓沸騰了,他們勝利了,花石綱沒了,可恨的朱家人罷官了,又可以過幸福的日子了!人心就這樣散了,方臘被無情地拋棄了!童貫的心理攻勢奏效後,十幾萬宋軍鋪天蓋地的殺了過去,形勢幾乎是一邊倒的,沒有多少有效的抵抗,方臘的軍隊連連敗退。這真的不怪方臘指揮無方,他的軍心早已亂了,更何況對手太強了,宋軍中的將領包括但不限於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吳玠、吳璘等等等等!這個陣容加上岳飛,就是南宋開國的班底,以完顏兀朮之強,尚且在這些人面前碰的灰頭土臉,方臘又能怎麼著呢?
方臘一路敗退,一直到了清溪縣老家,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方臘本來逃到了極其隱蔽的山洞裡,十幾萬官軍都搜他不到。可是,官軍中有極個別的猛人,比如韓世忠,他單槍匹馬偵查了好幾天找到了方臘的藏身處,然後單槍匹馬的把方臘從山洞裡掏了出來!方臘,方豪,方肥等起義軍領袖被俘,全部押到開封明正典刑。方臘被擒之後,宋朝的官方記錄,殺死起義軍七萬餘人!
真是無恥之尤,別忘了方臘是怎麼被韓世忠逮到的,他手下要有幾萬人,至於逃的這麼狼狽嗎?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出來,這七萬多人肯定大部分都是當地的百姓,他們放下了武器,官軍依然沒有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