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南文山三七2018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今天李克強總理的講話中提到,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收入也就是1000元。其實還有好多人連月均收入1000元都達不到。

    2016年底,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我和我的幾個老師同事,來到距離雲南文山城30公里,一個叫牛滾塘的山村,同一戶苗族建檔立卡貧困戶結為“親家",開始了結對掛幫扶貧。

    初入農戶家門,一切令人揪心,土木結構的房子破爛不堪,缺吃少穿,生活用水一到早季就是幾公里外挑。老兩口和小兩口和一個小男孩,只是他的妻子因為窮,早己離家出走,2016年人均收入僅為1283年,2017年人均收入1227.2元。

    課餘週末,寒假暑假,

    一次又一次入戶走訪,一次又一次拉起了家常,我帶去了米,油,碗,筷,毛毯,衣服,鞋子,盡力幫助我的親家從思想上脫貧,從行動上脫貧。

    這些年,各級黨委政府加大了扶貧開發力度,修通了進村水泥混凝土路,拉通了自來水,動員農戶外出務工和提供了公益崗位,老弱病殘享受低保補助,動員農戶加固危房和新建房屋。

    2018年我的結對掛幫戶外出務工收入10000元,公益護林員崗位收入8000元,低保和農村養老保險、耕地力補貼收入9170元,人均收入達到6614元,政府補助23000元加固房屋,順利脫貧。

    2019年,經過反覆動員,我的親家又發展了蜜蜂養殖,烤酒,養牛,養豬,純收入達到47000多元,娶了一個越南籍婦女為妻,帶來一個小孩,家中實有6人,人均人收入達到7883元,真正實現兩不愁吃穿不愁,三保障安全住房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

    這些年,在雲南邊遠山區,有許多貧困農戶,同我的掛幫結對戶一掉,靠國家政策幫助,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逐漸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有些農戶,雖然離人均月收入1000元還是一個檻,但也實現一年一個進步,收入逐漸提高。

    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這句話幾年前我也認為不可能。雲南文山黨委政府的扶貧政策切實落地,許多偏遠山區更多的貧困戶告別了貧困。也許今年,也許明年,我的掛幫親家人均月收入會達到1000元這個大檻。

    2020年,任重而道遠,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 2 # 農村一山貨

    我認為讓老師參與扶貧工作可以,老師也應該參與扶貧工作,但是應考慮老師職業的特殊性,在選人、派人蔘與扶貧工作時,應精準選人、派人。

    但是精準脫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人、財、物、政策的支援與保障,是一項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參。

    因此在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需要各部門、企業、社會組織、駐村工作隊、村幹部、扶貧物件等不同主體都參與其中,幫助貧困戶實現貧困致富。

    而老師做為社會的一份子,在精準扶貧中不能缺席,應主動參與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已的力量。

    我們知道,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他們有課程,還要輔導學生、批改作業、整理檔案等等一大堆的事要做,這就是他們職業的特殊性,今天去扶貧,今天的課程就會耽誤,教學也是大事,不能因扶貧而耽誤了教學,否則就得不償失。

    因此,讓老師參與扶貧工作時,在選人、派人方面需要慎重考慮,不能派那此業務骨幹、一線老師參與扶貧,實際上即便派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不是說他們能力不行,是說他們一無權力、二無無資源扶貧。

    綜上所述,精準扶貧是一項神聖而偉大的工程,也是一項社會性工程,老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不能缺席,應該讓他們參與扶貧工作,但是考慮到老師職業的特殊性,在教書育人有人來保障的前提下,應精準派人蔘與扶貧工作。

  • 3 # 八七早

    有些地方讓教師去參加扶貧工作有點不太妥當。農村中的貧困是由各種不同原因造成的,但總的來說就是不富裕,缺錢。需要的是政策,資金,專案,人力,物資幫扶,逐漸擺脫貧困,富裕起來。教師一般都是任教學校課程的專業教師,掌握的多是專業文化知識,對於農村產的生產勞動和生活,農村政策動向瞭解不多,不能很好的進行農業生產指導。學校屬公益性事業單位,沒有收費權,也沒有創收能力。農村教師本身工資也不高,可能遠低於農村在沿海打工人員的工資,也不可能長期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幫扶。再說國家每年的扶貧資金扶貧物資只劃拔到各級政府機構,所以教師參與扶貧沒有資金和物資支援。教師的工作性質限定了工作的範圍,接觸面。沒有更多的社會影響力,人脈,不能給貧困戶帶來脫貧專案物資的支援;也沒有更多有效的勞動生產技能,能對貧困戶進行有效的生戶勞動專案的指導和幫助。

    有人說不希望教師來幫扶,除了開始帶點禮物,後面基本就是語言幫扶,沒什麼實質內容。你看其他各大家,各大局的扶貧逢年過節噓寒問暖,平時各種物資,資金,專案多多。

    按理說,教師也是國家工作人員,統一參加國家的安排的扶貧工作,也無可厚非的。然教師參入扶貧工作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是一擁而上,各自為政。而是以抽調形式,由政府統一扶貧政策宣傳解讀,扶貧技能工作培訓,扶貧資金專案物資調配,實實在在的搞好扶貧,而不是走走形式的看貧,探貧。其實,越是貧困鄉村,貧困人口多,學校師資越缺乏,教師越不足,抽調教師越多,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越受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工作越不好開展。而與其讓有限的教師參與到扶貧工作中,流於形勢,解決不了相關實際問題,還不如讓他們迴歸本職,各司其職。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抉傷,公務員就管好城鄉民生。這才是最好的扶貧。

  • 4 #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當前,不少基層中小學教師異常寶貴的時間被“搶”走了:與教學相關或無關的事情頻繁進入校園,攤派到教師身上。辦學有規律、學校有主業。去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要求“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對基層和學校來說,亟待讓教師把最寶貴的時間精力配置到教書育人的主業上。

    不過有些事情要一分為二地去看。

    比如教師參與扶貧工作。

    扶貧是21世紀中國的偉大工程,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投身於這項偉大的事業。

    對有的學校而言,有些非一線的教師工作工作任務較少,比較輕鬆,在扶貧工作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跟隨機關工作人員一起去扶貧。讓站在講臺上的一線教師放棄教學去扶貧的事情我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不過就當下而言,讓教師走出學校去參與扶貧工作的現象並不多。教師的扶貧,主要在學校,是和教育教學相關的扶貧工作,一般來說,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並不衝突。

    不過也不排除有些地方在扶貧工作中把老師拉進去充數的現象,這樣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讓教師去做他們並不熟悉、力不勝任的事情,耽誤了他們履行教師職責,丟了主業,壞了副業,一點好處也沒有。

  • 5 # 掌燈的煙火

    對於有些地方讓老師去扶貧這件事,確實深有感觸。我們這裡是從17年開始參與扶貧的,那一年去扶貧有點讓人大跌眼鏡。原因是很多所謂的“貧困戶”家裡住的小洋樓,開著小車,比起我們有些老師家庭情況都要好,卻讓我們去扶他,雖然只是去家裡走訪,調查情況,心裡卻總有點心不甘情不願。後來更是說去走訪還要給錢他們,好多老師都抗拒。

    好在,上級瞭解情況,撤銷了很多假的貧困戶,讓真正家裡困難的群眾享受到國家的關心。但是有些人特別討厭:總認為我們老師去跟他們送錢的,直接就說:你沒給我錢,我不會跟你們簽字,也不配合。

    其實,我覺得讓老師參與扶貧真的意義不大,第一,很多政策老師確實不是很瞭解,老師也不是政府工作人員,他們的需求我們也很難滿足或向上級反映。

    更何況“扶貧不如扶智”,很多貧困戶只想要錢,只看到眼前一時的利益,沒有長遠考慮,有的還經常打電話騷擾老師,為老師造成困擾。

    每個老師有5戶人家要走訪,還相隔很遠,有的貧困戶住的偏僻,走訪很困難,有車還好,沒車真的不方便。我有個貧困戶住在山頂上,上去的路非常陡還很長,我騎個電動車又爬不上去,每次費九牛二虎之力推上去,真的很痛苦。下來就更恐怖了,路太陡了太長,又彎彎曲曲,根本不敢騎下來,還得喊個人讓別人幫我。

    老師本來就有教學任務要完成,搞得現在課都沒辦法上,三天兩頭去扶貧,政治任務不完成或是完成的不好,還要被通報批評。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6 # 撫順華圖

       目前,教師承擔了大量的非教學任務,嚴重干擾這正常的教學秩序,其中一項就是農村教師承擔扶貧任務。扶貧是一項國家戰略,也是全民的責任,但是不同的行業扶貧的作用並不一樣。但是有一些地方政府,責任錯位,讓教師離開本職工作崗位,到村子裡包農戶、搞家訪,填表格、拍照片。更有甚者,讓教師到農戶家裡幫助打掃衛生,也美其名曰“扶貧”。這樣的做法完全是讓教師不務正業,引起了教師極大的反感。

      

      針對這種情況,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評論強拉農村教師扶貧”:扶貧要出實招,不能搞大水漫灌。文中明確提出:"教師扶貧的主戰場是三尺講臺,擅長的是扶志治愚。在貧困地區,老師盡職盡責講好每一課,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正常教育,教給學生知識和本領;讓農家子弟順利地升學、就業,掌握一技之長,開闢增收門路,有助於全家脫貧。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貧困學子的志氣,扶貧困家庭的希望,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才是教師對脫貧最大的貢獻"。

      

      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教師在這場扶貧戰役中應該承擔的角色和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從教育孩子入手,把孩子教育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所以說教師扶貧的主戰場是三尺講臺。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掌握升學、就業和專門技術的知識和本領,能用這此知識和本領開闢增收的門路,改變這些孩子的人生,避免他們像父輩一樣,因為缺乏知識、意識僵化,而不能與貧困進行有效的抗爭的局面,這才是教育扶貧的根本意義所在,而且也是扶貧的根本之道。

      

       讓教師離開講臺,直接參加扶貧的活動,實際上是背離了中央“精準扶貧”的要求的,這是一種認識上的目光短淺,工作上的形式主義。為了完成所謂的指標和應付所謂的檢查,靠表格、拍照等形式主義上的東西來扶貧,這也是有違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的。我們的基層政府,應該進一步提高對中央精神的理解,採取更紮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支援,特別是貧困家庭孩子的扶持,讓農村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讓這些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使他們具有與貧困抗爭的能力和本領,這才是教育扶貧的應有之義。

  • 7 # 風林凡歌

    我是我們學校的扶貧專幹,說說自己的工作體會,就當訴訴苦,也跟戰鬥在一線的扶貧同胞共勉!

    我擔任學校的事務主任,負責後勤,財務,安全,衛生,還擔任了四年級的語文。大勢所趨,扶貧是國之大計,教師不得不衝鋒在扶貧的最前線。

    說說教育扶貧的日常工作吧。我們學校老師每人7戶,我還要負責全部彙總統計。1.摸底。我校建檔立卡學生,全村建檔立卡在讀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2入戶調查 包括政策宣傳,送溫暖(拉家常)瞭解家庭成員,在校學生,享受資助情況(有無漏補),打掃衛生(五淨一規範)。3.建立表冊。建檔立卡在我校花名冊,全村建檔立卡在讀花名冊(本縣,本市縣外,外省市),幼兒資助花名冊,建檔立卡寄宿生資助花名冊。4.申請資助。幼兒資助,寄宿生資助,非寄宿生資助,外省市在校學生資助。

    5.再回頭入戶調查。政策宣傳,資助遺漏排查(新入戶,建檔立卡新成員),送享受資助告知書並填寫資助情況,打掃衛生。以上工作沒學期兩次。

    還有日常入戶送溫暖,每週一次,過年過節送關懷……

    結果把我們的本職工作給丟了,反而把教學工作放在一邊,結果會如何???

  • 8 # 菜鳥大師兄

    說起這個事情,菜鳥覺得格外的有意思。前幾年讀書的時候,菜鳥時常跟著自己的導師去鄉下扶貧,走訪和結親。

    教師該不該參與扶貧工作

    其實吧,你同不同意自己都在間接的參與扶貧工作。教師也是一個事業單位的群體,只要受到管理,無一例外的都要參與到扶貧工作中。跟著駐村的工作隊,老師們對於這一切還是比較陌生的。尤其是大家都覺得是幹一些簡單的檔案建立、編輯和整理工作。但事實是和我們想象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很多教師在農忙的時候,都會去村裡幫助農民割麥子,還有鋪路。菜鳥沒有見到的時候,以為是騙人的。但當真正的見到了的時候,真是驚呆了。沒錯,他們什麼事情都幹。沒有你想不到的,你很難想象很多多年不勞動的教授們割麥子的場景,菜鳥突然覺得這真是一件好事。

    走出課堂,感受人生

    扶貧工作給很多老師上了一場生動的實踐課。雖然很多老師平時都很忙,各種瑣碎的事情真是層出不窮。但在閒暇的時間,都會被安排到農村去幫助駐村工作隊,或者是自己結親的物件家裡幫忙幹活。菜鳥上面也說過了,很多教師多年壓根就沒幹過農活,剛開始還是不適應的。古人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菜鳥覺得這個事情偶爾有事幹幹,也不見得一件壞事。雖然大家有時候真的是非常的忙,但是抽出時間開幹這件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畢竟,脫貧攻堅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行。

    坐而論道,不如出去走走

    別人能幹,為什麼教師不能幹,其實大家都能做。但是也不能太頻繁,畢竟老師們的課務工作還是非常多的。偶爾下去進行扶貧工作,那是可以的。但時常下去,這樣的話對老師們教書也有很大的影響。曾經一度,菜鳥見過自己的導師忙的連備課的時間都沒有。不能好好備課,怎麼才能教好學生啊。因此,也不能顧此失彼。當然,一直在教室裡面空談也不行,還是要見識一些東西,看見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這樣我們的理論就更有說服力了,至少菜鳥是這樣認為的。

  • 9 # 人生如夢LLH

    不知你說的是哪裡的老師,我所在的地區,除了教育局的人員需要參與扶貧,學校的老師都沒有扶貧任務。

    讓老師扶貧也算是一些地方的特有現象吧。我想之所以存在,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當地貧困戶較多,其他單位人員忙不過來。

    有些偏遠山區可能貧困戶比較多,扶貧任務較重,其他單位人員不夠,所以把老師們也帶上。

    第二:老師們有假期,可能大家認為老師們比較閒吧。

    精準扶貧是國家的一項偉大舉措,尤其在現階段,我們的貧困戶確實還非常多,按說只要不是貧困人員,人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國家分擔。但讓老師們扶貧,確實也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老師們平時肯定以教學為主,如果扶貧,肯定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現階段,各個學校都很缺老師,所以每個老師的教學任務都很重,老師們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外,還要應付學校的各種各樣活動,亂七八糟的事,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這種狀態下,老師們如果再去參與扶貧工作,勢必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耽誤孩子們的學習。

    特別是初三高三的老師,學生面臨升學,考試成績不好,怎麼給家長們交代?

    第二:扶貧工作,老師們並不擅長,效果也不一定好。

    老師們平時的工作幾乎與扶貧沒有任何聯絡,甚至根本就不瞭解。一個連具體的工作都不瞭解的人,讓他們去參與扶貧,會有效果嗎?

    老師們本身也不富裕,對如何脫貧如何掙錢更談不上有什麼經驗?他們如何去教別人脫貧掙錢?不是紙上談兵嗎?

    綜上所述,讓老師們扶貧,既浪費了老師們的時間,又耽誤了孩子們的學習,也不一定會有什麼成效。

    關於老師扶貧,人民日報曾發表長文批評這種行為。本人認為,也不可取。

    如果實在人手不夠,非得讓老師們參與不可,可選擇寒暑假讓老師們參與。畢竟放假,多數老師還是比較清閒的。

    至於平時的上課時間,就別麻煩老師們了,讓他們安心上課。他們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好好教學,讓孩子們考出理想的成績,實際也是在為每個家庭脫貧致富。大家說呢?

  • 10 # a風滾草

    精準扶貧工作耗費了很多老師的精力和錢財。那些偏遠地區,老師從學校下村的路是很遠的,有的老師沒車,只能花錢打摩的去,一個來回幾十、上百。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還要求老師出錢對扶貧物件進行幫扶。

    精準扶貧工作是老師的任務嗎?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精準扶貧工作不是教育工作,所以精準扶貧工作不是老師的任務。精準扶貧是民政、地方政府、村委和村民組長的事。教師的天職是教育,教師就應該留在學校,留在講臺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個村民組也就是幾十戶人,哪家是什麼情況村民組長了如指掌,由村民組長把資訊填報上去,村委複核就解決的問題,卻搞得興師動眾的,把教育都甩一邊不管了。

    老師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最應該做什麼呢?老師應該做的是把全校精準扶貧戶的學生挑選出來,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學習幫扶。老師進行教育脫貧,政府進行物質生活脫貧,兩方面結合起來才是正確的措施。當然,學校也可以在老師之間進行募捐,籌部分資金對這部分孩子進行資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釣魚人,七星漂雖然優勢多多,但為何很少見釣友在黑坑釣、競技釣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