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喻”是指設定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 如“你幫不了他的,他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別白費力氣了。 ”
明喻:她睡覺的樣子就像一隻小貓。
在比喻句中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出現,如象,好像,猶如,彷彿等。
“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係,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如“十個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腫得變成了大熊掌。”
“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如“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魯迅《故鄉》)”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如“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有的人》)”
“對偶”是上下兩句(或兩句以上),字數相等,句法相稱,有時還講究平仄相對的。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互文”是有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理解時又應合在一起。如“秦時明月漢時關”。
“設喻”是指設定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 如“你幫不了他的,他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別白費力氣了。 ”
明喻:她睡覺的樣子就像一隻小貓。
在比喻句中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出現,如象,好像,猶如,彷彿等。
“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係,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如“十個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腫得變成了大熊掌。”
“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如“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魯迅《故鄉》)”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如“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有的人》)”
“對偶”是上下兩句(或兩句以上),字數相等,句法相稱,有時還講究平仄相對的。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互文”是有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理解時又應合在一起。如“秦時明月漢時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