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長山縣大由莊王氏。
族譜及村內石碑記載,四世祖曾經做過叫做祭酒的小官,估計在南宋。元朝初期,七世族王宣跟隨忽必烈,坐了個五品的小官,後人在山東濟南府長山縣大由莊紮根,開枝散葉。大由莊康熙九年和雍正四年都續過族譜。但是現存只有雍正四年族譜的序言了。後面的族譜相對完整。
大由莊開枝散葉,明朝時期,第十四世有兄弟兩人(見上圖,王敦和王后?)從長山縣投奔高密的族人,一兄弟定居於高密城西南蒔戈莊,到我這一代又傳承了十七世。當時定居之後過的很寒酸,到第五代發跡時續族譜,居然不知道其高祖父名字是什麼了!於是族譜也就以“某”字替代。這也給當代我們這些後人在研究族譜時帶來困擾,只能透過各種方式進行旁證。高密這邊族譜相對完整,看族譜可知,有不少零零散散的族產,比如塋地,守墳佃戶種的地,三官廟,土地廟,祠堂什麼的。高密族譜相對完整,明朝到1922年最後一次序譜,世系基本能對起來。另一兄弟由高密大尹村,投奔諸城的堂兄王憑,後來聯絡不上了。
至於祖源,長山縣那邊雍正四年族譜序言中記載,吾祖系出琅琊,乃元聖苗裔。翻譯過來就是,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後人。但這一記載沒有太充分有效的佐證。再上幾張照片。
濟南府長山縣大由莊王氏。
族譜及村內石碑記載,四世祖曾經做過叫做祭酒的小官,估計在南宋。元朝初期,七世族王宣跟隨忽必烈,坐了個五品的小官,後人在山東濟南府長山縣大由莊紮根,開枝散葉。大由莊康熙九年和雍正四年都續過族譜。但是現存只有雍正四年族譜的序言了。後面的族譜相對完整。
大由莊開枝散葉,明朝時期,第十四世有兄弟兩人(見上圖,王敦和王后?)從長山縣投奔高密的族人,一兄弟定居於高密城西南蒔戈莊,到我這一代又傳承了十七世。當時定居之後過的很寒酸,到第五代發跡時續族譜,居然不知道其高祖父名字是什麼了!於是族譜也就以“某”字替代。這也給當代我們這些後人在研究族譜時帶來困擾,只能透過各種方式進行旁證。高密這邊族譜相對完整,看族譜可知,有不少零零散散的族產,比如塋地,守墳佃戶種的地,三官廟,土地廟,祠堂什麼的。高密族譜相對完整,明朝到1922年最後一次序譜,世系基本能對起來。另一兄弟由高密大尹村,投奔諸城的堂兄王憑,後來聯絡不上了。
至於祖源,長山縣那邊雍正四年族譜序言中記載,吾祖系出琅琊,乃元聖苗裔。翻譯過來就是,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後人。但這一記載沒有太充分有效的佐證。再上幾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