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0後1944689832
-
2 # 九九1091
留小辮,在中國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這一習慣至今還在許多區域流行著。關於留小辮,其中有很多種說法。今天我就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①夫妻倆結婚多年,女方一直沒有懷孕,等到雙方年齡稍大後,中年得子。
②夫妻連續生了幾胎女孩,喜得貴子。
④生了多胎,沒有保住,後來生了男孩。
⑤男孩孃舅家門不旺,舅舅就備禮拜帖於姐姐讓外孫蓄辮,為自己引子旺家。一般是在頭頂上留一小撮頭髮,形狀似桃,在腦後留一撮頭髮編小辮。
對於留辮子的小孩一般在六歲生日當天剃掉,有的地方可能是五歲,也有的留到12歲,俗稱“剃辮子”,“剃辮子”之前,男孩的父母要通知所有的親戚,特別是舅舅,姑父,姨夫等“重量級人物”。
對於“剃辮子”也很有講究。
一般來說,若是前④種情形難,還需長到12歲後方可落髮,是第⑤種情形則男孩孃舅之子滿月之後,便可落髮。
但一般六歲後才舉行落髮儀式,若孩子未到年歲,小辮子意外斷了,可用細小竹節做簪挽發六日。也可補舉儀式,若是前四種情形意外斷了,則需要男孩父母焚香祭祖,起告天地。若是第五種情形,則需男孩孃舅家人焚香祭祖,起告天地,並備大禮(三仙,三寶,三聖物等等)送予外孫補舉儀式。
落髮儀式也有幾種講究:
①選黃道吉日,吉時,吉位,請一位滿福之人(既子孫滿堂的長者,如果是家族之內的人必須是男孩的長輩)。
②準備香案,紅布鋪底,香爐坐中,左置紅剪,右放綵帶,下設浦團。
④滿福之人持剪,宣喜語“如小小剪刀七寸長,磨得光又亮,天上金雞叫,地下啼鳳凰,今天黃道日,剃的狀元郎”然後由其發跟處落剪。
⑤孩子長舅手捧裝有大糕,紅雞蛋,蔥,毛筆,書本的篩筐,上面覆蓋紅布,恭候一旁。其外孫落髮後,將其小辮子用紅布條捆紮後放於框內。繞甥三圈,令其伸手抓取一物,顯將來自運數,(分別代表官運,財運,智運,文運,德運。若取得自己的小辮子代表其家運昌盛)。
⑥眾親朋鼓掌喝彩,獻禮,(若是第⑤種情形,其舅需準備五色羊,七彩牛和八寶魚,三仙等之類的大禮送送予外甥,現在人一般用紅布裹錢送之,多數為8888,6666等吉祥數字)。
⑦燃放鞭炮,儀式結束。
對於以上“留辮子”和“剃辮子”的幾種說法,僅供大家參考。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留小辮”和“剃辮子”的風俗和說法,不過我覺得如今這個社會,小孩子留辮子大都是是為了好看,個性,與眾不同,而不是為了總總說法和風俗。一切隨心所欲,隨自己的意願來就好,不必要在乎那麼多的閒言雜論。
-
3 # 選擇生活4
這個我還真的不好說,只是現在農村,尤其皖北地區,小孩六週歲要把留著的小辮子剪掉,其操辦程度不比小孩滿月,結婚的場面差到哪裡去,而且留小辮子的人還特別多,禮金也很重也同時被稱為訛人毛!
回覆列表
農村奇特的風俗習慣,為什麼有的男孩子會留個小辮子
在以前的農村,街上經常能看到後腦勺上留著小辮子的小男孩。在我們那一片,年紀都不會超過八歲《我們那叫八歲毛,不知道你們的地區叫什麼?》,留小辮子這樣的風俗在以前在農村地區不算稀罕事,現在己經很少有小孩留小辮子了。
在我小時候出於好奇的心理,問過我爺爺才瞭解,小男孩留小辮子的民俗已經流傳了好幾輩了,在舊社會時候窮人家裡很少見,大部分是大戶人家的小孩子才會留小辮。
留小辮的原因是孩子小時候身體不好,或者體弱多病,就會開始留一條小辮。一直到八週歲的生日當天才能剪掉。其寓意就是自家小孩會被《小辮子》栓住了,妖貓古怪就搶不去了,雖然體弱多病,也能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
留小辮兒的民俗要具體到啥年代開始,已經無法考究,開始留小辮是什麼寓意也不需要太較真了,只要知道現在充滿了許多美好的寓意就好了。農村的為人父為人母受到華夏5千年來傳統思想的影響,表現了對於孩子疼愛。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
在中國的廣大農村,還有許多流傳下來的民俗,大多是嚮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美好心願。這些民俗畢竟是老祖宗傳留下來的,其中有著許多美好祝願,只要本質是好的民俗,大家就應該更好的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