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寫下這麼一段話。“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關於這一爭議,我曾發文作了明確解釋。再作如下說明。
其實,趙孟頫所指“用筆”是一個原則性的筆法概念。從古至今,無論何種書體,運用毛筆書寫的一般規律是不變的,包括毛筆的效能、執筆的常理、運筆的基本要領,即筆畫起承轉合、提按、使轉等的普遍規律是確定的。這就好像我們農民運用農具耕地一樣的道理,有著一套固有的模式和方法,這是不變的。
但書法是個性行為,每個人完成書寫過程中運用的筆法,皆因人而異。這種屬於書者各人的筆法與趙孟頫所言的“用筆”有著本質區別。我們不能把“用筆”和“筆法”問題混為一談
至於你提到的是筆法“沒有改變”還是“不易”,其實這兩者沒有本質不同,都可理解為趙孟頫對用筆的解釋,而“沒有改變”似乎更為準確。
不易,在易經上是不易、變易、交易的態度。書法用筆是持之華人思維態度的抽象——形而上的審美。所以,原理亙古恆今不變,性情態度則各異。
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寫下這麼一段話。“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關於這一爭議,我曾發文作了明確解釋。再作如下說明。
其實,趙孟頫所指“用筆”是一個原則性的筆法概念。從古至今,無論何種書體,運用毛筆書寫的一般規律是不變的,包括毛筆的效能、執筆的常理、運筆的基本要領,即筆畫起承轉合、提按、使轉等的普遍規律是確定的。這就好像我們農民運用農具耕地一樣的道理,有著一套固有的模式和方法,這是不變的。
但書法是個性行為,每個人完成書寫過程中運用的筆法,皆因人而異。這種屬於書者各人的筆法與趙孟頫所言的“用筆”有著本質區別。我們不能把“用筆”和“筆法”問題混為一談
至於你提到的是筆法“沒有改變”還是“不易”,其實這兩者沒有本質不同,都可理解為趙孟頫對用筆的解釋,而“沒有改變”似乎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