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6
回覆列表
  • 1 # 杜象應

    毛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其實原詩名為《七絕.改西鄉窿盛詩贈父親》。那西鄉窿盛何許人?

    西鄉窿盛,日本江戶時代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明治維新變法的三傑之一。

    他一生既光榮顯耀又悲壯淒涼。早期因功勳卓著,被封為大將軍,後因與他人政見不合受排擠而兩次流放,不得已私辦學校。最後,又被舊部薩摩藩士族推為首領發動西南戰爭,兵敗而亡。

    雖然說他是日本《最後一個武士》的主人公,但他很欣賞中中國人,而我們中國也有不少仁人志士崇拜他。這是為何暱?

    他視中國文化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其名言為“敬天愛人”。

    他將宋代陳龍川之言“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作為座右銘,也讚譽宋代的司馬光:“為人當學司馬溫公,無一事不可與人道。”

    ……。

    “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他,是梁啟超嚮往併成為的人物。

    英雄所見略同。他,是今青年毛澤東熱血沸騰的人物,改了他的詩,就表達志向遠大的理想和不折不扣的革命精神。

    ……。

    這一切源自於西鄉窿盛的立志詩,原文如下: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男兒”改成了“孩兒”,“死不還”改成了“誓不還”,可見年輕的毛澤東不一般,立大志且有決心。那毛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如何理解呢?

    大家可否記得《詠蛙》,毛主席是這麼說的:“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應聲”。在這氣勢磅礴的氛圍裡,我們清楚地知道青年毛澤東的定力深厚!

    那麼,他寫這首《七絕.呈父親》時,剛剛好十七歲(1910年秋)。當時的毛澤東正準備離開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的韶山沖,去繁華都市長沙學習。在臨走時,為了不讓父親惦記,同時,也為了道明自個的心思。於是,改了西鄉窿盛的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帳薄裡。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從這首詩創作背景來看,我們不難理解毛主席當時的心情,立志是自己的事,勿須父輩指引而成。這就是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雖然說有點武斷,但他也不忘了父親的恩情,遂以贈詩明志,坦露了心跡。

    這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交待,也是一位青年俊傑即將投身革命的開端。毛主席為中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操碎了心,萬里長征,步步驚心,五大戰役,又指揮若定……一切的一切都與這首《七絕.呈父親》有關。

    附記:這首詩見於《湖南師範學報》1984年第一期的一篇論文中,還有見於1984年9月29日《週末》載向真《毛澤東改詩贈父親》。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人生病,天知否?

    ——毛澤東《賀新郎.贈楊開慧》

  • 2 # 孤城影隨

    七絕·呈父親

    【現代】毛澤東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譯文:

    孩兒立下志向要走出窮鄉僻壤,不學到本事發誓不回來。

    不需要在家鄉埋葬安息,人生處處都是美好的山川。

    這首詩是毛澤東第一次離開家鄉前根據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政治活動家西鄉窿盛青年時代的詩略加修改而成。

    將原詩“男兒”改成“孩兒”,死不還修改為“誓不還”表達了毛澤東遠大抱負和志向,也表達對父親的深厚感情。

    該詩首聯直言離開家鄉求學,務必“成名”,否則,誓言不還,表示決心之大。

    次聯緊承“誓不還”,推開一論,謂人生一世,無須固守家鄉,人之一生貴在奮鬥,應先天下人之憂而憂,不必考慮一定要老死故里,言外之意,山外有山,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人生理想。

    從這首詩可以看到毛澤東少年時代起就胸懷遠大抱負及無限的革命理想。

    擴充套件資料

    《呈父親》是毛澤東1910年秋天創作的。

    毛澤東在讀書筆記中寫道: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

    讀婉約派久了,厭倦了,要改讀豪放派。

    豪放派讀久了,又厭倦了,應當改讀婉約派,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

    儘管毛澤東說他不廢婉約,但縱觀他的詩詞無不豪情萬丈,大氣磅礴,英姿勃發,志存高遠,這首詩也不例外。

    1910年春,毛澤東到東茅塘私塾讀書,師從堂伯父毛麓鍾(毛澤東的最後一位塾師,也是最有學問的一位塾師)。

    在那裡,毛澤東打下了更為深厚的中國文化基礎,也接受了更多新思想教育,經毛麓鍾推介,閱讀了梁啟超主辦的《新民叢報》等進步報刊。

    在毛麓鐘的薰陶下,古典詩詞成為毛澤東一生的最愛,並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創作這首《呈父親》的時候,毛澤東年僅16歲。

    那年秋天,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一心要把他送到縣城一家米店當學徒。

    毛順生希望毛澤東將來能繼業發家。

    此時,國家正處在內憂外患的時期,年少有為、胸懷大志的毛澤東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侷限於此,他要到廣闊的天地裡去實現更大的夢想。

    毛澤東藉助親戚和同族長者,說服了父親,同意他到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繼續讀書。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離開家鄉,臨行前,他根據前人的詩略加修改,寫成了這首詩獻給父親。

    因為賬簿是他父親每天必須看的,毛澤東便將寫好的詩抄在一張紙上,夾在他父親的賬簿裡面。

    毛順生看到了這首詩後告訴了大家,這件事就流傳了下來。

    毛順生去世後,此詩一直由表兄文運昌珍藏著。

    建國初期蒐集革命文物時,他母親文氏家裡的人把這首詩交了出來。

    七絕是七言絕句的簡稱。

    絕句是近體詩的一類: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

    毛澤東這首七絕《呈父親》表達了他從小要做一番大事的決心和勇氣,也表現了他對父親的深情厚誼。

    在當時,能夠說服父親,衝破傳統觀念,立志走出家鄉,成就人生夢想的舉動是非常了不起的。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者,都要具備這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在這首《呈父親》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 3 # 吾之言

    毛澤東這個從湖南韶山沖小山溝裡走出來的世紀偉人,從青少年時期就富有胸懷天下的遠大志向,顯露出了過人的天資。無論私塾、小學還是師範學校的老師,無不稱之為奇才、大才、棟樑材,實事也驗證了毛澤東的雄才大略。

    1910年秋天,16歲的毛澤東考入了湖南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第一次離家到外面闖世界就留下了“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壯美詩句,展現了毛澤東強烈的報國情懷和雄心壯志,是毛澤東走向光輝燦爛一生的奠基禮。

    同年,毛澤東在湘鄉東山高等小學堂入學考試時根據考題“言志”,作了一首更加自信和霸氣的《詠蛙》詩:“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字裡行間透射著一個睥睨天下、惟我獨尊的“天子”形象。校長李元甫閱後大加讚賞,說:“我們學校取了一名建國才。”

  • 4 # 張朝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表壯志,後兩句是寫豪情。“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表現出少年毛澤東的報負不凡,看似平易,但平易中卻英氣勃勃,表現出誓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凌雲之志及學必成名的自信。“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表達了作者無私無畏的英雄豪情。有情,是詩的靈魂,而這情,不是兒女私情,而是英雄的豪情,是為了理想而奮鬥,不惜埋骨他鄉的豪情,他的豪情,真可謂充宇宙,溢四海。

  • 5 # 浪遏飛舟389999

    偉人志向衝雲天,少年即顯志高遠。

    別離父母闖世界,不戀鄉情出韶山。

    遨遊湘江中流水,求學長沙萬卷纜。

    投身革命信馬列,赴滬創黨南湖船。

    歷經血風與醒雨,革命意志似鋼堅。

    九死一生扶安危,六位親人熱血獻。

    扭轉乾坤換日月,振興中華開新元。

    公者千古萬民念,留下光輝照人間。

  • 6 # V柳葉飛V

    這首詩是毛主席1910年秋,離開韶山去報考湘鄉東山高等小學堂的前夜寫的《呈父》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首先,當時毛主席當時還生活在閉塞的韶山農村,讀的是私塾,學習的主要都是“四書五經”等傳統古籍,而千里之外、還遙隔著日本海峽的西鄉詩是怎麼傳到這山鄉韶山沖裡來的?

    其次,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注:“西鄉詩”曾載於《新青年》第一卷第五期,但那是五年之後、1915年的事,更說明毛主席寫《呈父》詩時,根本就沒有辦法看到西鄉詩,他又怎麼去“改寫”?

    再者,毛主席幾乎所有詩中的詞語典故,均出自毛主席當時已閱讀過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該詩中的畫龍點睛之筆:“人生無處不青山”,出自杭州岳飛墓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詩是站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度,其中“學”是指救國救民真理,“人生無處不青山”表現他以身許國的獻身精神,而西鄉出身的日本“武士”,開口“男兒”,表示繼承當時日本封建貴族“武士”特權的決心;“死不還”表現其死心塌地為封建統治者賣命的“武士道”。

  • 7 # 江水趣談

    一九一O年秋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寫作背景:此詩作於1910年,當時我們的毛主席17歲,說到這個時期不外乎就是內憂外患,辛亥革命、清廷覆滅的前夕這些背景,從“埋骨”“青山”豪情萬丈、愛國這些情感,作者情感顯而易見,你自己總結就好了。

    在那裡,毛澤東打下了更為深厚的中國文化基礎,也接受了更多新思想教育,經毛麓鍾推介,閱讀了梁啟超主辦的《新民叢報》等進步報刊。

    在毛麓鐘的薰陶下,古典詩詞成為毛澤東一生的最愛,並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秋,考入湖南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

    此期間,受康有為、梁啟超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

    東山高等小學堂是戊戌維新前最早興辦的新式學堂之一,在湘鄉、湘潭、瀏陽三縣頗有名氣。

    東山學堂是毛澤東走出鄉關,走向社會的起點。

    次聯緊承,人之一生貴在奮鬥,應先天下人之憂而憂,不必考慮一定要老死故里。

    言外之意。

    全詩後二句抒發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壯志豪情。

    從這首詩我們看到毛澤東少年時代起就胸懷遠大抱負及無限的革命理想...

  • 8 # 辛哥詩酒茶

    英雄自古出少年,17歲的毛澤東就像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描寫的一樣“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從未出過韶山沖的他準備到省城長沙求學,面對未知的世界,毛澤東充滿了好奇與嚮往,年少立志的他決心闖出一片新天地來。

    不管哪個時代,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毛澤東的啟蒙老師,父親毛順生對他影響非常大。同樣是17歲時,毛主席的父親就接過了家庭的重擔,負責料理當時5口人的吃喝,償還購田買房的幾百兩銀子的欠債,在此後艱難的打拼中,毛順生種地,從軍,經商,在成就家業的過程中努力摸索,靠勤勞與智慧從貧窮到成功改變基本面貌。

    毛澤東成長的過程中深受父親毛順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勤儉持家等的思想行為的影響。“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父親大部分都是孩子的偶像,毛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詩中表達了年輕的毛澤東遠大的理想抱負,至純至孝的家國情懷,以父親為榜樣,感恩父親的培養與教導,好男兒志在四方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

    毛主席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與艱苦奮鬥,他的一生也是轟轟烈烈戰天鬥地的一生,這和他年少立志,立常志是分不開的,毛主席不斷求索和學習的成長過程,也是中國民主革命一步步邁向成功的實踐過程。

    《七絕-呈父親》見證了毛主席走出鄉關韶山沖的歷史時刻,這是他和尊敬的父親道別,也是借詩言志抒發自己遠大的志向。這是他本人,甚至是毛主席後來畢生從事中國革命事業的一個新起點。

  • 9 # 天道學苑

    對毛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如何理解;但絕對不是評價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您的問題我將從以下兩方面來解答:

    第一、我們如何理解毛澤東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

    第二、在今天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前,仍然有野蠻的帝國主義圍追堵截我們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1.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2.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少年毛澤東的誓言,由後來的事實證明: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可謂是終身學習、酷愛讀書的典範,他一生讀書之多、之廣、之深、之活,無人能出其右。最後一次讀書的時間是1976年的9月8日5時50分,在醫生搶救的情況下還讀了7分鐘。這就是說,他幾乎是在心臟快要停止跳動的時候,才結束其一生從未間斷過的讀書生活。他在延安時號召幹部學習時說過:“年老的同志也要學習,我如果再過10年死了,那麼就要學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讀書實踐實現了這個諾言。

    2.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俗話說“詩能言志”,看少年毛澤東的誓言就知道,是不僅僅要努力讀書,其實從其詩詞裡可知,其更加要去做的事,是為國家為民族為中華文明,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這也同樣由後來的事實證明: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帶領四萬萬,本來如一盤散沙的勞苦大眾,齊心協力推翻了蔣家王朝,在北韓打退了以魔方為首的十六國聯軍。同時,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締造並且培養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優秀的新中國執政團隊。

    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的根基是:通讀和精讀萬年中華文明歷史,因此完全通曉萬年中華文明之根基:易和道(天地道德=天道法則)

    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當然更加通曉萬年中華文明之核心(精髓、要義)是: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2.敬天愛民、敬天愛人;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4.禮義之邦、崇文尚武;5.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應當以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為榜樣,以偉大舵手毛澤東主席的根基為根基,以萬年中華文明之核心(精髓、要義)是: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2.敬天愛民、敬天愛人;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4.禮義之邦、崇文尚武;5.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為根本,“該出手時就出手”“打他個龜兒子”。

  • 10 # 空山簡史

    導語

    《七絕·呈父親》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以後,才公開發表的。據毛澤東的表兄文鑑泉和表弟文東山證實,年輕時的毛澤東主席確實有“贈詩”這回事。這首詩最初見於1984年的《湖南師院學報》。後來又被其它著作所引用。該詩既反映了對父親的深情厚意,也表達了青年毛澤東遠大的抱負和志向。那麼,在當今時代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毛澤東主席年輕時所寫的這首詩呢?

    只是年輕的毛澤東,改寫好這首詩後,並沒有光明正大地交給自己的父親,而是在臨行前,暗自夾在了他父親每天都要檢視的帳簿裡。我們或許可以理解此時毛澤東主席的內心世界:積貧積弱的中國滿目瘡痍,好男兒就應該志在四方。可這樣的話不能給父親當面說,知子莫如父,從小就性格倔強的毛澤東,需要更廣闊的舞臺去闖蕩。(以上材料根據《毛澤東傳》轉引記述)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西鄉隆盛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著名的“維新三傑”之一。面對積貧積弱的中國,毛澤東以他的原詩為底稿進行修飾,也符合年輕毛澤東的性格和時代特徵。只是西鄉隆盛的這首詩,也不是他的原創。西鄉隆盛也是引用了日本幕府末年倡導尊王攘夷運動的僧人月性的原詩。僧人月性的原詩題目是“鏘東遊題壁二首”,詩的原文是: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靑山。

    西鄉隆盛對月性的詩進行了引用修改,毛澤東又對西鄉隆盛的詩進行了再次修改潤色。毛澤東主席的這首詩原文是: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年輕的毛澤東將西鄉隆盛原詩中的“男兒”改成了“孩兒”,將“死不還”改為“誓不還”。這樣的修改是符合毛澤東的性格和處境的,雙親健在,用“死”字會讓長輩傷心。這樣的修改,表達了年輕的毛澤東所與人俱來的遠大抱負和志向,也表達他對自己父親的深厚感情。

    正因為有上面的淵源,所以這首詩又稱為《七絕·改詩贈父親》

    這首改編詩反映了主席早期的人生志向。僅有十七歲,年輕時的毛澤東主席就有了心憂天下,立志四海為家的志向。主席在詩中寫道:人生無處不青山。從小立志天下、胸懷天下的毛澤東主席,和年輕的周恩來總理在學生年代所說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何其相似。

    用青山來表達詩人的情懷,古已有之。北宋大詩人蘇軾在經歷人生磨難時,曾經在寫給弟弟的詩中說:“是處青山可埋骨”(出自蘇軾《御史獄中遺子由》)。陸游也有詩說:“青山是處可埋骨”( 出自陸游《醉中出西門偶書》)。祖國的大好河山正在經受磨難,正需要有志青年去奮發圖強。

    這首改編詩反映了主席對於父親的深厚感情。這首詩是年輕的毛澤東主席於1910年贈給父親的一首七絕詩。年輕的主席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已任,始終以為人的一生就是要奮鬥。所以他曾在另一首早期詩中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而父母心中總是牽掛兒女,兒女心中更是眷戀父母。但為了人生理想,只能踏遍青山,遠離父母。主席的心中,始終有一種對於父母的深沉的愛,縈繞心際。

    躊躇滿志的毛澤東,離開閉塞的韶山沖去長沙求學。想要在廣闊的天地中接受鍛鍊,而且立下誓言,不成功絕不還鄉。這是他人生歷程中的第一個轉折,所以在激動之餘,才有了這首改編詩作。從此,中國的民主革命程序就與毛澤東主席一生的不懈奮鬥連在了一起。這首《七絕·呈父親》改編詩,就是主席開始踏入革命征程的最好見證。

  • 11 # 三秋樹老

    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青少年時期,就有偉大的抱負,有建立偉業的情懷。

    偉大的志向,必要有雄才大略才能實現。毛主席從小生活在韶山山溝裡,識見有限,他的父親總想讓毛主席在家務農,當個管賬的先生,為家業而奮鬥。這些都與毛主席的偉大志向格格不入。毛主席只好請鄉賢勸解老父親,自已也做父親的工作。走出家門前寫了這首立志詩送給老父親。

    詩的前兩句表明了毛主席的志向和決心。也表明自已學有所成以慰老父之心。後兩句表明了青少年毛澤東要拋棄個人的小家庭圈子,四海為家,去實現自已偉大的志向。正是因為青少年的毛澤東有非凡的志向,有一顆改造舊中國的雄心壯志,在以後的求學中,他為這一偉大的抱負而作了各方面的準備。他不但讀有字書,還到社會中讀無字書,到農村調查社會現狀,團結一大批風華正茂的幸命青少年,積極鍛鍊體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等。

    正是由於青少年毛澤東樹立了改造舊中國的偉大志向,奠定了他的革命思想,為實現這一偉大目標,他百折不撓,在革命鬥爭中成長。毛澤東以他的偉大思想和遠見卓識,指導了中國革命的實踐,在革命的實踐中,證明了他的思想的正確性,才有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我們的黨才實現了建立新中國的偉業。

    今天,我們學習毛主席青少年時期的立志詩,關鍵是我們要學習毛主席和他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以為人民謀幸福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思想,學習毛主席為全體中中國人民的幸福而無私地獻身精神。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永遠照耀著中中國人民前進!

    偉大領袖毛主席永遠活在中中國人民的心中!

  • 12 # 油茶歷史絲語

    可以說《七絕★呈父親》是毛主席從少年“叛逆”離家,到改變歷史、主宰中華民族命運的時代巨人和歷史偉人的起界點與登高石。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少年時代的毛澤東有一顆“叛逆”的心,他時刻想著要走出家鄉的範圍,衝出父輩的束縛,以至於1910年秋天的時候,17歲的毛澤東終於以“學不成名誓不還”的決絕與勇氣“離家出走”——離開了家鄉韶山,走向了自己嚮往的廣闊世界。

    可以說,如果沒有立志出鄉關的毛澤東,就不會有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詩詞藝術及書法家和人民領袖的毛澤東。因此,“學不成名誓不還”既是少年毛澤東的誓言,更是開國領袖毛主席當初對自己父親的承諾。

  • 13 # 老街味道

    問題:對毛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如何評價理解?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前言

    這首詩還有一個題目叫做《·改詩贈父親》: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既然是改詩,那麼原詩是什麼樣呢?

    男兒立志出鄉關,報答國家那肯還,埋骨豈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

    估計清末民初時期,有大量的中中國人去日本留學,因此兩國文化上的交流也比較多,可能這首詩就是那個時候傳回來的。

    據說他在青年時寫過這樣一首七絕: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在這個時期,有一個日本和尚釋月性(1817-1856)寫下兩首七絕:

    二十七年雲水身,又尋師友向三津。兒烏反哺應無日,忍別北堂垂白親。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問到處有青山。

    這兩首詩的題目是《鏘東遊題壁二首》,是月性27歲離開家鄉時的立志之作。

    主席的這首詩,甚至還有一個題目叫做《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可見,也是一種誤解。

  • 14 # 小綠熊

    1910年的秋天,17歲的毛澤東即將離開閉塞的家鄉韶山,去往縣立東山高小讀書。臨行前,毛澤東懷著激越的心情,在父親每天翻閱的賬本里面,夾入了這首自己改寫的七絕詩,以詩言志,表達自己立志求學、志在四方的雄心: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其實毛澤東並不是原作者。到底誰是原作者,一時眾說紛紜。

    一說是日本西鄉隆盛所作。西鄉隆盛(1828-1877年)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1858年,他積極往來於京都與江戶之間,鼓吹維新。大約就在這個時期,他寫下了“出鄉關”詩。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曾對毛澤東的這首“呈父親”作出如下備註,也算是認證了西鄉隆盛的原作者身份:

    這首詩曾載《新青年》第一卷第五期,原文是: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西鄉隆盛

    一說是日本和尚釋月性所作。據鄭鬆生先生考證,認為這首詩是釋月性(1817-1856年)27歲(1844年)離開家鄉時,為表達報效祖國的志向所作,詩名《題壁》。原文是: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

    埋骨何須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

    一說是李鴻章所作。據合肥市政協出版的《合肥文史資料》記載,李鴻章大約在1854年太平軍到廬州後作了這首“出鄉關”:

    (曾國藩)旋聘李為主要幕僚。李欣然應召。臨行,詠七絕四首,其一雲:

    丈夫立志出鄉關,若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中原到處是青山。

    從時間上來看,似乎是日本的釋月性才是“鄉關詩”真正的原作者。後人大約都是仿作。而且,我們看到,在中國和日本的歷史上,“男兒立志出鄉關”的萬丈豪情,曾經激勵了無數仁人志士熱血向前。比如,譚嗣同、鄧恩銘、鄧小平等人,都曾以“鄉關詩”銘志。

    現在我們已經不清楚,17歲的毛澤東到底是受了誰的影響,改寫了這首七絕詩。但我們彷佛看到了那個少年,他與希望兒子去米店當學徒,以後好充當他生意上的幫手的父親,一度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於是,在離家的前夕, 他將這首述志詩悄悄呈給父親,表達自己求學立志的堅定意志與決心。而走出了韶山沖的毛澤東, 也正迎向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 15 # 梧桐樹邊羽

    對毛主席這首《七絕·呈父親》如何評價理解?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是一首平起入韻,押平水韻“十五刪”部的七絕。從語言特色來看,簡潔、現代,容易理解,是典型的的清末詩、民國詩的特色。

    詩的內容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表達詩人外出求學的決心。

    我們不用懷疑毛主席的大才,在十七歲離家求學的時候能否寫出這樣乾淨利落的七絕,但是這首詩確實不是主席作品,這就是他抄寫了一首詩,留給父親。

    到了建國之後,開始整理文物,他表兄將一些他小時候的東西上交,中間就有這首詩。因此被稱作主席作品,但是主席自己是不認的。一直到去世之後,才被收錄進主席詩詞。

    即便如此,也使用了不同的名字《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所以,即使是收錄在主席詩詞,我們也承認主席是改動西鄉隆盛詩而來。西鄉隆盛詩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最傑出的武士之一,與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併成為“維新三傑”,是推翻幕府統治,革新日本的重要人物。

    也因此西鄉隆盛的名聲在當時到處尋求救國之路的中中國人心中佔有很大的一席之地,他的詩歌作品也廣為流傳。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作為一個武士,視死如歸,所以這裡和主席改後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兩個字,一個是“男兒”,一個是“死不還”,明顯更加壯烈。而主席是用來對父親支援自己外出求學表決心,將“男兒”改成“孩兒”,將“死不還”改成“誓不還”是合情合理的。

    這首詩來自西鄉隆盛幾成定論,但是後來經過考據,又發現了一些異見。

    與西鄉隆盛同時代,但是大十幾歲的日本和尚釋月性在二十七歲時,因憂國外出雲遊,離開家鄉的時候寫了兩首《鏘東遊題壁二首》:

    其一

    二十七年雲水身,又尋師友向三津。

    兒烏反哺應無日,忍別北堂垂白親。

    其二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

    埋骨何須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

    這兩首七絕都是平仄嚴合,而且從詩的風格來看一脈相承,頗有寫唐人風氣。而且和尚外出用“學若無成”比較合適,明顯比武士“學不成名”就要“死不還”要更加合理(氣勢上要弱),再加上時代的先後,釋月性作為此詩作者的說法確實比西鄉隆盛要合理。

    這是一種喜歡,化用。就像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詩句,就抄寫下來,並且贈送給朋友,或者一字不改,或者稍加改動。

    這都是沒有問題的,誰的文字之路,不是從模仿開始呢?

    只不過這其中有個意外,那就是西鄉隆盛比釋月性名聲大太多了。就好像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是全盤引用五代詩人翁巨集的句子,又有幾個人知道翁巨集呢?

    在風雲四起的年代,有多少有志於四海的少年引用西鄉隆盛的這首詩呢?

    唯有主席,真成了事。

    在中國人心中論名聲,不要說釋月性,西鄉隆盛也不足以抵擋主席的一根指頭。雖然主席自己並不認為這首詩是自己的作品,但是扛不住下面的人抬愛啊。

    主席對這首詩的兩個字的修改是合適的,是合理地轉換了使用物件。西鄉隆盛也一樣,把它改得更適合自己武士的身份。

    但是,就文字本身而言,這兩個偉大的改動,對詩意沒有影響、提升,我們讀到的,仍然是釋月性離家出走之時的灑脫、任性、瀟灑中帶著一絲悲壯。

    只不過西鄉隆盛突出了悲壯,而主席又把它收了回來。

  • 16 # 小養趣看歷史

    七絕·呈父親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桑梓:sang1 zi1,故鄉。出自《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

    本詩改編自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武將西鄉隆盛的詩——《鏘東遊題壁二首》之其二。以下為原詩:

    其一:二十七年雲水身,又尋師友向三津。兒烏反哺應無日,忍別北堂垂白親。

    其二: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埋骨何須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

    讀罷毛主席修改後的此詩,心中不覺自語:17歲就有大志!

    詩中他立下誓言:不成功絕不還鄉。臨行前他改寫了這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帳簿裡。

    好兒女無須固守家鄉,好兒女應志在四方!

    這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出山的壯志凌雲!

    從此中國日出韶山,潤之東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大齡剩女很自私,你認為有道理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