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雲鶴大叔

    你憑啥要騎摩托車長途旅行?

    不止一次,有朋友問我說,你自駕車走了那麼多的路,有一天你會不會騎摩托車去旅行?

    我會的。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是毫不猶豫的。儘管,今年我已經整整65歲了,可是我的心一直沒有遠離過摩托車,沒有消除過駕駛摩托車去看看遠方的夙願。

    我退休這麼多年來,自己駕車幾乎沿著我們中國版圖的邊境走過了一圈兒,甚至包括國外也曾經開車走過了一些地方,但是在我的心裡,一直沒有忘了駕駛摩托車去走天下,這已經成了一個讓我朝思暮想的“壯舉”了。

    為了能夠完成這樣的一個個人壯舉,那還是在2008年前後的時候,我為了能夠合法駕駛摩托車上路,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給我的駕駛證上增項了“D證”,擁有了可以駕駛包括三輪摩托車在內的所有摩托車的駕駛資質。我上面提到了,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拿到了這個“D證”,這並不是說我腦袋瓜子進水了,笨到了什麼程度,事實恰恰相反,理論方面,我大概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以“100”考過了,問題是出在路口上。

    當時我是在大連考的摩托車駕駛執照,別人學習的都是兩輪摩托車駕駛,很快就通過路考拿到駕照了,而我學習的是三輪摩托車駕駛,也就是所謂的摩托車“全能D證”,因為當時我已經擁有了一臺由洪都公司1988年生產的“長江750”老軍用邊三輪摩托車,人們俗稱“侉子”,正是為了能夠合法駕駛這輛富有爺們兒氣的三輪摩托車,我才去考了這個“D證”的駕照。但是據考場的老師說,現在全大連每年也不會超過10個人來考三輪摩托車駕照,你就耐心等吧,得湊夠數兒,才能上路去路考,你一個人兒,我們不受理。後來從車管所警察那裡獲知,三輪摩托車每次路考不可低於10個人,如果不夠10個學員,就不能進行路考。就這樣,我耐心等待了整整11個月,最後被通知說人數夠了,趕緊去上路考試。經過耐心的等待和考試,終於在那一年的年底,我如願拿到了這個增項的“D”,這個讓我高興了好幾天都沒睡好覺的摩托車“全能駕照”。

    從考摩托車駕駛執照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五六年了,但是我的駕駛摩托車出去旅行的夙願,還是沒有能夠實現,而駕駛摩托車走天下的這份心情,隨著時光的流去不僅沒有沖淡,而且越來越緊迫和濃郁了。2018年我自駕車去西藏攝影旅行,前後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去了山南、日客則、珠峰大本營、阿里、日土班公錯和川藏線及青藏線,走了很多的路,去了很多的地方。在路上,看到那些摩友們風馳電掣般從我的身邊駕駛摩托車風一樣的遠去,我的心裡就一陣陣的長了草一樣,不斷的躁動起來。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有一輛可心的長途拉力摩托車,加入這些魔友們旅行的隊伍裡去,讓摩托車帶著你去走你想走的路,去想去就去的地方。

    我也曾經不止一次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你已經有了一輛4個軲轆的車了,駕車出去走走玩玩,又可以擋風避雨,又很安全輕鬆,這不已經是很好了嗎?可是,為什麼非要有一輛摩托車呢?

    其實,這個答案好多年前就在我的心裡有了。為什麼?很簡單,那就是駕駛汽車和駕駛摩托車走在路上,那種感覺,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汽車雖然很舒服,但是坐在汽車裡不僅束縛住了你的身體,甚至還束縛住了你的很多想象和精神,總覺得一個人坐在汽車裡和大自然沒有完全有機接近,中間隔了一層說不出來的物理和心理障礙。而摩托車就不一樣了,一個人駕駛著摩托車風餐露宿,雖然會讓身體很辛苦,但他的心靈和他的思想,都是更加自由的,當你駕駛著摩托車走在路上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天上翱翔的雄鷹,地上賓士的駿馬,亦或是雪山頂上的那一團自由自在的白雲,還有草原上那一陣又一陣的清風草浪,總之,騎著摩托車的感覺,都會帶給你太多太多的愉悅和滿足感這一點,再好的汽車,也不會給予你的。

    在這方面,有兩件事兒讓我記憶深刻。第一件事兒,那似乎是在很遠的時間了,好像是在2002年吧,那一年我第一次去日本,遇到了一次記憶很深刻的事情,那是我們乘坐大巴從古城京都往東京走的路上。那天是五月的Sunny,很明媚,天氣不冷不熱,讓人覺得很舒服,我正閉著眼睛暈暈乎乎的靠在車窗上似睡非睡的時候就聽見車窗外面一陣轟鳴的摩托車馬達聲,緊接著一輛接著一輛的大排量摩托車飛馳而過,那些摩托車騎手們瀟灑的背影,著實讓人羨慕。等到了前面的停車休息區,我又看到了那一剛剛過去的摩托車隊,我大致的查了一下,好像有10多輛。讓我覺得驚奇的是,那些騎手們把頭盔摘下來的時候我才看到,他們幾乎每一個騎手都是年近六七十歲的白髮老人了。我就問隨行的翻譯朋友,這位翻譯朋友是日本通,他對日本的很多事情瞭如指掌。他告訴我說,這些日本老人都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輩子,等到退休的時候,他們會盡可能的享受晚年時光,而騎摩托車去遠行,正是這些老人們最喜歡的旅行模式之一。這件事兒當時對我的刺激很大,從小我原本就不是一個穩當的人,對那些新鮮玩意兒,總想自己也親自嘗試一下,比如騎著摩托車去旅行。從那兒以後我的心裡,就對摩托車旅行真正的直銷了一粒渴望的種子。再說一說第二件事兒,那是在2016年的夏天,我在美國波士頓和女兒住在一起,正好趕上他們學校放假,她陪我去美西的太平洋海岸自駕遊。那天,我們駕車走在距離舊金山大約不到100英里左右西海岸的101號濱海公路上,那是一條全世界非常著名的濱海觀光公路,也是很多自駕車愛好者夢寐以求都想去走的一條旅遊線路。平坦開闊的101號公路的兩側,棕櫚樹在海風的吹拂下沙沙作響,燦爛的Sunny、銀色的海浪、金色的沙灘、漂浮的白雲,還有天地之間天空上成群成對數也數不清的飛翔著的海鷗,這一切都構成了美西黃金海岸線的曼妙迷人景緻。同樣就是在這條路上,我也看到了很多美中國人騎著大排量的公路巡航摩托車,那些摩托車都是在全世界響噹噹有名的品牌,除了哈雷就是印第安人了,當那些大排量摩托車已經發出咆哮的駭人聲響之後,那些原本就奔放得像一匹匹Mustang一樣美國佬,更加肆無忌憚地釋放著他們的萬丈豪情,在濱海公路上展示著他們與他們的摩托車帶給人們的無限風光,那情景真是慕人煞人也。同樣這些摩托車手,也都是年紀很大的了,甚至很多騎手看樣子差不多已經有七八十歲的樣子了,可是他們幾近癲狂的情態和精神頭兒,似乎絲毫不亞於那些小夥子們。後來我知道這些年邁的摩托車騎手們,大多也同樣是那些美國的退休老人,在這樣的高領群體當中,摩托車已經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我上面說的這兩件事兒,對我的摩托車情傑,影響也是非常重的,所以我對駕駛摩托車旅行的這個漫長不醒的夢,和上面的這些事情,都是有著緊密的關聯。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為什麼心裡總是忘記不了那輛摩托車,總是那樣賊心不死的想騎上摩托車,去遠方走走看看。為什麼?上面就是我要告訴你的。我知道,自己的生理年紀不小了,可是我的心理年紀總覺得還不大,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這絕不是一時心血發熱老夫聊發少年狂,而是在我的心裡知道我能行,就憑我對摩托車這份熱情不減的心,我也覺得自己還不老,依然還很年輕。我希望,有一天朋友們在路上看到一位身材不高,但是體魄健碩的白髮老先生駕駛著摩托車的時候,你們千萬不要叫我爺爺或者是大叔,一定要叫我摩旅兄弟,我會和你們一樣,駕駛著心愛的摩托車,咱們一起走天涯去海角,絕不會落下你們一步的。

    這,就是我要騎摩托車旅行的理由。

    (2020年2月13日記於蘭亭榮軒)

  • 2 # 關東頑童愛旅行

    摩旅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遊的方式,騎摩托車旅行和其他方式旅行感覺不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去哪就去哪?自由,摩旅是一種十分經濟便捷的旅行方式,在複雜的地形和路況中行駛,摩托車相比汽車更為靈活和便捷,摩旅者明顯感受到更接近大自然。

    摩旅也是有風險的,比如身體狀況,車輛狀況,天氣狀況等,對摩旅的影響因素很多,既然選擇了摩旅,臨行前就要做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準備,比如,結伴而行相互照應,準備好對支體的各種防護用具,對車輛進行仔細檢查,對有問題的零部件,該換的換,該修的修,儘量杜絕在路上出現,可能出現的問題,備齊各種修車工具。

    摩旅是一項非常辛苦的運動,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選擇呢?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有人就是不想讓自己留有遺憾,一路的感受,不光是為了玩,而是想去經歷,不是為了享樂,也算是身體受累,不管怎樣,精神愉快就好,也許有人會說,吃苦受累,幹啥不好?為何去旅行呢?

    可我不那麼認為,摩旅是去體驗生命裡最華麗的冒險,去體驗瀑布的狀闊,體驗池騁叢林野地的張狂,讓摩托車把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看沿途的風景,在旅途中放鬆心情,騎上摩托車,去旅行吧!

  • 3 # 溪花堂草

    我會選擇摩旅,但是隻侷限在2-3天的路程。首先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一個人尤其男人年輕的時候要做一些瘋狂的事不至於老了什麼回憶都沒留下,選擇機車選擇摩旅無疑是很棒的。但是也要考慮到安全和身體承受能力,所以我會選擇短途摩旅,騎著價格,吹著風,看著美景,快意人生

  • 4 # 瀚隅遊記

    現在除了汽車自駕遊也有很多年輕人選擇摩旅,摩旅因為其相對於汽車自駕遊更靈活、經濟、貼近自然而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遊的新寵,而我本人旅遊現在也是特別鐘意於摩旅這種出行方式。 我為什麼喜歡摩旅呢?對於旅遊很多人還搞不清什麼是旅遊,很多人會選擇跟團這種價格低、省心的這種旅遊方式,每次都是到一個景點走馬觀花似的看一下,然後被導遊帶到商店購物或者在即將購物的路上,或者自己去有名的景點打卡照相,累了吃飯後匆匆離去,這樣的旅遊失去了旅遊本身的意義。旅遊應該更貼近大自然,使人的精神和大自然實現交融。而摩旅就可以讓我找到和大自然實現交融的感覺,摩旅讓我中斷每天周而復始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瑣事,讓我感覺身心放鬆、心靈淨化。如果我們去一個地方想要深入瞭解一個地方,如果開汽車自駕一些路比較擁堵或者路窄的地方是很難過的。而我們駕駛摩托車就可以輕鬆通過到達這些地方。摩旅讓我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說停就停的自由行程,可以看到一個美景停下來深醉其中、默默發呆,可以到可以獨自騎行到偏遠的小巷品嚐地方美食和小吃,摩旅讓我學會獨立和發現美,雖然摩旅騎行一路上也會遇到困難的,但也讓我在困難中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鍛鍊了自己的毅力。 摩旅除了對車輛和裝備有一定的要求,對摩旅自駕者個人身體和對路上行車遇到車輛故障應急維修能力也是一個考驗。建議新手摩旅還是找個夥伴或者組隊,這樣路上大家互相照顧安全有保障。 好的,以上就是我分享關於摩旅的一點個人心得,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行萬里路 勝讀萬卷書,乘著自己年輕身體健康和有激情,要勇敢的嘗試一下摩旅和認識這個世界吧!

  • 5 # 南宮逸舜

    我非常的喜歡摩旅,四川基本跑遍了,去年更是川進青出走了一趟川藏線!摩旅是用一種新的旅遊方式,可以讓你從周而復始的凡人瑣事中解脫出來,如同衝破牢籠,讓自己的胸懷得以舒展,心靈得以淨化。一路上接觸的人、看到的景、遇上的事,感受速度與激情,歷經磨難和艱辛,擁抱大自然,摩旅那種自由不羈的隨性,一路風光一路驚喜的心情,身體在路上心靈卻在遠方的感覺,還有享受那種對未知的恐懼和經歷後的喜悅。現實中總有人找藉口,我沒時間,我沒有足夠的錢,你不出發,你永遠體會不到摩旅的快感,意義!其實,只需要一顆想走就走心,戴上頭盔,卸下偽裝,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看不一樣的風景!人為什麼活著,人為誰活著,相信每個人都經常會這樣思考,也許不會有標準答案。但是有一點大部分人是認同的,那就是人生應該要有追求,有的人追求事業,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求美女,有人的追求權力,有的人追求藝術和科學,摩旅本質也是一種追求。我摩旅西藏時,路上手凍僵了,冷得哆嗦,但是看到一路美景時,一切的受罪都是值得!喜歡摩旅就大膽去吧!加油!以下是我摩旅時拍得一些照片,為什麼摩旅,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望採納,謝謝!

  • 6 # 裝飾蟈蟈

    摩旅,和普通的旅遊,從本質上講並沒有太多差異,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觸發,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一個換位的生活方式,讓你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比較和參考。

    摩旅是一種放鬆方式。

    摩托車本質是一種交通工具,和汽車自行車是一樣的東西,大部分人拿它來上下班,或者用來謀生,還有部分人把它定義為一種娛樂休閒玩具。在後者眼裡,騎摩托車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享受,騎摩托車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完全用來放鬆。摩旅完全是娛樂休閒的一種,當然這種放鬆的方式,多少是帶有一點風險和壓力的,畢竟出門在外,很多事情不能為所欲為,而且需要一定的經濟層面的支援,這個和普通的旅行大同小異,而且摩托車由於是兩輪的,長時間操控起來容易疲勞,所以真正拿摩托車來旅行的人,都是騎車技術比較好的摩友。雖然身體上相對其他旅行方式更加容易疲勞,但是精神上卻容易得到放鬆和滿足,因為騎摩托車過程,可以和天地風雨融合成一體,讓人迴歸到真正的自然界裡邊。

    騎摩托車的過程帶著封閉頭盔,也無法解放雙手,以往那種直接對話很困難,玩手機上網更加是可想象的,騎車的過程中,創造了一種運動中的孤獨,而又要集中精力顧及交通情況,這種過程容易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反而能找回內心的安寧和浮躁!

    摩旅是一種人生追求。

    人為什麼活著,人為誰活著,相信每個人都經常會這樣思考,也許不會有標準答案。但是有一點大部分人是認同的,那就是人生應該要有追求,有的人追求事業,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求美女,有人的追求權力,有的人追求藝術和科學,摩旅本質也是一種追求。騎摩托車去旅行,你的體驗感和開汽車或者坐火車完全是不同的,人生總要有不同的嘗試,你的人生才會面面俱到,好比每天吃大魚大肉,你也會感覺到索然無味,來一下野菜,也可以讓你口味新鮮,你可以親近異域的風土人性也可以貼近當地人的生活和文化,那就是我們摩旅要的!

  • 7 # 山之光

    旅行,是我們生活幸福,生活質量提高的最直接提現!

    出行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是關係到我們旅行幸福指標,像前幾年流行的廣告語,旅途不在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

    摩旅,是可以到達祕境,可以欣賞屬於你一個人美。可以到達路的盡頭,欣賞到的自然的鬼斧神工。

    風拉扯衣服,整車震動也非常小。原以為小圓型的後視鏡會有比較大的顫動,但意外發現觀察兩側車道非常清晰。減震調校很軟,高速過坑的時候,會吸收掉絕大多數震動,不會有那種彈著跳起來的感覺。

    摩旅路上,請為我們的摩人豎起你大大的拇指。每次在路上看到有摩人給我豎起拇指,我都有所感動,深深感到摩旅路上不孤單,天下摩友是一家。

    買摩托車,我只是很單純的不受束縛的騎著車呼吸新鮮空氣自由自在地旅遊,來記錄我的人生,同時也覺得在好的路段操控摩托車是一種美的享受。我不是飆車族,我出行很講究安全,因為摩旅本身就是一種危險。

    選擇了摩旅我就選擇了一生的旅遊方式。

  • 8 # 1號夜遊人

    我摩旅過一次,不過要必備一套齊全的裝備可以讓摩旅者從容應付各種惡劣的氣候環境或者各種突發的危機:例如壞車、事故。以下幾種重要裝備可以參考:

    1、頭盔:

    各種頭盔都各有其優缺點,需根據個人喜好及使用習慣進行選擇。

    2、軀幹防護用品:

    護甲、護膝、專業靴。護甲是包括了胸背部、肘部、肩部的護具的總稱。護膝除了正面保護膝蓋以及脛骨的作用外,還能阻擋寒風的直接吹襲膝蓋。專業靴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皮靴,合格的專業靴前腳掌部位能抵抗了一輛1.5噸貨車碾過而絲毫無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腳踝部位。

    3、應急修車工具:

    除了大修用的工具以外,基本的工具都要備齊,看起來多但實際體積並不龐大。一些大的工具可以放在行李包上,小的放在隨車工具箱。

    4、行李包:

    包括油箱包、後架包、後側包。一般側包可以放置機油及備用扁汽油桶的,後架包放置睡袋、帳篷、衣物等,油箱包放置地圖、雨衣、過路零錢等一些雜物。身上最好不要背任何背囊,風阻大消耗體力,也不靈活。

    5、風擋:

    不管是太子車還是越野車,跑長途時都最好配上透明前風擋,這樣才不會使上身過於受累。

    6、保暖裝備:

  • 9 # 旅行者阿平

    我從一懂事都是騎摩托車到現在的,因為咱也買不起車,所以一直都還是喜歡騎摩托車,如果幾天不騎摩托車都感覺很不自在,所以以後要去旅遊,都是騎摩托去摩旅,我不管有錢沒錢,都會選擇摩旅。

    讓你的每天變得更美好,帶你看最遙遠的天邊,讓你看的更遠。

  • 10 # 行者囧爸

    我是不會選擇摩旅的。因為這個摩旅太辛苦了,風餐露宿風塵僕僕的,而且也不適合長途遊玩。另外放裝備也放得少且不方便,我是一百個不願意的,個人更喜歡租車自駕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被很多女生說是“中央空調”,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