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小胖的瘦生活

    冒昧問一下,小姑子每天帶孩子回孃家來“打卡吃飯”,是到你的家去了嗎?是你招待的嗎?飯菜是你做的嗎?生活費是你拿的嗎?

    如果是,你可以拒絕招待,畢竟只是姑嫂關係,你也有自己工作和生活,感覺影響到自己了,完全可以說不。

    如果她回的是孃家,也是你天天呆的婆家,做飯買菜這樣的活是婆婆來幹,你就沒必要干涉了。

    好多兒媳婦自認為結婚了,婆家的一切就都屬於自己的了,如果小姑子大姑子來吃,那就是吃的自己的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想,在公婆眼裡,出嫁的女兒和兒子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們巴不得孩子都守在自己身邊,再加上現在好多老人都有退休工資,閒著沒事,給兒子兒媳,閨女女婿,孫子外孫子做飯,也是他們的一大生活樂趣。

    況且,出嫁的女兒回孃家,大都不會空著手去,大包小包帶著,你不吃虧的。

    說句不好聽的,多年以後,父母不在了,想要小姑子大姑子天天回孃家來看你,她也不會天天來了。

    所以,還是珍惜彼此在一起的闔家團圓的歡樂吧。

    當然,如果小姑子她們不知道心疼父母,讓你的公婆受累了,你感覺心疼了,完全可以說出來,提醒她們回家來多幫幫父母就可以了。

    一家人,不用介意太多,開心就好。等自己老了走不動的時候,回憶從前一家人在一起的畫面,多溫馨。

  • 2 # 小灰瓊灰瓊

    真心不喜歡,人家理直氣壯的,兩個孩子也理直氣壯的。太不自覺。

    這個和公公婆婆也有關係。女兒既然已經出嫁,就是有了自己的家,你父母喜歡管可以去小姑子家去管,給他做飯看孩子沒有關係,小姑子天天來,那就聰明點,別人還沒有問題,就是嫂子有意見,不要認為嫁人了,孃家還是你的家,你說你的到來影響家裡的團結,你好意思嗎?

    父母心疼女兒也得有度呀,家裡如果只有一個女兒什麼問題也沒有,問題是還有嫂子,自覺的人會考慮嫂子的感受,你可以說說女兒。

    女兒不是應該照顧嫂子的感受嗎,你也是兒媳,如果你也有小姑子整天來你家,你會怎麼樣。

    誰也別說誰大度不在乎,我家小姑子就是天天來孃家,他婆婆給他老公的弟弟看孩子人家是男孩,從他生了孩子就搬到離我們家近的地方租房讓他媽幫著看孩子,他媽媽累的起不來床了,我老公帶著去看,看好了又來了,反正自己的爹媽不使白不使,病了就走了,好了再來。

    我們家分了兩套房給了他一套,不算重男輕女吧,給了你住的地了,你就在你家看孩子做飯不就行了,不行還天天帶著孩子來蹭飯,並且從來不買東西,帶著吃的只帶兩個孩子的,沒有給他父母或者侄子買東西,別人就是應該的,就是欠他的。

  • 3 # 清韻如煙

    出嫁的閨女還常常回孃家吃飯,其實作為女人何必為難女人,如果小姑姑天天來家裡吃飯,說明她還沒有溶入婆家的家庭,對在婆家生活有許多的不適應。寬容點,過段時間我想會好的。

    從你說的情況來看,可能你們是與婆婆公公一起生活,那如果小姑子來,你作為嫂子,也不應該說什麼,因為這裡也是小姑子的家,不能她一出嫁孃家就不是家了啊。你反過來想一想,自己在孃家是不是了覺得很自在啊。有父母在,孃家就是閨女的家,一旦父母不在了,你讓她回她也不會回了。如果你看著煩,有以下幾個辦法可以試一下:

    第一,自己獨立,從婆婆家搬出去,過你們的小日子,這樣眼不見心不煩。其實現在很多媳婦還需要公婆的幫助,自己仍然離不開公婆的庇護,可是當公婆要照出嫁的姑娘時,做媳婦的心裡就不舒服。這樣是不對的,要擺正心態。

    第二,周未可以和老公出去過二人世界,這樣減少與小姑子的相處。或者你也回孃家看看。

    第三,如果實在是看不下去,可以讓你老公和婆婆說,讓婆婆和女兒談,這樣比你直接表示出來效果要好,也可減少家庭矛盾。如果你自己直接表示出來,就會讓你老公在家人面前很為難。畢竟現在子女都不多,兄妹之間還是和氣為好。

  • 4 # 木木溜說事兒

    有點不像話!

    不過,是吃你小夫妻的開銷?還是家公家婆的工資?

    女兒和外孫也是他的後代,老人願意養,是他的事!

    這種老人不偏心!少有!贊!

    一般老人,有兒有女,都把房給兒子,工資養兒子、兒媳、孫子,女兒是反而逢年過節要給老人紅包孝敬!

    我父母一兒二女,女兒是什麼都沒份額!我們也孝敬父母!

    我爸快80歲了,出錢出力,買菜煮飯!別人也覺得理所當然!農村人出身,養子養孫!傳子傳孫,天經地義!

    窮人家的女兒,回孃家爭財產,遭世人恥笑!

    我哥在外地,我嫂也是2個小孩讀小學,我媽平時幫我看3歲二寶,週末回家!

    母親節一般在餐廳吃,我姐和我出錢!呵呵呵

    家家有本經!協調一下!沒有100%完美!

    若來你家,房子是你的,買菜是你出錢!告訴你老公跟他父母說:出嫁女兒,可以打電話問候父母!逢年過節才回,平時上班忙,沒空招待!

  • 5 # ccsoftspace

    我是獨生子女,我一個人擁有我的父母,雖然感覺孤單些,但是有些煩惱是沒有的,我想去看我父母,就可以去看,我累了我就可以回家,還能感受到小時候一樣爸媽的照顧。我沒有哥哥和弟弟,所以不用看嫂子或弟妹的眼色,也不需要考慮太多哪裡做得不周到。

    我老公有一個弟弟,說實話公婆還是更喜歡小兒子,婆婆雖然是老師,但是在教育孩子上面真的很失敗,雖然兩個兒子人品都沒什麼問題,但是都這麼大了很多方面還需要公婆幫助,我老公結婚了,我們經濟上也沒有問題,公婆沒幫過什麼,婆婆活著的時候,前些年小叔子經濟上很困難,也和我們借過錢,我們怕婆婆太操心,就瞞著公婆借給他一些錢,後來婆婆發現了小叔子的現狀就搬過去和他一起住了,很多年之後婆婆感覺到小叔子欠我們錢,但不知道欠多少,就和我們說這些年幫那邊多,也知道小叔子和我們借了錢,他現在也沒能力還,給我們些補償,多少就這些吧等等,當時我也沒多想,以為是我小叔子總也還不上,不好意思就和婆婆說了,後來和小叔子聊天才知道是婆婆自己發現的。婆婆去逝和每天很煩惱心情不好是有很大關係的,老公其實對弟弟也是有意見的,我能明白他,和別人分享媽媽就是這樣,你不氣你媽媽,還會有其他的子女讓你媽媽操心。婆婆去逝,兩個兒子都特別悲痛。後來公公就搬回來和我們一起住了,婆婆臨去逝前雖然沒明說,但意思也是希望公公能和我們一起住,公公性格內向,自我生活的能力也不是很強,年紀又大了,婆婆還是不放心讓他自己生活的。現在小叔子過年過節會回來看公公,住一段時間,因為不在一個城市。我作為獨生子女,其實是挺羨慕老公家裡兩個孩子的,我也喜歡家裡能熱鬧一些,吃點飯,花點錢這都不是重要的,有些感情花錢是買不來的,小叔子經濟上雖然不寬裕,每次回來也都要買東西。也許我這個人比較懶,只要老公在家就是老公幹活,老公很慣著我,髒活累活都不讓我幹,所以我可能也沒感到辛苦,也就沒有什麼太多的怨言吧。反正我覺得人大度些,幸福感會更強,你包容別人,別人也會包容你,處處斤斤計較會活得很累的。

  • 6 # 半路圓心

    這番話是說給我聽的嗎?我離孃家直線距離500米,每週最少5天都要帶孩子過去,早去晚歸,像是串門……

    我為什麼去

    嫂子家也是兩個孩子,老大每天不是上網課就是寫作業,作業很多,基本寫到傍晚,沒有人跟老二玩。

    我自己一人在家帶娃,大寶上幼兒園不用怎麼學習,但我喜歡讀書寫作,倆孩子經常打攪我學習。

    我去幹什麼

    我們兩家是這樣分工的,嫂子輔導大侄子作業,我媽做飯,我“看著”3個孩子在院子裡玩。

    這裡特別提一點,我們倆孩子玩不了多久就找我,但3個人聚在一起玩,竟然不用怎麼看(管)了,一天下來基本就是吃飯、提醒喝水、提醒上廁所時才需要我參與。

    所以,我可以幹自己的事,搬個小板凳坐在看得見他們的地方看書。孩子們都大了,即便有什麼事也會主動來找我。

    我去的時候拿什麼

    前面說了,我們兩家距離很近,小區到村莊中間只隔一條馬路。如果騎車需要繞到紅綠燈通過,所以我一般帶孩子步行,直接從綠化帶中間穿過。

    我們在孃家受到的待遇

    在孃家幹活要勤快,買東西要主動付錢,不給別人添麻煩,嫂子不僅不煩,還很疼愛我的孩子們。

    漢堡、雞腿、冰激凌…不管什麼,都是直接買四份。就連小侄子過生日,也不忘索要4個生日帽。

    出嫁的女兒如何做,能夠不被厭煩?

    我們兩家人性格互補,哥哥輟學早,文化水平低,但社會經驗豐富。兩家孩子多相處,也可以揚長避短。

    我現在可以輔導一年級大侄子看圖寫話,以後還可以輔導他們英語,平時多跟他們4個人讀繪本、唐詩,跟嫂子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等。

  • 7 # 姍言兩語

    中國是個傳統的國家,雖然理論說兒子跟女兒都是傳後人、權責一樣,但在現實生活中,還真的大不一樣。

    我孃家離我不遠,就隔了兩個小區,我也經常回去看看父母,帶點水果什麼的給老人家。我爸媽也經常會做小點心、特色菜什麼的,喊我們回去吃。但是我經常拒絕好意。有時候是我哥哥、嫂子打電話叫我回去。我回去也會順手點東西給父母,或者給侄子侄女,雖然很少買貴重的,但是心意到了。這樣相處還是挺好的。人與人,需要界限感;跟任何人走得太近了,都可能是場災難。別說父母是我們的,財產要跟兄弟分之類的傻話了,除非是豪門,才有錢財糾紛,普通人家傳統的都是兒子兒媳照顧公婆,理所當然也該繼承財產。我爸爸身體不好,平時都是我哥哥、嫂子費心,說實在的,每一天的付出比金錢更可貴。做人要明白事理,權利跟義務是對等的。我沒有盡到贍養老人家的義務,又有什麼權利去爭什麼?去蹭吃蹭喝、去爭財產,摸摸良心問下自己。法律之外,尚有道德。

    我小姑子好像跟我有默契,也幾乎是這種模式,我從來沒有提醒過什麼!反正她也是有這種想法,很少參與我們的生活。我婆婆有高血壓,都是我在照顧。

    如果公婆還有能力供養她的女兒一家吃喝,並且你們是分家的,那麼你也不用介意了,想開點,公婆不用伺候就很幸福了。

    如果公婆沒有能力,伙食費是你跟你先生出的,甚至公婆都還需要你照顧,那就過分了。還忍什麼?聰明點,跟你先生達成共識:要來吃喝可以啊,利共享,義務也該平攤。讓你先生出面解決,會比你出面簡單得多。不是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是親人,還可以往來,你來我往,而不是天天來蹭吃蹭喝。但凡有一點情商跟人品的,都不會讓父母難做,讓孃家因為自己的自私而吵架。相信她會知難而退。

    就看看你家是什麼情況了,無論是什麼情況,那是你先生的親妹妹,你一定要先穩住先生,“取得”先生的心,再行動!

  • 8 # 謝汶青

    對於小姑子天天回孃家吃喝,我覺得大體分兩種,一種回的是父母住的孃家,一種回的哥嫂單獨住的孃家,兩種情況下,嫂子的處理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

    1.回的是父母住的孃家

    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嫂子結婚以後和父母在一起住的那種,可以說是沒有分家的。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小姑子天天帶著自己的小孩子來吃喝,

    我覺得做嫂子是沒有什麼理由有意見的,假如有意見,你可以不要和公婆一起住,為什麼呢?

    因為你現在和公婆一起住的房子有可能是公婆購買的,或者說是公婆出錢蓋起來的,那麼,這種情況公婆在這個家裡面就是主人,

    你作為嫂子即便是和小姑子的哥結婚生育了孩子了,你因為在這個房子上面沒有出錢出力,你就沒有什麼發言權。

    小姑子肯定也是這樣認為的,認為自己回的是自己父母的家,吃喝的是父母的,不是哥嫂的。

    這種情況還可以細分的是家裡的日常開銷,也就是生活費是父母出的還是哥嫂出的,假如是父母出的,或者父母出的比較多的那種,

    我覺得作為嫂子你都是啃老,白吃喝,你還好意思去詬病和瞎嗶嗶小姑子白吃喝,你以為你嫁過來就是主人了嗎?你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假如家裡的日常開銷基本都是哥嫂出,我覺得你有點意見還是可以的,因為小姑子是天天來,像打卡上班一樣,

    所以,我覺得你就可以有意見。

    還有就是飯菜到底一天是誰按時做呢?是你的公婆還是你呢?假如是公婆我覺得你處理的方式當然可以不管不顧。

    既然你也是吃現成的,你又沒有出力出錢,你為何要把為人的事情搞成得罪人的事情呢?假如是這種情況那就是你看不開。

    可是,假如是你每天做飯,或者說你公婆讓你每天和他們一起做飯,那遇到這種小姑子天天來的,你就不要幫忙了。

    可以找個理由,或者出去給自己找份工作,或者用這個時間修煉修煉一下自己。遇到這種情況那就不能說你是自私了,

    因為你小姑子也是不自覺地,自己每天只帶張嘴來白吃喝在先。

    2.回的是哥嫂單獨住的房子

    像這種情況我覺得小姑子天天像打卡一樣來白吃喝的估計會比較少,除非嫂子人很好,要麼就是嫂子做的飯非常好吃,

    還天天按時做飯的那種。

    假如,嫂子人很好,和小姑子之前的關係也是很好的,造成了小姑子以為嫂子對她天天帶孩子來吃飯沒有意見,

    或者說小估子本身界限感很弱,沒有這種意識,以為自己的嫂子人好就喜歡自己天天來蹭飯,那麼,你現在讓她給吃煩了,

    我覺得你這個時候想辦法讓小姑子知道你其實很煩她天天過來蹭飯的也是沒有錯的。

    選擇的方式一種可以讓你老公也就是小姑子的哥哥親自去說,一種就是你可以選擇外出幾天,回自己的孃家住一段時間,

    家裡沒有人給她做飯了,她時間一長也就自動不來了,既然每次來都是為了吃飯,那沒有飯吃肯定就不來了。

    假如孃家你不願意回,你就出去閨蜜家住幾天,反正就是離開家。

    還有一種就是你可以調整一下你們家的吃飯時間,比如原來是每天8點吃早飯,12點吃中午飯,6點吃下午飯,你現在可以把時間改一下。

    一天吃2頓,早上10點吃飯,下午3點吃,你小姑子來了沒有飯吃,時間一長也就不來了,這個方法就是讓你在她來了後想辦法沒有現成的飯吃,

    家裡冰箱也是沒有什麼東西吃的。

    她時間一長自己也是可以感覺到,所以,我想會自動不來的。

  • 9 # 插著翅膀的小兔子

    看情況,你應該和公婆住在一起,小姑常來吃飯。我們先看這三個問題。

    1.家庭支出主要由誰負責?

    從情感上說,小姑子覺得自己也是家裡的孩子,她們並不認為吃你的,而是吃父母的,憑什麼你兒子可以,女兒不可以。但是從經濟上說,誰對家庭支出富有主要責任,誰就有話語權。如果是你公婆,那麼你只有接收他們的意願。如果不願意,你自己承擔生活費用,拒絕提供小姑子的生活費用,或者讓她承擔一部分。

    2.你公婆的態度和你丈夫的態度如何?

    公婆和丈夫小姑是血脈親人,親人之間的感情讓彼此有更多的容忍度。婆婆會心疼小姑子生活工作很累,願意幫她。丈夫與小妹的感情讓他在很多事情上妥協、理解甚至願意委屈自己讓著她。你不能拿你的標準去評判他們的感情。但是,我們組成自己的家庭後,我們親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你可以與丈夫溝通,爭取大家都能接受的距離和方案。

    有幾點建議

    1.合理分配家庭開支。如果公婆支付費用,你沒啥權利說什麼。如果你們自己支付,你可以拒絕或者讓小姑支出一部分。當然處理這個可以開誠佈公,也可以委婉告訴丈夫或者公婆,讓她們去做小姑的工作,比較不傷感情。

    2.和公婆分開住。對公婆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給你看孩子固然應該,可是能照顧女兒也是他們心頭所想。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家分開住,不要攪和在一起。

    3.跟丈夫和公婆溝通這種生活造成很多矛盾,讓他們理解你。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個女主人,兩個人就容易鬧矛盾,三個人就矛盾更多。比如,吃飯刷碗這件事,你做,婆婆做,還是小姑做,誰偶爾做一次都沒啥,但是天天做呢?你天天做,你會委屈。婆婆天天做,她就委屈。小姑天天做,她覺得自己是客人更委屈。所以,家庭矛盾就產生了。一塊生活中想這樣瑣碎的事情太多太多,家庭矛盾越來越多,親人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大。所以,讓公婆和丈夫瞭解三個家庭摻和在一起的生活會加深家庭矛盾。

    4.通過一些行動委婉表達你的不滿。比如,小姑來吃飯,吃過飯之後,你就說累了,或者要加班處理點事,不去洗碗了,麻煩小姑幫個忙吧。看看小姑怎麼做?幾次下來,她應該知道自己來吃飯不是光做大小姐了。或者你給她打電話說今晚婆婆說吃排骨,可我工作走不開,回家來不及買了,你去超市買點吧。看她怎麼辦?她就會意識到原來吃飯是需要花錢的,花錢的疼讓她體會一下,她就會想我幹嘛花錢給你買肉吃,說不定她就回自己家吃獨食了。

    個人覺得,親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隨意踩線,長痛不如短痛,早點把醜話說出來,省的以後鬧得老死不相往來,父母也跟著受夾板氣。

  • 10 # 未末的小世界

    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這故事發生在我小時候,也許早在我沒出生以前就有,我只是以我的視角,講述我出生之後的故事。

    我的爺爺走得早,打我記事開始,我就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住在一起。

    我的爸爸有一個姐姐有一個哥哥,我大爺家住在我家隔壁。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91年,開著傢俱廠,日子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也很富裕。

    而我的爸爸媽媽在工廠,每個月掙幾百塊錢。雖然不多,但是在那個年代綽綽有餘。就像那個年代的房價一平方才幾百塊錢。可是就這樣結婚很多年一分錢沒有攢下。想知道為什麼嗎?

    原因是我的爸爸媽媽每月工資上交我奶奶,因為平時他們忙,都是我奶奶負責買菜做飯,可這兩個人的工資並不是只養一家四口。

    我大爺家的姐姐和我大娘每天中午、晚上過來吃飯,晚上他們一家三口過來吃飯,啊,當然早飯都是我奶奶給送過去。我大姑家的哥哥每天中午在我家吃飯,因為他小學離我家很近。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天天過來吃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給過生活費。

    就這樣,我爸媽兩個人的工資,養了三口家八個人。

    所以那幾年我們家生活的很累,我大爺因為開傢俱廠比較富裕,經常給我姐姐買各種好吃的。於是我經常去我姐姐家玩,但是隻是遠遠的看看這些吃的,從來沒有人讓過我,而我也並沒有開口要。

    直到幾年過去,我大爺的傢俱廠因為經營不善倒閉,欠了很多錢。我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我大爺坐在我家的爐子旁邊,和我爸伸手要錢,說不給錢就不走。

    畢竟血脈相連,所以即便是沒有,我爸也借錢給了他。

    你問,小姑子帶孩子過來吃飯該怎麼辦。我想說,但凡他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就不會這麼做。可是他既然這樣做了,除非你和她撕破臉,否則光靠言語是沒有用的。

    社會中就是有一些自私的人,有時候是家人,有時候是朋友。朋友你還可以斷了聯絡,但是家人卻始終狠不下心來。

    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很想問一下作為母親的我的媽媽當時是怎麼想的。

    時隔多年以後,我去我三姨家玩,聽我三姨把當年的故事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

    故事裡,我爸和我媽相親認識,在結婚的當晚,我奶奶告訴我媽家裡有債務必須一起承擔。而這筆債務是我大爺的債務。於是在結婚當晚,我媽媽便心生委屈。

    懷孕以後,因為工資全在我奶奶手裡,我媽媽想吃西瓜,我奶奶嫌貴,只給她買了一小小塊。和我三姨知道她想吃西瓜,給他從早市上買了一個。而她在和我媽媽說話的時候,被我奶奶,我爸爸,我大爺,我大娘,我姐姐,我哥哥全部吃完。只在剛開始切的時候送進屋來一小塊。

    你問,碰到蹭吃蹭喝的小姑子應該怎麼辦。我想說,自私的人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打發的。

    你退一尺他便進一丈,永遠沒有底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岳飛的詩詞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