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響萬物長”驚蟄到
“驚蟄”,是“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
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程序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蟄”節氣後,南方暖溼氣團開始活躍,氣溫明顯回升。常年節氣平均氣溫淮北地區為6~7℃,淮河以南地區為7~8℃,比雨水節氣升高3℃或以上。該節氣我省氣溫自南向北先後穩定升至5℃以上,而氣溫穩定升至5℃,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氣象界限溫度,它預示著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常年節氣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區為15~20mm,淮河以南地區為20~40mm。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到
“驚蟄”,是“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
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程序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蟄”節氣後,南方暖溼氣團開始活躍,氣溫明顯回升。常年節氣平均氣溫淮北地區為6~7℃,淮河以南地區為7~8℃,比雨水節氣升高3℃或以上。該節氣我省氣溫自南向北先後穩定升至5℃以上,而氣溫穩定升至5℃,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氣象界限溫度,它預示著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常年節氣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區為15~20mm,淮河以南地區為20~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