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被發現的反物質,是與電子帶有相反電性的正電子(positron).而且有趣是這種粒子是先由理論預測他的存在,然後才在實驗中被發現的.
1928年,狄拉克在他的電子理論的計算中,預言有一種帶有正電而且其他性質與電子相同的粒子-正電子,成為當時粒子物理實驗的熱門話題.
1931年~1933年,安德森在宇宙射線(cosmicray)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不尋常的現象,那就是在雲霧室(cloudchamber)的照片中出現一種帶有正電的粒子.而且其質量遠小於質子的質量.
我們知道,帶電粒子在磁場中軌跡會彎曲,而由軌跡彎曲的程度,可以推得粒子的質量大小.安德森由實驗照片圖中軌跡的曲率估算,這種粒子所帶的質量遠小於當時已知的帶正電粒子-質子,而質量大約與電子相同(當時的實驗給了一個質量上限m<2me-(電子質量))
安德森的實驗剛好驗證了狄拉克的理論,也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反物質的存在.
根據後來物理學家對宇宙射線以及粒子物理的瞭解,安德森實驗中所發現的正電子,是由高能的光子(photon)碰撞到空氣中的電子或質子而產生的:
最早被發現的反物質,是與電子帶有相反電性的正電子(positron).而且有趣是這種粒子是先由理論預測他的存在,然後才在實驗中被發現的.
1928年,狄拉克在他的電子理論的計算中,預言有一種帶有正電而且其他性質與電子相同的粒子-正電子,成為當時粒子物理實驗的熱門話題.
1931年~1933年,安德森在宇宙射線(cosmicray)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不尋常的現象,那就是在雲霧室(cloudchamber)的照片中出現一種帶有正電的粒子.而且其質量遠小於質子的質量.
我們知道,帶電粒子在磁場中軌跡會彎曲,而由軌跡彎曲的程度,可以推得粒子的質量大小.安德森由實驗照片圖中軌跡的曲率估算,這種粒子所帶的質量遠小於當時已知的帶正電粒子-質子,而質量大約與電子相同(當時的實驗給了一個質量上限m<2me-(電子質量))
安德森的實驗剛好驗證了狄拉克的理論,也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反物質的存在.
根據後來物理學家對宇宙射線以及粒子物理的瞭解,安德森實驗中所發現的正電子,是由高能的光子(photon)碰撞到空氣中的電子或質子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