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聊基因
-
2 # 跑步的胖紙
可以把胃想象成一個彈性超級大的皮袋子。能伸也能縮,你吃進去多少食物,它就撐大到多少,然後透過2-4小時的消化以後,把食物向下送出,然後胃就又變成了原來的大小。
所以說長時間吃的少,胃變小這句話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法是,胃裡的肌肉組織,就像你身上的肌肉一樣。長時間不用它,它也不會擴張,胃的容量自然也會小一些,這是內部的空間小了,而不是所謂的胃小了。
很多長時間節食的人,再恢復飲食的時候多吃一口都會撐到,這就是胃的擴張性變弱了的原因了。
最近聽到一個說法,說節食可以導致胃變小,不知這個說法正確嗎?
大多數減肥的朋友都是從節食開始減肥,餓著餓著,然後會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的胃變小了,吃的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那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
簡答認識一下胃。胃是一個具有超強伸縮性的空腔臟器,我們的餓與飽,胃容量是不會改變的,飽腹後,胃容量大概是1200-1600ml。
確實,如果吃的少,時間久了就真的容易飽,這也是很多人實踐得出的結論。但是這並不是由於胃變小了,而是由於以下原因:
1、生理上,胃壁上有豐富的神經和血管,長期吃的少了,神經調節告訴身體已經飽了,神經也是有記憶功能的,久而久之,就會在另一個更小的食量水平產生飽腹感。但其實,並不是胃從生理上變小了。
2、心理上,減肥時的節食狀態成為習慣後,就很容易產生錯覺,從主觀上認為胃變小了,吃不下太多東西了。
那麼,如何才能使胃縮小?胃縮小手術!它主要是切除部分胃,以縮小胃容積,從而減少食物攝取量,達到減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