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李老師
-
2 # 心理講師初雪
如果按照“別人家的孩子幹啥,我們也去幹啥”這個邏輯,那我們就一直會走在攀比和隨波逐流的育兒道路上。考慮孩子的社交圈本身沒錯,需要掌握一些技能去進行社交,這也合理。但是,單純為了社交而去做什麼,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如果按照“別人家的孩子幹啥,我們也去幹啥”這個邏輯,那我們就一直會走在攀比和隨波逐流的育兒道路上。考慮孩子的社交圈本身沒錯,需要掌握一些技能去進行社交,這也合理。但是,單純為了社交而去做什麼,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來說說我的看法。
這是什麼邏輯?難道交朋友的硬性條件是會平衡車嗎?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而言,他們交朋友的方式,沒有我們成人想的那麼複雜。這個年紀的孩子交友更多是自己的主觀感覺,會不會某項技能並不是能不能交朋友的依據。
這樣盲目的跟風,如果孩子不喜歡而家長又強硬要求,無形中不就變成了強迫,那這對於孩子交友必然沒有什麼意義。
需不需要學平衡車不用如此糾結學與不學不在家長,而是孩子的興趣,孩子感興趣就學,不感興趣就不學。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平衡車而想這麼多。沒有絕對!
與其關注平衡車,不如更多讓孩子去與他人接觸,多去交流。會平衡車只是對於一些孩子而言是一個交友的渠道,但這樣的渠道處處都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友誼更純粹。所以不如把練平衡車的時間用來讓孩子與他人相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