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人方正、質樸、博學;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罵學生;對學生既和藹又嚴格。為人正直,尚氣節,崇禮義,生活儉樸。
拓展資料:
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鑑,又字鏡吾,晚號菊叟,紹興城內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憤於洋人跋扈,清廷喪權辱國,以不買洋貨、絕意仕進明志,在家中三味書屋設館收徒,釐定規約,年收學生不過8人。為啟發學生思路,提高文學修養,選授課文注重文采,因其異於傳統,被人譏為“離經叛道”。
其晚年,置一夏布長衫,掛於牆上,與兩子換穿。每逢春節,於學生拜年次日必回拜。客人來訪,必整衣冠相迎。清貧自守,不願兒輩科舉入仕,次子鵬飛富才學,鏡吾將其鎖於樓房內,不令出而應試。鵬飛緣繩而下,赴京得朝考一等第一名,授吉林宏安知縣,鏡吾斥為不孝,拒收送來之銀。書屋後有丹桂一竿,時徘徊其下,有一亭名“自怡”,又於對面牆上,書“寄傲”兩字,以示傲然遺世,自得其樂之意。魯迅於光緒十八年(1892)二月入三味書屋受教,歷時6年。其道德文章予魯迅以深刻影響,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文中對當時生活有詳細記述自己上學經歷等。
他為人方正、質樸、博學;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罵學生;對學生既和藹又嚴格。為人正直,尚氣節,崇禮義,生活儉樸。
拓展資料:
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鑑,又字鏡吾,晚號菊叟,紹興城內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憤於洋人跋扈,清廷喪權辱國,以不買洋貨、絕意仕進明志,在家中三味書屋設館收徒,釐定規約,年收學生不過8人。為啟發學生思路,提高文學修養,選授課文注重文采,因其異於傳統,被人譏為“離經叛道”。
其晚年,置一夏布長衫,掛於牆上,與兩子換穿。每逢春節,於學生拜年次日必回拜。客人來訪,必整衣冠相迎。清貧自守,不願兒輩科舉入仕,次子鵬飛富才學,鏡吾將其鎖於樓房內,不令出而應試。鵬飛緣繩而下,赴京得朝考一等第一名,授吉林宏安知縣,鏡吾斥為不孝,拒收送來之銀。書屋後有丹桂一竿,時徘徊其下,有一亭名“自怡”,又於對面牆上,書“寄傲”兩字,以示傲然遺世,自得其樂之意。魯迅於光緒十八年(1892)二月入三味書屋受教,歷時6年。其道德文章予魯迅以深刻影響,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文中對當時生活有詳細記述自己上學經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