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壹加壹
-
2 # 歷史的視界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期已經設定,主要管理範圍是行政事務還有民眾教育。舜就曾經是堯時的司徒官,負責管理民眾教育和土地管理等事情,職位相當於宰相。
周朝時成為地官大司徒。夏、商、周時均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
大司徒在中國古代官職中一直是非常重要和顯赫的。春秋時列國也一直沿用這個官職。
也有說周朝的三公包括司徒,是古代最顯赫權力最大的官職之一,算是中央最高長官,後來演化成大司空、相國和太尉。
司徒掌管著全國的教育事業,官員的考核和民眾的教育都一把抓,而且還參與國家的重大決策及教育部長和國防部長為一身,後來逐漸演變成戶部尚書。
晉朝初期不設丞相。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改司徒為丞相。永寧元年(公元301年),廢除丞相,設定司徒。後來司徒為朝廷“八公”之一,即太宰、太保、太尉、太傅、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
與司空、司馬、司士、司寇冰稱為“五官”,與司空、司馬合稱為“三有司。”主要負責管理行政事務以及民眾,相當於宰相一職。《周禮》記載:六官之一,有地官大司徒。西漢哀帝時罷丞相置大司徒。東漢改稱司徒。相當於現在的總理。
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