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 ,而瓶窯鎮則是良渚遺址的中心。良渚文化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
位於瓶窯鎮的反山遺址和良渚街道的瑤山遺址的發掘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位於瓶窯鎮的匯觀山遺址被評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位於瓶窯鎮的莫角山遺址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瓶窯鎮境內發現的“良渚文化古城遺址” 被評為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稱為“中華第一城”;
5000年前王國的偉大工程--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被評為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稱為“世界第一壩”。
摩崖石窟
南山摩崖石佛造像是有明確紀年的元代造像群,至今存有13尊,綿延約360米,這些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在中國歷史上比較罕見,為江南石窟與摩崖石刻藝術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北湖草蕩
北湖滯洪區集雨面積5.3平方公里,古稱天荒蕩,又名仇山草蕩,自唐代開闢至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 ,而瓶窯鎮則是良渚遺址的中心。良渚文化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
位於瓶窯鎮的反山遺址和良渚街道的瑤山遺址的發掘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位於瓶窯鎮的匯觀山遺址被評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位於瓶窯鎮的莫角山遺址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瓶窯鎮境內發現的“良渚文化古城遺址” 被評為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稱為“中華第一城”;
5000年前王國的偉大工程--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被評為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稱為“世界第一壩”。
摩崖石窟
南山摩崖石佛造像是有明確紀年的元代造像群,至今存有13尊,綿延約360米,這些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在中國歷史上比較罕見,為江南石窟與摩崖石刻藝術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北湖草蕩
北湖滯洪區集雨面積5.3平方公里,古稱天荒蕩,又名仇山草蕩,自唐代開闢至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