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行漸遠
-
2 # 三六五平凡之路
今年玉米缺口大,上秋能超過1元嗎?
玉米作為中國重要的三大主糧之一,玉米糧食每年的產量不少,基本上能夠滿足消費需求。玉米價格在今年已經有較大突破了,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玉米價格在八九毛一斤,到如今玉米價格在1.1元/斤左右。
可以肯定的是,秋收新玉米比現在的玉米價格要低一些,因為現在是玉米青黃不接的時候,對於長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廣大農民來說,夏收玉米已經採收回家了,但是玉米種植畢竟不是南方農民的大面積種植,北方農民秋收玉米才是最為主要的玉米產地。
我個人認為,今年秋收的時候,玉米收成會受到影響,玉米價格在1元一斤的水平是大概率事件。理由有:
綜上所述,今秋玉米上市時價格在1元一斤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
3 # 純正農家蜂蜜
作為從現在的玉米行情來看,就一直處於上漲勢頭,現在我地的玉米價格已經和小麥的價格一樣有上漲的勢頭。今年的玉米行情和2014年我地情況一樣,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同樣價格。因為那時我養著豬,就是因為玉米價格高還不好購買,當時我就是用小麥喂的豬。
-
4 # 長江三農
今年玉米價格行情是不錯,新玉米上市可能達到1.00元/斤,但近期玉米囤貨風險較大,玉米價格處於高位,此時無論囤貨商惜售,還是深加工企業儲存,都不是明智之舉,如果價格回落,有可能賠本賺吆喝,中國正在加快進口美國農產品節奏,136萬噸玉米訂單已經敲定,預計年內到港投放市場,玉米回撥風險加劇。
-
5 # 幸福的農村一家人
糧食漲價是農民的心聲,農民辛苦了一年就為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有個好價錢。農民也該翻翻身了。物價飛漲可就是糧食這兩年不漲,使農民叫苦連天,化肥農藥等都在漲價,農民種出糧食甚至連本錢都不夠,就形成都外出打工慌了田地。如果糧食價格能夠上漲,我想外出打工的也會減少,也不會出現田地荒涼了。玉米現在的價格在我們這裡是一塊一左右,按現在的價格農民還有希望。希望今年都有個好收成,賣個好價錢。
-
6 # 使用者群科
依我個人觀點看,苞米必漲價。因為疫情各國糧食都不出口,中國南方今年洪災嚴重基本絕收,東北多地乾旱減產是定了,養殖業戶正在增多。所以說多種原因吧,苞米必漲價!!!
-
7 # 肖為華
農民種了一輩子地,真的攢不了錢,頭幾年,玉米0.5元一斤,這不是要了農民的命嗎?連成本都保不住,都說糧漲價對農民沒好處,難道別的物價飛漲對農民就有好處了嗎?農民種地就希望多打點糧,到秋能賣個好價錢,農民有錯嗎?
玉米該漲漲了,為什麼農民種點糧食漲價就這麼難?難道說農民都窮了有人看了就高興了嗎?關心農民吧!農民也該享享福了。
-
8 # 龍百曉生
關於今年玉米缺口大,我感覺應該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裡的“缺口”是指市場需求量的新季玉米產量的對比,卻並沒有包含農戶餘糧、貿易商囤貨、臨儲玉米庫存量和進口玉米量,如果這些供應方總量之和,仍遠遠高於國內玉米一年的消化量!另外,今年經濟活動並不活躍,尤其是養殖業復甦緩慢,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玉米市場需求能力,例如2019年中國玉米需求量出現近10年首次下滑,就已經證實供需關係都在“萎縮”,因而總體上削弱了供需不平衡!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當前玉米行情上漲的主因盤點1、拍賣炒作。截止7月23日,今年臨儲玉米已經進行了9次拍賣投放,多為2014~2015年的陳糧,而對於拍賣成交率幾乎每輪高達100%,使得越拍越高,而玉米現貨市場也跟著水漲船高,以至於深加工企業不得不提高收購價格!但這樣的漲幅已經變味,嚴重脫離市場正常供需關係,很有可能是一些不良資本炒作,也可能是一些供應方豪賭臨儲玉米去庫存後的市場短缺量,進而趁機大漲!不過,為了經濟發展穩定大局,國家也不會放任市場的太過自由性,根據瞭解,近期已有相關部門被約談,將重點打擊惡意炒價、囤貨居奇等違規行為,因此,我預測後期拍賣炒作將降溫,玉米價格有可能面臨回撥!
2、現貨太強,當前仍為賣方市場,市場缺口被放大。上面說到,今年玉米拍賣不斷超過預期走強,使得玉米現貨也隨之走強,以至於目前玉米市場呈現為看漲惜售的大趨勢,導致了階段性的供需錯配現象。而這種有效供給在強烈看漲情緒主導下就會顯得供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就會造成市場缺口被放大的假象!所以說,萬事要有一個界限和衡量,一旦被肆意放大虛假訊號,那麼後市或將摔的更痛苦!
二、玉米價格面臨洩洪風險,行情雖漲但漲幅較小。目前來說,玉米行情上漲受市場拍賣成交率和現貨市場看漲惜售等因素有關。不過,目前玉米拍賣很火熱,目前市場一個月大概能有1600萬噸左右的供應量,再加上其他供應方走貨,基本滿足了市場需求量!然而今年經濟活動並不活躍,尤其是玉米價格不斷上漲,導致許多深加工企業利潤降低,開機率也隨之下降,再加上今年養殖業回覆仍舊緩慢,使得市場需求看不到增長亮點,因此,我預測,後期隨著拍賣降溫,現貨市場惜售看漲的情緒也會隨之降溫!
另外,今年新麥價格低於玉米價格,再加上林楚小麥和稻穀的庫存量仍舊居高不下,使得部分飼料企業已開始轉向採購小麥和稻穀,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玉米市場需求量!再加上現在已經快到8月份了,離新季玉米收穫上市越來越近,使得後期賣方市場將逐漸走弱,因此,玉米市場就像水庫裡的水容量,一旦超過水庫最高處,很容易出現洩洪風險,需要給予重視且冷靜看待玉米價格的上漲!
總的來說,今年玉米市場供需或逐漸走向偏緊狀態,雖然缺口會有一定增加,但短期內並不會太大。因而我的預判為:今年秋收前後的玉米價格或繼續保持高位執行,並會有一定的小幅上漲態勢。而至於今年玉米行情的漲幅空間有多少,那就得看新季玉米上市後,農戶、貿易商、臨儲玉米和用糧企業等供需方之間博弈的激烈程度有多大,如果相關部門以政策調控這些供需者的市場行為,也會影響玉米價格走勢,因此,後市玉米行情仍舊看漲,小幅上漲機率比較大,大漲機率比較小!至於是否突破一元,需要因地制宜與當地玉米價格相結合,以小幅增長來預測即可!(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
9 # 向科學養殖
關於上秋玉米價格能否超過1元問題,其實現在已經不是問題了,因為現在很多地方玉米價格已經超過了1.2元/斤了,今年中國玉米價格秋季可能會更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重,非洲沙蝗引起糧食危機,各國對糧食儲備都很重視。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影響,各國收緊糧食出口量,加緊糧食儲備,國際糧食價格不斷升高。尤其非洲沙蝗跨越紅海,飛躍中亞,習慣東南亞各國,造成當地大量糧食作物減產,尤其非洲,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糧食危機,出現恐慌,目前非洲沙蝗已經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進入中國雲南等地,如果控制不及時,將對中國農業造成嚴重影響。
二是,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需要充足的玉米,因此中國需求很大。中國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國家大力推動中國養豬業的發展,而畜牧業生產主要的原料是玉米,中國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玉米作為補充,但是今年和美國關係緊張,美國玉米價格上漲,從而導致國內玉米價格近期突破1.2元/斤,未來價格壞會上漲。
三是,中國南方地區發生洪澇災害,今年玉米產量將有所下將。進入7月份以來全國洪澇災害不斷,很多良田被淹沒,多地糧食絕收,加上今年全球地質災害嚴重,各國糧食產量均有所下降,因此,秋季中國玉米需求量上升,而本中國產量下降,國外價格上漲,中國秋季玉米價格肯定上漲。
總之,長期以來,中國糧食依靠進口,導致國內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國外低價糧食今年藉機上漲,給中國玉米需求帶來了巨大危機,因此玉米價格暴漲,不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而且也給中國敲醒了糧食安全的警鐘。
-
10 # 微塵微視界
今年的玉米價格可以說比較“瘋狂”,無論是現貨玉米價格,還是玉米期貨市場,均表現出“震盪上行”的走勢。根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資料,7月23日,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掛牌收購價為2000-2150元/噸,河北、山東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收購價為2230-2420元/噸。
二、玉米消費量有增長的空間,將對玉米價格形成中長期利好在8、9月份,玉米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這主要體現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玉米深加工企業,像生產玉米澱粉、玉米油等企業,在該階段時學校開學會陸續增多,下游產品消費量會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是玉米飼料需求也會進一步提升,比如說河北地區,2020年上半年當地生豬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量分別為1532.1萬頭和154.7萬頭,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率分別達到13.87%和10.2%。養豬行業回暖後,玉米的消費量會明顯增加,這樣的利好因素,某種程度上會帶動玉米價格上漲。特別是一些貿易商,看到市場上糧源供應不足時,容易繼續惜售,用糧企業小幅度抬價的概率就比較大。
四、進口玉米集中到港,國內玉米價格容易出現小幅度波動今年1-6月份,國內的玉米價格整體保持著上漲的勢頭,主產區玉米收購價由2000元/噸邁向2400元/噸,玉米進口方面同樣增長明顯。2020年6月份進口88萬噸玉米,同比增幅23%,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9.6%;1-6月份累計進口量達到366萬噸,交易金額55.2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為17.6%和20.2%。前期採購的進口玉米,在8、9月份會陸續達到中國沿海港口,均價為0.75元/斤的進口玉米到港量持續增長,南方的一些飼企會趁機進行下調玉米收購價,玉米價格小幅度回落也就比較正常了。當然,具體回落空間,還得看7-8月份的玉米進口量,不過進口玉米整體影響幅度有限,因為年度進口總量與國內的消費量相比,所佔比重還是比較低。
-
11 # 賽聖
關於你所提到玉米,今年秋天能否突破1元問題,本人覺得突破這價格應該沒問題,甚至會比你所期待的價格高的多。
本人養鴿,由於需要玉米配製鴿糧,前幾天剛買的玉米,價格是每斤1.4元,此價格比今年五一前後,每斤漲3毛。本人山東青島,目前我的所在地區,玉米單價基本就是這個價位。當然由於中國地緣遼闊,省份眾多,地區不同,因此玉米價格難免會存在,跨區域性的地區差價。
至於為何預測今年秋玉米,肯定會突破1塊,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外疫情仍在嚴峻持續,肉類及糧食進口貿易受阻受限。尤其是國內生豬養殖,以及畜禽飼養髮展迅猛。眾所周知,成品飼料主要以玉米為主,由於養殖業的力度加大,可想而知,玉米將要面臨的需求性也會加大。
其中還包括,今年的天氣氣候原因,入夏至今中國某些省份和地區,降雨特別頻繁,不少省份農田澇害嚴重,玉米秸稈倒伏和苗田倒灌浸水,受災現象比較嚴重,玉米受災面積比往年偏高。
通過以上分析,因此本人預測今年上秋,玉米價格突破1元應該沒有問題,甚至會比你所提到價格高出很多。
-
12 # 糧小咖
今年玉米缺口大,上秋能超過1元嗎?
在2020年因為疫情等原因,使得消費明顯下降的情況下,特別是國內玉米深加工深陷虧損、開機率同比偏低,玉米價格從4月份以來還能形成持續性的上漲行情,而且目前已經創下了1.21元/斤的近年來高位,其深層次原因,就是供需格局的不匹配。而這一供需偏緊的格局,既有階段性的供應滿足不了需求,也有對未來預期缺口的“擔憂”而使得看好後市的心態比較濃厚。時至7月下旬,主產區玉米生產將陸續進入關鍵期,在今年玉米種植面積穩中略降、部分主產區遭受持續降雨洪澇、高溫乾旱等不利天氣影響下,2020年的玉米生產形勢仍令人擔憂;與此同時,飼料養殖需求逐漸恢復,特別是生豬養殖存欄逐漸增加,再加上深加工產能的擴大,後期隨著陸續開機生產,新年度的玉米供需格局或將更為趨緊,對新玉米價格來說也將形成較強支撐及帶動,新糧上市後,關內地區玉米價格不排除很快就站穩1元/斤以上的水平,而東北地區很可能在0.9元/斤上下。
其次,權威機構預測國內玉米供需缺口仍然存在,最高預計缺口達到2600萬噸。供不足需的現狀和預期,在市場執行中,會對商品價格上漲提供強有力的動力。玉米作為市場化的糧食品種,也是如此。近來,有關權威機構釋出了最新的玉米供需資料:一方面,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在基於生豬養殖恢復好於預期、存欄持續快速恢復,以及年度看玉米工業消費有望增加,將2020/21年度的玉米消費量上調1300萬噸,預計為2.93億噸,預計供應缺口將達到2500萬噸,高於此前預估的1200萬噸;另一方面,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的7月份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中,預計2020/21年度國內玉米產需缺口為1398萬噸,高於上年度的1155萬噸,主要原因也是消費需求增長,其中預計飼料消費達到1.788億噸,同比增加480萬噸。另外,也有研究機構資料認為,新年度國內玉米的產需缺口更大,或將在5000萬噸左右,主要原因是對飼料消費的預期增長1000萬噸左右。據官方資料統計,2020年6月,中國飼料總產量2041萬噸,環比增長2.2%,同比增長7.5%,已達到近三年的高位水平,說明飼料需求確實在恢復中。
再次,今年主產區玉米生產形勢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新增供應同比不會增加太多。從2016年取消臨儲以來,再加上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中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已經連續幾年下降,客觀上也使得玉米的產量同步減少。2020年,儘管因為玉米價格相對較高利於主產區農民保持種植玉米的積極性,但有機構調查稱,東北部分地區的玉米麵積繼續下降,總體上來全國玉米麵積或基本穩定。從春播及夏播以來,主產區的玉米苗情生長總體較好,到6月中旬的苗情還是同比持平或略偏好的,但是,近期來的持續降雨、洪澇、冰雹大風、乾旱、高溫等不同地區出現的不同天氣狀況,對當地的玉米等在田農作物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比如,南方部分地區的持續強降雨,導致玉米、水稻等受損較重;東北地區近日出現的強對流天氣、乾旱少雨等也使得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受災。進入8月份,主產區玉米生長也進入了關鍵期,根據氣象預報,預計近日北方主要農區將出現明顯降雨,在緩解部分地區旱情的同時,部分地區因為降水量較大也極易導致低窪農田發生漬澇災害和病蟲害,進而不利於玉米、棉花等的生長髮育。
綜上所述,近期來的玉米價格持續走強,更多的是因為市場普遍看漲後市且缺口預期較強,中間環節屯糧較多使得市場流通量減少,進而導致了玉米市場出現階段性的供需失衡。但短期內,確實存在著一定的下跌風險,畢竟成交的糧源陸續出口壓力在增大,而且近期也增大了進口。而從年度來看,缺口到底有多大,還要留待後期市場來檢驗,這期間,玉米下游消費需求的恢復情況如何,將成為缺口拉大的主要原動力,也是上秋後玉米價格能否維持在1元/斤以上的主要支撐力。
-
13 # 松山嶺
我們老家山東北部,近期玉米價格到了一塊錢左右。這還是陳玉米,新玉米還沒下來。
玉米價格的上揚,有多重因素在裡面。
一個是種植面積縮小了,而需求一直很穩定。東北是中國玉米的主產區,2019年時種植面積下降到75萬畝左右。而2020年的種植面積也就穩定在這個數。
二是災害天氣影響玉米的產量。南方的洪澇、北方的暑旱使得2020年的糧食作物減產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玉米也不例外。
由於需求端的穩定,供應的減少自然會引發玉米價格的上漲。
玉米價格到一塊是確定性的。過了一塊以後,國家會不會出手調控,會不會拋售國儲玉米平抑玉米價格,還有待觀察。因為玉米價格起來後,會影響到養殖業,這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
這就看國家隊通脹的容忍度了。
-
14 # 最美鄉下人家
就今年的雨水情況來看,今年糧食價格勢必加速上行,南方洪澇災害已經淹沒了大片的農田,很多洩洪區秋糧要絕收了
今年糧食缺口本來就大,尤其是玉米,由於養殖業復甦加上進口受阻,近段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部分地區已經突破了1.2元/斤的歷史高價,農田大面積被淹,勢必會造成糧食缺口進一步加大
以上地區都是全國秋糧的主產區,尤其是玉米,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玉米都產自這些地區,如果這些地區的秋糧作物被淹沒,那對今年秋糧玉米產量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如果洪澇災害持續加重,玉米主產區出現絕收情況下,也不排除玉米價格會上漲到2元每斤的可能,畢竟玉米作物養殖業的主要飼料來源,是不可或缺的,加之豬肉價格也持續上漲,養殖業的利潤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在玉米供不應求的局面下,出現翻倍行情也是有可能的。
-
15 # 鄉村關中
玉米價格從去年冬天集中上市期,那時價格跌入歷年來的低谷。那時陝西一帶的玉米行情,每斤不但未破0.8元大關,而且一直處於下跌滑落軌道,在過完年後的3月份快要跌破0.7元時,價格終於來了個觸底反彈,且一路高揚至現在。如今玉米的基本行情走勢在1.12~1.18之間,優質的好玉米價格看樣子還能衝破1.2元的大關。當然了,這樣的價格飆升,主要還是因為今年的特殊原因引發的,以加拿大、美國等外國進口玉米數量的大幅下降,因而有效催生了國內玉米價格的上漲。
-
16 # 農村小小李
今年北方普遍降雨量充足,雨水比較勤,並且玉米田間蟲害相對比較少,所以玉米相對往年來說長勢都比較好,從現在到玉米收穫期如果不發生很強烈的強對流雷雨大風天氣,那麼今年玉米高產豐收,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一個好的收成,如果再能遇到一個好的價格,那麼這個夏季,也算是給農民一個大大的驚喜了。
今年玉米缺口大,上秋能超過1元嗎?疫情逐步穩定,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居高不下,各地對於生豬養殖政策的不斷放寬,以及雞鴨鵝等養殖業的逐步回暖,在各種利好的不斷刺激下,今年鮮玉米收穫的價格超過一元,那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農民朋友關心的是,價格能在高一點嗎?玉米能突破歷史高價嗎?
今年恰好村裡面有一個串街收玉米的糧食販子,和他閒聊了幾句,他說現在的玉米下鄉收購價格是1.1元,但是這個基本上是有價無市,因為現在農村裡面根本就沒有存糧了,他下來轉悠純粹就是撞運氣,農民上年收穫的玉米,該賣的早就賣了,每家有那麼幾袋也都是留著自留養殖用的,他對於今年秋收以後玉米價格上漲是很看好的,因為現在就已經有很多養殖戶,給他下來口頭訂單,讓他有玉米就收購送過來,價格好商量。
客觀實在來說,本村玉米價格的小幅度上漲,真正對於農民的收益影響是很少的,原因就在於,價格上漲的時間太晚,農民糧食賣了價格才漲了,所以大多數農民對於玉米價格上漲並沒有產生多少情緒影響,現在距離玉米收割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害怕空歡喜一場啊。
今天村裡有人來談,玉米青儲收割的事情,去年給的青儲收割價格是每畝地800元,今年收購商直接給出了1000元一畝,只要簽訂合同,馬上付給一半定金,然後在過個十天半月就來收割,不過大家都有的琢磨不透,一方面害怕賣了到時候玉米價格在漲上去,不賣吧這個價格也算合適的,所以大家都還在商議當中。大家認為這個價格能不能賣那?
從我個人的認為來說,當然是希望玉米價格能夠越高越好,畢竟今年打工沒有掙多少錢,一家老人的生活支出全部都指望自己種植的這10畝玉米了。我堅定的認為今年玉米價格是能夠在秋收之後,一定能夠超過一元錢,並且成色好的質量好的,價格能到1.2元不是問題。
-
17 # 用微信呢稱山之狼
今年玉米豐收在望,且又進口玉米,農作物豐收的物種能高價嗎,不過今年畜牧業發展較廣,應該飼料銷售量大,估計玉米價穩中又穩。
-
18 # sxh18
不能超過一元,中糧控制價格新玉米價格能到9毛左右就是高價了,國家不可能讓玉米漲價過快,小麥和水稻漲了幾分錢,玉米價格能漲多少?
回覆列表
從目前我們煙臺當地玉米價格來看,一些到農村收購玉米的糧販給出的價格已經達到了1.20元一斤,但大多數農戶家中已經沒有存糧,如果從這點上看,這秋後玉米收穫後,價格維持在1元以上基本不是問題。
就今年秋玉米種植情況來看,我們當地在小麥收割之後出現了短暫的乾旱天氣,導致玉米種植延後十天半月的時間,就玉米種植規模也比前些年略有下降。
由於前幾年糧食價格一直在低價徘徊,單純種植糧食作物根本賺不到錢,所以不少農民紛紛調整種植結構,或改種果樹或改種蔬菜等,以賺取更大效益。更有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直接將自己家地裡種上了樹木,也不至於撂荒。所以,如此以來,玉米種植面積下降。
從去年7月份生豬開始漲價,直至豬肉漲至34元,很多生豬養殖戶算是賺了個盆滿缽滿。雖說年後肉價曾一度降至20元上下,但養豬戶熱度不減,增加生豬產能,加大存欄量,這種情況下,玉米做為主要飼料,價格開始上漲,為近幾年來玉米價格最高,一些地方甚至於已超過1.20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