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心娛樂說
-
2 # 木頭屋
我覺得“自救”說得有點嚴重了。
早在幾個月前,類似的女版問題,關於“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拍”之類的話題是熱過的。不過,仔細去分析,實質上她們的問題是:很多原來適合自己的角色,年齡大了之後拍不了。
中年男演員,和中年女演員的問題本質是一樣的。太多年輕演員冒了出來,和他們當年一樣美貌,一樣有人氣,他們的確是競爭不過。
可是,為什麼要錯位去競爭這一類角色?在已經失去年齡優勢情況下,就應該去做適合自己的事:既然已經三四十,就不要再走二十多歲的偶像路線。要不就是重新找到新定位角色(海清這一類家庭劇,可以大齡主演),要不就是補充自己專業知識,像徐崢、吳京一樣,學些編劇、導演,可以將來轉導演。
不要說,現在市場就是小鮮肉市場,不適合自己。既然,現在是中年危機,說明年輕過得不錯。那麼到了別人年輕有優勢,為什麼要埋怨市場?
同時,非年輕演員的好劇、好電影,每年都有,並非真的沒有市場。像《我不是藥神》、《無雙》、《一出好戲》等,都不是年輕演員為主角的。不過,都有共同點:劇本好,需要演技支撐。而真正靠年輕演員撐起來的爆款電影,你能說出多少?
今年爆冷的《上海堡壘》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便是小鮮肉,也是有危機的。因為,如今觀眾開始變得“挑剔”了。觀眾在觀看了這麼多年影視後,鑑賞能力越來越高,年輕演員其實也危機重重。
綜上所述,中年演員的“危機”,本質是還想像年輕演員一樣安逸。在有一定資金、人脈積累後,中年演員轉型是比普通人轉型是要容易得多的。只不過,這中間或許還需要幾年時間打磨專業能力,導致錢可能會賺得少一些。
可,看看徐崢、吳京、黃渤、沈騰他們,誰不是沉寂了很久,才得以爆發?
-
3 # 小夢姐聊時尚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徵”。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人活一輩子但真正的黃金時間就那麼十幾年,不好好珍惜的話,一旦虛度過去卻一聲暮年,那是的你早已力不從心。而這一點在娛樂圈那大齡藝人中提現更是明星,靠顏值混飯吃的他們,十幾年的青春揮霍後等待他們的就是“中年危機”。隨著年齡的慢慢他們的西路就越來越窄,又不斷的有新星出道,搶飯碗的滔滔不絕永無止境,這些大叔大姐慢慢的就無戲可拍。
40歲的男明星就不一樣了,現在的電視熒幕上,我們看到了太多中年男演員+年輕女演員的偶像劇CP,觀眾對於他們硬凹少年角色的容忍度,似乎並不低。但這不意味著男明星就沒有中年危機,35歲到45歲是男演員人生的一道坎,也是一個尷尬期。雖說在現實生活中,這正是男人一枝花的時候,家庭和事業都趨於穩定;可在更新換代速度飛快的演藝圈就不一樣了。
為了生存,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演媽媽爸爸等角色,當然出場費自然就降了幾百倍,有些有積蓄不是改行就是退居幕後,做了導演、製片人、工作室、媒體公司等等。
不過身為演員,他始終堅持兩點:第一是注重心態,保持樂觀開朗,所謂相由心生,你內心開朗,自己就顯得年輕許多。第二是堅持鍛鍊身體,講究飲食,令自己的身體不發福不發胖。
-
4 # 一隻熟瓜
中年危機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一個瓶頸,娛樂圈的男藝人們也不例外。這個圈子更新換代太快,尤其是隨著現在唱跳選秀類節目的蒸蒸日上,一大批年輕有才有活力的小鮮肉們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不斷被關注,資源也相對較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娛樂圈的大叔們就無法在這個圈子中生存下去…
首先,他們到了中年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金錢和老粉,他們可以選擇從臺前的表演轉向幕後做製片人,監製,導演,像徐崢,蘇有朋等,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代表電影作品,取得了一定的票房,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尊敬,熱度不減當年。
其次,可以參與一些經典綜藝來重拾熱度,比如中餐廳,聲臨其境等等,像黃曉明,趙立新,秦昊等都憑藉在綜藝中突出的表現多次上了熱搜熱評。
最後,他們應該調整好心態,重新定位自己,也可以多花一些時間來陪家人,不管怎麼樣,即使到了中年,娛樂圈的大叔們也比普通人的起點,各方面的條件背景都好太多,他們可以選擇生活,而不是要被迫生存。
-
5 # 娛樂圈裡的堅定姐
不但娛樂圈的大叔們有“中年危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中年危機”,過了35歲,再去找工作就很難,大家都過的不容易。
現在本來就是影視寒冬,開拍的劇集就少,而且大多數劇都是以30歲以內的年輕演員為主。作為大叔們請按以下方式自救。
一,沒戲的時候請保持自己的良好狀態,看書,看劇,健身,不要油膩,千萬不要油膩。
三,有戲時,請把握好每一個角色。今天的你可能已經不是男一或者男二,甚至男三了。但任何一個配角也會發光的。
四,心態,心態,你看黃渤,葛優等都還在當男一,所以請加油。
-
6 # 蔚藍時光1016
不僅僅是娛樂圈的大叔們有中年危機,咱們普通人也都有中年危機。
主要是看個人選擇了,可以演流量小鮮肉的父親,叔叔、伯伯,總之長輩一類。再不濟還有反派大佬,剩下就是做幕後,或者轉行開店,娛樂圈裡搞創業的不在少數。
不過他們即便是不演了,年輕時攢到錢也比普通人多太多。
-
7 # 夜訪林林七
中年危機不僅是娛樂圈的大叔會遇到的問題,在生活中,普通大叔也同樣會遇到中年危機。這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面對如此危機,首先不能自暴自棄,人隨著年紀的增長,新陳代謝會變得緩慢,所以很多大叔會發福,這個時候更要控制口腹之慾,節食健身,保持一個清瘦的身材,少年感自然也會隨之保持住。其次,豐富自己的內涵,成熟的男人就要有成熟男人的樣子,出口成章,思維清晰,成為眾人眼中的穩重派代表。最後,不要油膩,油膩是最令人反感的一種特質。油膩就是老奸巨猾。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少年,因為少年真誠。所以即使變成大叔也要真誠。
-
8 # 蕭雪334488
娛樂圈裡也有中年危機嗎?這個問題是看明星們的鐵粉們是不是一直支援他們而且如果演技或者唱功好的話,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韻味。危機感往往來自於自己的不自信,所以自強不息!親們,加油!!!
回覆列表
中年看怎麼定義吧,舉一個正面例子,張涵予,大家肯定不會覺得他有危機吧。我覺得娛樂圈大叔要想避免中年危機,可以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但都離不開作品二字。
如果主要是演電視劇,那就認真挑適合自己的劇本,多演好劇,積累國民度,這樣觀眾看到是你的劇起碼會先瞅瞅,看好不好看,再決定追不追(代表例子:張嘉譯)。
如果主要是演電影,前面已經舉了張涵予為例,電影演員的常青期更長。很多人也提到了自己當製作人兼主演(吳京、徐崢),雖然不容易,但也是出路。
人到中年特別容易發福油膩,自律和身材管理顯得更為重要。另外年齡不代表演技,業務還是需要精進的,人脈也需要經營。
任何行業都是塔尖上的少數人活得最好,娛樂圈的人也一樣。人到中年,努力、實力、機會加運氣缺一不可(其實任何年齡段都如此)。要想不被大浪淘沙,那就用一部部作品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