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199),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還一說是他的岳父黃承彥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今河南禹縣)人。由於他善於知人,被稱為“水鏡”。北方戰亂,他寓居襄陽。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等均有交往,關係甚密。
《世說新語·言語篇》注引《司馬徽別傳》記載有他的趣事。就是說如果有人問某人某事好壞,他都皆說“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連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勸他說,人家有所疑,才問你,你哪能一概說好呢!你這樣一皆說好,並不是別人問你的本意呀!德操說:“像你這樣說,也很好!”於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
其實,司馬徽並不是不講原則的。劉備訪問他,問天下大事,他在推薦諸葛亮、龐統時卻態度堅決,語氣十分肯定。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是誰?他說:“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琮率荊州降曹,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建安四年(199),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還一說是他的岳父黃承彥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今河南禹縣)人。由於他善於知人,被稱為“水鏡”。北方戰亂,他寓居襄陽。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等均有交往,關係甚密。
《世說新語·言語篇》注引《司馬徽別傳》記載有他的趣事。就是說如果有人問某人某事好壞,他都皆說“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連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勸他說,人家有所疑,才問你,你哪能一概說好呢!你這樣一皆說好,並不是別人問你的本意呀!德操說:“像你這樣說,也很好!”於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
其實,司馬徽並不是不講原則的。劉備訪問他,問天下大事,他在推薦諸葛亮、龐統時卻態度堅決,語氣十分肯定。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是誰?他說:“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琮率荊州降曹,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