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製造精英

    這個要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說起,當時豐田公司派了一位工程師去底特律對福特工程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研,這個人就是精益生產領域大名鼎鼎的豐田英兒。豐田公司派豐田英二去美國福特考察,當時面臨的背景是因為公司的銷售受挫,公司被迫大幅度裁員,長時間的工人罷工,後來豐田喜一郎應就辭職,罷工才結束。

    這是當時豐田英二考察福特公司的大背景,英二隊豐田的每一個細節都做了非常審慎的調查,後來他給豐田總部寫信說:“那裡的生產體制還可以有些改進的可能”。英二回到名古屋後,和生產製造方面的大野耐一很快得出一個結論:大規模生產方式不適合日本。從這個論斷開始,就產生了所謂的豐田生產體制,並發展為後來的精益生產方式。

    因為日本的國內市場很小,對汽車種類的需求也是複雜多樣的,所以他們不可能像福特工廠一樣,大規模的生產一種或者幾種汽車,必須對福特的大規模生產方式進行改造,使其能夠使用多品種小批次的生產需求,因此快速環線換模、裝置通用化,人員多能工也就隨之大量出現,規避了大規模生產方式裝置過於單一,通用性較差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8年新曆10月13生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