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有一些人對職稱制度言必稱“取消”,必欲滅之而後快,似乎職稱乃萬惡之源,堅稱只要取消職稱就會天下太平,教育系統再無矛盾,教育質量必定大為改觀。果真這樣嗎?果真取消職稱之後就會讓教師安心教學,不再出現新的糾結嗎?我看未必。職稱的意義至少有:1.教師專業化的必然選擇。教師的工作具有專業性嗎?教師的專業性又如何體現?難不成教齡越長就越有專業性?如果教師的工作不具有專業性,是否意味著誰都可以教書?一種職業失去其專業性將意味著什麼?專業性果真無關緊要嗎?用什麼方式來取代職稱制度?這些問題不弄清楚之前,最好慎言毀滅。毀滅有價值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場悲劇。2.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職稱制度存在幾十年,其評價標準和使用辦法一直在與時俱進,比如評聘分開,比如按學校等級分配指標,比如述職和公示(舉報)制度,總體而言是在不斷完善和健全,也受到多數公正人士的認可,不管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職稱制度都在發揮其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3.教師職業倦怠的治療劑。不可否認,教師職業缺少上升空間,有人戲稱“一入職就知道退休的情境”,的確,普通老師除了從政就只能走專業發展之路,好在現在有職稱制度,
-
1 # 叮叮老師看教育
-
2 # 恆珂世代
教師職稱本不應該成為教師工資的衡量標準,它應該與其他行業的職稱一樣只是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體現。但是經過多年的歷史沉澱,教師的職稱不但緊緊的與教師工資掛上了鉤,而且成為了教師教學生涯的一種榮譽,成為了教師教學工作的一種動力。因而,教師職稱絕不是簡單的取消與否得問題,它是教師的工資體系、獎懲激勵體系的改革問題。可以說,取消教師職稱是教育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問題。其實,提倡取消教師職稱的老師只看到了職稱帶來的利益,職稱評審過程中帶來的腐敗與消極,完全否定了職稱帶來的對老師的長期甚至貫穿整個教育生涯的積極激勵作用,這是很片面的。就全國已被評為高階職稱的老師而言,絕大多數是通過自己積極努力的工作並取得在所在單位相對突出的工作業績才晉升晉級的。如果有腐敗,在現有法制狀態下完全可以通過舉報解決,沒必要拿取消職稱來說事。如果取消職稱,打擊的是廣大通過兢兢業業辛辛苦苦努力創造了突出業績的好教師,便宜了那些一輩子不認真不努力毫無業績混日子的孬教師。教育,將真正成為一個混日子的行業,損壞的將是國家不可或缺的教育事業。
-
3 # 義哥說教育
有很多人討厭職稱制度是因為目前職稱制度存在的一些具體的問題造成的。應該說中國實行職稱制度以來,對於中國教育的專業化的發展確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過程當中職稱制度的存在確實也挫傷了一些人的積極性,人們之所以討厭職稱制度,我想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人能力不行這樣的人確實存在的不是少數,因為某一些人由於個人能力的原因,很難達到職稱評定的要求,所以他們認為職稱制度的存在其實是阻礙了他們的發展。他們更希望職稱是依據工作的年限來直接晉升,這樣的話他們就不需要更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對於大部分能力不強的人來講,對於職稱的討厭程度是比較多的,所以說能力越不強,越討厭職稱制度。
第二,職稱評定的不公平性這個也許是更多的人討厭職稱制度的一個原因,因為職稱制度目前在評定的過程當中,人為因素相對來講是比較多的。所以在評定的過程當中必然存在一些不是很公平的現象,導致了很多即使有水平的人,也難以評上職稱,而評上職稱的人並不是真正的有水平。所以這樣就使得一些人對於職稱制度非常的討厭,也形成了人們對於職稱制度的質疑。
第三,職稱職數的有限性我覺得第3個令人討厭的原因就是職稱評定的過程當中職數太少。如果說根據能力達到了水平就能夠自然晉升的話,我想沒有多少人會討厭職稱制度,因為職稱畢竟是與一個人的收入相關聯的。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即使大家達到了評定的基本要求,但是由於職數的限制,很多人一輩子都可能評不到一定的職稱水平,所以會引起很多人的討厭。
-
4 # 軍軍工作室
個性的原因,不願受束縛
讀研的時候,認識了一個30多歲的青椒教師。他個性灑脫,出口成章。在我們學校致力於創辦讀書會,引來粉絲無數。他不愛體制內的事務,不喜歡學學術論文,也不喜評職稱,不想被體制所束縛。在以科研為中心的高校,他就是一個另類。他以自身的經歷向我們詮釋,把精力放在教學上的一個結果是成為令人喜歡的“明星教師”。每學期的他的選修課程都是被“秒殺”的,他的讀書會都是擠滿了,可謂萬人追捧。
職稱評審中亂象的厭惡作為年輕教師總繞不開評職稱這個事情。對職稱中的詬病,有很多的討論。例如在義務教育階段,評職稱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這導致催生了一個論文投稿的灰色產業鏈。自己也受到了很多“編輯”的資訊,問是否有發論文的需求。中小學教師普遍覺得科研能力較弱,又不願弄虛作假,去購買論文等等。另外職稱評比,又涉及到校內的排名推送。部分教師對推送的公平性遲懷疑態度。
鑽研教學,順其自然鑽研教學,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也是自我提升的內在要求。以研促教,是一個確實可行的辦法。你想要提升自己的教學,必然要鑽研,而鑽研就是你思考的產生的產品。不要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這個過程是相當痛苦的。關於職稱這個事情,我的態度是順其自然。評職稱是一件個人意願的事情,沒有人強迫你。正如提到的我的青椒教師,他就對評職稱不感興趣,醉心於教學,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對於撰寫論文,當做提升自我的方式。
認真鑽研教學,能夠評上職稱,順其自然;評不上,也處之泰然,方為教師的安身立命之道。
-
5 # 程季子的教師江湖
請聽一位曾經的高評委的一些想法!
討厭職稱制度的人,一般是沒有達到自己目標的同仁,這點大體上沒錯吧?
不可得之,心中惡之。
惡之不去,罹言詛之。
這種情緒很正常,季子也想再進一步評上正高,但看起來希望不大,硬體具備,東風難借!
但我還是不厭惡職稱制度。並不是因為我擔任了多年的高評委,而是基於我對職稱作為教師專業身份的一些認識!且當你討厭某事情卻無法改變的時候,更必須轉換思路。
在現階段,職稱評定對於教師的水平認定是一種必要的罪惡,就像高考之於中學生的學業測評!
一,如果沒有職稱評定,只是按照年頭晉升,大概率情況下,從業人員鑽研業務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所有的行業中,教師地位會更低,更會被認定為完全缺乏專業性的職業。
二,如果不按年頭晉升職稱,的確可以避免混日子的弊病,但總不能大家都拿平均數吧?
三,教師有了職稱,好歹像個知識分子,算是專業人員了。如果改為領導評定,結果不言而喻更是災難性的了。
四,有人提出按照考試成績來算,其變數則更多,簡單問一句,農村老師怎麼辦?薄弱教區怎麼辦?而且,平均分,升學率,分分計較,挑動群眾鬥群眾,那還是人過的日子嗎?更不用說這與素質教育的導向背道而馳!
總結一下,既然罵不走它,我們就厲兵秣馬嚴正以待。感到迎戰無趣,那就不妨棄若敝屣,視如浮雲…
用孔子的話結尾:
富貴若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若不可求,從吾所好!
-
6 # 蘭哥的論文圈
“職稱制度”是一把“尺子”,它能給予大多數“普通人”更多機會。不知討厭他的人是出於什麼心態、什麼目的、什麼居心?
任何事物的出現,隨之帶來的“利”與“弊”都會同時存在,只看我們怎樣去揚長避短,用好“利”的一面,改善或者消除“弊”的一面。
職稱評審制度已實行三十多年,在此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漸浮出水面。
最近幾年,由於職稱制度的弊端被無限放大,“取消職稱”的呼聲似乎呈現出日益高漲的趨勢,而對職稱制度的好處卻視而不見。
其實,“職稱制度”與“高考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平民階層”通往“精英階層”的主要通道,沒有之一。
高考,絕對是國內目前最乾淨的考試,完全靠考生的實力擇優錄取。
但它都只能做到相對的公平,由於省份、經濟發展水平、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而存在較大的差異,要想做到絕對的公平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說現實點:人家有錢可以報補習班,而你就只有靠自己,這樣的不公平你能怪“高考制度”不合理?
“職稱制度”亦然,作為一套日趨完善的制度體系,他給予了整個行業從業者一個晉升的“標尺”,有了他,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才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及規則。
只有大家都按照一套統一的規則去接受考核和評審,才能做到“大多數”的公平。
比如教師:出幾本專著、發幾篇論文、申請幾項專利、獲幾個獎項、主持或者參與幾個課題等等,只要按要求完成了這些量化了的東西,最後接受統一的評審即可。
這過程中,可能有人會投機取巧走捷徑,但肯定是極少數,不能代表所有。
一所學校那麼多老師評上職稱,難道每個人都是走關係、走後門?當然不可能。
那為什麼唯獨你評不上呢?難道就沒有自身的原因?不找自己的原因卻整天在研究規則是否合理?別人是否走關係?
一位拳手,僅靠一兩場比賽作弊就能成為拳王,那是不可能的!
若問“職稱制度”該不該取消,我的答案是:不能取消!
雖然“職稱制度”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弊端,但它作為一套對行業從業者級別進行客觀評價的制度和規則,沒有什麼比它更公平合理,短期內也不會有更好的東西能夠替代他。
因此,與其整天琢磨何時取消職稱制度,不如通過不斷完善,讓其更公平、公正、合理、規避人為干擾。
任何制度的實行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他都需要時間去實踐、修正、再實踐、再修正……無限接近完美。
就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改革開放,不都是在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中走過來的嗎?
菜鳥和精英一個待遇,不公平!
是魚是蝦一鍋燉,不合理!
獎劣罰優吃大鍋飯,不公正!
當你“鑽牛角尖”似的盯著別人在“挖空心思”搞資料、拿證書、找關係時,你準備資料了嗎?你為什麼沒拿到證書?
經營關係也是一種能力!
職稱,是國家、行業對從業者最權威的認可。
當你工作調動或者應聘時,你說自己很優秀很優秀,但就是沒有證書、沒有論文、沒有職稱,那別人憑什麼相信你呢?就憑一張嘴巴嗎?
與其成為怨天尤人的極少數,不如變成接受潮流洗禮的大多數。
-
7 # 曉陽153190944
職稱可以評,但不應當與工資卦鉤,工資只能與工岺,工作能力,實際擔負的工作責任大小及工作完成狀況,成績,實際科研成果等卦鉤。職稱只是證明其學術水平。由於職稱與工資卦鉤,現在職稱評定貓膩太多,很多人是憑權力,憑關係,甚至造假而獲得職稱拿高工資。更何況由於職稱是有比例,有指標的,在同等情況有些人就是評不上,工資差一大截,實在是不公。如職稱不與工資卦鉤則少了很多社會不公和矛盾,就能更加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利國利民。
-
8 # 笑看人生120525436
題主稱讚職稱制度說了一大堆理由。作為一項制度出臺自然會有存在的意義,不過從實際情況看,人們看到了負面較多產生憎恨與厭惡,不是沒有道理的。為了評職稱醜惡現象隨之而來。造假,拉關係和賄賂等等應運而生。
人們之所以熱衷於評職稱,因為其與工資掛勾,初級職稱同高級職稱雖然差了兩級,但是工資收入差距卻不小。退休後不上班了依然拿職稱工資。許多人不滿意。退休後每年有上漲5%的機會,因職稱存在的差異,高職稱的起點比低階的起點要高。他增加的工資(養老金)自然也高。所以不少退休人員辛苦了一輩子,因職稱上不去,退休金拿的不多。心裡有怨氣發牢騷也就不足為奇了。讓他們為職稱叫好有可能嗎?
-
9 # 欒曉平1
討厭職稱制度的人是不能接受職稱制度的相對公平,如果沒有相對公平的職稱制度,那麼升斗小民就更缺少了上升的機會。當年什麼都要票證的年代,從分房子到分福利,哪怕是不起眼的僅有鞋頻寬的帶魚,也都是有職有權的人先得,若沒有了職稱制度,恐怕優秀教師的資格只能是某些人的專屬了。
-
10 # 2050古
主要是職稱評審制度不公平、不公正、含有歧視性。評審資格唯文憑論導致教育能力強沒資格,教育能力弱有資格,文憑造假氾濫;評審資格內容繁雜,要論文、計算機、外語…各種各樣的合格證書,許多與教學搭不上邊條條框框,導致教師精力無法集中教學本職上;評審形式主觀意識強,領導主導評審,重人緣輕能力,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職稱制度因為不公平導致教師教育積極性下降,影響到教育質量。同工不同酬:教育質量高、學生家長評價好、教學任務重的教師因為職稱因素工資待遇不如同等能力教師,甚至不如職稱高較之能力差得多的教師。
每一種涉及利益的制度,總是半人喜歡半人厭。喜歡的人經過一定的努力,得到了相關的受益,自不必多言。那比較討厭職稱制度的,會是誰呢?
一、有能力、也有業績,他們或許多次申請職稱,但是就是不如願,也不知道因為什麼緣故,自己就是得不到那個資格。我身邊就有一位這樣的教導主任,她勤懇工作,獎項也不少,但是申請了三次中小學教師系列副高階職稱就是通不過。此等人員有所厭煩職稱制度是可以理解的。
於我本人申請副高一次通過,以及幫助其他三位同學做的申請材料同樣一次成功的經驗來看,那些業績優秀,多次申請不成功者,應該是因為職稱條件中的某一項,佐證材料不夠充分造成的。比如德育工作佐證材料,此處可以上傳一些指導學生進行愛國讀書活動等榮譽證書等。
三、工作能力不強、業績不好。他們當然喜歡大鍋飯,而討厭職稱制度,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收入距離。
結語:每一種制度的長期存在,肯定有它存在必要。職稱制度也不例外,難道你有更好的面面俱到的激勵機制?所以在它還沒有被取締之前,受體制管理的人員,唯有去正視它的存在,想要得到認可,就努力去攻克它,抱怨只能讓自己更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