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王維李白二人的詩文,在安史之亂後,一個十不存一,一個十失其九,很可能兩人有交集但是今人無從查證。
其二,從兩個人的生平來看,王維少年即赴長安,後貶謫濟州為官,而李白四處遊歷,地域上不可能交集。此後僅在開元二十三年時,王維赴洛陽為官,而李白經過洛陽,兩人社會地位有異,見面的可能不大。
再後來即是天寶元年至天寶三年,李白奉詔入京,長居長安為待詔翰林,而王維亦在長安,為左補闕。一般認為如果兩人有明顯交集應當在這個時期,這是合理的。個人認為這兩個人可能在各種朝會宴飲上見過甚至有唱和。但是,彼時的王維對官場失望、被李黨打壓,天寶三年已經經營輞川別業,應該會對李白這樣的當時紅人敬而遠之,心不在此。
其三,兩人的性格…實在天差地別,即便有交集,很難成為摯友,最多是彼此肯定欣賞才華。
其四,關於宗教信仰和家族,倒覺得影響不大,以二人的修養,不會為了信仰問題相互貶低敵視,而王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70078/answer/107946677
其一,王維李白二人的詩文,在安史之亂後,一個十不存一,一個十失其九,很可能兩人有交集但是今人無從查證。
其二,從兩個人的生平來看,王維少年即赴長安,後貶謫濟州為官,而李白四處遊歷,地域上不可能交集。此後僅在開元二十三年時,王維赴洛陽為官,而李白經過洛陽,兩人社會地位有異,見面的可能不大。
再後來即是天寶元年至天寶三年,李白奉詔入京,長居長安為待詔翰林,而王維亦在長安,為左補闕。一般認為如果兩人有明顯交集應當在這個時期,這是合理的。個人認為這兩個人可能在各種朝會宴飲上見過甚至有唱和。但是,彼時的王維對官場失望、被李黨打壓,天寶三年已經經營輞川別業,應該會對李白這樣的當時紅人敬而遠之,心不在此。
其三,兩人的性格…實在天差地別,即便有交集,很難成為摯友,最多是彼此肯定欣賞才華。
其四,關於宗教信仰和家族,倒覺得影響不大,以二人的修養,不會為了信仰問題相互貶低敵視,而王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70078/answer/10794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