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康王書畫
-
2 # 三味聊教育
在前些年,或某些地方,當地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曾給當地的教育系統頒發過“30年鄉村教師”榮譽證。
總之,既然老師不想要,上級也懶得發了!
“30年鄉村教師榮譽證”是否屬於上級“表彰榮譽”呢?
我的看法:不是!它只不過是一種“經歷證明”。
因為它並不具備“表彰榮譽”特點:
所謂“表彰榮譽“,是指個人在某個行業或領域,通過自身特殊的才智和付出,做出了與眾不同的成績和貢獻,由上級頒發的精神或物質獎勵。比如教育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等。
再者,如果是表彰榮譽,在表彰儀式上須自我介紹個人先進事蹟以及獲獎感言。但“30年鄉村教師”的“獲獎感言”又該如何講才合適呢?這樣講,算嗎:
——我是一名教師,在鄉村學校從教已30年。按規定,上級頒發給我榮譽證,十分感謝!據說,有個別教師表示不願親自去“領獎”,而且領回家後,從來不對人說,也不讓人看!因為這個“榮譽證”會被別人看成“恥辱證”:幹了30年,還是一鄉村教師!就算沒能力改行,也應當混到城裡學校去啊!哈哈哈!沒啥出息!
既然“30年鄉村教師證書”僅僅代表一種人生經歷,自然,在職稱評聘中也就毫無作用和意義。
“三味”見過的職稱評聘制度很多很多,而且每年在不斷改革完善,負責任地說,還真從沒見過某個制度或方案中提到過“30年鄉村教師榮譽證”的哦。
不知網友們所在地是否不一樣?
-
3 # 樟樹病人
還是那句話,缺什麼補什麼!為什麼沒有從醫三十年、駕車三十年、為官三十年……
教師可能是吃財政飯最大的一個群體,基數大,又沒有直接創造社會財富,所以從86年工資改革以來,任何一個行業加工資社會反響都不大,唯獨給老師加工資阻力很大。
本來我們的傳統就是越有阻力,越有克服阻力的動力,從愚公移山到后羿射日,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無不展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意志力。
但是,涉及到老師這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無用書生,全社會突然不說話了,明知道教師待遇低,卻聽任一些無良媒體、當初的學渣現在的家長,對老師極盡詆譭之能事,甚至推波助瀾,讓老師成了過街老鼠。
但是,明白人還是有的,知道一個國家如果讓老師沒有了職業榮譽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加工資不可能,那就給點榮譽吧,於是,從教二十年、三十年證書就出臺了!
任何榮譽如果不和經濟利益、福利待遇掛鉤都是耍流氓。值得慶幸的是,有些發達地區已經開始動了,他們規定,凡是有從教三十年證書的人,在境內旅遊點可以免票,當然,如果參加旅行社,旅行公司是不會認賬的。但是,這個姿態是好的,假以時日,颶風起於清萍之末,也許,一百年後老師真的會成為一個熱門行業,誰知道呢!
-
4 # 種金易
哥只是一個笑話,一個傳說,你們要是當真了,那就怪不得我囉!
30年榮譽證書是教育部頒發給30年以上農村工作的教師的榮譽證書,只是為表彰(其實就是證明)在農村任教了30年的老教師。它根本沒有實質性的獎勵,更別說用來評職稱了。
眾所周知,以前評職稱只要“三大件”(目前有“六大件”了)加科研成果或骨幹教師20年就可評(或破格評)中級以上職稱。
“五大硬體”包括:教師資格證,學歷證,一級職稱證(滿12年),年度考核全部“稱職”以上,且必須要有一個優,有班主任經歷證明,有鄉村任教證明。
昨天還有一個小青年問我:30年榮譽證書可以加分、加工資嗎?我說,不能。這種“證書”基本就是廢紙一張,沒什麼大用!
他不相信,又問:農村工作了30年以上不是有更多的鄉鎮補貼、評職稱可加分嗎?
我說,沒錯,是可以。
沒想到他卻笑了,反擊我說,你還說沒用,這不是有用嗎?
我一楞,他怎麼還繞不出來?於是我這樣回答他:其實沒這樣的“證書”,你的鄉鎮補貼、職稱教齡加分照樣有,報賬員那邊有你參加工作的時間,這才是關鍵!跟證書沒什麼關係。
-
5 # 隨性自然問心無愧
教師從教三十年證書標誌著在教育戰線工作了三十年。雖然清貧,但也欣慰,你的學生在不同的領域為祖國添磚增瓦。不愧為老教師。
-
6 # 火鳥MB
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是國家對辛苦耕耘在教育戰線的教師的褒獎和肯定。這種肯定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
記得我們這裡滿三十年的除了有榮譽證書還有一塊精緻的定製手錶,現在有沒有就不知道了,各地的表彰方式或許不相同吧。
在我們省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是可以作為評定職稱的條件之一的,在業績成果那項中第八條就是。
他們相信,一些個案、特例社會現象的發生是現在的資訊發展快了,工作中的過程更透明瞭,有些個例被不理解的人們擴大化了,普遍化了,他們理解。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到結束是有一個過程的,不乏走些彎路,不乏有其錯誤,這些畢竟影響不了大勢所趨。
就是這樣一批人的執著與堅守,我們偉大祖國的教育沒亂吧?沒到退吧?
我們常說,如果不能改變別人,那就改變自己去適應。如果不能改変,就做好本職,這才是本份,在那諜諜不休,怨人怨己滿腹牢騷,這樣的負能量既影響身邊人也不利已,何不微笑面對,完美人生。
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教育一定會緊貼時代的步伐前行。
-
7 # 翼秀閣
“榮譽證書”四個字就是對該證書的最好詮釋。教育部頒發的屬國家級榮譽證書,省級頒發的屬於省級榮譽證書,依此類推。職稱評聘,評優樹先都應該有相應的分值。
-
8 # 菊之舞2
我同意從教30年鄉村教育榮耀證書屬於紀念性證書的說法,因為只要有30年鄉村教育經歷的老師都可獲得。至於想評聘稱的老師,今後一段時間內,老師們還是要樹立爭當校長的巨集偉理想。“拿破崙二世”曾說過:不想當校長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因此,你這一輩子也很難評上高職。過去50年是這樣,未來50年更是這樣!
-
9 # 東方木子3
還是給鄉村教師們漲工資來的實恵,鄉村教師們本來處的環境就不好而且工資又低,培養人才時付出辛苦是應該的,可是生活清貧就說不過去了吧,鄉村教師到手月工資幾乎就三千多一點點,大老爺們自己品味一下,這年代的物價上有老下有小能過個什麼生活用腳也能想到,這應該就是鄉村招教難的原因吧
-
10 # 韓大侃
我父親執教35年,98年退休。
2016年剛去世,然後從教30年證書發下來了。只好隨著一齊火化了
回覆列表
很榮幸地和您探討這個問題。我就有一張這樣的證書。我從教42年,從一年3000分的民師做起,分值是八毛。到後來有民補三塊錢一個月,到八零年全國第一批民師轉正,本人有幸被錄取,轉為公辦教師。正當2017年退休之時,國家出臺政策,要給在鄉村工作三十年以上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這使我們喜出望外。在我看來,這至少可以肯定國家沒有忘記這些人。但同時也感到有些許不解。在別人看來有點似乎是畫餅充飢的意思。三十年,其中的艱辛、堅守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有人說人生不過百年,一個人真正能創業拼搏的時間也就從二十到四五十歲這二三十年的時間。什麼青春,什麼理想,什麼夢想,都在這三十年中度過。既然青春都獻出去了,又怎麼在乎這是不是一紙空文呢!作為七八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人把名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與現代人在理念方面有著較大的分別。我工作,我快樂;我辛苦,我願意。也聽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不就是三十年嗎?那我要告訴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是作為教育人對黨的事業的忠誠,那是一種常人難以堅持的守望。你能堅守嗎?我問你。這裡有兩個小插曲可以和大家分享討論一下。誰都知道鄉村中小學條件的艱苦,我在鄉中學的那些年,當時基本連自行車都沒有更不用說是小車,每週往返要走50裡山路。二0O幾年秋季,上級分配一名師範畢業生到我校任教,坐車到學校報到,巴士車載著她在蜿蜒曲折的山區公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基本上到鎮上了,她問師傅還有多遠,師傅指著對面遠處的一座大山說翻過了這座山就到了。當時這個女老師就哭了,說,下車,不去了。後來聽說,她在某教育組的叔父通過關係把她安排到城郊一所鎮中任教了。即便是進來了的也通過各種關係調進城了。而留下堅守的仍然是我們幾個三朝元老了。大家可以想見鄉村教育的艱難。當然,在領到證書時我已離開學校了,至於對職稱評定有什麼優惠,我已不在其列了。但據我的瞭解,沒有。作為國家教育部門專家領導在制訂這項制度時也應當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一個教師把他的青春年華大好時光都貢獻給了山區教育事業,現在就一張證書打發了,不應該多多少少地有一點安慰嗎?老師,尤其是老教師的心還是容易滿足的。另外,說點感激的話,我真的要感謝幾位老校的校長,每年重陽節時他們都沒把我們忘記,又打電話慰問,又安排禮品。使我們心裡暖烘烘的。國家的困難需要每一位公民體諒,但也請相關部門為這些為山區教育獻出青春和熱血的老師們些許關照吧!這是一個老教師的心聲,是希望山區教育後繼有人。如有不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