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憶童
-
2 # 夢醉江南三月天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父母想和兒女分開住,兒女會是什麼想法?
前半部分。父母想和兒女分開住。肯定有原因。這個原因的核心,就是不和諧因素。要麼是覺得他們打擾了兒女,要麼就是兒女打擾了他們。
在一起不能特別融洽。一旦日積月累,恐怕矛盾凸顯,趁早退出,也許是明智的選擇。守著兒女,含飴弄孫,膝下承歡,那是一種多麼大的幸福啊。一般情況下,人不願捨棄的,除非另有隱情。
兒女會是什麼想法?
一方面,兒女會反躬自問,覺得慢待了老人。另一方面,覺得老人另有想法,也很正常。畢竟年輕人跟老年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生活習慣不一樣,分開彼此更加自由自在一些。
不論是哪種想法,在以後的日子裡,善待老人,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藉機會開始疏遠,冷淡老人,這就是道德問題了。
-
3 # 果豆家的點滴
一般父母不會主動提出和孩子分開住的,除非父母覺得長久委屈不開心,又不好意思說,怕影響兒子和媳婦感情。老人都喜歡兒孫其樂融融,大家一起吃飯開心。所以做兒女的還是反省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不到位,讓父母不舒心。
-
4 # 317013334715
父母想和兒女分開住,兒女會是什麼想法?
兒女應是以成人的想法,否則父母也不會和兒女分開住的。
這是人類的必經之路,父母和兒女都會經過的。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嫁後是一定要分開住的。這並非是誰的想法,是現實。
-
5 # 時光之外的孩子
他們巴不得和父母分開啊,有點玩笑,但也是事實,兒女大了,有幾個想和父母住一起?聽你們嘮叨嗎,沒父母在身邊多麼自由自在啊,當然了,有可口的飯食是個誘惑,估計最好是住一個小區,下班來你這吃飯,吃完就回自己家。
-
6 # 枯木齋
無非看出“養兒防老”已經無望,乘還能自理,心灰意冷自我離去罷了,不失為一條明智的最後生路;若還執迷不悟苟且拖延,“賊心不死”,必將尊嚴喪盡成衰貓病狗,天曉得會落個誰誰那樣的下場?
你想啊!窮盡自己一生所有一手養育的兒女,臨老了還要離開獨去,為嘛啊?討厭?見到就噁心?或自己另外藏了鉅款,要去獨自享用?說得通嗎?
這是腦子還沒糊塗的父母,愛面子,不戳穿。
至於兒女,哈,心照不宣。有這樣“識趣”的父母,必定是“三辭而後受”,做足表面文章,“父慈子孝、傳為美談”吧[憨笑]。
-
7 # 京都老客41118
這個問題應該不是兒女們提出的,而是做父母提出的。因為這是個前怕狼後怕虎的問題!你作為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送他去上學,擔心過他心裡怎麼想了嗎?沒有?為什麼現在就瞻前顧後了呢?你又用的是兒女,還不是兒子一家、女兒一家,難道說你有多個兒女,你們想出去生活嘛?
你們出去,讓他們獨立生活,對於不同的兒女會有不同的想法。但絕大多數不知道父母為什麼這麼做,他們並不會去深想,只是當下覺得不明所以,會覺得奇怪,隨後會慢慢適應,過很長時間後才知道父母的用意!所以,只要孩子已經成年,父母就大膽的離開他們,讓他們獨立生活一段時間試試!這樣,對父母、對子女都好。不要前怕狼後怕虎。
-
8 # 衛東室內裝修
父母想和兒女分開住,兒女有什麼想法?兒子和女兒都很無奈的想法唄。
兒子娶了妻有媳婦,女兒嫁了人有女婿。
兒女不願意父母離開住,能由得兒女作主嗎?父母不再僅僅是兒女的父母了;也成了媳婦和女婿的父母了。兒子想住一起孝,媳婦瞅眉;女兒想住一起孝,女婿瞪眼;父母能安心到兒女家養老?能看著媳婦找兒子鬧、女婿找女兒吵?
所以,做兒女的請給父母自由吧,讓父母離你有一盞茶的距離,想念了就常去看看父母,帶上孫子讓老人瞧瞧;看看老人缺什麼,是否穿得暖,是否吃得飽,看看老父母是否冬天不記得穿衣,夏天不記得脫祆,就是最大的孝了。
回覆列表
每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歡和子女住一起的,
我爺爺奶奶就是,
我爸和我叔叔成家立業後,
爺爺奶奶就提出分家,
他們誰都不跟,
就兩個人組成一個小家。
沒有爭吵沒有矛盾,
他們的想法是,
我們現在還能照顧自己,
不想麻煩子女,
等到我們老得動不了了,
你們再把我們領走吧。
而且兩個人分開過還輕鬆一些,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可能是看到太多的婆媳矛盾吧,
所以我覺得我老了,
我也不想跟子女住一起,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到時候跟自己的老頭子過二人世界不好?
幹嘛要摻和到年輕人的生活中。
兒女們孝順的話,
就經常過來看我們就行,
再說了,分開住也不一定離得很遠,
可以選擇住一個區域,方便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