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金絲猴影劇

    我認為超感人的三部中國產災難片是

    1、《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範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該片演員們的表現也是一大亮點,將消防隊員的精神、意志和個人情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立體又真實的人物塑造,也讓觀眾意識到,每一個消防員也都有著普通人的一面,真是這樣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一面襯托之下,才更顯得消防員的偉大,才更讓人感動落淚。這些年來,關於消防安全的教育多了不少,但許多似乎都僅僅是口號和宣傳,並沒有打到人們的痛處,沒有能切身的被火災所震撼,也就很難從思想深處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這部影片最重要的意義,它讓電影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最後以正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真的很希望每個人都能去看,尤其是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影院支援,這不僅是一次消防安全的學習,更是一個關於英雄主義和感恩教育的契機。

  • 2 # 徐笑橙

    相對於其他型別的影片,近些年上映的中國產災難片不多,值得稱道的更是屈指可數。

    比如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2014上映的《救火英雄》以及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和《烈火英雄》等。

    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其中三部災難片的感人畫面。

    1、真實事件改編《烈火英雄》

    以“大連7·16油爆火災”為原型的《烈火英雄》,講述的是消防隊員面對石油碼頭管道爆炸原油洩露,並且可能再次爆炸的危險,不顧生死深入火場,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故事。

    正是因為《烈火英雄》改編自真實事件,所以在觀影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代入感。

    而徐小斌的原型消防烈士張良,1985年出生,犧牲時剛剛結婚不久。

    面對影片中肆虐的大火、破損的頭盔,很多人都是淚崩的,因為這些畫面,就真實的發生在你我身邊。

    馮小剛導演作品《一九四二》,講述的是1942年河南大旱,無數人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故事。

    整部影片色調是灰暗的,滿是面臨絕境的無力感,而老東家範殿元(張國立飾),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失去了一個個親人。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只為生存,只求生存的年代。所以早已麻木老東家,對哭泣的小女孩說“妮兒,身都涼了,別哭了”“妮兒,你叫我一聲爺,咱倆就算認識了”

    災難總會過去,人總得活下去。影片的色調也暖了起來,正如山坡上開滿的桃花。

    三、絕境中的力量《流浪地球》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流浪地球》的科幻元素遠遠多於災難背景,但並不妨礙我們,被影片中的畫面所感動。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人類試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求新家園的故事。

  • 3 # 寶城影視

    這幾部中國產災難片你看過幾部?在大自然災難面前我也無能為力。

    《救火英雄》比起前段時間的古天樂主演的《逃出生天》,這部英皇拍出來的電影,更俱港片風格,幾個兄弟,各有性格塑造,還有任達華和廖啟智這樣的老戲骨幫襯,也更好看。尤其是沒有跟風轉制3D(災難片拍成3D的會有增強效果)。

    《冰雪11天》歌頌了國家機器,而構成戲劇性的國家機器對立面是底層人民(保姆、民工、飯館服務員兒等),我好像從來沒在中國電影裡看到這種把底層人民不留情面的描述成愚民甚或暴民的電影,很多場面導演基本是拿著拍子弟兵鎮壓反革命暴亂的勁頭拍的。

  • 4 # 霸道83

    中國曾經無數次經歷災難,無數次勇敢面對,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更團結,也讓我們的國家在磨鍊中壯大,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超感人的中國產災難電影吧!

    一.《1942》

    1942由馮小剛導演,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含予等著名演員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1942年至1943年的河南大旱,受災人口達到1200萬人,幾百萬人逃離河南,甚至出現賣兒賣女,換糧食的景象,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人餓死在逃難的路上,當時的河南正好是抗戰前線,飛機轟炸和政府瞞報實情,致使150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可以用慘絕人寰來形容。

  • 5 # 鄰家小琴兒

    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災難片就是《流浪的地球》,這部片是由吳京主演的,講述的是地球在宇宙中流浪,在木星引力下,地球面臨危機摧毀,危機時刻宇航員自我犧牲,拯救了全人類,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災難片就是《流浪的地球》,這部片是由吳京主演的,講述的是地球在宇宙中流浪,在木星引力下,地球面臨危機摧毀,危機時刻宇航員自我犧牲,拯救了全人類,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 6 # 默默說電影吧

    大家好,我是花開不敗依舊帥的默默。

    首先我要說一句話:天災無情人有情!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下面我為大家推薦三部超感人的中國產災難片。

    第一部《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以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作為劇情背景的,唐山大地震持續約23秒。23秒鐘後,唐山被夷成廢墟,656136間民用建築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人民幣以上,造成242769人死亡,重傷16.4萬人。 唐山大地震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三。而這部電影中的劇情講述的是一家人發生地震前和地震後的生活。

    在地震面前人類是那麼的渺小,大自然告誡我們要敬畏它。

  • 7 # 港劇冷知識

    1.唐山大地震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當所有人還在夢鄉當中,猛烈的地震發生了,23秒鐘後唐山被夷成廢墟。這場7.8級大地震使唐山這個有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遭受滅頂之災,瞬間夷為平地,24萬多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之中。

    2010年,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這部電影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在地震中的遭遇。

    在地震中,父親方大強為救兩個雙胞胎孩子而身亡,雙胞胎姐弟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母親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震後,元妮獨自撫養著兒子,選擇堅強地活下去,劫後餘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後的汶川大地震,他們的生命軌跡才重新走到一起。

    唐山大地震是一次令全國悲痛的災難,也是唐山人民心中的一道一碰就痛的疤。在電影拍攝中的一場燒紙的戲,講地震10年以後,大街小巷都在燒紙,祭奠家裡失去的親人。劇組請了很多唐山的群眾演員。整條巷子裡頭一片哭聲,當時馮小剛導演說:“停,停,我們拍完了。”他們說:“我們停不下來。”

    2.《金陵十三釵》是由張藝謀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張歆怡等主演的戰爭片,於2011年12月16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裡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南京大屠殺: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鬆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請注意:六週……長達六週!!!

    六週四十二天……也就是說這場暴行一直持續到1938年一月份。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書娟那樣的孩子們,也許她們在期盼著聖誕節,也許她們在期盼著聖誕老人的禮物,但是隨著12月13日南京淪陷,這一切全都灰飛煙滅了。

    電影一開始便是學生們在大霧中的逃亡。那場大霧就如同死亡一樣如影隨形。周圍只有廢墟,危險,不知道下一秒死神會不會就降臨到她們身邊。

    喬治:他是英格曼神父的養子,以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女學生們。書娟描述他時曾說“他開始英文說不好,大家都嘲笑過他”但即使這樣他也儘自己的所能保護著她們。他開始也許也是不信任約翰的,他一次次在約翰身邊,想辦法與其周旋,希望他能帶著大家逃離南京,並且在約翰留下來之後成為了他的助手。他曾經膽小過,他不敢看豆蔻和香蘭的死狀,但他也勇敢過,為了拖延時間他最後請求約翰為他化妝,讓他裝扮成女孩的樣子,儘量為他們爭取時間,因為這一切都是英格曼神父對他說的,也許這些就是英格曼神父的遺言。儘管他可能已經預感到自己的結果,但他沒有後悔,毅然前往………

    這就是他,一名中國軍人,即使已經國破家亡他仍然在盡全力保護著自己的同胞,保護著孩子們……

    豆蔻和浦生:一個將死的少年在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遇上了一個一直在照顧他的人,一個風塵女子也許也是遇上了一個令她動心的人。在最後即使是明知危險也要拼死回去拿琴絃,只為了在浦生臨走前可以聽自己彈一回秦淮景,即使是面對日本人的殘暴也不屈服,她是善良的,勇敢的。她被日本人凌辱,但她是聖潔的。最終她慘死在日本人的刀下,也許到了天堂她可以為浦生彈奏那曲秦淮景了……

    約翰:其實他就是一名殯葬師,他想在中國撈一筆,從開始他擺出一張無恥的嘴臉,他佔用著英格曼神父的房間還把他的照片背過去,他在教堂翻箱倒櫃只為找錢,他看見那些秦淮河女人們的時候表現出的花心,他像個色鬼一樣糾纏著玉墨,即使當日本人闖進教堂裡時,他還想著慌亂中藏在衣櫃裡,舉著自己是美中國人的證件…………可是這些一瞬間卻全都不見了,是什麼時候呢?是他聽見了女學生們驚慌的呼救聲的時候?還是當日本人闖進教堂時?還是當他來到這裡時?他的內心是善良的,這可內心使得本該躲在衣櫃裡的他手持紅十字會的旗幟勇敢的走出來,使得他聲嘶力竭地呵斥著日本士兵,使得他在看到日本兵凌辱一個女孩時奮不顧身的衝下去與他們搏鬥……在他輕輕地觸控著那名少女的屍體時他哭了,無助又自責的哭泣著。也許他開始是個無賴,他曾經說過自己自由在喝醉的時候才去朗誦經文,但不管怎樣之後的他是一名神父,一名真正的神父。

    玉墨:十四歲之前的她和那些女學生們一樣,天真爛漫。作為這些風塵女子裡唯一一個懂英文的人她與約翰周旋,只是為了利用約翰的外中國人身份帶所有人逃離南京,在日本兵闖進教堂時堅持留門讓女學生進來,以及最後願意代替書娟去參加慶功宴…………她們雖然是妓女,但是她們的靈魂比任何人都聖潔,高貴。

    玉墨,如同戰爭中的一朵鮮花,絢麗多彩,但是很快便凋零了……

    最終我還想說一下那些日本人,無論是看似彬彬有禮的長谷川還是那些凶惡的日本兵,在我看來他們都是禽獸,甚至是禽獸不如!作為一名動漫迷並且瞭解一定日本文化的我深知日本人平時的禮節有多多,但是在南京城呢?所有的禮節都消失了,就好似一群披著人皮的野獸,只有凶狠和殺戮。

    我沒有看到他們的禮節,相反我看到的是一群撲向學生們的餓狼,他們撕咬著學生們,他們撕咬著豆蔻,甚至是香蘭的屍體……

    長谷川,在我看來他也不過是一隻披著衣冠楚楚的外表的野獸而已……

    1937年12月13日,也許在大洋的彼岸那裡的小孩子們在翹首盼望著聖誕節的到來,而在這裡的南京,地獄已經吞噬了這裡,惡魔在人間………

    3.

    中國大陸的礦難很多,反映礦難的電影卻極少。電影《人山人海》裡最後的礦難是沉默的、一掠而過的。而這部《倖存日》,則比較細緻入微地展現了一場礦難,以及和礦難有關的所有人的經歷。影片取材於曾經發生在貴州的一次真實的礦難,在這場礦難中獲救的礦工打破了世界上被困井下最長的生存時間。其中的曲折反覆,構成了《倖存日》這部中國產災難片最大的看點兒。

    影片在災難發生後,主要展示了這樣幾個人群的活動:困在井下的礦工、地面上的家屬和政府救援人員。而毫無疑問地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在礦工們瀕臨死亡的時候,他們身上的一切祕密、一切難言的痛楚,都將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政府的救援人員,毫無疑問是全力以赴地進行營救活動的,雖然在救援過程中個別人員想要放棄希望不大的救援活動。但他們的救援當然會繼續進行下去。影片不這樣表現還能怎樣表現?

    影片的重頭戲在於被困井下礦工如何自救、如何相互鼓勵、如何碰撞。當然在這裡,我們可以批評影片在表現被困礦工之間發生衝突的環節力度十分不夠。作為群居動物,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總是喜歡在大難臨頭的時候通過內訌來緩解或者發洩心中的壓力。但是,影片想要表現的重點顯然是中國礦工的命運際遇,而非極端情形下醜陋而深刻的人性。

    正如前面所說:災難不應該用來消費,而應該用來反思和避免。因缺乏監管而事故頻發的私營礦井、礦工們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從事極度危險的工作……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礦工井下生存打破了世界紀錄,這並不值得炫耀。礦難發生後有的礦工幸運地獲救了,而還有很多將長眠於地下,永遠離開這無奈、悲哀卻又難以割捨的萬丈紅塵……

  • 8 # 忘塵剪輯

    發表一下個人看法吧!

    1、烈火英雄

    如果說《哪吒》中的“火”是力量,是性格,那麼《烈火英雄》中的火便是最無情、最具毀滅力的敵人了。

    這部講述消防員滅火的《烈火英雄》之所以讓我如此期待,一方面是因為這是中國產電影中極為少見的一個型別:災難片。

    而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則是因為,《烈火英雄》是以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的。

    抱著這樣的期待看過了點映之後,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部《烈火英雄》沒有讓人失望,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期待。

    許多觀眾在電影結束時已經泣不成聲,等到字幕全部結束後才不舍地離開,看過點映的觀眾也毫不吝嗇地給出了自己的好評:。

    有對電影場面表示震撼的,有誇演員們演技的。

    觀眾的感動和落淚絕不僅僅是因為影片本身的煽情元素,更多的則是因為電影本身的真實感,以及電影背後的動人故事。

    2、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7.8級強烈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面對即將坍塌的危樓,丈夫方大強(張國強 飾)和妻子李元妮(徐帆 飾)都要去救被困的龍鳳胎兒女方登(張子楓 飾)、方達(張家駿 飾)。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衝進去營救時不幸罹難。李元妮在震後發現,一雙兒女被困在一塊水泥板兩端,若要營救,必然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艱難選擇——救弟弟。

    此事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隱痛。後來,她被軍人王德清(陳道明 飾)夫婦收養。高考後,方登(張靜初 飾)進入杭州醫學院學習,並與研究生師兄楊志(陸毅 飾)產生了感情……方達被救卻斷了胳膊,李元妮以無私的母愛撫養他成人。成年後的方達(李晨 飾)去杭州闖蕩,娶了媳婦小河(王子文 飾),並幹出了一番事業。32年後,這家人的命運卻因為5·12汶川地震再次發生了交疊……

    3、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範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 9 # 風聞言事

    近年來,對著後期製作技術的日漸精良,中國產災難片中也有不上上乘之作。如果要選出三部超感人的,下邊這三部堪稱“三甲”。

    狀元:航空災難片《緊急迫降》

    緊急迫降》是張建亞執導,邵兵、徐帆、尤勇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1999年12月21日在南京舉行首映。

    影片講述了一架MD-11民航客機起飛時,發現起落架有故障,無法正常升降,機組人員起用各種緊急方式均無法放下起落架,只好選擇緊急迫降。

    特技製作尖端水平,獲獎頗豐

    影片場面壯觀、情節緊湊、扣人心絃,特別是影片在國內首次大量運用高科技電腦特技製作,代表了中國特技製作的尖端水平,其中許多鏡頭的數字電腦特技製作技術已經達到美國好萊塢中等以上水平。

    邵兵、徐帆、尤勇等著名演員在片中表演生動自然,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榮獲1999年度“華表杯”政府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電影技術獎;第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觀賞效果獎、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女演員:第10屆上海影評人獎“十佳影片獎”;第7屆北韓平壤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23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特別獎。

    災難明前展現親情的力量

    和很多好萊塢災難片都已親情為主線一樣,《緊急迫降》也穿插了親情、愛情、友情,讓觀眾在驚心動魄中感受情的溫暖。邵兵和徐帆飾演一對空乘夫妻,登機前兩人正在鬧彆扭,邵兵與人調班成了本次航班機長,讓夫妻二人不期而遇,通過生死考驗.協同作戰,兩人和好如初。飛機安全著陸後,二人在駕駛室相擁而泣的畫面,讓人感動感慨。

    作為中國最早的災難片,在排行榜上位居狀元,《緊急迫降》實至名歸!

    榜眼:戳中人們淚點的《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首映。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母愛是災難摧不垮的人性堡壘

    說實話,《唐山大地震》震撼我的,不是場面巨集大、嫉妒恐怖的地震來襲場面,事實上,馮小剛導演也沒在這方便投入太多筆墨。影片最令人震撼、唏噓的是母性的堅強,母愛的偉大。徐帆以其老辣、精湛的演技,和角色融為一體的投入,演繹了一位在災難面前強大堅韌,在親情面前負重隱忍的光輝母親形象。

    徐帆憑此片斬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她的表演至少有三處戳中我的淚點。

    第一場景:愛讓母親勇敢無懼;:地震突發時,她和跑運輸的丈夫正在外邊乘涼,看著搖搖欲墜的大樓正在被撕碎,想到還在樓裡的兩個孩子,李元妮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吶喊:孩子,媽媽來了!然後,不顧生死重進即將坍塌的樓內。

    我相信,很多觀眾聽到徐帆的這一吼聲,心都會被震顫。

    第二場景:艱難的抉擇。現場是慘烈的,兩個孩子被壓在廢墟中,而且只能救一個。這對於一個母親來講是多麼殘酷的難題。兩個都救,時間來不及,兩個可能都救不了;只救一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忍心!最後,李元妮決定救兒子——這也成了她一生永遠的心靈枷鎖。

    第三個場景:母親的懺悔。女兒沒有死,而是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了!在得知了女兒沒有死的訊息以後,來到女兒面前,一句“媽媽給你道個歉吧!”說著就緩緩地給女兒跪了下去!

    此情此景,血淚化作傾盆雨。

    我聽到觀眾席上傳來密集的抽泣聲……

    探花:《一九四二》苦難之師

    《一九四二》是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於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範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

    鼓足勇氣才敢看的電影。我是河南人,也聽老輩人講過1942年逃荒要飯的事兒,只是沒想到會悲慘至此。老實講,看這部片子我是鼓足了勇氣才走進電影院的。我一直認為,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娛樂載體,更多的是應該讓人開心的,至少也不要一次觀影,幾天心塞。可是,我不得不說《一九四二》就是這樣一部讓人沉重的災難片。

    1942年,河南災難,到處都是飢腸轆轆的人物。這部電影正在展開它的故事,就像生化危機中的病毒一樣,飢餓可以使人變成行屍走肉並且具有攻擊性。在逃亡的路上中中國人最看重的人倫,也崩潰了。老人先死了,妻子和女兒都賣掉了,自嘲的叛徒被打了。場景不斷的播放,結束和重複,底層逃亡者在地獄中經受著折磨……

    馮氏幽默和張國立的老辣相得益彰。《一九四二》人物變多樣化,故事更為豐滿,再不是簡單家庭苦情倫理,框架搭建得特別大。而螞蚱帶來的饑荒,日軍侵華讓政府雙線作戰,腐敗和無奈的民國官員,無力迴天的蔣委員長,以及老百姓為糧食互相殘殺,都造成一個民族的悲劇,致使數百萬人死於非命。整個悲劇致命原因準確定在“糧”上,而馮小剛幽默調侃臺詞,還有幾個人物之間的命運糾葛,讓《一九四二》發人深省寫下沉重一筆!

    張國立作為老戲骨,在影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他扮演的老東家,睿智狡黠、老謀深算、重情重義,反在由於大災之年,天降大禍,全家被搶被燒,兒子慘死,女兒被賣,流落荒野。按他的話講,知道如何從窮人變成富人,但在恐怖的饑荒災難的面前,他簡直無力迴天。張國立畢竟演技老辣,臺詞念得很真摯質樸,加上戲份最重,人物猶如《活著》中葛優般經典。

    擅於利用影像與情緒鋪陳回顧歷史災難的馮小剛,這次以更寬闊的視野來回顧當年中國的天災與人禍。萬千災民的苦難面貌,政治帳幕內的運籌帷幄,“孰抉擇對,孰抉擇錯”的價值判斷,早已超越政派觀點,成為影片給世人的警世洪鐘。

  • 10 # 365電影放映廳

    我認為超感人的中國產災難片有這三部。

    1.《1942》

    影片講述了1942年左右河南省發生了特別嚴重震驚中外的旱災,這次旱災直接導致河南1000萬人受災,其中有300多萬人選擇外出逃荒。當時的國民政府無心救災,並且刻意隱瞞難民數量,也導致這些難民得不到救助。逃荒的路上,餓死了大批災民,飢餓也導致的社會極其動盪,不安。逃荒了路上發生了很多駭人聽聞的事情,最恐怖的是居然發生了人吃人的事情。影片最後,為了活下去,甚至連孩子都要賣掉。這次災難,不僅讓無數人家破人亡,也讓我們看到飢餓環境下,人性的丟失和淪喪。

    《唐山大地震》有這些感人瞬間:影片中小女孩從地震後醒來後,周圍全部都是廢墟和死亡,非常的無助。大地震過後母親尋找女兒,在石頭上絕望失聲痛哭。母親都孤兒院尋找自己的女兒,但女兒卻被別人給領走了。劇中媽媽認出了女兒,但女兒並不想原諒自己的媽媽。劇中最後母親清醒,母女終於相認,打通了隔閡,場面催人淚下。

    影片《烈火英雄》有這些感人瞬間。在杜江帶領的一對消防官兵們,誓死守衛大罐,防止火勢的蔓延。其中,一個名叫鄭志的隊員,為了救所有人,犧牲了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要向前衝。頂到最後關頭,已經是彈盡糧絕,沒有水沒有土沒有泡沫。有的只有這些人的肉體。看見他們絕望的眼神,隊長告訴大家,從做消防員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是畏懼的,但是,這樣光榮的使命,他們必須完成。接下來他拿出手機,讓隊員給家人留言,這就是遺言。看到這裡,沒有一個人能忍住不哭,他們一個個還都是未成家的年輕小夥子,二十出頭,最親的人只有媽媽。大家也可以看出,留言的時候,每個人都在對這自己的媽媽說話。話語裡,是對親人的不捨,看似平常卻又絕望的言語,讓所有人崩潰到哭。

  • 11 # 高高自媒體

    1、《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範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

    2、《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3、《烈火英雄》是由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災難劇情片,由劉偉強、李錦文監製,香港導演陳國輝執導,黃曉明、杜江、譚卓領銜主演,楊紫、歐豪特別出演。

    該片演員們的表現也是一大亮點,將消防隊員的精神、意志和個人情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立體又真實的人物塑造,也讓觀眾意識到,每一個消防員也都有著普通人的一面,真是這樣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一面襯托之下,才更顯得消防員的偉大,才更讓人感動落淚。這些年來,關於消防安全的教育多了不少,但許多似乎都僅僅是口號和宣傳,並沒有打到人們的痛處,沒有能切身的被火災所震撼,也就很難從思想深處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這部影片最重要的意義,它讓電影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最後以正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真的很希望每個人都能去看,尤其是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影院支援,這不僅是一次消防安全的學習,更是一個關於英雄主義和感恩教育的契機。

  • 12 # 愛剪輯的二鵬

    中國產災難片最感動我的三部《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烈火英雄》

    中國產的災難片好多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當然這樣也更能夠感動觀眾。不管是近現代的還是當代的,都會給觀眾以帶去感。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導演作品

    馮小剛在這部電影之前,還沒有這麼大手筆的災難片,好多人開始都會質疑他一個賀歲片導演能拍出這樣大題材的災難片麼?

    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簡直就是催淚彈,小編當時還是上高中,為了這部電影請假出去看的,一包紙巾沒夠……

    影片真實的展現了唐山大地震的時候一個家庭的親情分離,生死抉擇。主演徐帆老師更是演技炸裂,把一個心碎得母親演繹的淋漓盡致。強烈推薦沒看的朋友們去看一下。

    第二部《一九四二》

    馮小剛導演作品

    讓我們看看這部影片的演員陣容吧,太強大了,

    李雪健老師,張國立老師,徐帆老師,陳道明老師,看到這些大咖你就會明白這部電影製作方也是非常給力了。

    當然導演馮小剛也沒有讓大家失望,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災難片,影片講述的是民國時期遭受天災的勞苦大眾,為了生計只能離家逃荒。一路上為了活下來實在慘不忍睹。

    據說張國立老師為了劇中角色,可是瘦了不少,為的就是很好的詮釋劇中人物。實在是不容易。

    第三部《烈火英雄》

    陳國輝導演作品

    這部影片是2019年上映的,影片是拍攝的消防官兵為了人民的財產安全,不惜生命的去捍衛。

    這部電影小編也是去電影院看的一部影片,主演黃曉明劇中扮演一名消防官兵,在生死抉擇之際,他毅然決然的選擇衝進火海,生死關頭,他選擇讓戰友先走他完成最後的救援。最終他沒有能夠從火海中走出來。

    多少像他一樣我們最愛的人,在用生命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不管是洪水,還是火災,我們都有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守護著我們,每當我們受到災難或者傷害,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中國軍人。

    祖國的日益強大,帶給我們的不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讓人民們少受自然災害的侵襲。讓國泰民安,讓人民富足。

  • 13 # 琦琦談娛樂呀

    感謝閱讀!

    中國產電影最近幾年正義飛快地速度進步,拍攝出了一個接一個高質量影片。

    超感人的中國產災難片電影

    1.《流浪地球》

    高中的晚自習老師作為考試獎勵和學習播放給我們全班觀看的,特別是到了中間部分,沒有一個人不是在感動流淚的

    2.《烈火英雄》

    同樣作為近年來的中國產電影,愛國之心,救援之情,無一不是在觸動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心絃,一次一次的流淚,只為他們是我們最親最可敬的英雄!

  • 14 # 一丟丟剪輯

    超感人的中國產災難片,我印象最深的可能有《流浪地球》、《烈火英雄》以及《唐山大地震》。

    這三部都讓我很震撼,但是我想特別說一下《烈火英雄》,這部電影就是致敬消防員,讓大家深入瞭解消防員的生活,整部劇感覺非常真實,讓人有沉浸感。黃曉明的演技多多少少也被人認可了,總的來說都還不錯!《流浪地球》和《唐山大地震》基本上都是家喻戶曉的電影了,沒看過但是基本上都聽過!

  • 15 # 南國008

    中國災難片《唐山大地震》、《1942》《南京大屠》。

    電影《唐山大地震》震級7.8級。該部影片描述在1976年大地震中,面對即將坍塌的危樓,丈夫方大強妻子李元妮都要去救被困的龍鳳胎兒子方達,女兒方登。危機關頭,方大強攔回妻子,他自己衝進營救不幸遇難。震後李元妮發現自己一雙兒女?被困在一塊水泥板兩端。若是要營救只能二選一。情急之下、她做出艱難選擇一一救弟弟。此事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痛。

  • 16 # 阿建觀影

    大家好,外面的世界很亂,唯獨中國很美好!

    個人認為超感人的中國產中國產災難片三部當屬:《唐山大地震》,《救火英雄》和《一九四二》.

    第一部:唐山大地震

    1976年的一天,熱火朝天的氣象,熱火朝天的人們,一下子都沒了,只剩下哭天喊地,失去與疼痛的痛苦,溫暖的家一下子支離破碎,丈夫沒了,面臨生死訣別,救姐姐還是救弟弟,對一個母親還說太殘忍了,但是又不能不去面對的問題,最後選擇了弟弟,感謝導演能這麼細膩的發掘出來,拍出這樣的好片。地震雖然不是好事,但是關聯的是親情。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不是電影劇情,而是電影裡面刻畫出來的人物心理變化,看似不經意的眼神或者動作,感覺我們就是電影中的人物,只能說大災無情,人間有情。

    第二部:《救火英雄》

    影片最大的亮點是在傳統型別片基礎上的突破,相比以往的火戰,這部主要講煙。那如幽靈一般飄忽的濃煙,好像有生命一樣,讓影片怎麼看都像部恐怖片。情節比較緊湊,一直處在緊張之中,劇情前後銜接良好。很好的描述了救火英雄的光輝形象,也展現了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人性。影片有誠意,劇情有新意。向全世界消防員致敬。

    第三部:《一九四二》

    1942河南大災,三千萬人流離失所,不得不踏上逃荒路,加上日軍的圍堵,屍橫遍野,民不聊生,從頭演到尾其實就一個字,苦。飢寒交迫的逃荒路還夾雜著日軍轟炸說是天災,歸根到底還是人禍,無論票房與評分怎樣,都不能掩蓋這是一部絕對有誠意的偉大作品!天災不可怕,只要積極面對,相信人民的力量終將戰勝災難!

  • 17 # 冰川的小屋

    第一部:《南京1937》

    第二部:也是抗日戰爭時期《一九四二》

    第三部:是天災《唐山大地震》

    災難無非就是天災人禍,中國近代百年屈辱史當屬人禍,有許多好的電影記錄歷史鏡頭,不僅是國難,更是國恥,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銘記!還有天災,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國外的有印尼海嘯,都是數十萬人的傷亡,值得銘記!

  • 18 # 不二判官

    大家好我不是不二,一說到又感人又是災難片的中國產電影,首先讓我想到的,莫過於是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首先就是馮小剛導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這場天災僅有了23秒,就讓一座城市轟然倒塌,無數群眾妻離子散。

  • 19 # 段段盤劇

    第一部《切爾諾貝利之春》,1986年4月26日凌晨,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低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最初發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而故事中釋放的高能輻射造成的危害則更加嚴重,死傷者至今難於計數。

    2008年的又一個春天,漫畫家艾瑪紐埃爾乘坐火車來到這裡,準備深入隔離區,用畫筆記錄下自己在這片仍留有深深創傷的土地上兩個月的生活。在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32週年的今日,用《切爾諾貝利之春》這部影片,謹以此紀念過去事故中的死難者。

    第三部《流浪地球》,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白代子孫的希望...

  • 20 # 農村小金1

    1第一部“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根據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發生的唐山大地震改編的。唐山地震持續了大約23秒。23秒後,唐山被夷為平地,656136棟民用建築倒塌並遭到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速度與激情還會拍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