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稱為寅虎。
武強年畫十二生肖《虎》
虎圖騰崇拜與文化遺產
《跳於菟》(就是《跳老虎》)傳統民俗儀式,是古羌部族虎圖騰崇拜的一種遺俗,目前僅存於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年都乎村,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進行驅魔逐疫的《跳於菟》(wu tú)—— 即“跳老虎”活動。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中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中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昇天。是鎮西之獸。 自漢代以後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徵,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稱為寅虎。
武強年畫十二生肖《虎》
虎圖騰崇拜與文化遺產
《跳於菟》(就是《跳老虎》)傳統民俗儀式,是古羌部族虎圖騰崇拜的一種遺俗,目前僅存於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年都乎村,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進行驅魔逐疫的《跳於菟》(wu tú)—— 即“跳老虎”活動。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中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中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昇天。是鎮西之獸。 自漢代以後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徵,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