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2

    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於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

    格物窮理

    釋 義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窮理:追尋事物的究竟,指窮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出 處 明·方孝孺《答鄭仲辯》:“其無待於外,近之於復性正心,廣之於格物窮理。”

    格物窮理,由朱熹提出,主張“存天理,滅人慾”。明朝的王守仁一心想做聖賢,迷惘之餘,"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著名的"守仁格竹"出自這一事件,后王守仁“格物”沒有成功,由此反對朱熹的“格物窮理”,主張“吾心之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歲男孩身高1.52米體重65斤屬於正常嗎從小胃口不好,挑食,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