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510796211
-
2 # 使用者9336914310072
蛋白質的分子量很大,容易在水中形成膠體顆粒,具有膠體性質。在水溶液中,蛋白質形成親水膠體,就是在膠體顆粒之外包含有一層水膜。水膜可以把各個顆粒相互隔開,所以顆粒不會凝聚成塊而下沉。
蛋白質的分子量很大,容易在水中形成膠體顆粒,具有膠體性質。在水溶液中,蛋白質形成親水膠體,就是在膠體顆粒之外包含有一層水膜。水膜可以把各個顆粒相互隔開,所以顆粒不會凝聚成塊而下沉。
由於蛋白質分子直徑相對很大,已達到了膠體微粒的大小,形成膠體溶液,因此蛋白質溶液具有膠體的某些性質.其中電泳現象和不能透過半透膜對蛋白質的分離純化都是非常有用的。蛋白質之所以能以穩定的膠體存在主要是由於:(1)蛋白質分子大小已達到膠體質點範圍(顆粒直徑在1~100nm之間),具有較大表面積。(2)蛋白質分子表面有許多極性基團,這些基團與水有高度親和性,很容易吸附水分子。實驗證明,每1g蛋白質大約可結合0.3~0.5g的水,從而使蛋白質顆粒外面形成一層水膜。由於這層水膜的存在,使得蛋白質顆粒彼此不能靠近,增加了蛋白質溶液的穩定性,阻礙了蛋白質膠體從溶液中聚集、沉澱出來。(3)蛋白質分子在非等電狀態時帶有同性電荷,即在酸性溶液中帶有正電荷,在鹼性溶液中帶有負電荷。由於同性電荷互相排斥,所以使蛋白質顆粒互相排斥,不會聚集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