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金哥

    我從十三歲就沒有花過父母的錢,家裡是農村的,父母都是農民根本沒有什麼收入所以從小到大在我的概念裡就沒有問父母要錢的習慣,主要還是家裡沒有的原因,現在的孩子啃老是小事關鍵是沒有感恩的心,在他們看來花父母的錢理所當然心安理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都是慣的溺愛造成的,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 2 # 潛龍野鶴

    錢財收入有限,支出無窮,所以應量入為出,給小孩多少錢應該根據自己家有多少錢,每年能收入多少錢而決定。在保證基本生活費,和必須花的錢外,有錢的多給點,錢少的少給點。

  • 3 # 萌寵美肉

    現在做父母太難了,不給錢或者少給錢擔心孩子有消費陷入網貸,好多起網貸還不上自殺的事件,錢給多了又害怕孩子不用在正途,都是老百姓,掙錢太辛苦,還是希望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難啊,以前我們小時候問父母要錢,錢要不到還要被一通吼,謾罵,現在的父母得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面子等等等

  • 4 # 夢夢的眼涙

    考上大學以後,就沒再向家裡要過一分錢。大學勤工儉學,讀研時會幫導師做一些專案賺零花錢。工作以後,家裡所有的生活費用都由我出,每月給老媽再上交1000塊錢。自己想買車,房,自己賺錢買。我閨蜜也這樣。這麼大了,怎麼可能還向家裡要錢?

  • 5 # 天上人間

    不是年紀問題而是看他現在在幹什麼?有沒有經濟收入,如果他現在正在讀書即沒有經濟收入,但他日常畢竟或多或少都需要消費,你們做父母的不給錢他使用難道叫他去偷去搶嗎?

  • 6 # 秋葉子菜

    你的教育可能出問題了,20歲天天要錢,說明以下幾點:如果在讀,他可能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果在社會上的話,要錢離不開遊戲、KTⅤ聚會等消費。他可能養成了懶惰、不思進取,這些都是嬌生慣養的結果,沒有一次血雨腥風的教育,恐怕難改變局面。

  • 7 # 翔者58123372

    現在的啃老的太多了,原來“養兒防老”現在看不是啦!身邊很多孩子都在啃老。呆在家無所事事,也不結婚的比比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

  • 8 # 晴天兒2555

    其實孩子的習慣好壞真得從我們做家長的身上去找找,我家是女孩,從小學開始我每週都會按時給她零花錢,怎麼花我不干涉,只是經常旁敲側擊的給她一些建議,讓她不要就花在吃的上面。

    從初中開始住校,我都是每月開始就直接把生活費給她,還給她點備用金,買東西找我報賬,每週回來把備用金補齊。還有過年得到的紅包全都交給她自己,由於沒滿18歲不能辦銀行卡,我就用自己的身份證給她辦了張卡,然後在支付寶上給她開個賬號,把她每期存的錢都放到餘額寶裡了。六年時間存了三萬多,她就經常問我利息有多少了,記得我就是給她買的那裡面的定期理財三年,利息七點多,她自己也感覺很有成就感。在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她要求要買個五千多的相機,說已經看上很久了,用她自己的錢我們也沒法反對,於是把錢打到卡上自己就買回來了。

    高中畢業後她辦了銀行卡後,她的錢就全交給她了,在成都讀書,每月給她1500的生活費,我也經常問她夠不夠,但她從來都是說夠了,當然我也還是經常在網上給她買點東西,每月一號按時把錢打給她,印象中沒找我要過錢。

    同樣我同事的孩子從小覺得他不自覺,錢都是用一分給一分,到現在在讀大三了,每月都不敢把生活費全給他,因為他總是很快就用完,然後找家長要,你說不給他吧,感覺狠不下心,我還經常說她,看你管到什麼時候。

    當然我覺得最重要一點是我們當家長的必須以身作則,你自己不自律,你自然不可以去要求孩子該怎樣。孩子越大你越難改變他,天天找你要錢,我建議讓他吃點苦,讓他自己去掙錢,規定時間能堅持下去,就用金錢獎勵他,相信慢慢會有效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