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晶叔聊文化

    “如怨如訴”、“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其實都是近似一個意思。帶著憂鬱的情緒,一邊傾訴一邊怨恨。

    典故出自宋·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這是蘇軾在傾訴心中的憂鬱和怨恨,究其原因得追溯到其調任湖州知府時,向宋神宗寫的《湖州謝上表》,直接反映出其對王安石變法和新政的不滿。這也是蘇軾成為北宋文字獄第一人的導火索。

    王安石變法在北宋宋神宗時期,是最有名的社會改革變法。王安石深知北宋朝廷國力衰弱,新政改革制度刻不容緩。

    自古國強民富是硬道理,王安石變法首先對北宋政權來說,有百益而無一害。很可惜王安石變法,在北宋神宗時期,遭到無數大文豪的抵制和反對。其中蘇軾就是最有影響力的一位反對者,這也是其被抓入烏臺,造成“烏臺詩案”的主要原因。

    如果王安石變法真的在北宋實施成功,就會徹底改變北宋“靖康之恥”的歷史,很可惜北宋當朝的大文豪只會詩詞歌賦,哪會真的意識到北宋國力衰弱內憂外患的處境。

    蘇軾這句“如怨如訴”的詞賦,不僅是抒發自己心中的憂鬱和苦悶,更影射出王安石變法失敗後,王安石的憂鬱和苦悶。我是晶晶大叔,堅持不同觀點不同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色怎麼形容比較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