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星空0916
-
2 # 文心採露苑
中國歷史上的古都太多了,這正好也是中國上下5000年文明的歷史寫照。
比較早的有長安,洛陽南陽。大家都知道大秦帝國的首都最早就建在陝西的西安咸陽。大家如果去西安看過兵馬俑你就知道了,秦始皇那時候真的是太厲害了,那壯觀巨集偉的兵馬俑,坑道里面這麼多的兵馬俑,那都是由當時的青銅器武器鑄造而成,你站在旁邊,就不盡思緒萬千,想到偉大祖國的歷史文明竟是如此的燦爛。
每個古都都有許多故事故事的背後就是一個朝代,一個王朝的興盛歷史。比如說洛陽開封曾經是都是六朝古都,但是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這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各個方面已經落後於現在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
此外,南京大家也都知道,也是號稱六朝古都。所以你每次去南京的時候,就能夠對這座城市遊覽產生一種敬意。對城市背後的歷史,也會產生濃濃的興趣。但是南京和北京,他又是兩個具有不同味道的都城。
當然啦,一談起古都,你可能就會有了一把準備好揹包去旅遊的衝動。
這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歷朝古都的歷史文化魅力。
-
3 # 青年史學家
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名城可以說是不勝列舉,而在這些古都名城中總有一批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古都城市值得我們去當作典範來關注,所以在這一基礎之上選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都城市來深入研究,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大古都的說法,而八大古都更是將不同時期的各類古都都進行了一個細緻的選擇。
就整體狀況而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悠久傳承,因而在中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相當有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規劃嚴整,精心修建。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它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
但是,近年來古都評選的熱潮不斷上升,這也需要我們予以警惕,是否真正有這麼多的古代城市有資格獲得大古都的稱號,尤其是對於那些關於古都的炒作,我們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古都作為歷史的見證,不應該被搞成商業的賣點。
-
4 # 路之遙
1.洛陽: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
2.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晉,西魏,北周,隋,唐)
3.南京:十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南唐,明,太平天國,民國)
4.開封:八朝古都(夏,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
5安陽:七朝古都(商,曹魏,後趙,前燕,冉魏,東魏,北齊)
6商丘:六朝古都(夏,商,宋,汗樑,南宋,金)
7鄭州:五朝古都(夏,商,管,鄭,韓)
8北京:五朝古都(遼,金,元,明,清)
9大同:三朝古都(北魏,遼,金)
在古代很多時期朝代更替頻繁,有的朝代經常換首都,有的朝代內部分裂成許多割據政權所以有的一個朝代有幾個城市都是首都。
-
5 # 混沌的小魚兒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自然古都眾多。
中國現在有四大古都,五大古都,六大古都,八大古都,七大古都之說,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安陽等都是公認的古都,其中西安,北京,南京,洛陽是最著名的四個,又被稱為四大古都。除此之外,個人認為咸陽應該單列。
實際上,夏朝,商朝時期,都城遷移頻繁,都城就顯得格外多,如二里頭,平陽,陽城,殷,朝歌等等。
除了大一統的朝代,春秋戰國時期,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各個國家的都城也可以被稱為古都,如成都,臨淄,邯鄲等等,這些也都是歷史悠久的城市。
-
6 # 宇澤歷史
歷史上的古都很多,例如長安、開封、洛陽、臨安、北京以及南京,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對南京比較瞭解,畢竟跟我離得近。
-
7 # 竹溪有松風
比較服眾的有五大古都之說,分別是西安(古稱長安),洛陽(古稱東都或神都),北京,南京,開封(古稱汴梁或東京)!長安立都歷十三朝,洛陽建都朝代數量與長安不分伯仲,但因洛陽曆史上多為長安陪都而屈居長安之後!唐後長安洛陽不再為都,繁盛日哀!北宋建都汴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說起河南,有許多地方在古代都有建都史,除了洛陽,開封,還有安陽(古稱朝歌為殷商古都),許昌(三國曹魏之都)!元建大都(現在的北京),明始建都於南京後移都北京,清先建都於盛京(今瀋陽)後也遷都於北京!知識淺博,只知其一而不知全貌,略書於此!若有不同或欠缺之處請友指教!萬謝!
回覆列表
所謂“古都”,又稱都城、國都、京城等,通常泛指為古朝代的都城。它不僅是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已經有數千年。在中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興土本,著意修建。這些古都,建築雄偉、規模巨集大、在世界建築史上有其獨到之處,體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
真正理解已經進入國家(既包括傳統的大一統帝國,也包括周邊地區的一些地方政權)的都城,在中國歷史上有217座。早期周朝至唐朝有兩都之稱,後來經過《兩都賦》、《兩京賦》的傳播深入人心,即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明朝的南北兩京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即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曾任浙江大學終身教授,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的陳橋驛先生在《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中將杭州列入六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1988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召開了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根據復旦大學教授、知名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提議,把安陽市列為中國古都之一,並被確認為七大古都之首。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一、安陽
公元前14世紀商代第20代國王盤庚把國都遷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直延續到商朝末年。商以後,一直到公元6世紀的2000年間,中原王朝曾多次建都於安陽。由於戰亂,這座古城早已成為廢墟。後經幾次大的發掘,基本弄清了城市的規模和佈局,人們把這些城市建築遺蹟稱為殷墟。殷墟總面積24平方公里以上,共發現宮室建築遺址50餘處。 從現存的遺蹟來看,這座古都已經表現了城市建築方面較成熟的水平。殷墟在當時已是一座規劃完整,佈局清晰,建築物形制完善,建築水平較高的古代都城。
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後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這裡出土問世。在“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名居榜首。安陽文物古蹟較多,境內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1956年郭沫若留下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2006年,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安陽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二、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是藍田猿人的聚居區,新石器時代早期,這裡就已經形成了原始聚落“華胥古國”、“半坡”、“姜寨”、“灰堆坡”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紀,周文王在這裡建立豐京、鎬京兩京,從此,西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周、秦、漢、隋、唐均建都西安。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西羅馬,東長安”是其在世界歷史地位中的寫照。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洛陽
洛陽,古稱洛邑、京洛、神都、洛城等,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九朝古都,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發現於洛陽西北的仰韶村。 洛陽有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等9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因此有"九朝故都"的稱謂。九朝以洛陽為都近千年,僅次於西安。 著名的文化古蹟有:龍門石窟、仰韶遺址、白馬寺、漢魏洛陽城遺址、光武帝陵等。四、南京
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稱。。
南京古稱句吳,屬西周大夫周章封地。公元229年,孫吳從武昌遷都南京(時稱建業),南京建都自此開始,都城周長十多公里。此後,西晉、東晉、南朝的宋、齊、樑、陳及南唐均以南京為都(時稱建鄴、建康)。1368年,朱元璋稱帝時才改稱南京,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統一的政治中心。明初,在此建立了南京城和規模巨集偉的宮城,稱應天府。清初改應天府為江寧府。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在此建都,稱天京。辛亥革命後,1912年1月在此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稱南京。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蹟有:夫子廟、明故宮、中山陵、中華門城堡、靈谷塔、棲霞寺舍利塔等。
五、開封
古稱大梁、汴州、東京、汴京等,簡稱汴,距今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先後有多個朝代在此定都,被稱為“八朝古都”。
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開封(時稱大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歷經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宋代東京人口已逾百萬,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張擇端的著名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東京的繁華景象。以後,開封曾為金的都城,改名汴京,歷時20年。
開封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蹟有:大雄寶殿、倉頡墓、鐵塔、相國寺、禹王臺、龍亭、岳飛廟等。
六、北京
簡稱“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通常所知的有“幽州”、“北平”、“京師”等。北京是中國首都,且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
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遠在69萬年前,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北京人”,曾在境內西南郊的周口店地區繁衍、生息;在距今約1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也在這裡生活。考古發現,北京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兼有中原仰韶、龍山文化和東北地區紅山文化的特徵。約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區已有固定居民點。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1928年改稱北平特別市。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有: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天安門、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等。
七、杭州
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自秦朝朝設縣治以來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歷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以杭州為國都,這是杭州設都的開始。此時,西湖也逐漸成為杭州城不可分割的部分。整修新建了靈隱寺、淨慈寺等佛寺,建造了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和保俶塔塔等四座名塔。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政權正式定都杭州(當時叫臨安),這是杭州正式成為一個朝代的首都。在100多年的時間裡,杭州人口55萬餘人,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城市。
杭州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境內人文古蹟眾多,主要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的代表。
八、鄭州
鄭州歷史淵遠流長,距今3600年前就成為中國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發源地。著名的文化遺蹟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遺址、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和距今3500年的商代城遺址,周朝的管國,春秋時期的鄭國和戰國時期的南韓五次在此為都。
全市各類文物古蹟達100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包括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黃帝故里、商城遺址等歷史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