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議論事情的人本身不直接參與其事,應該弄清事情的利害得失;辦理事情的人本身就處在事情當中,應當放下對於利害得失的顧慮。原文出自於明朝陳繼儒的《小窗幽記》。
原文:
結纓整冠之態,勿以施之焦頭爛額之時;繩趨尺步之規,勿以用之救死扶傷之日。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白話譯文:
繫好帽帶,端正帽子這樣的儀態,不要用在焦頭爛額那種窘迫的時候;走路完全按照標準,但是不要在救死扶傷那樣的緊急時候(仍然那個樣子)。議論事情的人本身不直接參與其事,應該弄清事情的利害得失;辦理事情的人本身就處在事情當中,應當放下對於利害得失的顧慮。
擴充套件資料:
《小窗幽記》是格言警句類小品文。全書分十二類:醒、情、峭、靈、素、景、韻、寄、綺、豪、法、倩。內容主要闡明涵養心性及處世之首,表現了隱逸文人淡泊名利,樂處山林的陶然超脫之情,文字清雅,格調超拔,論事析理,獨中肯綮,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全書始於醒,終於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淋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意思是議論事情的人本身不直接參與其事,應該弄清事情的利害得失;辦理事情的人本身就處在事情當中,應當放下對於利害得失的顧慮。原文出自於明朝陳繼儒的《小窗幽記》。
原文:
結纓整冠之態,勿以施之焦頭爛額之時;繩趨尺步之規,勿以用之救死扶傷之日。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白話譯文:
繫好帽帶,端正帽子這樣的儀態,不要用在焦頭爛額那種窘迫的時候;走路完全按照標準,但是不要在救死扶傷那樣的緊急時候(仍然那個樣子)。議論事情的人本身不直接參與其事,應該弄清事情的利害得失;辦理事情的人本身就處在事情當中,應當放下對於利害得失的顧慮。
擴充套件資料:
《小窗幽記》是格言警句類小品文。全書分十二類:醒、情、峭、靈、素、景、韻、寄、綺、豪、法、倩。內容主要闡明涵養心性及處世之首,表現了隱逸文人淡泊名利,樂處山林的陶然超脫之情,文字清雅,格調超拔,論事析理,獨中肯綮,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全書始於醒,終於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淋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