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愛喬

    初一語文閱讀總丟分,想要提高,是去輔導班好,還是一對一呢?

    我要說,找對老師怎麼都好,找不對老師,一對一也沒有用。

    從人數上來講,一對一絕對優於輔導班,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如果老師知識貫通到位,學生不是差到字詞都不會,翻來覆去地講,總會把他教會的。

    關鍵就是有一些老師教一輩子語文,最後拿一張卷子考他,他離開答案自己也懵。

    實話說,我身邊這樣的老師太多。

    語文最好提分的就是閱讀,如果一個孩子科科都不差,就語文不行,只要孩子基礎沒問題,智商不差,情商要再高些,提閱讀成績也就是幾節課的事。

    其實我要說的就是語文閱讀是最好提高的。如果你其它都好,就閱讀不行,找對老師,提高是分分鐘的事情。

    我說說記敘文閱讀。記敘文是整個初中語文閱讀的難點。但記敘文考的題型比較固定:題目、歸納總結、賞析、段落、理解含義等等,而答題技巧說起來都是套路。掌握起來也不難。

    當然每個老師歸納總結的點不同,孩子接受的也就不同。成績提高的也不一樣。

    疫情期間我把各網的語文課聽了個遍,感覺一些老師總結的太繞了。還有人把閱讀答題總結成了公式一樣,什麼法理人情,我感覺雖然他總結出來了一些點,但把學生置身於語文之外了,靠公式來解決語文閱讀中的問題,語文學習得多痛苦,孩子興趣沒了,語文也不要學了。

    說明文閱讀是最簡單的,我的學生說明文閱讀幾乎不丟分。

    去年八年級語文期末卷是我出的,我問業務校長,想要出難題還是簡單點的題。他說難。

    結果那套卷子考下來每個班就十幾個及格的。記敘文就別說了,說明文我都沒讓他們得一半分,我就出了五道選擇題,學生出來對答案,幾乎沒有一樣的。

    不過別怕,中考說明文考的題型還是比較基礎比較固定的,一般學生是不丟分的。

    初三才開始學習議論文,議論文閱讀相對於記敘文還和比較簡單的,如果你的孩子議論文閱讀不行,找個好老師補一補,方法對了也是可以得滿分的。

    如果有自學能力的學生,議論文閱讀自學是完全可以學會的。

    總之,初一孩子如果語文閱讀不行,還是找個靠譜的老師吧,補好了,整個學生時代都會受益無窮。

    下面這個孩子是我叔叔的外孫,是另一所中學初三年級的前八,平時考試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一分不丟,都是滿分。歷史政治就減一兩分。可他就是語文不行,但語文能及格,在七十分之上。

    中考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叔叔找到我,我給他補了六次課。三模考試時語文99分,班級第二,閱讀提高的非常快。作文沒補,只是囑咐了一番,分數比較低。作文如果提高五分,穩穩的班級第一年級前三。

    因為是自己家的孩子,不然也不會給他補,當然也不會收錢,他媽媽對孩子成績的提高非常滿意。

    這麼有靈氣的一個孩子,他的語文老師三年沒教會他做閱讀,可見有多少老師在誤人子弟啊!

  • 2 # 散木17

    我不是教語文的,但畢竟也是教語言的。多少都有相通之處。既然是語言。那就從語言的本質來說一下。

    大概我是第一個提出語言是編碼體系的人。我認為語言的本質就是編碼體系。我們把看到的,聽到的,想表達的東西通過聲音或者文字進行編碼。比如,我們看到一匹馬在耕田。我們想把這件事告訴朋友。朋友沒看見馬在耕田。那麼我們怎麼告訴朋友呢。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把馬耕田的情景錄下來,然後給朋友播放。但是人類早期並沒有錄影裝置。只能通過語言來描述。這樣我們就把世界上的各種東西通過聲音或文字進行編碼。

    所以,學語文就是學習編碼,或者通過語音,或者通過文字。其實主要是通過語音,因為我們思考都是通過語音進行的,只有把想好的東西寫在紙上是才用文字。

    讀別人的東西就是解碼。自己寫就是編碼。作為母語,編碼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寫的好賴不同,但不可能不會編碼,就算文盲也會編碼。但解碼就需要學習了,而且,解碼能力越強,編碼能力也就越好。

    其實解碼就是通過別人的文字來看畫面。你能把畫面看清楚了,就是理解了。如果沒看清楚,那就是沒讀懂,沒讀懂無非是不理解字詞和語言結構。語言結構對於母語使用者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剩下的就是字詞了。閱讀丟分就是字詞不理解,多查字典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找老師補課。

    如果你想學一些考試技巧,那就最好找一對一。但無論一對一還是補習班,老師必須是有經驗的。如果老師經驗不足,哪個都不行。

    最好是做精讀,把一些文章讀熟,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古詩詞,文言文都是很好的材料。通過精讀積累詞彙,有了詞彙,閱讀就不是問題了。

  • 3 # 美好時光閱讀

    語文閱讀理解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對所讀文章不理解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試題主要考查一篇文章寫了什麼,怎麼寫的。

    考查寫了什麼,主要是對內容的考查,是想知道你是否理解了這篇文章。想答對題目,首先要讀懂文章,理解是前提。理解了之後答題,即便語言有出入,意思也不會相差太大。

    讀不懂的原因還是因為小學階段的閱讀量少,閱讀能力沒有達到,對語言的感覺不夠敏銳。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多讀,讀名著,讀散文,蒐集各種閱讀理解的篇目去閱讀。

    2.對文章的寫法沒看明白

    一篇文章要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它一定要藉助一定的形式,所以語文還會考查文章的表現形式,這就是對文章寫法的考查。

    對內容的考查,主要形式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析人物的形象,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等;對形式的考查主要是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作用,開頭結尾段的作用,文章所用的表現手法等。

    對現代文的考查題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固定的,多讀,提升理解能力,多做題,提升答題的精準度,這兩種方法同時運用,持之以恆,相信一定會有收穫。

    如果能有人指點,有針對性地一對一指點,效果應該會更好。

  • 4 # 西風烈老師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我就是一名初中的語文教師,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普遍出現的問題,孩子由小學到初中需要一個過渡期,即使在小學語文成績好的孩子或者讀書量比較大的,語文素養積澱比較好的孩子,到初中時也會有一種迷茫感。

  • 5 # DaysEdu

    語文是靠積累,一定要大量閱讀,小學是中國古典名著,初中要開始接觸世界名著了,等到高中就真的沒有時間了!補習還是一對一好,一分錢一分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司休產假要求我接手她的工作,我不想接,要不要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