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史心雨

    現代化是一個國家從落後向先進轉化的社會過程,現代化國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

    世界現代化的雛形就是由工業化發起的,因為世界現代化除了包含整個“工業化” 過程的任務外,還包含有無止境的不斷變革的“現代化”任務。

    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和人生等諸多方面。現代化是一個動態過程,人類的現代化沒有終點。一國可以“實現現代化”,即走到時代的前列;但不能說“完成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不可停頓。現代化是一個不斷創新和分享創新成果的過程。

    在英文中,“現代化”的動詞是Modernize,形成於1748年;“現代化”的名詞Modernization,形成於1770年。中文的“現代化”一詞在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在報刊上頻現。1933年7月《申報月刊》推出“中國現代化問題”特輯,現代化成為熱門話題。

    “現代化” 與“工業化 有著密切的必然的聯絡,兩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

    “現代化” 與 工業化” 的共同之處在於:第一,“工業化”或“現代化”,最主要的本質特徵就是從手工勞動轉變為機器(或其後的電腦等現代生產工具)操作,這就是技術創新或技術革命。

    第二,伴隨而來的或同時發生的就是各級生產組織的變革和各層次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變動,我們可以稱之為組織創新或制度創新。

    第三 作為結果,則是從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小生產轉變為以機器或其它現代生產工具為主的社會化大生產。這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一定情況下,“現代化”可以而且應該看作是有階段性的,或者看作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階段內,“現代化”的活動內容和變化情景,基本上是同 工業化” 一致的;它表明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必然聯絡 。

    “現代化 與“工業化 之間又存在有大不相同,把它們概括為兩個方面:

    第一,從內容的範圍來說,“現代化 遠比“工業化 廣泛。“工業化 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是社會生產力的變革方面,即以生產技術的變革為主體,加上與生產力密切相關的生產組織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變動。而“現代化” 所包含的內容,則除了“工業化”的內容(主要是經濟方面)外.還包含政治的、法律的、社會的、文化的和思想意識等等方面的變革。

    第二,從時間過程來說, “現代化 遠比“工業化”久遠。一般來說, “工業化” 是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或往往即將要經歷的一個特定的歷史發展過程,也就是說,在這一特定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將從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小農經濟的社會.進化到以機器(及其以後的電腦等等)操作為主的社會化大生產的經濟社會,或者說,從落後的農業國或欠發達國家進化到先進的工業國或工農並重的國家。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只要到達了這一境地.就可以說它的“工業化”任務已基本完成。

    而“現代化”一詞的涵義,則除了包含有到達上述這一先進境地之前整個“工業化” 過程的任務外.還包含有無止境的不斷變革的“現代化”任務。具體而言,即使是先進的工業國或已經“工業化了的”國家或地區,仍然面臨著繼續不斷地進行 現代化 的任務。簡言之, 工業化 只是類社會歷史上的一個特定的發展階段,而“現代化”則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長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秦始皇是怎樣的一個人?你喜歡秦始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