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品民國
-
2 # 竹杖芒鞋4444
誠邀,秦始皇嬴政是一位大有作為得君王,他開創了皇帝制度一直被後世遵循,中國古代的政治演變,從最初的貴族政治,慢慢轉換為以皇帝為核心的皇權政治,就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嬴政統一了中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使得中國有了統一的政治大面貌,使得亂世中的後起之秀都以能夠統一中國為最終目標,使得中國不至於像歐洲那樣,羅馬帝國衰敗後就支離破碎,分裂成若干個國家,再也沒有統一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的鞏固措施。廢除分封設立郡縣制,各郡縣官員都對皇帝負責,而不是隻對郡守負責。秦始皇想徹底消滅之前的貴族統治下,諸侯只對天子負責,卿大夫只對諸侯負責不對周天子負責的傳統,通過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此外,統一文字,統一思想,統一度量衡等措施,都為中國以後的發展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影響。我們國家這麼大的疆域,在動亂的年代割據勢力層出不窮,但是最終能夠統一,與秦始皇統一文字等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秦始皇的殘暴,多半是後人摸黑,六國被始皇兼併,六國的人民,尤其是六國的貴族對秦始皇恨之入骨,自然不會有好印象,項羽就是楚國貴族,就是個典型。劉邦再次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漢朝,為了尋求自己政權的合法性,也不得不故意摸黑秦朝,摸黑秦始皇,但是秦始皇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被劉邦完整的繼承了下來,所以有漢承秦制的說法。
-
3 # 奉天濤子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這是毛澤東同志對中國歷史上佔據重要位置幾位皇帝的高度概括。將秦始皇和漢武帝並列在一起,而且只是“略輸文采”,可見秦始皇的地位。在我心中,秦始皇不是一個好人,但是秦始皇決定是個好皇帝。
秦始皇十三歲就開始繼位,繼位之初,羽翼未豐,審視奪度,依靠呂不韋穩定天下。而後條件成熟,果斷除掉大權獨攬的呂不韋,任用李斯王翦等新生力量,先後吞併六國,一統天下,雄踞九州,完成霸業。此乃曠世之舉,自稱始皇,實至名歸。而後又高瞻遠矚,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馬車軸距。此舉公在當代,利在千秋。他修築長城,抵禦匈奴。而後又南征百越,所到之地,無不俯首稱臣。綜上之舉,雖然後有來者,但是絕對前無古人。作為一名帝王,他已經做的很好了。他能夠讓敵人屈服,讓國家強大,讓人民富足。能做到這些,就足以說明,秦始皇作為一個偉大皇帝的稱號,實至名歸。
然而,能成為好皇帝,未必能成為好人。或者說好皇帝和好人是不可能共存的。統一六國,必然大動干戈,必然會有大量傷亡,勇士荊軻,儘管俠肝義膽,也難免劍下成仁。修築長城,必然大量徵調民夫,加重徭役,必然會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導致孟姜女思夫心切,慟哭天地,令人扼腕。但如果不修長城,那將會有更多的孟姜女失去丈夫。他焚書坑儒,其主要目的是統一思想,主要是焚書。此類動作,歷朝歷代都有做,並非秦始皇一人獨有。至於“坑儒”,一直是有爭議的,也有一種說法是坑殺的很多人是算命的術士。但這些只能說明秦始皇不是一個好人。
秦始皇最讓人詬病的,應該是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修建秦陵墓。而且後期經常出遊,荒廢政務,勞民傷財,接班人沒有確定好就客死他鄉。原來還幻想大秦帝國千秋萬代,而結果到二世就嘎然為止,這些也許是對秦始皇晚年所犯錯誤的懲罰。
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競成始皇。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始皇既立,併兼六國,銷鋒鑄鐻,維偃幹革,尊號稱帝,矜武任力。這是太史公對秦始皇的評價。
-
4 # 風雨看世界的老趙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姓嬴名政,也稱秦王政。戰國末年秦國國君,大秦王朝的創立者。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父親秦莊襄王、母親趙姬。當時,秦莊襄王作為人質住在趙國,看中了美貌如花的趙姬。趙姬原是富商呂不韋的小妾,善於察言觀色的呂不韋認為秦莊襄王奇貨可居,日後定能登上王位,於是將趙姬送給了秦莊襄王。公元前259年,趙姬生下了嬴政,世人紛紛說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因身世不明,嬴政受到不少窩囊氣。正因為如此,嬴政性格變得冷酷、堅韌、寡恩、果敢。
這時候,秦國秦昭王、秦孝文王先後去世。結束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生涯,回到秦國當上了國君。前247年,在位三年的秦莊襄王去世。年僅13歲的嬴政繼王位。因其年齡小,國政大權有其母趙姬和相國呂不韋把持。
呂不韋也認為秦王政是自己的兒子,讓秦王政稱自己為“仲父”。嬴政認為自己羽翼未豐,無力與呂不韋(包括其母趙姬)對抗,值得照辦。其實,秦王政早把他們看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其母太后趙姬品性不端,淫亂後宮,寵幸嫪毐等,趙姬先後為嫪毐等產下兩個私生子。秦王政對此厭惡至極,卻無奈為他們加官進爵,你想秦王政心中如吃了蒼蠅一樣噁心。只是秦王政忍耐力極強,裝聾作啞罷了。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親政,嫪毐自持得太后趙姬的寵愛,收買黨羽,私儲兵丁,並與太后密謀除掉秦王政而自立。因酒後暴露野心,被人告發。秦王政下令逮捕嫪毐,滅其三族!包圍秦雍宮,搜出那兩個私生子,當場殺死!將太后趙姬監禁它處。次年解除呂不韋官職、貶回老家,呂不韋飲鴆自盡。趙姬得知後,羞愧生病,不久病死。
此後,秦王政勵精圖治,加緊兵備,從公元前230滅韓開始,到公元前221年滅齊結束。秦王政一統天下,因自比三皇五帝,統一天下第一人,故稱“始皇帝”
秦始皇雖然殘暴,但對中國奠定了文明古國基礎,許多的建築成為歷史文化遺產,像古長城這些都列入世界遺產,但是他對世界影響不能淹沒。
-
5 # 憤青老矣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原,築萬里長城,以御海外,風雨千年不倒。
統一幣制,全部用秦半兩交易流通買賣。為中華大一統奠定了撼然不動的基礎。
統一語言文字讓各民族融洽交流、親密無疏,對中國幾千年來各民族的團結發展,起到重大作用。
秦始皇的偉大創舉,讓泱泱中華第一次走向偉大。建立的封建制度在中國沿用上千年。這種制度使中國在分分合合中各民族不斷交融壯大。
沒有秦始皇就沒有現在之中國,他開天闢地般的創舉不愧於“始皇”稱謂。
秦始皇理應受到中華民族所有人的尊崇、喜歡。
如今雖進入新世紀,但中華民族文明一脈相承。
走過的道路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國一路走來真的艱辛不易。
先人的功效不能熟視無睹,先人縱橫馳騁的足跡永不能忘,開疆傳承中存在的不足也不能無限放大。
我們應在先人的光芒輝映下“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不斷開拓前進,讓中華民族再次偉大。
-
6 # 欲窮千里無風行雲
本人還是很喜歡秦始皇的,原因如下:
1、秦始皇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統一了中國的第一任皇帝,歷史意義和政治意義巨大,稱作千古一帝也是有道理的。在他以前中原大地上的統治者堯、舜、禹,包括後來夏和商周,真正意義上更應該稱作是部落聯盟的領袖。他們對自己國家的統治受客觀因素影響,是非常鬆散的。古書記載是以“禮、樂”治天下。而由於當時受交通、資源的限制,政令不通,各地交流基本沒有,地方首領由地方民眾自己選舉等,雖說到了周朝實行了分封制,但管理鬆散,所以說只是存在了國家的原始雛形,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國家體制;
2、自大秦在紛亂的戰國時代崛起,戰勝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後,首先,確定了中央的同意領導,第一次設立了政府機構,中央設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鶴行政機構即三公九卿制。同時,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的國家標準體制;統一律法,劃分國家下屬行政機構,由中央統一外派地方官員,歸中央統一領導;召集國家統一的武裝力量,統一對外作戰。建設由今陝西省直達內蒙古包頭約700餘公里的秦直道,促進了軍事、經濟、政令的通達。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民夫進行基礎建設,舉世矚目的秦長城就是在那個時間建成的,因此,也可以說,古中國那時已經具備了一個國家的行政職能。可以說它的基本行政構架一直延續到了近代封建制度的覆滅
3、正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使的中華民族的文化能夠以統一的格式傳承下來。縱觀世界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用中國的文明可以一以貫之,歷經幾千年的時間侵蝕而沒有形成斷代。正如歷史學家所說:“中華民族更迭的是朝代,是統治階級的更換。但華夏文明、文化卻一直流傳至今,由古至今沒有發生更迭。”筆者認為,這正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功勞。
-
7 # 王巖1185
焚書坑儒,這種反人類罪行,已不容反駁地把秦始皇定義為獸類。
他對人類文明的仇恨到達了只有野獸才能達到的高度 。他對中華文化的毀滅也只有獠牙組成的性格才能完成。
那些儒生們被投於巨坑,腳下的土壤慢慢升起,以殘忍的節奏依次呑噬他們的雙腳、胸膛,直至徹底淹沒他們的頭顱。他們在極度痛苦中死去。那些書籍被火焰強悍呑噬,幾代人的思索以及未來歲月的希望與智慧,一齊被烈焰揚向天空。
這種殘忍來自於他對權力的極度渴望:權力只能由其家庭獨自佔有,只能在其家族內傲慢地傳遞,以形成自己的富貴、榮耀與隨心所欲地犯罪的自由狀態。
他使權力只具有卑劣的性格、低賤的追求。在這種結構內,權力只是猛獸的人類偽裝,人民只是牛馬的直立形態。權力以搶奪、屠殺作為生存方式,作為存在目的與快樂的來源。人民則完全脫離了人的生活形態,而只是汗水的產地、屠殺的物件與戰場血肉。
這個直立的野獸,把對知識的毀滅作為統治的精髓傳給中國歷史,歷代帝王們把各式各樣的焚書坑儒表演得淋漓盡致。中華土地被迫以畏懼、束縛與想像力的消失作為自己的標誌。
他的反人類罪行登峰造極的,他甚至是人類的整體恥辱
-
8 # 曹立麗1970
你若想了解中國歷史,必須知道秦始皇這個人物!他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濃重的一筆,若無他,何來的漢武唐宗宋祖?何來如此泱泱大國?
他首先統一了中國,改變了諸侯爭霸連年征戰的局面,至少百姓有了家國,不做亂世之民!實行了先進的郡縣制,中央集權制,這個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被證明遠遠先進於分封制,很適合中國這麼個大國;他統一了度量衡,實行書同文車同軌,將漂亮的小篆體作為通用文字;他修建萬里長城,北擊匈奴,南征百越,開疆拓土三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左右!百越,既今天的越南!他最大的汙點焚書坑儒,後來證實,所謂坑儒,僅僅是遊方術士江湖騙子而已!他篤信法制治國,重用李斯、尉繚等人;實行軍功爵制、法官普法制、身份認證制、廢井田開阡陌(類似於今天的聯產承包制)……他是第一個統一六國的人,天下紛亂,而且無例可循,他制定如此完美的政治制度,真的已經非常偉大了!
無論功與過各佔多少,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應該配得上雄才大略!
-
9 # 律己善
秦始皇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我們誰也不知道。我們所瞭解的秦始皇,無非有兩個來源:一是來自於歷史學家對秦始皇的定義;另一個是來自文學和影視作品對秦始皇的演繹。但無論是哪一種,我都不認為這是真正的秦始皇。
秦始皇作為統治中國的始皇帝,我認為他是有歷史貢獻的。首先他橫掃六國,開疆拓土,奠定了中國領土版圖的基礎。古人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大抵指的就是如今的東海、南海、黃海和浡海。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三面臨海,北有長城,可見當初國力之盛,前所未有。
秦始皇的功績不僅在於開疆拓土,統一中國。還在於他廢除諸侯制,設立郡縣制,真正實現了中央集權統治,為後世統治者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為了實現中央集權統治,維護國家統一。秦始皇還做了大量的制度性改革,不僅在全國推行統一的法令制度,還推行車同軌,書同文包括度量衡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國家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秦始皇在拓土和守土方面都有特殊的功績和舉措,北建長城無疑是一件創舉。在歷史條件下,長城無疑是阻擋北方南侵的最佳方式,他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去守護漫長的北方邊境線。其中烽煙傳訊也是軍事上的一大發明,在古時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也不是一個完人,我們不否認秦始皇的歷史功績。但他也在歷史條件下有些瘋狂的舉動。其中最受人討伐的莫過於勞民傷財的阿房宮,況且他修長城時,他的面前千百年來一直站著一個孟姜女。
秦始皇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我想一萬個人的眼中都有一萬個秦始皇,每一個人都有個自己眼中的秦始皇。秦始皇有功績,也有錯誤甚至罪行,以至於後世之人以秦王朝短暫的統治來攻擊秦始皇的暴政,企圖抹殺他的歷史功績。秦王朝雖然歷史短暫,但也是後世統治者們無法繞過的豐碑。我要說的是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秦始皇做了太多殘暴的事,犯下了累累罪行,我們也不應因此而否定他的歷史功績。歷史就是歷史,需要公正、客觀和嚴謹。至於後世的演繹,也不要和歷史混淆,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
10 # 傑1843
秦始皇贏政
一個人一個偉人,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必然會有說他好,也會有說他壞的,這才是真正的人心!打個比方說“殺人”這件事!如果放在現代來講,這是犯法的事不能做;放在侵略者入侵時,那就是英雄!
我說他好!好在哪裡?
1. 他在沒有統一華夏之前,實行了變法與改革,使秦國的實力慢慢變強,在強秦面前後來的各國,不得不改革圖強就有了“胡服騎射”,為後來華夏統一後培養了一群優秀的士兵.
2.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這是秦始皇最偉大的地方,為什麼?貨幣不統一,就會有各地方自由鑄幣權!沒有統一的財政和管理,就會有地方叛亂與割據的可能!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一切都是由中央說了算!就有了中央集權!才有了經濟軍事的發展,才造就了統一後的強大帝國!也為後世奠定了基礎~~~霸漢~~~盛唐!
3. 焚書坑儒
(一)好的地方:當時的各國,有很多的文人雅士,有很多的學說和律法!百家爭鳴爭芳鬥豔.如果任由發展,就會造成文化的不統一.所以後來儒家思想就站在了第一位,也造就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
(二)不好的地方:很多優秀的學說,很多很好的技術,只能在民間流傳,有很多好東西都慢慢失傳了!同事也打擊人們的競爭性!後世我們走了漫長的封建社會!
4. 長生不老
這個很容易理解,作為生靈都會本能的想活著,恐懼死亡!坐得越高擁有越多越害怕失去,你啥都沒有,過得痛苦!那麼你就不想活那麼久了!
功過由後人去評!我是吃瓜裡的一員!
-
11 # 1978童年
我覺得秦始皇他既是一個有巨大貢獻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暴君。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只有數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評論的:“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但秦僅二世而亡,其中的歷史教訓足以警世後人,引以為鑑。
秦始皇的最重要歷史功績,在於完成了統一事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兩面評價在人間。
-
12 # 泰山鎮妖魔
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的最重要歷史功績,在於完成了統一事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當然,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客觀形勢已經為統一造成條件,秦始皇是在統一果實成熟了的時候來到果園中的。但這種歷史必然性並非意味個人的作用無足輕重。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決策以外,秦始皇對統一的貢獻,在於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有些評論家盛讚秦始皇的“軍事指揮才能”,這種評價是沒有多少根據的。比起他的先輩,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親率軍隊作戰的君主,秦始皇幾乎可以說沒有直接指揮過打仗;但是,秦始皇卻取得了比他前輩更輝煌的成就,這除了歷史給他造成的機運以外,主要在於他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在統一中國前夕,秦國聚集了幾乎是全中國所有的第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這裡有王翦、王賁、尉繚、李斯、姚賈、頓弱等等,他們大都並非秦中國人,卻在盡心地為秦效力。一切克敵制勝的軍事進攻和政治策略計劃,都是由他們制定和實現的。秦始皇的作用在於善於發揮他們的作用, 聽從他們的勸諫和有錯勇於改。如滅楚時,他開始誤用李信遭到失敗後,馬上改過,親請王翦出征,並傾全國之兵交付與王翦,結果取得勝利。這種情況,若與趙國國君不信李牧,齊國國君輕信讒言,致使國亡的情況相對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為一個君主,善於用人和勇於改過,對於歷史發展具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秦始皇的貢獻還在於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基礎。秦統一後實行的各種政策和措施,有的不僅影響至以後二千年的封建社會,而且及於現在,如文字的統一就是一例。
但秦始皇還是一個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殘暴不能僅僅用“地主階級本性”這種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釋。唐甄曾說過:“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潛書·室語》),這種看法是對的。但秦始皇這個“賊”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過更大。他不僅窮侈極欲,造成了廣大人民的苦難;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於統一的措施,雖然從長遠來看有利於社會發展,而在當時則成了一場浩劫,如修長城,經年累月徵發數十萬人進行著極為沉重勞動。
-
13 # 坦蕩風雲
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各小國紛爭戰亂的局面,國家一統,各種治理才會統一,各種事業才會穩步進行。無論誰,都會盼望自己的國家,穩定統一,安寧強盛。無戰不能至和,無強不能至統一,沒有統一,戰亂紛爭,哪有穩定繁榮。舍區域性小利,而顧整體大局,只有具一定胸襟魄力的領導者,才能完成輝煌的統一大業。這是歷史賦予每一個領導者的責任。
-
14 # 北京小哥503
對於歷史人物,都要全面的看,一分為二的去分析評價。秦始皇是中國歷史第一個皇帝,是個新紀元,是封建社會的第一塊里程碑,統一中國,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用現在話說,在全國多個方面實行了標準化。這個意義非同小可。幾千年來很多的習慣,制度,規矩都是從秦始皇那開始實行的,一直延續至今。你說歷史功績是不是很大。當然了秦始皇在位時間不長,秦朝的歷史也很短。秦始皇治國理政的做法也有很多爭議,這也很正常。但是秦始皇推動了歷史的進步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回覆列表
【平頭哥觀點】始皇“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個人認為,秦始皇實在是一個膽大包天的人,他劍走偏鋒,做事極致,創造了無數個史上“第一”,即便過去了二千多年,猶讓今人記憶猶新。
高中成績好的同學,都能熟背語文課本中的《阿房宮斌》,當然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耳熟能詳;歷史書中的重要章節——秦末農民起義,陳勝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給無數吊絲打過雞血。於是秦始皇的暴政給大家留下深刻的烙印,而始皇創造的豐功偉績卻鮮為人樂道。
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曾為始皇鳴過不平:“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讓我們來看看始皇做了哪些極致出格之事,創造了哪些亙古第一。
1、幾乎是一年一國,十年滅六國,韓趙燕魏楚齊先後被滅,結束了長達五百多年的諸侯混戰、民不聊生的春秋戰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成為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開啟了歷史的新篇章,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統一貨幣,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
3、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國家規範文字,後來又統一推廣更為簡便的隸書。
4、統一度量衡,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劃一的規定。
5、廢除分封制度,實行郡縣制。為後世沿用至今。
6、修建舉世聞名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長江與珠江水系。
7、嚴厲殘酷的刑律,“夷三族”、“夷九族”,死刑中,單單是車裂就有十多種裂法,讓人毛目悚然。
8、重賦稅重勞役,百姓三分之二收入需上交國庫,七十多萬勞役建阿房宮、驪山陵墓,二百多萬勞役修長城。留下了“長毛”怪物的傳說,“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謠,還有“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故事。
9、更為後人詬病的就是“焚書坑儒”,除有關醫藥、占卜、種植的書籍外,其它全部燒燬,咸陽城外活埋幾百不聽話的儒生。
秦始皇的開卦人生,後人多有評說,這個膽大包天的人,功過都做到了極致。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連自負的狠人王莽也說他:功越千世!
西漢名臣桑弘羊說:功如丘山,名傳後世。
西漢政治家主父偃說:始皇戰勝之威,蠶食天下,併吞列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
明代思想家李贄讚譽:千古一帝!
詩仙李白為他寫過讚美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偉大領袖毛主席也不吝讚詞: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
秦始皇這樣的牛人,我平頭哥只能說佩服得緊,喜歡卻是談不上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