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荊棘皇冠1983

    《水滸傳》是以道家神話體系裡的天罡地煞來進行主線創作的,天罡三十六星為主地煞七十二星為輔,天罡是好漢,那地煞只能是漢子而已啦!再排好漢就顯示不出天罡好漢的偉岸了啊!

    道家神話中天罡地煞的傳說:

    從北斗叢星神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神,每個天罡星各代表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將,地煞星主要是指星相家所稱主凶殺之星,以凶殺無義而為,不稱好漢理所應當。

    地煞還是一個意思?泛指凶神惡鬼,比喻現實的邪惡勢力,可以看出地煞與天罡的區別,有情有義以勇有謀才能算好漢,其它地煞所屬最多算是漢子而已!

    水滸傳裡地煞大多都是比普通人強一些而已。

    回看《水滸傳》中地煞星裡面,都是一些由被逼造反的普通人,有的有一技之長獲得排位,比如地會星“神運算元”蔣敬這樣的,有的被逼投降梁山的人,比如地煞星“鎮三山”黃信,心有悔恨不會效死力的,很多都是相對比普通老百姓而然,有強烈的攻擊性敢死趁凶之人而已。

  • 2 # 楊紫姐姐

    在《水滸傳》中,大家都知道,梁山有108位好漢,其中以宋江為首。他們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卻幹著並不光彩的事情。當然了,他們也是為生存,很多好漢也是被逼的。

    因為在宋徽宗年間,朝政腐敗,宋徽宗天天吃喝玩樂,把朝廷大權交給以蔡京、童貫為首的奸臣。朝政腐敗各級官員窮奢極欲、貪汙成風,對百姓層層壓榨,百姓忍無可忍,所以才會出現梁山這些人。而且還出現了方臘勢力。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按照真實歷史上所說,梁山上並沒有108位好漢,而是隻有36位好漢。《宋史. 侯蒙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由此可見,起義軍的首領不是38也不是108,而是36人。而且還指出了這36位分別是宋江、吳用、晁蓋、關勝、盧俊義、史進、阮小二、柴進、阮小五、阮小七、張青、劉唐、孫立、燕青、張橫、張順、李俊、呼延綽、花榮、李逵、秦明、戴宗、雷橫、楊志、楊雄、索超、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石秀、穆橫、徐寧、花和尚、武松、李英。

    另外,歷史中的宋江,跟小說中宋江,性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小說中的宋江忠義而懦弱,心心念唸的是招安,為招安寒了兄弟們的心,弄得梁山泊四分五裂,真實的宋江卻桀驁不馴,從沒真心接受招安,只是想要儲存實力。過了幾年,宋江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再次舉起義旗,很快就被宋廷鎮壓,起義軍遭到殘酷屠殺。

  • 3 # 綠野萍蹤01

    《水滸傳》中沒有說過樑山只有36位好漢,“梁山泊好漢排座次”時,總共有108個好漢聚義。這一百單八將按照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固有的順序,排定座次。假如按照梁山好漢排位法則來看,題主所說的梁山36位好漢,實際上指的是108人中的三十六天罡。

    其實,題主的這道題目有個坑,假如只以《水滸傳》作答,肯定是沒有領會題意,答案也就不正確了。以我的理解,題主要問的是,《水滸傳》中為什麼只有36為好漢有出處。或者說,《水滸傳》中原本只有36為好漢。

    確如題主所言,歷史上的宋江起義,真的只有36人。至於這36人說的只是頭領,手下還有很多嘍囉,還是這36人就是光桿司令,手底下有沒有士卒,那就很難查到依據而做出準確的判斷了。

    但是,題主的說法也有問題。綠野老道統計過,梁山好漢原本絕對不是36位,而是38位,或者是39位、35位,甚至是33位。這是為什麼呢?

    《大宋宣和遺事》中的梁山好漢

    這部筆記體野史,是《水滸傳》的藍本故事,施耐庵創作《水滸傳》恐怕更多的是從這部野史中獲取的素材,甚至獲得了靈感。比如,楊志與花石綱的故事,楊志賣刀的故事,以及趙匡胤是霹靂大仙下界、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九天玄女傳授天書等等《水滸傳》中精彩的情節,都是基於《大宋宣和遺事》改寫的。

    施耐庵改寫《大宋宣和遺事》的故事,更是以這部野史筆記為藍本,塑造了梁山三十六天罡人物。《大宋宣和遺事》中的宋江及三十六人,就是《水滸傳》三十六天罡的兩份參照名單之一。在這份名單中,梁山的36個好漢分別是:

    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加亮、玉麒麟盧(李)進義、青面獸楊志、混江龍李海、九紋龍史進、入雲龍公孫勝、浪裡百跳(白條)張順、霹靂火秦明、短命二郎阮進、大刀關必勝、豹子頭林沖、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金槍手徐寧、撲天雕李應、赤發鬼劉唐、一撞直董平、插翅虎雷橫、美髯公朱同、神行太保戴宗、賽關索王雄、病尉遲孫立、小李廣花榮、沒羽箭張青、沒遮攔穆橫、浪子燕青、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鐵鞭呼延綽、急先鋒索超、棄命二郎(三郎)石秀、火舡工張岑、摸奓雲杜千、鐵天王晁蓋。

    以這份名單對照《水滸傳》的三十六天罡,有這麼幾個人被施耐庵做了重新安排,沒能進入梁山36位好漢之列。其中,孫立、杜遷被打入了地煞系列,晁蓋被改寫成佛家的護法天王,因為他不是道家的“妖魔”,便不參加最後的大聚義了。

    由此可見,如果按照《水滸傳》的36位好漢算賬,那麼,梁山好漢就只剩下33人了。即便是把孫立、杜遷都算進去,除去晁蓋一人,也只是35位好漢。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無論正史還是野史,說的都是宋江三十六人梁山聚義,然後劫掠州府。梁山好漢招安時,也是三十六人,李若水有詩為證:“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說明宋江從聚義到招安,自始至終都是三十六。宋江自己也說:“來時三十六,去時十八雙。若還少一個,定是不還鄉”。但問題是,《大宋宣和遺事》中說,宋江上梁山時,晁蓋已經死了。

    既然晁蓋死了,那麼,為何還是“宋江三十六人”呢?這個問題,便要到《水滸傳》另外一個藍本中去找答案了。

    《水滸傳》36人主要參考了龔開的畫贊

    從上面所開列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梁山三十六位好漢來看,有幾位的姓名綽號與《水滸傳》出入很大,比如,玉麒麟李進義、火船工張岑、短命二郎阮進,等等。當然,讀者不用多費心,就能識別他們在《水滸傳》中是誰。

    然而,即便是這份名單可以基本上對得上施耐庵筆下的梁山三十六人,但畢竟還不是很直接。倒是南宋遺民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的一份名單,與《水滸傳》中的三十六人更為接近。綠野老道認為,施耐庵極有可能是基於這份名單,然後又綜合了《大宋宣和遺事》中的宋江三十六人,形成了梁山大聚義時的三十六天罡。

    龔開的名單是這樣的:

    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學究、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活閻羅阮小七、尺八腿劉唐、沒羽箭張清、浪子燕青、病尉遲孫立、浪裡白條張順、船火兒張橫、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鐵鞭呼延綽、混江龍李俊、九紋龍史進、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插翅黑虎雷橫、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鋒索超、立地太歲阮小五、青面獸楊志、病關索楊雄、一直撞董平、兩頭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沒遮攔穆橫、拼命三郎石秀、雙尾蠍解寶、鐵天王晁蓋、金槍手徐寧、撲天雕李應。

    這份名單中,沒有公孫勝、林沖、杜千,而在梁山大聚義時,這三位好漢中有兩位是三十六天罡人物。假如把林沖、公孫勝綜合到龔開的名單中,那麼,梁山好漢就是38人了。即便是去掉晁蓋,也是37人。為此,施耐庵把公孫勝、林沖調入三十六天罡,把孫立打入地煞。同時,按照《大宋宣和遺事》中說的,讓晁蓋在曾頭市中箭,提前出列,不再參加梁山大排名。

    於是,《水滸傳》中的36人便隆重出場。

    從兩個藍本人物名單中可以看出,施耐庵是在總共39人的大名單中,按照《水滸傳》故事,尤其是主題的需要,最終擬定了一份三十六天罡名單。而且,同樣把孫立、杜千這兩個人物寫進了地煞系列,假如按照題主的問題來作答,梁山好漢在《水滸傳》中也不是36人,而應當是38人。

    因為,孫立、杜千是梁山好漢中的“元老”,尤其是孫立,以藍本人物來排序,他們兩人與晁蓋一樣,都應該排進天罡系列的。這樣一算賬,梁山好漢就有39位了。

    那麼,施耐庵為何把孫立、杜千三人排除在了三十六人之外呢?何況,龔開可沒說晁蓋在宋江上山時就死了,施耐庵憑什麼把也排除在天罡系列之外,甚至連大聚義時都沒給晁天王安排個坐席呢?

    《水滸傳》賦予三十六人新故事新寓意

    上文講到,《水滸傳》三十六天罡主要來自於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畫贊》。這一說除了這份名單更接近梁山大排名時的人物名單,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龔開給三十六人都配了一首贊詩,簡要的介紹了每一個人。也就是說,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都有寓意。

    施耐庵在重塑梁山三十六天罡時,大都借鑑了《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的人物寓意,結合其綽號配備星煞名。梁山大排名時,就以人物對應綽號,綽號對應星號,以星號所處的位置排定每一個好漢的座次。三十六天罡如此,七十二地煞也是這樣的。

    杜千沒有進入龔開的大名單,自然就被施耐庵列入地煞系列。晁蓋也沒有被上星號,因而,一百單八顆星煞中就沒有晁蓋的位置了。施耐庵為何不給晁蓋上星號呢?問題還是出在龔開這裡。龔開說“鐵天王晁蓋”:毗沙天人,澄紫金軀。頑鐵鑄汝,亦出烘爐

    原來,晁蓋是佛教的毗沙門天王。按照“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的故事來看,施耐庵寫的是道教鎮鎖的妖魔在梁山大聚義。大唐洞玄國師是道家的張天師,他怎麼敢把佛教的護法天王鎮鎖在龍虎山伏魔大殿的地窖中呢?

    既然《大宋宣和遺事》中說晁蓋已死,那麼,正史、野史中為何還是宋江等三十人呢?大概的原因有可能是宋江聲言有三十六人,誰也沒去點數。那麼宋江又為何要如此虛張聲勢呢?多一人少一人,也無妨大事吧。

    以這部野史筆記,以及龔開的畫贊所言,估計宋江是把晁天王鑄造成了一尊造像,帶著他東征西討,或者也是尋求毗沙門天王的庇佑吧。這樣說並非憑空猜測,《水滸傳》就是這麼寫的,施耐庵把“鐵天王”改成“托塔天王”,而托塔天王就是毗沙門天王。這個人物寄託著施耐庵的宗教思想,佛道合一,佛在道上,道家妖魔要在佛的指引下還道。

    晁蓋的問題大致是這樣的,那麼,孫立呢?兩個版本的原型人物中,孫立都在三十六人名單中,施耐庵為何就把他打入了地煞行列呢?而且,更氣人的是,解珍解寶是孫提轄救出來的,他們高居天罡系列,領頭的孫立卻被打入地煞。而且,孫立的武功高強,憑此也應當坐在天罡的位置上。

    綠野老道上文講到,梁山好漢排座次,是以人物對應綽號,綽號對應星號,星號決定排名。這一點,似乎也不能完全解讀孫立的問題。

    其實,施耐庵塑造梁山人物,不是照搬藍本,更不是原汁原味的移植平話雜劇以及民間傳說,而是賦予了新的含義。孫立進入地煞行列,與施耐庵隱寫大明王朝的一段祕史有關。

    還是《水滸傳》開篇故事中的事。施耐庵說“朱洪武”誤走了妖魔,這個妖魔其實就是“孫立”,也就是立孫子做皇帝,導致了靖難之役,天下不太平,百姓沒了快樂。趙匡胤滅掉五代諸國,開創太平之世,這是正道。反其道而行之,導致天下大亂便是妖魔。

    由於這個寓意,朱武排在了地煞第一位,是“地魁星”,地上的魁首。如此,“孫立”總不能排在爺爺前面吧。

    因為施耐庵再造梁山故事,重塑梁山好漢,所以,《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便去掉了晁蓋,把孫立、杜千下放到地煞,最終還是36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建議做數學題不要輕易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