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bayang159

    誰說德國無法對英國使用空降突擊了。

    德國的短腿轟炸機都能飛到倫敦了,容克老媽拉幾個傘兵飛到英國肯定不成問題。

    但問題是,這些傘兵飛過去幹什麼呢?

    就算德國傘兵天下無敵,一個打十個,狠虐英國步兵,佔領英國港口、掃平英國機場、哪有什麼用呢?

    對付不了英國強大的本土艦隊,你就是把德國的裝甲部隊全空投過去也沒鬼用。

  • 2 # fllaylover

    空降?空降從來就是奇兵,打克里特島德國傘兵幾乎團滅,城市花園美英傘兵傷亡慘重,沒有地面部隊,你家傘兵拿著FG42去擼大英的傻丘那種連四號都不一定啃的動的鐵王八?

  • 3 # 轉世輪迴追夢人

    沒有控制制海權和制空權,那些空投的部隊缺乏後續部隊支援和缺乏彈藥食品藥品等後勤支援,缺乏重武器的條件下,一定會陷入包圍,被圍殲。

  • 4 # 漩渦鳴人yy

    德中國人不是傻子,你要想佔領英倫三島,你需要多少的空降兵?你需要多少裝備?

    這麼和你講吧,當時的英國不列顛島嶼的上空可不是德中國人說了算,雖然德中國人能夠對他進行大轟炸,但是德國並不能完全掌握制空權,在有的地區戰鬥機根本就無法護航,轟炸機只能捱揍。

    你如果在英倫三島上面投放空降部隊,那英國的空軍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反撲,而你的部隊將會面臨成千上百的敵人的進攻。

    尤其是當時的空軍夜戰能力簡直差得令人髮指,你的德國空間真的能掌握制空權,到了晚上那還是得抓瞎,你的這些空軍的空降部隊簡直就是成為了活靶子。

    德中國人也在戰爭的前期不斷地適應自己的空降部隊,也知道空降部隊的極限究竟在哪裡,所以你看後來德中國人有使用過空降部隊吧,沒有德中國人也明白空降部隊有自己的弱點,再大規模的兵團之間的對決的時候,空降部隊著實沒什麼大用場,至於說後來的諾曼底登陸那個純粹是美國和英國把氣給養足了希特勒上當,所以才導致這一次作戰行動之中,英中國人可以出其不意使用空降部隊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你真的要用空降部隊去打一場硬仗進行大兵團間的對決的話,詳細情況你可以參考一下市場花園行動,你的空降部隊往下面跳傘的時候簡直就是成為了別人的活靶子,你的空降部隊跳下去,那就是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別想作戰啊,你唯一能夠想的就是能夠好好地降落到地面,而不是死在半空之中。

  • 5 # 紅色手電筒

    況且英國是一個國家,有24.4萬平方公里,需要多少傘兵才能全部佔領,後來德中國人在克里特島投入了2萬多人才把全島佔領,克里特島才多大,8300平方公里,英國本土的面積大約是克里特島的30倍,德中國人員投入60萬人才能滿足要求,而這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德國的空運能力,後來斯大林格勒德軍不到30萬人被圍,德國空軍的空中運輸都無法保證被圍德軍的供應,60萬人就更甭提了。

  • 6 # 銳度何老師

    入門級的軍迷往往更執著於各種槍械,尤其是現在,在遊戲、電影的影響下,狙狙狙的不離嘴,恨不得每個人,一直到炊事班都人手一狙。資深一點的軍迷樂意研究飛機、導彈......但從拿破崙戰爭開始一直到現在,地面戰爭中的核心裝備是:大炮。

    沒有大炮,大部隊打不了仗。

    二戰時期,炮火殺傷的敵人就已經佔了地面武器的80%。如果一支部隊失去了大炮,也就等於失去了80%的戰鬥力。而失去80%的戰鬥力,剩下的那20%也就基本上等於零了。

    中國對越作戰的時候,炮火對越軍造成的殺傷曾經達到了90%。這就是炮兵被稱為戰爭之神的原因。

    而在一戰期間,歐洲這些國家的軍事工業已經極其發達,戰爭中大炮的應用就已經很驚人了。步兵衝鋒之前要進行炮火準備,而這種炮火準備動不動就1周,半個月,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一百萬發的炮彈。

    這樣的衝鋒,一次步兵死一萬人。如果沒有這一百萬發的炮彈呢?會死多殺人?十萬,二十萬是絕對不夠的。

    到了二戰,火炮的重要性更是進一步加強。失去了大炮的部隊,拿著步槍對射,也就不比民兵強多少了。

    二戰期間的德國雖然有比較優秀的傘兵,也能進行規模比較大的空降作戰。但它並不能同時空降重灌備,尤其是大炮。當時的德國空軍的戰機數量也不少,但它還是以單引擎的小飛機為主,並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四引擎重型運輸機。根本沒有把上千門大炮和幾百萬發的炮彈運過去的能力。

    德軍的拿手好戲坦克也運不過去。對於中國來講,空運坦克,這種能力都得是隨著運20的服役,現在才能擁有。這是個大難題。

    戰爭的賬得這麼算:你有十萬人我有十萬人,我把你這十萬人殲滅了,我自己損失8000,這叫勝利。如果我自己也損失了五萬,就談不上勝利了。剩下的這五萬人戰鬥力會急劇下降,絕對不是你原來十萬人的50%,只有20%,甚至更低。

    如果當時德國向英國空投50萬輕裝步兵,沒有大炮、沒有坦克,沒有汽車、沒有摩托......這樣的一支部隊首先它運動不起來,無法打穿插、迂迴這類的標準戰術。遇到阻擊,也不能用炮火進行摧毀。至於閃擊戰就更不要想了。

    當然,由於在歐洲戰敗,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陸軍也失去了大部分坦克、重炮。但在本土,組織起來50萬輕步兵也沒問題。

    這兩支輕步兵軍隊打起來,運動的很慢,沒有重火力,打起來只能是消耗戰。今天你死5000,明天我死5000......根本打不出在法國、蘇聯那樣的大規模殲滅戰。僵持半年,等英國生產出新的坦克、大炮,這些德國輕步兵的末日也就到了。

    200輛坦克,1000門大炮,50萬發炮彈,一個突擊,這50萬輕裝步兵根本頂不住。而且50萬人的軍團,如果遭到圍攻,陷入困境,被消滅10萬人以後,剩下這40萬,會瞬間崩塌,直接投降。這在二戰中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當然事情也不會太複雜,這麼大規模的空降,再加上英國幾百架飛機,想保密,想保密行軍路線是不可能的。德國空降兵一降落,英中國人就會在外圍挖戰壕,這都是一戰家傳的手藝。德軍沒有大炮和坦克,也肯定是無法衝出去,只能被困在一個區域裡。僵持半年,英國生產出新的坦克、大炮

    ......德國在這期間也可以想辦法弄進來大炮、坦克,但肯定是數量有限,總之還是會被慢慢的消耗掉。

  • 7 # 戰略論

    施圖登特的作戰計劃大膽而有效,以現在的眼光的來看,德軍最有可能也代價最低的佔領英國本土就是在法國戰役的第一階段結束以後,即英國遠征軍剛剛從敦刻爾克撤離時候,在這時德軍就要將注意力轉移到英國身上,空降部隊按照施圖登特的作戰計劃實施空降,而對法作戰第一階段結束後騰出的相當一部分德國陸軍便要立刻準備登陸英國,海上和空中的運輸要同時展開,鑑於英國本土陸軍實力的弱小,德軍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軍隊,一個野戰集團軍的兵力足夠了,不過所有的空軍和海軍都要投入這一作戰中。1940年前半年是德國唯一可能成功佔領英國的機會,此後英國本土的防禦日趨嚴密,單純的空中突襲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完全是自殺行動。

  • 8 # 瘋狗的輕武

    因為空降部隊它是特種用途啊~ 空降是需要配合主力部隊的,否則丟進去就是送死。所空降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快速打擊和反應,而且打擊目標都是一些關鍵點。

    比方說諾曼底登陸之前,英美丟了一堆傘兵到法國,為的是佔領或者破壞橋樑、道路,以起到阻斷或者遲滯德軍裝甲部隊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破壞內陸的火炮、防空陣地,給灘頭部隊的登陸創造條件。

    包括在德國入侵挪威和丹麥時,也用空降兵直接控制機場,並通過機降手段補充重灌備和兵力,與登陸部隊和步兵部隊多點開花。

    但空降兵的限制太大了,因為重武器的缺乏,如果遇到敵軍裝甲部隊基本沒還手之力,而且空降兵的補給困難,只能維持低烈度的作戰,如果友軍的地面部隊沒有配合突破會師的話,那真的沒得打。

    其實可以參考市場花園行動。盟軍四萬多空降兵落地後遇到了當時已經被打的很殘,在安恆修整的黨衛軍第九、第十裝甲師,結果死的有多慘。

    所以說,德中國人當時降個基本沒抵抗的挪威丹麥還行~ 自己的艦隊和陸軍還能配合著打。但打英國想多了,德國壓根沒有能力將地面主力部隊登陸英國的能力。光丟那麼一群空降部隊,沒有重武器,沒有後援補給,去英國就是活活被玩死的。

  • 9 # 真音速大貓貓

    恭喜你,你這個提議讓戈林元帥光榮地為元首跳進了焚化爐--如果戈林和希特勒聽你的。

    斯大林拍案叫絕,希特勒的鬍子不大,腦洞不小,德中國人做不成的事情,偉大的蘇維埃未必就不行。

    1942年,蘇聯趁德國還未恢復過來,悍然入侵德國。但是由於戰略思想落後,戰術拙劣,以及部隊武器落後,蘇聯被打退了。

    德國最終敵不過蘇聯,向蘇聯投降,紅軍接收德國和德佔法國。

    1950年6月6日,完成了準備的蘇聯出動十萬架次飛機向英國投送了超過七萬人的傘兵,佔領了英國沿海地區12座戰備機場。

    1950年6月12日,斯大林接到報告,傘兵全軍覆沒,突發心肌梗塞,死了。

  • 10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我的天哪!把傘兵空降到英國想幹什麼?

    傘兵的主要作用:

    一、奪取並扼守敵縱深內重要目標或地域;

    即要奪取,還要扼守。德國傘兵想奪取哪裡?怎麼扼守?這樣一支孤軍能堅持多久?

    二、破壞敵方指揮機構、機場、港口、交通樞紐、後勤基地、或重要武器;

    這些地方都可以破壞,然後呢?傘兵部隊就等著被反撲殲滅嗎?用其它方式比如轟炸機也能更好地達到目的,為什麼非要用傘兵呢?

    三、支援在敵後作戰的部隊和游擊隊等特種作戰。

    德軍哪有在英國本土敵後作戰的部隊和游擊隊?

    總的來說,傘兵部隊主要是為了利用其突然性和隱蔽性的特點,配合主力部隊做戰的,是整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適合單獨大規模地使用。

    傘兵的主要侷限性:

    一、散佈範圍比較大,難以有效組織;

    二、大規模傘降必須要空軍部隊爭取到一定時段內的區域性制空權;

    三、傘降對於著陸場地的地形和天氣條件等要求比較高;

    四、降落後傘兵就是步兵了,嚴重缺乏機動性,難以執行較大範圍的機動任務;

    五、由於條件限制,傘兵部隊一般嚴重缺乏重火力,很難對抗重灌部隊,也很難執行攻堅任務;

    六、傘降的費用相對高昂,需要佔用空地兩方面的人力物力資源,還需要多方的緊密協調配合,還必須有專門的裝備,為達成戰鬥任務而進行的訓練成本也相對較高。

    實戰戰例:

    小規模的傘兵突擊的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如突襲埃本.埃馬爾要塞,營救墨索里尼等,因為任務比較單一,規模小,易組織,目標也小。

    大規模傘兵獨立作戰的戰役是德軍攻取克里特島,傘兵損失十分慘重,導致希特勒親自下令,不允許再把傘兵部隊投入到類似戰役中。

    諾曼底登陸中,美國傘降部隊的戰績也很不理想,傷亡也是很重大的。

    結論:

    在沒有大規模主力部隊登陸配合的情況下,德軍用傘降的方式打擊英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祖孫遭人持鐵杴報復毆打致1死1傷,什麼原因讓人如此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