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分七孔、八孔、九孔的。其中八孔和九孔是改進型的,七孔是傳統的。
葫蘆絲也稱葫蘆簫。葫蘆簫由於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因此,有人又把它稱為“葫蘆絲”。
葫蘆簫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吹奏樂器,它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歡、最常用的樂器之一。
歷吏由來
葫蘆簫的歷史悠久,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公元前221年以前),不過,今天的葫蘆簫在構造上仍然保持著古代同類樂器的特點。
葫蘆簫的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是由一個完整的葫蘆,加上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的。在葫蘆的柄端,插有一根竹管作為吹口,葫蘆作為共鳴箱;葫蘆的底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竹管上都鑲有一枚銅製或銀製的簧片,中間的那根主管最粗,上面開有七個音孔,可以吹出旋律,兩旁的副管只能發出與主管共鳴的和音。
葫蘆簫和其它簫類樂器一樣,音量比較小,但是,它的主管發出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兩根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給人一種含蓄、朦朧的美感。
葫蘆絲分七孔、八孔、九孔的。其中八孔和九孔是改進型的,七孔是傳統的。
葫蘆絲也稱葫蘆簫。葫蘆簫由於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因此,有人又把它稱為“葫蘆絲”。
葫蘆簫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吹奏樂器,它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歡、最常用的樂器之一。
歷吏由來
葫蘆簫的歷史悠久,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公元前221年以前),不過,今天的葫蘆簫在構造上仍然保持著古代同類樂器的特點。
葫蘆簫的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是由一個完整的葫蘆,加上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的。在葫蘆的柄端,插有一根竹管作為吹口,葫蘆作為共鳴箱;葫蘆的底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竹管上都鑲有一枚銅製或銀製的簧片,中間的那根主管最粗,上面開有七個音孔,可以吹出旋律,兩旁的副管只能發出與主管共鳴的和音。
葫蘆簫和其它簫類樂器一樣,音量比較小,但是,它的主管發出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兩根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給人一種含蓄、朦朧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