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釋出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掌握、處理 [take charge of]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非子·揚權》
承擔 [bear]
實為人樸素無文,推聽掌家 樊得和 孫升等為提掇,眾享其利,而 實司其名。—— 明· 劉若愚《酌中志》
通“伺”。偵察,觀察。 [observe]
為人下者,常司上之,隨而行。——《墨子·號令》
〈名〉
官吏;方面之長 [official]
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 [department under a ministry]。唐宋以後,尚書省各部所屬有司。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書吏、獄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連必多方鉤致。——清· 方苞《獄中雜記》
〈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釋出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掌握、處理 [take charge of]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非子·揚權》
承擔 [bear]
實為人樸素無文,推聽掌家 樊得和 孫升等為提掇,眾享其利,而 實司其名。—— 明· 劉若愚《酌中志》
通“伺”。偵察,觀察。 [observe]
為人下者,常司上之,隨而行。——《墨子·號令》
〈名〉
官吏;方面之長 [official]
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 [department under a ministry]。唐宋以後,尚書省各部所屬有司。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書吏、獄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連必多方鉤致。——清· 方苞《獄中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