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抑鬱症這個被稱為心靈感冒的普遍而普通常見的病,會這麼痛苦,會生不如死?抑鬱症發作真的是要多痛苦有多痛苦,整個世界都變得黑暗而扭曲,太可怕,很多專家都說,抑鬱症比癌症更痛苦,這話一點不假,親身經歷過抑鬱症,得過這個病的人才能體會那種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的痛苦。最可怕的莫過於悲觀絕望厭世了,抑鬱症病人一旦絕望,一旦真正的絕望,那離自殺就不遠了。我就是死活想不通,這個看似很不起眼,不被人熟知的病,怎麼會痛入骨髓,怎麼會痛苦到生不如死悲痛欲絕的地步,非逼的人自殺不可?
-
1 # 易道家業向益賢
-
2 # 李建學心理諮詢
抑鬱症為什麼這麼痛苦?
抑鬱症已成為威脅人抑鬱症患者常情緒低落、意志減退、興趣喪失、自罪感、注意困難、食慾喪失和有死亡或自殺觀念,其他症狀包括認知功能、語言、行為、睡眠等異常方面的表現。這些變化均導致患者人際關係、社會和職業功能的損害。
有時候,我們常常把心情低落、消極、傷心等抑鬱情緒等同於抑鬱症,低估了抑鬱症的“殺傷力”。
但事實上,讓抑鬱症患者最痛苦的是無類健康和影響生活幸福度的嚴重疾病。無論是明星還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多的抑鬱症患者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讓人不禁懷疑,抑鬱症真的這麼可怕嗎?
無法抵抗的無望感。1.抑鬱症患者常常會自我批評,如“我是個失敗者”“別人都可以,我不行”,根本無法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2.思維反芻,是抑鬱症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思維反芻的存在會延長抑鬱發作的時間,使得抑鬱症容易復發。存在思維反芻的患者常常認為思維反芻可以讓自己想得更清楚,對事物更有把握,或者會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但實際上思維反芻使得個體疏遠了獎勵性更強的、更積極的行為和活動,導致了孤立和被動。
另外,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因為自己處於抑鬱心境而批評自己。
他們會這樣說“我不應該感到抑鬱”,或者“我應該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被鎖在一個自我迴圈的認知圈裡,“我感覺到抑鬱,是因為我批評自己;我批評自己,是因為我感到抑鬱了;我感到抑鬱了,是因為我有抑鬱症”。
因此,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幫助抑鬱症來訪者認識到:其本人並沒有選擇抑鬱症,抑鬱症常常是一個生物學過程,自我批評並不會有助於任何人從抑鬱症中擺脫,對抑鬱症負責就意味著接受抑鬱症這一事實,從而去尋求幫助和治療。患者表現出來的無望感、迴避、拖延,在很大程度上是抑鬱症的表現。
長期抑鬱,多與早期依戀關係有關長期的較嚴重的抑鬱,大多是早年與父母的依戀關係有著創傷,比如母嬰關係。嬰兒在媽媽眼中看不到喜愛和親密,母嬰互動中極少有愉悅的感受,這是抑鬱症形成的土壤之一。後天可能由於感情失利、工作受挫等誘因陷入抑鬱,也可能沒有外在原因,內在長期感受到痛苦的煎熬。
而一個母嬰關係較為健康愉悅的人,或許遭受同樣的挫折,也會失落痛苦,但卻不會持續的陷入抑鬱。
-
3 # 圖憂
抑鬱症痛苦外在誘因很多,每個人不一樣!
夢想與現實差距,現實與自身條件妥協不了,沒有自我認同!挫敗感強!
承載,負重太多壓力,緩節不了,應變不了、釋懷不了,就壓抑自己,長時間負荷,尤其周圍人寄望於你,你又讓到人失望,你就有了負罪感,自我譴責的痛苦!負罪前行
靈魂沒有歸屬地,精神沒有依託,因為一個人精神上轟塌!靈魂又不停遊離在尋找歸屬時!會很累,消耗心緒,精神狀態頹廢!內心也在枯萎!沒有的能量感!痛苦迷失!
欲救的得不到,未此在不斷追求、尋求!
如學歷、工作、情感、權貴!痛苦由此產生!
人在困難、不幸,最磨礪人的情志!扛,熬應變好了能重生! 熬不好苦痛是種折磨!困頓下去!
人情人心的轟塌,接受不了!無法面對,痛苦自己是人心薄涼,感受不到了愛!外在原因可以找,內在病因,只能需求醫生!
-
4 # 未來可期的妮妮
對於抑鬱症,很多人都說有什麼好抑鬱的呀,沒事找事罷了!但沒有人願意抑鬱的,其實抑鬱到底是什麼呢?人為什麼會抑鬱呢?童年的陰影,生活的不如意,職場上的種種不適應都會造成人心情低落,但那不是抑鬱,抑鬱的人真的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受傷的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接受重創,接受別人無情的打擊,自己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失去了活著的意義,這就是抑鬱嗎?其實我們不懂的,也許那些被判定為抑鬱症患者的人也不懂,明明感受到生活的召喚,感受到外界的關心,但不願意去觸碰那一絲溫暖,害怕,恐懼,只想蜷縮在自己的世界,因為世界裡只有自己,只有可悲的自己,有人說過抑鬱症患者因為善良所以容易抑鬱,我不否認,但也是因為自私和自卑。自私,自卑而善良的人只會越來越拒絕去觸碰這個世界所有,因為自私只想接受別人的溫暖而拒絕回饋,可溫暖是相互的,對方感覺不到你的溫暖又怎麼會一昧的付出呢!因為自卑所以不會愛自己,不會愛自己的人又怎麼會愛別人!因為善良所以覺得自己的自私和自卑是多麼的差勁!也許只有學會愛和擁抱愛才能真正的幸福吧!
-
5 # 使用者98449670981
我以前也是抑鬱症,不過現在治好了。在我看來,抑鬱症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重度、中度、還是輕度都一樣,都是心理出了毛病,有的病的輕,有的病的重,所以表現就不一樣。我是重度抑鬱,我犯病時的症狀是:焦慮、擔心、躁狂、雙向情感障礙,睡不著覺、胡言亂語、吃不下東西,情緒失控,精神分裂,幻聽,光怕別人害我。別人說什麼也聽不進去,家人根本理解不了我的感受,走到大街上亂叫喚,每年犯病住院2次。每天必須吃藥,不吃藥睡不著覺,胡思亂想;吃了藥精神越來越差,什麼活也幹不了,記不住東西,前頭說後頭忘;感覺自己就是個廢人活著就是受罪,長期用藥還有了許多病發證,虛胖,頭暈。後來朋友給介紹了一個醫生做了一下心理開導,喝了幾副中藥調理了一下身體好了。但是他一天就看10個人。 現在記憶力恢復了,體重也減輕了,身體也有勁了,自我感覺比以前年輕了10歲。現在回想起來前幾年犯病時,就跟做夢一樣。誰有這種情況,我可以告訴你哪看好。
-
6 # 暖心理
抑鬱症又稱心境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一般來講,我們常常用“三低”來描述抑鬱症,指的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減少,核心是對自我價值的否定,覺得自己活的沒有價值,人生沒有意義,甚至有自殺的想法或行為。病程要持續15天以上,才會被診斷為抑鬱症。具體的病情程度要由心理科或精神科醫生診斷做出。臨床上把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題主所說的,指的是重度抑鬱症,用英國政治家丘吉爾把它比作猖狂的黑狗。它是全球各中國人面臨的第四大疾病。研究顯示,每50個抑鬱症患者就有1個人自殺,可見患者的精神痛苦程度有多嚴重
總結各方面的研究,結合我在心理諮詢實踐過程中的案例的經驗,個人認為抑鬱症痛苦的最大原因來自於對自我價值的否定。一般來講,抑鬱症患者的發病,大多經歷了重大的失去性事件,比如被失戀、失業、失去重要的親人、破產等。患者感覺自己的社會價值被否定,人生失去意義。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患者的自尊感遭到否定,整個對於人生的動力缺失。導致患者感受是自己處於無盡的黑暗或者泥潭中,根本沒有能力改變,內心絕望。此時患者根本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即使自殺,也是他們的症狀減輕後,有了行動能力以後才執行的。
-
7 # 木同先生Karen
前天,一個人去了本市最大的三甲醫院精神科心理門診,不出所料,大夫說你必須吃藥。來士普和艾地苯醌,拒絕了醫生開安定類藥物,出來門診,一個人坐在醫院的角落,發呆,直到下午,拖著疲憊的身體,不想回到沒有Sunny的家,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晃悠,呆坐在馬路旁,雖然吵鬧,但此時我卻聽不到任何聲音,或者說,這個世界彷彿與我無關。我是名佛教徒,很可惜,此時的我,顯然並沒有對佛法升起足夠的信心,雖然我不會自殺,但是還會有這種念頭出現,每天我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和它抗衡。我也是醫學院校出身,和大多數醫生一樣接受了5年的醫學教育。可是,我好像還是沒有完全接受抑鬱症是一種具有生理基礎的疾病,所以,雖然醫生告誡我必須服藥,儘量不要一個人呆著,而我選擇了沒有繳費開藥,每天一個人呆著。並非不想接受別人的幫助,只是,連我自己都無法接受抑鬱症,又怎能期冀於別人正確對待呢,如果我從中感受到一絲的不理解和厭煩,或者覺得我脆弱不夠強大矯情…恐怕我連最後一口氣都要撐不住了。所以,我除了和一位摯友坦白以外,選擇獨自承受,至於結局,我真的不知道…朋友遠在澳洲,聽了我一兩句簡單陳述,立馬要給我辦簽證買機票直飛澳洲陪她,是,她就是那麼純真簡單又溫暖,說我想吃你做的飯,過來陪我!我被她的舉動溫暖到了,可是我不能這樣做,家庭和經濟問題擺在眼前,我不能那麼自私,而且,我也不認為一趟旅行可以改變什麼。以前我也認為一個把抑鬱掛在嘴邊的人一定內心脆弱和矯情,這一次,我知道,一個沒有得過抑鬱症的人是永遠無法理解抑鬱症的… 嗜睡與失眠交錯出現,暴飲暴食與絕食相互登場,早上最大的恐懼是看到了太陽,想著痛苦的一天又要開始了,晚上會好些,狀態能自控一點,也許會讀經和唸佛。 好像失去了自我,像丟了魂兒一樣,目光呆滯,思維遲緩,注意力不集中,目光渙散,無法聚焦。心悸,頭痛。幻聽,對,腦子裡會自動播放無數煽風點火的聲音,看見馬路上的車子,自動播放被撞飛的畫面,看見刀就想劃自己,不自主地上到25樓,在室外欄杆旁發呆,無數的聲音對我說,你好可笑,跳下去吧,下地獄也比你現在好吧…不吃不喝不動,168的身高,我現在不到90斤… 好不容易想煮米飯吃,結果可能按到了保溫鍵,等吃的時候開啟一看是一鍋半生不熟的米…下樓買醬油,12+6是多少愣是反應不過來,還是讓老闆告訴我總數的。你看,連最起碼的正常生活都很難… 負罪感,對佛菩薩,對上師,對家人,對朋友…滿滿的負罪感,想哭也哭不出來,像塊木頭,什麼都感覺不到了,只有無盡的黑暗和絕望。 據說,抑鬱症有很多trigger ,回想了一下,也許一直積攢了太多負面情緒,才會突然爆發吧。一個月內,考博複試意外被刷…回家照顧病重奶奶,卻眼睜睜看見養我長大的人撒手人寰…找工作…家庭壓力…修行…被最信任的人說成一無是處…曾經的一切都發生變化,像洪水猛獸一樣瞬間吞噬了我,彷彿世界的燈一下子滅了無力掙扎,我祈求佛菩薩加持,可是又覺得自己太差了,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加持。 我怕自己退失了修行的心,我怕自己一個人撐不了多久了,我怕…我好害怕… 何去何從,我也不知道,但我會努力活著。 略微的痛感,提醒我,我還活著…
-
8 # 誰明浪子心
09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睡眠不足,每天頭痛。漸漸的記憶力開始下降、健忘,脾氣變得暴躁,和同事在一起工作的時候,我經常走神,別人總是在問我: 你在想什麼?_? 我很無奈,我很想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但始終都無法做到,很簡單的的事我都記不住,就連思維能力都下降了,覺得自己變得好笨,沒辦法繼續工作了。情緒變的很低落,喜歡聽悲傷的音樂,覺得音樂能讓我忘記痛苦,我心裡萌生了一個想法——出家當和尚,也許只有遠離喧鬧的城市我才能靜下心來,六根清淨、無牽無掛那該多好。
2010年,我去了當地最好的醫院——協和,診斷結果出來了,中度抑鬱症。吃了很多藥,感覺副作用很大,難以承受,我直接停藥,就這樣又過了一年,新的症狀出現了,我經常無故的早醒,一旦醒來就無法入眠,我很羨慕身邊的人,能睡個好覺,能正常的工作。我覺得自己變了,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也沒有那麼熱衷了,不想再去上班,覺得自己經常犯錯,無法完成工作,病情越來越嚴重了,我經常出現徹夜難眠的現象,去了好多醫院,都沒有療效,父母和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很正常,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從那以後,我經常和家裡人吵架。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使我變得頹廢、沮喪、一蹶不振,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
我萬念俱灰,把自己關在家裡靜靜的回憶過往,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好想解脫痛苦,活著已經毫無意義了,我什麼事都做不了,連自己的夢想都無法堅持下去了,腦袋大不如從前了,記憶力還不如50歲的人,思維邏輯總是那麼混亂,想著想著,我開始流淚了……
2012年的臘月,那一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已經想好怎麼去自殺了,終於要解脫痛苦了。於是,我服下半瓶安眠藥,心裡在想: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醒來,也許永遠不會再醒來,那該多好啊! 第二天,我睜開眼睛看到的竟然是六個點滴瓶,我母親對我說,你總算醒了……
我沒想到我被救了,算是自殺未遂吧!事後我想通了,老天爺既然讓我活著,那我就好好的活著吧!
就這樣,我又渾渾噩噩的過了5年,我現在對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我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抑鬱症給我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想問天問大地這是為何?
-
9 # 兔肉菌
自殺是嚴重抑鬱症最悲慘的後果。自殺未遂,自殺企圖在抑鬱症患者中非常普遍。
好萊塢著名羅賓威廉姆斯,哥哥張國榮都因為抑鬱症離開了這個世界。抑鬱症究竟給患者帶來了什麼?
影響腦區多項研究表明,心理疼痛和身體疼痛激活了一些相同的大腦區域。種疼痛型別相關的區域包括腦島,額葉皮層區域(包括前扣帶皮層)和丘腦(大腦中繼站)。所以,心理疾病也會導致生理痛苦。
睡眠紊亂幾乎所有抑鬱個體都會出現睡眠問題:80%的患者出現了失眠的症狀,而15%則出現過度睡眠的症狀。失眠本身似乎是抑鬱症的危險因素。大多數患者抱怨身體疲勞。
身體疼痛大多數人覺得抑鬱症是情緒壓抑的心理問題,但實際上50%的病患同時也出現了生理問題。它可能表現為頭痛,腹痛或腰背部,關節和頸部肌肉骨骼疼痛。
雙重打擊西雅圖研究中心一項涉及25,000名患者研究表明,即便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況有所改善,但是生理病痛卻不見得會消退,這會導致患者情緒低落,造成患者情緒更加低落的惡性迴圈!
科學家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士認為抑鬱症狀有多種原因,而不是採用抑鬱症的思維或身體解釋。在目前的觀點中,抑鬱症可能是由精神因素和身體因素共同造成的。不再需要選擇單一原因。沒有一個單一的原因可以完全解釋和解釋所有型別的抑鬱症。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請帶他及時就醫,給他更多的溫暖與關愛!
-
10 # 濟溪河是中藥師
前幾天,筆者回答了幾道有關抑鬱症的問題,其中有問:普通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怎麼區分,小編倔奇回答了。今天在這兒再補充一下,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還在於痛苦程度的不同。抑鬱情緒,只是情緒壓抑、低落、苦悶、煩惱,痛苦指數較低;抑鬱症除了鬱悶之外,更有悲觀、失望甚至接近絕望!痛苦指數較高。那麼,得了抑鬱症為什麼會那麼痛苦呢?倔奇從三個層面來解釋一下吧:
一、心理。
抑鬱症患者,患病前心理即是敏感的、脆弱的,患病後,心理狀態愈加不穩定,對外界事物過於敏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表現出恐懼、擔憂、緊張、害怕等情緒,痛苦指數上升;
二、神經。
抑鬱症患者,與普通人群,神經遞質分泌是不同的。抑鬱症會導致患者神經遞質分泌異常,表現出頭腦發緊,如同頂著個緊緊的鍋蓋,思維遲鈍,自覺愚笨,能力下降,開始自我否定、負罪感,莫名內疚,痛苦指數上升;
三、精神。
抑鬱症是精神類疾病的一種,在抑鬱症的初期、中期,患者的智力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對自己的遭遇、境況,是有清晰認知的,所以隨著症狀的加重,正常行為能力的進一步受限,挫敗感更加強烈,精神上更加苦悶、無助,痛苦指數進一步上升。
綜上所述,患有抑鬱症絕對是一場或多場痛苦的經歷,值得健康人群理解、同情和幫助。
由於抑鬱症的主要臨床特徵是顯著和持續的抑鬱,它是情緒障礙的主要型別。情緒抑鬱可以從憂鬱到悲傷、自卑和抑鬱,甚至是悲觀主義、自殺企圖或行為或僵硬。有些患者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激動,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幻覺、妄想和其他精神病症狀。
此外,每次攻擊至少持續2周,老年人甚至幾年,大多數病例往往有反覆發作。他們也感到無力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以逃避、對抗和和解的方式面對局勢。
在長期感到無力之後,如果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長期的無力感,整天嘆息,工作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對子孫後代來說,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站立,同時也會伴隨頭痛。這種疼痛是一種鈍痛,不是劇烈的,而是沉重的,有一種壓力感。它就像你腦子裡的烏雲。
有時它會突然消失,就像被風吹走一樣。但你不敢放鬆,因為你知道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到來,你會在恐懼中等待它。例如胸悶、胃痛、肩頸疼痛、耳鳴、恐慌、食道阻塞和灼傷等。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身體症狀。同一病人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有些人在病情發展的過程中,經過藥物治療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握手、走路不穩定、觸覺敏感、容易跳躍、坐立不安。在醫學上,它被稱為"精神運動不安"。在未來,它將發展成思維障礙、誦讀困難、語言障礙。害怕風,害怕水,害怕聲音。
在沮喪的人眼裡,世上所有的喜與悲、愛與恨都與他無關。親朋好友近在咫尺,但他卻遙不可及。他不僅失去了幸福、希望,還失去了愛的能力、審美的能力。此時,人們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身體,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