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41171502168

    拿製造業舉例,成本可以分兩部分,原料包材等外購存貨成本和製造費用。原材料要準確核算採購成本,並做好進耗存管理,確立先進先出等後續計價方法,以便歸集當期原材料耗用成本。製造費用部分,則要區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針對不同的費用計入相應的成本中心和會計科目,特別是針對預提、待攤費用,要明確費用的計提與分攤是否合理。同時,也要區分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的概念,以便分析報表資料。最後就是每月底進行成本結賬了,若平時針對原材料採購和費用入帳都做好了管控,那麼最後一天的結賬工作應該是比較順利的,我目前遇到的基本都是標準成本法,平時透過標準成本核算,月末將成本差異計入,得到實際成本。對於成本會計崗位,我覺得和供應鏈相關的部分聯絡比較密切,只有瞭解供應鏈的整個營運流程,找到每個部門的關鍵點,才能做好成本結賬工作。比如計劃部門的生產訂單如何建立,建立過程中工作中心的維護和前期BOM的建立是否正確,製造部門的領退料是否規範,是否造成本可避免的超耗,儲備運輸部門的產成品結存量是否帳實相符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成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作為成本會計應該去關注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不鏽鋼鍋炒菜有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