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葉的葉
-
2 # 小摘錄
最希望《明朝那些事兒》被改編成電視劇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作品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運用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明朝那些事兒》火的時候,我還在讀中學,對於我這種理科生來說,是不太願意去讀這些東西,感覺對考試一點幫助都沒有。人與人之間能相遇是一種緣分,人與書能相遇同樣是緣分,以前天涯論壇還是很火的,很喜歡上論壇去指點江山。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刷到了帖子,讀完不禁大吃一驚,原來歷史可以如此鮮活,原來歷史的人物不是非灰即白。
那些封建士大夫並不是不懂變通,不識時務。雖然他們自命清高,但他們的信念無比堅持、堅持以天下為己任。正如書中所說那樣:
雖然書寫得很精彩,但還是想有人能把書拍成電視劇,把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演繹出來。
我想看那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人生的徐霞客。
我想看那個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的楊漣。
我想看那個“只為一天的不朽”的袁崇煥。
我想看那個“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的王陽明。
我想看那個“國家興亡,我來擔當!”無論在多麼絕望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希望的于謙。
我想看張居正、楊慎、解縉、李時珍、鄭和、戚繼光、海瑞等等,想看王朝的興衰起落、王侯將相的更替、想看那風雲變幻的兩百餘年。
在這個滿是充斥著清劇的時代,特別是清朝穿越劇爛大街的時候,很想有人能把明朝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示出來。當然之前也有不少優秀的明朝的電視劇,譬如:《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朱元璋》《江山風雨情》,但總還是少,不夠過癮。
《明朝那些事兒》雖然後來被很人抨擊,有些人拿它與《明史》《明實錄》《明通鑑》來做對比,說書上存在很多硬傷。個人認為這樣的一本非學術書,能引起了大家對明代歷史的興趣,還能學習一些敘事技巧和設身處地地瞭解歷史,就已經夠好了,為什麼要去和學術性書籍做對比,況且歷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畢竟我們都沒有身處那段歷史。
-
3 # 曉看吧
現在以小說改編成影視越來越多,質量又高有底,像優秀的《唐磚》《回到明朝當王爺》《將夜》《夜天子》等等,本人作為一個老書蟲,小說都看過,但是改編成影視之後感覺就沒小說裡面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還是希望更多優秀小說改編成影視,能以不同的媒介來展示。如果要推一本改編成影視的話,我個人會推薦總管的《雪中悍刀行》。
雪中是我們認為武俠玄幻小說裡面格局最大、故事最飽滿的一本,家國情仇的交織,讓每一個文字都讓人細品。人物角色吊兒郎當的世子,缺牙的老黃、殺人剝皮的韓貂寺、騎牛下山的胖道士、不換主子褚祿山、一步昇天的讀書人軒轅敬軒、一心復國曹官子等等每一位武將的性格分明,每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是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在奮鬥。
知千年事的黃三甲、斷袖之好納蘭右慈、李義山、半寸舌元本溪為代表的謀士們,相互勾心鬥角,以天下為棋盤,以天下人為棋子的謀略縱橫術。讓人看了熱血沸騰。
當然一部好的小說怎麼可能確實女性角色,但是這部小說裡面的每一個女性角色,並不只是花瓶的角色,一心想要刺殺的姜泥、一襲紅衣的軒轅青鋒、世子扶牆的裴南韋,等等有花容月貌的容顏,有智慧無雙的才智、也有武高八斗的素質。
而一般書作為配角都是寥寥數語,毫無存在感,但是雪中一書缺打破了這種框限,以手足換手足的溫華、牽馬的小道童等等,就是在他們落幕後我們還是能夠記住這些角色。
這本書每一個角色都是可讀的,都是有血有肉的,每一個情節都是有意思的存在。
因此我推薦這本書影視話。看看那些人能夠以具象的方式表演出書中這些角色。
-
4 # 逸琛
《雪中悍刀行》
實話講我並不想《雪中悍刀行》拍成影視劇,只因雪中那麼多鮮活的人物,導演選不好,拍不好,失望太多,把我心中建立起來的北涼給毀掉。“白衣僧人李當心,養馬老頭黃劍九,獨孤劍仙李淳罡,天生金剛徐龍象,白衣人屠陳芝豹,北涼蟒王徐驍,紈絝武帝徐鳳年。。。”最近刷手機忽然看到一位書友這樣寫道:
今日,北涼徐鳳年,只想攜女念想歸家
望北莽莫言阻攔
往日恩怨,事後自會一一清算
若阻攔
我北涼三十萬鐵騎傾巢而出,屠盡北莽。。。
-
5 # 風裡落花品文娛
我最希望的是富有內涵與靈魂的《牧神記》
在我個人看來,這本書堪稱網文裡的嚴肅文學,大膽創新小心構造,細細品來,蕩氣迴腸餘韻無窮。
開篇的謎團無憂鄉,對外忘卻強敵,對內歌舞昇平,只有開皇一脈拼殺犧牲,為無憂鄉負重前行。這在安樂中墮落,和前蘇聯何其相似?百萬年前的古神天庭,以萬族為牲畜,血腥殘暴,被人族和半神聯合推翻;半神勢大,直接竊取了人族的革命果實,繼而展開了奴化教育和白色恐怖。這又是何其現實?
造物主的毀滅與沒落,古神天庭的殘酷與鬥爭,三分龍霄漢時期的悲涼和掙扎,雲天尊霄漢天庭勝利果實的被竊取,赤明與上皇革命的熱血與失敗,開皇天庭的變法與退卻,十天尊道貌岸然奴化教育,延康變法的困苦與堅持……諸多劇情幾乎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參照者,我華夏從血與火中救亡圖存,何其不易,何其慨慷!
就謀篇佈局而言,也堪稱是燒腦複雜。在開局的時候我都沒怎麼讀“懂”,還在暗歎作者“江郎才盡”格局之小;然而一直到了486章“鐵血歲月”才掀開了冰山一角,繼而到了794章天帝之死才勉強算是窺一貌而知全斑。以小見大,首尾呼應,前後相連,作者挖坑之爐火純青幾乎超越了辰東大神,猶如莫比烏斯之環,看似複雜實則條理清晰。
當然了,說到最後這本書也是有不小的缺點的,但是與本題無關,作為一本網文這些缺點也是瑕不掩瑜,這裡就不在多說了。
-
6 # 三味書生
看到這個提問,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是一個算命先生》,本人不是一個小說愛好者,除了一些名著,很少在網上找小說看,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部小說,看開篇就驚到了我,可以說這是我從小到大唯一追下來的一部小說。
該小說是2012年由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易之,作者就是以為易經大師,他8歲接觸道家學派,大學師從國內知名玄學教授段景蓮
,現為中華周易協會常務理事。
《我是一個算命先生》主要介紹了手相、面相、八字、周易、八卦、紫微斗數等背後的神祕邏輯和江湖貓膩,作者以故事形式,讓人深入到小說中,跟著小說的情節經歷一次次的江湖騙術,簡直是一部活生生的防騙手冊。
如果這部小說可以拍成電視劇,我一定會是他的鐵桿粉絲,前提是不要拍的太爛,毀了經典。如果可以拍成電視,可以對人們起到一定的防騙作用,也可以讓人們對我們中華易經有更深的瞭解,增加人們對易經的興趣,豈不是兩全其美?
-
7 # 夕陽後的月
我推薦祈禱君的兩本書,一本是《木蘭無長兄》,一本是《老夫聊發少年狂》,這兩本書寫的都非常好,非常有深度。下面給大家簡介一下這兩本書。
一、木蘭無長兄
出門見火伴,火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變態狂。
從二十八歲女法醫穿成卸甲歸田後的花木蘭,賀穆蘭表示壓力很大。
和故事裡的結局完全不同,沒有鮮花和掌聲。這個卸甲歸田,年已三十的花木蘭,已經是鄉野傳聞中的一個怪物。
她是鮮卑和漢人混血,身材高挑,樣貌並不美,她殺過人,握過刀,氣質冷冽,力大無比,又有和男人們同吃同睡十二年的名聲,早已做好孤獨終生的準備。
拒絕柔然使者和親請求的一句“我癸水從未來過”,更成了她身為女人敗筆的原罪。
原身木有掛,跟花將軍交換了真正的花木蘭穿越到了現代。且看賀穆蘭如何在古代叱吒風雲,花木蘭又如何適應現代生活。
原文:賀穆蘭原本是N市一名女法醫,隸屬於N市公安局的刑偵隊,今年二十八歲,未婚,也是在現代被屢屢逼婚的大齡女青年一個。
和花木蘭的情況不同,她是“解剖”過的死人太多沒男人要,而花木蘭是“殺過”的人太多,也沒人敢娶。
當初她剛剛穿過來時,都沒意識到自己穿的是什麼人,只覺得這家人說不出的古怪。
這當孃的不像是娘倒像是小媳婦,當爹的雙腿不良於行見到她就長噓短嘆,姐姐聽說是遠嫁,不是重大事情不回家,有個小弟一見她就跟見領導似的,就差沒跪地親迎躬身請走了。
好在她穿越過來後腦袋裡留下了不少原本主人的記憶碎片,能夠很快適應這具身體也是這個原因,她花了好幾天理清了一些回憶,這一理清,頓時驚得魂都跑了一半!
她竟穿成了花木蘭!
花木蘭。
唧唧復唧唧的花木蘭啊!
她從小的偶像,因為名字被打趣了二十八年的原主!
這花木蘭是北魏初年的人,此時鮮卑族還沒被孝文帝下令漢化,所以花木蘭姓花,又不姓花,因為其父乃是鮮卑人,為北魏鷹揚府兵裡的軍戶,世代罔替都是當兵的。
鮮卑人說的是鮮卑話,有語言而無文字,所以說是姓賀也好,說是姓花也行,說姓荷蘭都成。北魏初年大部分時候都是鮮卑人說鮮卑話,寫漢字,音譯的部分較多。
花木蘭的祖上原本所在的部族是賀賴氏,花木蘭的祖上是賀賴氏的僕人,後來得了自由,為了和主人家的“賀賴”區分,漢姓記錄為冊時便改成了漢字的“花”姓。
此時正是後世被稱為魏太武帝的拓跋燾(拖把掏)當皇帝,雖然鮮卑還沒有進行全盤漢化,但民間已經沒有那麼壁壘分明瞭,鮮卑人和漢人聯姻的少,但鮮卑的軍戶娶漢女卻是尋常,花木蘭的母親袁氏就是這麼嫁給她爹的。
以上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她穿的不是唧唧復唧唧的花木蘭,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後的花木蘭啊!
已經謝絕天子綬官的好意,卸甲歸田了的花木蘭!
除了一些黃金布帛做獎賞,什麼都沒有啊!
李將軍呢?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劉大哥呢?
最不濟還有出門見火伴的“火伴”們呢!
都……去……哪……裡……了!
果然卸甲歸田的花木蘭連鄉間的鄉親們都不待見嘛!!!
說她是殺人狂啊!
說她是醜八怪啊!
說她在軍營裡和男人睡了十二年不要臉啊!
說她是鮮卑女子所以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滿臉鬍鬚啊!
……
由同名小說改編的漫畫可以在騰訊動漫看,非常好看,人物還原度挺高的。
↑此圖未漫畫版的花木蘭。
↑此圖為漫畫版的狄葉飛。
二、《老身聊發少年狂》
老身聊發少年狂,治腎虧,不含糖。
從二十六歲風華正茂的女醫生穿成五十多歲的國公府老太君,顧卿(賀穆蘭的好姐妹,見木蘭無長兄)表示壓力很大。
雖然顧卿同時也繼承了邱老太君的記憶,但這個老太君簡直就是鄉野村婦陡然成為豪門貴婦的典型,完全沒有多少可以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這個脾氣古怪的老婦人甚至連字都不認識幾個。
不過也幸好是這樣,顧卿才沒有露餡或者被當成妖孽附身給燒死。
走路會喘,手老是抖,咳嗽會崩尿,吃點香辣的東西都會胃疼,顧卿表示穿成老太太不幸福。
邱老太君的嫡孫李銳在陰謀中掙扎著,顧卿決定幫這孩子一把。
李銳:(歇斯底里)求您老別管我了!
顧卿:(掏掏耳朵)老身就剩這點樂趣啦。
本文立意構思新穎,拋開之前的各種嬰穿啊,美女穿的設定,女主穿成一個老太婆,以現代人的智慧帶著家族人開創家族的新紀元。全文基調輕鬆歡脫,用語詼諧幽默,讀起來身心愉快。
ps:這兩部小說不同於一般的穿越小說,沒有過多的描述情情愛愛,更多的是親情和友情。《木蘭無長兄》多情愛更是隻字片語,更多的是戰友、君臣,但卻能讓人慾罷不能。而《老身聊發少年狂》更是不同其他穿越小說,沒有按所謂的魂穿、嬰穿,穿越成年輕貌美的女子,而是穿越成了老太太,劇情也非常吸引人。
如果這兩部小說拍成電視劇,絕對大火啊!
-
8 # 費白會不力努
劉猛的《狼牙》,一直期待改編成電視劇!《狼牙》沒等來,《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先拍出來了,如果《狼牙》上映,我想一定會超越《我是特種兵》《亮劍》《士兵突擊》等所有軍旅題材的影視作品
-
9 # 趙雲214402335
家喻戶曉的岳飛傳和楊家將應該重拍,
這兩部電視劇收試率也太差了,岳飛傳是我們從小就聽故事,聽評書,看了岳飛這部電視劇到感覺很陌生,楊家將演義也拍的很不好看,要排出三國演義、水滸傳的經典,應該是很多人所期待的
-
10 # A瀋陽駕校
飄邈之旅。
看了無數的書,還是喜歡這本。主角一路交朋友,敵人變朋友,修真小說但社會關係比較符合現實。
最討厭那種主角到哪都被鄙視,然後就幹。第一被所有人鄙視肯定自己有問題,第二現實中你不會走哪幹哪,修真世界也是人類社會一樣不會走哪幹哪。在我看來就是情商為零也不會這樣。當然書裡有個擊鼓罵曹的禰衡。死的挺快的。
回覆列表
《百年孤獨》,電影作為更通俗的藝術形式,可以幫助人理解這不朽的經典。
相信很多人在看《百年孤獨》的時候都被“奧雷里亞諾”和“阿爾卡迪奧”這兩個名字搞暈了,如果有電影的話,肯定能夠讓你搞清楚這七代人的故事,當然如果臉盲的話也白搭。
這只是其中一點啊,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這本書有很多適合拍成電影的情節。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整部作品像蒙上了一層無邊絲雨一般。
而且本書的寓意也是很深刻的,我讀書的時候只有一點點感覺,百度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如此。
七代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宿命。
放縱生理慾望(第二代何塞·阿爾卡蒂奧和第四代奧雷里亞諾第二)、崇尚暴力戰爭(第二代奧雷里亞諾)、權利無限的統治欲(第三代阿爾卡蒂奧)、實業建設的創造欲(第三代奧雷里亞諾·特里斯特修鐵路,奧雷里亞諾·森特諾製冰)、強烈的反抗性(第四代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陷入人類“崇高”勞動中又為重獲人權而罷工)、精神寄託的依賴性(第五代何塞·阿爾卡蒂奧依靠宗教尋求解脫)、強烈的求知性(第六代奧雷里亞諾)等。家族中第二大代男性成員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嗜好幾乎涵蓋了人類男性的各種特質,只是在作家筆下表現得更為集中、誇張突出。
可以驚奇地發現,家族中男性成員都只有兩種歸宿:一是死於非命,一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孤獨中退化。這裡的“死於非命”,雖不是死於己手,卻是死於整個男性慾望在現實中的交合(如戰爭、暴力),這也是男性自我戕害的象徵。能逃出暴力劫數的人卻逃不脫“孤獨”。
只是不知道這樣巨集偉的命題,幾個小時才能表達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