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驛動星期六

    真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好,這在二十幾年前就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地主的後代大多又都成了地主,或者變成了富一代,當然這不是絕對,是大部分。

    我們村全村有4個地主,有2個是親弟兄倆,老大的兒子是(獨生子)娶了3個媳婦,生了一兒一女,先後都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隨後自己打了多年的光棍,得了白血病死了,就這樣那一支就絕了。

    弟弟這一支,有一對兒女2個孩子,女兒也是嫁了個地主的兒子(那個年代成分很重要),她的2個子女現在都是做生意的,算是村裡的大富。

    兒子有了3個兒子,老大1982年考進了北京大學,據說也因為成分差一點沒去成,那時已經取消了成分的限制,鄉里來填表說了很多好話,後來老大就職北京一家高科技公司,多年住俄羅斯辦事處。

    老二讀到初中畢業就不上學了,從17歲就去了市裡做收豬皮的生意,後來全國各地跑蔬菜批發生意,1995年自己承包了一家大超市的十幾節櫃檯,開始做化妝品零售,1998年一分為二又去了批發市場做了化妝品批發代理商,2008-09年生意最火的時候,年銷售額8千多萬,成了他們本村的首富。

    老三最差,也是初中讀完就做買賣去了,1997年他去了早市,煮豬頭肉批發,後來被騙了一萬多,從此改行做了瓦匠,後來就承包工地,現在是一家建築公司的監理,2012年拆遷以前,他家樓房是最值錢的,拆遷以後就去了市裡,全家兒女除了賓士就是寶馬,沒的說。

    關於富二代的事,也實在是不好說,這可能與遺傳有關吧,的確有的很出息,但也有的嬌生慣養寵壞了,不思進取,總起來來看,富二代基礎好底子厚,稍有努力也會成功,只是社會大環境不同了,坑爹的也大有人在,至於是不是地主的後代那就不好說了,沒人去研究這個。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那些地主的後代會更多的成為富人(相對而言),這可能與當時的身價地位有關吧,大多數地主孩子在當時是弱勢群體,這樣一來,家長可能在教育方面給予的教導更多一些,避免自己的孩子在外吃虧,也有人說這是遺傳的後果,早期的地主之所以成為地主,有的是因為真富,也有的是因為得罪人,不論哪一種,改革開放以後,地主的後代成功的更多一些,雖然說不清楚,但隱約中就有一種必然的規律似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相信現在的富人絕大多數不是地主的後代,因為那時地主的比例畢竟太低了,現在的富人比例太高了,總之富人都是頭腦好使的人。

  • 2 # 財智成功

    “地主”是時代的產物,大多時候被影視作品醜化了。實際上,曾經有很多勤勞的家庭,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一點點購買土地,成為小地主,可以說是勤勞致富的典範。

    在一個階段內,地主階層受到了嚴厲懲罰,土地和財產被收走,地主的後代也難以報考大學,與普通貧農已經沒有區別,甚至還有所不如。時至今日,除非祖上藏下了大量古董黃金,地主的後代們已經泯然眾人。

    至於現在的富二代,則生活幸福的多,社會地位也高,賺錢也更加容易,享受的資源遠超普通人。

    富一代們發家各有不同,有人膽子大敢闖敢幹獲得財富,有人靠人脈拿下優質專案積累財富,有人眼光獨到以此發家,有人炒股炒房實現財富自由,也有人經營實業身家豐厚。

    富二代們並不是都跟網路小說中寫的那樣智商低作惡多端仗勢欺人聞雞起舞,多數都有不錯的學歷,不管是否認真上了學,起碼履歷都比較光鮮。

    藉助父輩的人脈資源,手上有充足的資金,富二代們創業要容易的多。即便是創業失敗,也可以再拿一筆資金東山再起,輸幾次不要緊,輸到最後大不了繼承家業。

    地主已經消失很久,地主們的後代很難再富甲一方,但是富二代們還會富裕,並且還能將優勢保留下來,甚至繼續放大。

    在特定的年代,我們對財富的認知跟現在不同,追求過共同富裕。到了當代,我們更多會容忍和鼓勵部分人先富起來,允許有人財富過百億。只要是合理合法獲得的財富,就可以受到法律保護。

    當然了,出現在新聞中的富二代也不少,其中不乏負面新聞。有飆車的,有召集很多人混亂不堪的,也有沾染毒品的。當財富輕而易舉就能得到,自然不會好好珍惜,相當比例的富二代守不住財富,讓富不過三代得到驗證。

  • 3 # 驕楊一靜聽時間的聲音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地主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產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地主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起到過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作用。但由於封建社會對地主階級缺乏人性化的約束,地主常常會欺壓鄉里,橫行霸道,甚至慘無人道。他們掌握大量土地,把土地租給沒有土地的農民,收取地租,剝削農民,成員不參加勞動。需要說明的是,封建社會擁有大量財富的糧商、鹽商、絲綢商、黑幫幫主等等也是大地主。他們的後代是坐享其成的人,被稱作少爺小姐少奶奶。“少爺小姐少奶奶″是地主後代的代名詞,是坐享地主福利的一群人。

    新中國成立後,新舊兩重天。1952年中國實行了土地改革政策,農民人人有其田。如今,農民人人是地主,可根據自己的意願將手中的土地出租,坐享地租租金。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科學開發,種學種田,成為新型富豪。其子女自然是富二代,這是國家政策範圍內的一群富強的人。因為正是這群人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幫助了父輩人實現了富強夢。

  • 4 # 明明說農村事

    怎樣看待“地主"後代與現在的“富二代”?

    地主是指解放前擁有大片土地,工廠,礦場,而且收大批勞工,稱得上為地主。但是他們的土地,工廠,礦場都充公了,勞工也已全部解散成為國家的主人。再通過幾十年的改造,他們的子女早已脫離他家的大片土地,工廠,礦場,也沒有什麼人幫他們家幹活的勞工了。所以他們的子女也是普通社會主義中的一員,所從事的一切工種都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工同酬,已經是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一名群眾了。

    而富二代,他們的父母是跟據國家的政策,憑他個人的知慧,技術,能力,按公平交易的原則,發了大財。然而他們也尊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剝削工人,積極交稅,所以他們所收穫的雄厚資金是合理合法的,是他們應該得到的財富。所以他們的子女,“富二代”們坐享其成,大富大貴,我們也得承認的,也是無所非議的。

    所以,怎樣看待“地主“的後代和現代的“富二代",總結是:地主的後代,是由富變窮,靠自身其力參加社會勞動獲得而生存。而現代的“富二代",是由富加富,坐享其成,享受富貴榮華的生活。這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 5 # 老君兄

    地主的後代和現在的富二代,那可是有天壤之別的呀。怎樣看待?那就是看不懂。沒法說。有一點應該肯定。不管是誰?只要是憑智慧、憑勤勞發家致富。不存在強迫掠奪。就應該是正大光明。

  • 6 # 黛曉米

    我爺爺就算是標準的地主後代,聽說,在當時農村土地改革,各地都在“鬥地主”,將地主在鄉村中的權威徹底打倒,通過分配地主家產給貧苦農民。

    爺爺當時被戴了高帽子,遊街示眾,地主的成分五十年代初就定下來了,其標準是農村人口中參與勞動,全部收入來自剝削的就叫地主。

    因為家庭成分不好,父親上了小學4年級就被迫輟學,出來掙錢養家。

    當時的地主後代,日子過的非常貧苦。和現在的“富二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2017年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富豪人數較前些年大幅增多,大陸每940人中有一個資產價值總額在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富豪。

    如果按照正常的家族代際傳承,那麼有資格成為"百萬富翁"乃至"千萬富翁"的新中國"富二代"將數不勝數。

    而現在的中國日益民主和平,財富也自然更加的安全,只要用心經營,就會有很多傳承的百年企業,富過三代。

  • 7 # 蔣山老徐

    題主提到怎樣看待“地主”後代與現在的“富二代”?

    首先我要說我不是地主,因出生在地主富農較多的小山村,兒時就知道地主有錢人家,長大了因社會關係與工作上需要常與地主富農打交道,對他們的真實情況比較瞭解,老了以後,我對地主又有了新的認知,他們是如何做到地主,本地地主的形成,地主究競與當地村民是敵人或是朋友,做了一點調查,因此對題主的提問說說自己的看法!但是並非為地主說話,請大家心平氣和給予評論,最好不要噴我為好!

    一,地主後代與富二代不相提並論!

    1,當年劃為地主成為地主份子現在社會存活人數是極少數了,地主的後代已繁衍到第三代有的已是第四代了,而富二代是富豪的第一代,相隔近70年,怎能相提並論呢。

    2,第一代地主後代如果在世都是爺爺輩的人,一般不多講話,更不願意說那段往事,他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很知足,過去雖說地主那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他們心中認為共產黨有本事,社會主義制度還是好,許多地主後代現在家中總資產已超過當年做地主的資產了。

    反觀當今富二代吃香的,喝辣的,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父輩們創業的艱辛。而地主的第二代能把父輩們艱苦創業精神傳承下去,生活也是艱苦的。

    住在我家隔壁的一戶地主,過去過札圓子,札時不準子女吃,至多隻能吃一塊札豆腐,圓子只有年夜飯才能吃,其餘時間不準吃,只能招待親友,他家不僅是地主,當過保長,還是教書先生,就是這樣生活。

    3,地主後代第二代生活在農村,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富二代大多數入住城市接受的是科學的先進教育,雙方各有千秋。

    4,現在大家所說地主後代,他們也是生在新中國,成長紅旗下,雖說知道祖輩是地主,當對地主一詞很糢糊,有的已不清楚究競發生了什麼。

    但富二代對家裡情況瞭解很清楚,地主後代不管理現在生活如何都很低調,富二代可能有所不同了。

    5,還有一點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地主後代大多數遵紀守法,對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都很擁護,從事沒有怨言,做事低調,從這一點來看可能比富二代要強一點。

    二,地主後代也好,富二代也罷,他們的父輩都是社會精英,出人頭地,雖然產生的時代不同,但為社會的發展都有一定貢獻,他們都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因為他們的血液裡流淌著父輩聰慧的血液。

  • 8 # 一杯清茶一顆平常心

    地主帶有政治色彩,是以剝削為生的反動階級,屬於革命的物件。許多地主無惡不作,魚肉百姓,應該打倒,推翻,當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這個階級已經被消滅。

    富二代沒有政治色彩,就是一箇中性稱呼,說不上好,也談不上壞,許多人都盼望著成為富二代,許多人因為成不了富二代而羨慕嫉妒恨。

    二者,沒有必然聯絡,如果有,我認為,地主家的孩子有機會上學和接觸新事物,成功的機會大於普通老百姓,經過幾代人努力,發財升官比一般家庭子弟概率大一點。

  • 9 #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地主後代可C了。

    按照當時的政策,不能上大學,不能參軍,

    父債子還。

    富二代可享福了,吃香喝辣。

    地主後代小心翼翼,

    找物件是個女的就行了,

    找物件要最漂亮的,

    地主後代繼承的是罪惡,

    富二代繼承和是大量的鈔票,

    不可同日而語。

  • 10 # 影人14影人

    換湯不換藥,大地主就是富二代,現在可吃香了。金山.銀山.美女按堆來算,走出去都是羨慕的目光。

    現在好多民用工廠.承包土地都是私有老闆。這樣家庭走出去的小孩親朋好友圍著他她們轉。開著豪車,住的全是高檔的房子,請客大方動不動就買單。過得多瀟灑,追的都是身材苗條漂亮的小姑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給婆婆帶,帶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