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些新軍為什麼成了清廷滅亡的急先鋒?

17
回覆列表
  • 1 # 清風閲史

    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董福祥甘軍為武衛後軍、宋慶毅軍為武衛左軍、袁世凱新建陸軍為武衛右軍,榮祿的直隸新練陸軍為武衛中軍。

    這其中,董福祥的甘軍為舊式軍隊,武毅軍和毅軍以及直隸新軍為西式裝備,舊式操練。只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既是西式裝備又是西式訓練。舊式操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之差,在甲午戰爭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了!連日本都打不過,何談與西洋軍隊交手?

    此事件對慈禧刺激很大,不是因為別的。因為她一路西逃,吃了不少苦頭,連蹲大號都找不到馬桶,只能讓宮女圍個圈讓她在裡面方便。老佛爺的臉面?呵呵!

    朝廷怕花錢,想湊合就湊合,能過就行了。如今被聯軍狂甩嘴巴子,要賠9.82億兩白銀(本金加利息)。現在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是怕花錢,越是要湊錢給人賠錢!若再算上甲午賠給日本的銀子,十幾億兩白銀可以武裝多少新式陸軍?光緒三十年,清政府以120萬兩白銀從日本訂購了1.4萬支步槍和64門山炮。購買一鎮之裝備的花費,還不到賠款的千分之二!拿這些銀子去訓練新軍,何愁它西洋鬼子?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因而慈禧在迴鑾北京後,頒佈詔書詔書:朝廷振興戎政,在此一舉。

    清政府對新軍的投入非常大,比之前的北洋新軍投入還要大。對入伍士兵的標準很高,不光年齡身高有限制,這五官視力都有限制,並且吸過鴉片和有前科的都不要,還得雙手得能提起一百斤的重量,一小時內要能跑十公里。

    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期的新軍是這樣的

  • 2 # 小武書記官

    太平天國戰爭是對清朝軍制的巨大沖擊,在這次戰爭中八旗綠營的弱點暴露無遺,在這場戰爭中湘淮軍藉此崛起,一躍成為清軍的編制模板。湘淮軍的軍制稱不上先進,但就是這一個軍制前後沿用了30多年,直到甲午慘敗。甲午戰爭的慘敗不是因為槍炮器械不如人,而是因為制度不如人。甲午之後,清政府開始籌建新式軍隊。

    缺少排長的湘淮軍

    湘軍的基本戰術單位是500人的步兵營。一營設立營官1人,下轄4哨。每哨108人,設哨長1人,下轄8隊,每隊12-14人。4哨一共432人,加上營官直屬6隊共72人,總計504人。湘軍在營以下,是哨(連)長直接管轄8個隊(班),這樣就只有營-哨(連)-隊(班)三個等級。比較與近現代軍隊營-連-排-班-四個層次,中間缺少了排這個層次。

    湘軍營制源自戚繼光。戚繼光時代尚以冷兵器為主,廝殺之際,為了防止被對手撕開戰線,那麼就必須採取肩並肩的密集陣型。作戰時,全哨人員集中在少則幾十米,至多不超過百米的小範圍內,哨長足以輕鬆指揮和監督到手下的每一個士兵。雖然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但是此時裝備的前裝滑膛槍射程和精度都不高,湘軍必須使用排槍戰術密集火力射擊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殺傷效果,所以戰鬥陣型依然非常密集。所以曾國藩也就一成不變地沿用了戚繼光的營制。

    但是從19世紀60年代起,隨著後膛槍和定裝槍彈的列裝,步槍不再需要站立裝填,而且步槍的射程和精度都大為提高,那麼曾經有效的排槍戰術也就失去了必要性,尤其是機關槍、速射炮等武器的出現,臥倒射擊、塹壕隱藏、多線縱深防禦逐漸成為基本戰法。

    步兵隊形因此變得越來越稀疏,步兵也由原來的肩並肩,逐漸擴大到間距2-3米甚至更遠,一個哨(連)的戰線從幾十米延伸到數百米。而進攻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在速射炮和機關槍傾斜的彈雨下,戰場上沒有閒暇讓哨長每前進一段距離就能夠整理一下隊伍,士兵必須儘快通過200-400米的火線衝擊距離,這使得哨(連)的攻擊隊形很容易分散到哨(連)長難以掌控的範圍。

    而新裝備、新戰術的複雜性,使得哨長一個人很難進行訓練、指揮,近現代部隊對此進行了調整,增設排這一級別,同時為連長增設了若干必須的副職幫手。但是湘淮軍的營制卻堅持30年不改,這就造成了湘淮軍善於扎堆防守,卻弱於分散進攻,只能夠“結硬寨,打呆仗”。

    湘淮軍的營以上沒有常設編制,數目不定的營因為歷史關係或是個人原因組合在一起,歸屬一個統領管轄。一個統領能帶幾個營,純粹取決於歷史機緣以及個人經營。因為沒有常設單位,國家也就不必刻意培養和儲備相應的幹部,結果當從戰爭中歷練出來的老將引退或亡故之後,替補者往往難堪大任。

    當碰上大仗時,朝廷往往會派遣若干個統領帶著各自的步兵營拼湊到一起。所以湘淮軍打得好的戰鬥多數是一個統領所直轄的三五個營兵力規模。兵力規模超過這個極限之後,清軍的作戰效能就會下降直至自亂崩潰。

    到後來,不合時代的湘淮軍連萬人以上的大兵團作戰都組織不起來了,更不要說步、炮、騎多兵種合成作戰了。組建新軍迫在眉睫。

  • 3 # 一枚明粉

    江南江北大營的主力潰敗,打破了清立國以來內重外輕的傳統,形成了內外均勢的局面。僧格林沁的死直接打破平衡,形成內輕外重。甲午戰爭湘淮軍的無能,直接讓整個國家的脆弱擺在世介面前,造成內外皆輕。戰後朝廷的努力讓中央實力一度擴大,內重外輕局面一度出現。八國聯軍侵華再次打破這一切,內外皆輕,危機空前嚴重,朝廷只能飲鴆止渴,全方位編練新軍。

    1.外重內輕

    清王朝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不是太平天國開始就出現了,也不是湘軍有了就出現了。江北江南大營兩次被打破,整個南中國屬於國家經制部隊被殲滅,地方團練部隊成了絕對主力。

    凡事都有但。第二年僧格林沁在山東高樓寨陣亡了。士兵死多少,戰爭都可以繼續。統帥不在了,天下都可能大變。從這個角度看,僧格林沁的死足夠讓朝廷傷心很久。

    2.內外皆輕

    僧王死後,肯定是要紀念,追封。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做了兩件事:第一,湘淮軍負責各地平叛。第二,各省裁撤綠營慢了下來,從綠營中抽調訓練是為練兵。

    第一個選擇是無奈的,但也是必須的。畢竟能打的就他們。後來就成了國家經制部隊,承擔野戰任務。

    第二個選擇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優的。綠營雖然無能,但可以制約湘淮軍。經過訓練之後,也可提高一點戰鬥力。

    朝廷當然有心思籌建中央精銳,駐京十多萬八旗抽調了一萬多成立神機營。沒經歷過戰爭,也沒人敢讓他們去打,戰鬥力可想而知。

    甲午一戰,湘淮軍從半島,遼東,山東能一路退到華北,作為主力肯定不行。

    朝廷面臨內外皆輕。湘淮軍打仗不行,自己又沒戰兵。

    3.再建中央軍

    甲午戰爭後,對朝廷重組軍事權力結構確實是一個契機。兩個因素促成的,危機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很容易達成共識,外重的客觀形勢也不存在了。

    所以一方面榮祿負責組建了武衛軍。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董福祥甘軍為武衛後軍、宋慶毅軍為武衛左軍、袁世凱新建陸軍為武衛右軍,榮祿的直隸新練陸軍為武衛中軍。全軍滿編七萬人。

    4.組建新軍

    在非常時期,軍隊的戰鬥力一定程度上和權力下放有關係。所以把握這個度就很微妙。你有五千精銳,你是名將;你有20萬精銳,你就可能是權臣。

    朝廷上下太清楚這個了,袁世凱雖然訓練很有效果,但一直只有七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打破了中樞集權的小趨勢。武衛軍主力確實有一定表現,但作為建制部隊是不存在了。又一次面臨內外皆輕。

    (新軍)戰後危機更深,最能依靠的就是袁的新軍。全國開始真正募練新兵。這和綠營兵不一樣,在於綠營事實上接近世兵。和湘軍不一樣,在於湘軍是純募兵,戰後即裁。新兵是常備軍,是職業兵。在當時國際軍事制度中,僅次於徵兵制。

    這種部隊有戰鬥力,對內平叛毫無壓力,對外也有一定震懾力。完全是一場更化改制。也是晚清內外形勢演化的結果(不一定是必然。)

    總結

    在危機處理中,飲鴆止渴是常態。內強外弱,居重馭輕是歷來政治,軍事的部署標準。但內外危機會打破這一形勢。在這一迴圈博弈的過程中,中央,地方權力會不斷調整,內外形勢也會不斷變化。晚清晚明的軍制演化都是如此。

  • 4 # 秦右史

    晚清自太平天國之亂後,中央軍事打擊力量一直就沒有完全建立起來。1894年之後,開啟編練新軍的新時代,但是新軍卻並沒有成為一支有效的武裝力量。重建中央陸軍,是清廷高層共識,而非僅僅是慈禧太后的意圖。

    新軍沒有挽救清廷的統治,湖北新軍反而成為武昌起義的主體。山西、陝西、江蘇等地的情況無不如此,這些新軍領袖後來競逐各地,乃北洋軍閥爭戰之淵藪,亦成為各地實際統治力量的核心,中國步入了“軍紳時代”。

  • 5 # 史論縱橫

    你要是讓人胖揍一頓,你也會想怎麼找人在幹他一頓!清朝之所以能夠延續267年,完全是在不斷捱打中不斷總結不斷髮展的。清朝組建新軍是遇到危機後的自我反省表現。

    清朝原來的軍事體系是以綠營和八旗為主,但是太平天國運動後,地方軍隊湘軍、淮軍等崛起,成為清政府的支柱力量,這是清政府的第二次軍事革新。(第一次是綠營)

    但是,甲午慘敗和八國聯軍侵華連續發生,使清朝的統治階層意識到必須再次進行軍事革新以抵抗西方列強的入侵。

    這就是清朝為何組建新軍,清軍入關以來每次遇到重要危機都會進行軍事改革。

    至於最後清政府無力掌管新軍,這是湘軍、淮軍地方勢力的一種延續,組建新軍也是在湘軍和淮軍的基礎上,為何會選袁世凱來掌管新軍,是因為袁世凱是李鴻章培養的接班人,李鴻章的大力舉薦,清政府才把新軍交付給袁世凱訓練新軍。

    這是清朝統治者對漢族地主階級的一種妥協,最後清政府統治分崩離析,清統治者雖然無力調遣新軍,但是和新軍之間還是充滿默契。

    比如,隆裕太后宣佈退位詔書時讓袁世凱組建民國政府,袁世凱則為清朝皇室爭取到皇室優待條件。

    無論是皇室也好,北洋新軍也好,都已經深刻意識到局勢的發展已經不可逆轉了,不如順勢而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 6 # Mer86

    (舊式軍隊)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在兵事方面捉襟見肘,不要說抵禦洋人,就連維持國內的基本統治,確保京師重地的安全都很困難。

    (西式裝備加舊式操練的清軍和八國聯軍交戰)

    這其中,董福祥的甘軍為舊式軍隊,武毅軍和毅軍以及直隸新軍為西式裝備,舊式操練。只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既是西式裝備又是西式訓練。舊式操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之差,在甲午戰爭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了!連日本都打不過,何談與西洋軍隊交手?

    所以,武衛軍的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不久之後的八國聯軍之役,武毅軍、甘軍、直隸新軍雖然作戰很英勇,但仍然是拿西瓜碰石頭的下場。當時的沙俄派遣軍司令利涅維奇中將就曾經輕蔑地說:在世界各個大國中只有大清沒有值得一提的軍事力量。

    (利涅維奇)

    此事件對慈禧刺激很大,不是因為別的。因為她一路西逃,吃了不少苦頭,連蹲大號都找不到馬桶,只能讓宮女圍個圈讓她在裡面方便。老佛爺的臉面?呵呵!

    朝廷怕花錢,想湊合就湊合,能過就行了。如今被聯軍狂甩嘴巴子,要賠9.82億兩白銀(本金加利息)。現在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是怕花錢,越是要湊錢給人賠錢!若再算上甲午賠給日本的銀子,十幾億兩白銀可以武裝多少新式陸軍?光緒三十年,清政府以120萬兩白銀從日本訂購了1.4萬支步槍和64門山炮。購買一鎮之裝備的花費,還不到賠款的千分之二!拿這些銀子去訓練新軍,何愁它西洋鬼子?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因而慈禧在迴鑾北京後,頒佈詔書詔書:朝廷振興戎政,在此一舉。

    清政府對新軍的投入非常大,比之前的北洋新軍投入還要大。對入伍士兵的標準很高,不光年齡身高有限制,這五官視力都有限制,並且吸過鴉片和有前科的都不要,還得雙手得能提起一百斤的重量,一小時內要能跑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軍餉也給的高,比原來的士兵軍餉翻了三倍。將軍不差飢餓兵,新軍的素質自然高!基層和中層軍官也都啟用接受過近代教育的,尤其是南洋新軍,基層軍官大量都是留日歸來的士官生。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的新式陸軍和後來北洋六鎮新軍不完全一樣。

    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期的新軍是這樣的

    清末新軍在編制和訓練上,主要是模仿德國和日本,教官多為德中國人。新軍軍服也非常國際化和現代化。

    晚清大臣徐志靖曾稱讚北洋新軍洋操:“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植木......”

    英中國人丁格爾則寫道:“北方新軍是由一些受過嚴格訓練且灌輸著強烈軍人意志的士兵組成。”

    公正的評價,清末新軍已經基本達到了西洋軍隊的入門水平。

  • 7 # 一羽凌霄296

    慈禧太后支援新軍編練,無他,一為強化國防,二為鞏固統治。清末新軍編練經歷三個階段。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新軍編練時代背景與重大事件。 主要以袁系新軍為主線,各地方新軍略過。

    1 甲午戰敗,朝野上下深感淮湘舊勇,已不堪持,軍隊整改,迫在眉睫。於是便有袁世凱,天津小站督練新建陸軍之舉,這也是清廷編練新軍的第一次嘗試。

    參考書目《武衛軍》《晚清新軍編練》

  • 8 # 第一軍情

    自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被打敗,以及到後來的清朝被推翻前的一系列對外戰爭,讓慈禧看到了清廷軍力的衰弱。尤其是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使得曾經鎮壓過太平天國運動的湘軍、淮軍等在對外戰爭中又和八旗軍隊一樣腐敗不堪用。慈禧在此時感覺到了深深的害怕,怕她的統治無法長久,才意識到組建一支現代化的新式陸軍的重要性,於是就下旨編練新軍。

    清朝組建新軍,原本是想用來鞏固清廷的統治地位,但由於晚清政府的徹底腐敗,若指望一支新式軍隊來拯救已走向末路的國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政府準備用來加強統治的新式軍隊,卻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成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主力軍。

    新軍在招募過程中,待遇、前途等都要特別優於之前的八旗等軍隊,這就使新軍在選拔的過程中無形中提高了門檻,最終選拔出來的都是些文化水平等綜合素質比較高的人。尤其是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後,大量讀書人沒有了出路,就去參加了新軍。後來清廷在新軍的訓練等一系列問題上漸漸的發現新軍有些不受控制的跡象,就用舊式的巡防營來監視新軍,但讓這些沒有什麼文化的八旗子弟來監視有知識、有思想的新軍,這對於新軍來說是莫大的侮辱,更反過來加速了新軍反抗清廷的決心。

    由於晚清政府財政困難,清廷把編練新軍的權利下放到地方,這就使得清廷對於新軍的掌控大大降低,朝廷既然連兵餉都發不了,這些新軍為何要聽清廷的命令呢?當看到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們難道會為腐朽的晚清政府保駕護航嗎?因此,當他們看到晚清政府的統治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絆腳石時,他們怎能不反過來消滅清廷呢?

  • 9 # 數碼重機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在兵事方面捉襟見肘,不要說抵禦洋人,就連維持國內的基本統治,確保京師重地的安全都很困難。

    朝廷在沒錢、沒能力、無兵備的情況下,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把直隸地區能用之兵全部武裝起來,這隻軍隊就是武衛軍。八國聯軍前夕,武衛軍正式成軍

    武衛軍的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不久之後的八國聯軍之役,武毅軍、甘軍、直隸新軍雖然作戰很英勇,但仍然是拿西瓜碰石頭的下場。當時的沙俄派遣軍司令利涅維奇中將就曾經輕蔑地說:在世界各個大國中只有大清沒有值得一提的軍事力量。

    此事件對慈禧刺激很大,不是因為別的。因為她一路西逃,吃了不少苦頭,連蹲大號都找不到馬桶,只能讓宮女圍個圈讓她在裡面方便。

    因而慈禧在迴鑾北京後,頒佈詔書詔書:朝廷振興戎政,在此一舉。

    各省督撫不準光說不練,必須立刻行動,清政府中央徹底廢除了武舉武科考試,並且責成各省裁撤原有軍隊和綠營團練,設立新式武備學堂。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藍本,在全國推廣新式陸軍制度。湖光總督張之洞最先響應,在湖北創辦了湖北新軍,成為繼北洋新軍之後的第二支新式陸軍。

    清政府對新軍的投入非常大,比之前的北洋新軍投入還要大。對入伍士兵的標準很高,不光年齡身高有限制,這五官視力都有限制,並且吸過鴉片和有前科的都不要,還得雙手得能提起一百斤的重量,一小時內要能跑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軍餉也給的高,比原來的士兵軍餉翻了三倍。將軍不差飢餓兵,新軍的素質自然高!基層和中層軍官也都啟用接受過近代教育的,尤其是南洋新軍,基層軍官大量都是留日歸來的士官生。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的新式陸軍和後來北洋六鎮新軍不完全一樣。

  • 10 # 常棣tandy

    很簡單,對外的幾次戰爭中,腐朽的八旗和綠營兵已經不堪使用。原本希望大力發展海軍來強大國防,可甲午一戰,北洋水師損失殆盡。在她看來決勝於國土之外已然不夠現實,只能將眼光再次轉到陸軍上來,通過訓練一支強大的按照西方訓練的新式陸軍是維持滿清統治的唯一途徑。

    一、舊軍的不堪使用和編練新軍的呼聲

    改革舊軍從60年代開始已經由一些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提出,如鄭觀應就曾在所著《練兵》一文中介紹西方編練水陸軍的情況,要求中國實行軍事改革。

    不僅如此,滿洲親貴也已看到這一點,如恭親王在同治三年四月所上奏摺中,就提到自強練兵的問題。他說:“治國之道,在於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

    當甲午戰爭尚在進行中,清政府已見到舊軍之腐敗而謀有所改進,於是在光緒二十年九月二十五日將參與黃海之戰的德國陸軍軍官漢納根召京,備總理衙門諮洵。九月三十日(10月28日)漢納根在與翁同龢、李鴻藻諸人相見時,提出三點建議,其中之一即用洋人西械加練新軍10萬,全以新法教練。

    十月初四日(11月1日)再次會談具體辦法,次日即上奏慈禧太后,併成立督辦軍務處,以恭親王為首,慶親王為會辦,李鴻藻、翁同龢、榮祿、長麟會同辦理,負責整頓京畿舊軍和改練新軍,推動實施。

    十月十八日(11月12日)清政府諭令立即開辦編軍之事,並命胡燏棻會同辦理。所以,清末編練新軍之議,漢納根應是始創議者。

    但是,漢納根練軍10萬的建議遭到李鴻章、胡燏棻等人的反對,主要的理由是:一則需鉅款;二則 支強大軍隊一旦由外中國人掌握,恐難以控制;三則自鎮壓太平軍 後,軍權一直操在漢族地方官吏手中,如建成十萬現代中央軍隊定會削弱漢族地方官吏實力。

    胡燏棻就是這部分人的典型代表。他多次上疏反對漢納根的建議並例舉唐代安史之亂,借回紇兵平定叛亂,導致回紇輕視唐朝,後又聯兵侵唐一事,以為清廷借鑑。

    又以 李鴻章借洋將華爾剿太平軍得勝後桀驁不馴,趕緊遣散為證。清政 府接受了這些意見,漢納根的建議被否定,而由胡橘棻自行試辦, 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下旬,即在馬廠編練定武軍。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更明顯地暴露了舊軍已不堪用的地步,於是朝野上下無不大聲疾呼編練新軍,一時形成“內外交章,爭獻練兵之策”的風氣。朝廷大臣也多認為:“現欲講求自強之道,固必首重練兵,而欲迅期兵力之強,尤必更革舊制”。

    當時的重臣、署兩江總督張之洞即主張用西法練新軍,他“憤兵事之 不振,由固習之太深,非認真仿照西法,急練勁旅,不足以為禦侮之 資”。清朝統治者也對“西法用兵實勝中法”的觀點深信不疑。一 些帝國主義分子也別有用心地竭力鼓吹西法練兵。清政府的外交顧問福士達就寫了一份《整頓中國條陳》,開宗 明義第一條就提出“中國目前急務,須先整頓陸軍”,又說:“陸軍未 成,則不能使人遵守國家紀律,赤裸裸地表述了練新軍的政治目的。

    同時,英國駐華公使歐格納也建議清政府選用“忠廉有才略大臣”,“練一支勁兵”。於是,清政府為求維護與延續其統治,於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針對張之洞對戰局分析的長篇奏議而下“自強詔”詔中有云:

    嗣後我君臣上下,惟期堅苦一心,痛除積弊。於練兵、籌餉兩大端,實力研求,亟籌興革。毋生懈意,毋鶩虛名,毋忽遠圖,毋沿積習。務期事事核實,以收自強之效。

    過了兩天,光緒再一次下詔罪己,並重提了練兵籌二事,期望認真施行說:

    惟望京外文武大小各員,自今以後,深省愆尤,痛除積弊,鹹知練兵、籌餉為今日當務之急。切實振興,一新氣象,不可因循廢弛,再路前轍。

    二、編練新軍的實驗——定武軍與自強軍

    北方“定武軍”和南方“自強軍”的編練是清末編練新軍之始。

    1.定武軍

    在舉國上下震驚中國慘敗於蕞爾小國的日本時,連統治集團內也有不少人認為舊軍已失去效用,軍制改革已是當時的重大舉措,於是紛紛議論,並向朝廷分析弊端,要求練兵,其中以為李鴻章操辦洋務的要員胡燏棻表現最突出。

    胡燏棻,字芸楣,“夙以談洋務著稱”,是李鴻章賞識的淮系官僚。歷任廣西按察使、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及郵傳部侍郎。他在任廣西按察使時就抨擊募兵之腐朽而上奏說:

    今各處所招之勇,急於成軍,不暇選擇,乞丐無賴,驅以赴敵,一經臨陣,望風而遁,反以利器資敵,沿途更肆焚劫。日後又投別軍,仍蹈前轍,以致屢戰屢敗欲救其弊,必先由本籍地方官查取住址親族,年在十六以上二十以下者方許入營當勇,以杜將來逃亡之弊。到營時,先驗身材,不入格者,當即剔退。

    胡曾參與光緒二十年十月間與德國軍官漢納根爭論如何編練新軍問題,得到清政府與李鴻章的支援而得到練兵權。

    是年底,即受命在馬廠練新軍定武軍3營,規模雖小而步騎炮工俱全,用費自較漢納根建議為省,於是受到清政府的“頗見成效”的讚揚,並得到督辦軍務處的批准,擴充為10營5000人,包括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實際人數為共4750人。

    這些兵士都先後由天津、山東等地招募而來,參用西法教練。

    定武軍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冬在山東、河南、口外、朝陽及京津附近招募兵勇開始編練時,屯駐馬廠。光緒二十一年九月初,定武軍因馬廠營房不敷應用而移駐小站,開始了所謂“小站練兵”。

    “小站”,是距天津東南70裡的一個小鎮—新農鎮。李鴻章鎮壓捻軍以後,指令淮軍周盛波、周盛傳部(稱盛軍)在小站駐紮屯田。

    周盛傳,字新畲,安徽合肥人,是淮軍的重要將領。光緒元年受任天津鎮總兵,駐軍城東小站。因小站開通新河90裡以達大活海口,分闢小河十數支,上接南運減河,其減河左右開溝渠,俾農民易於引灌。又於小站下,開橫河門,建橋閘30餘處,分運河盛漲,下匯海潮,借淡刷鹹,得稻田6萬餘頃。瀕河兩岸,田畝悉變斥鹵之舊,民利賴之。至今小站猶有“周公祠”。

    盛軍在此駐了二十多年,甲午戰爭中開赴前敵,因繼任統帥衛汝貴臨陣脫逃處斬,全軍潰散。1894年底,清政府接受李鴻章的軍事顧問漢納根關於編練新式軍隊的建議,經過議論考慮,決定建立一支由中中國人自己主持的新式陸軍,即派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小站“招募開辦”。

    胡燏棻把招募來的軍隊編為10營,名定武軍。各級軍官大都是淮軍將領,同時還選拔了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生何宗蓮(總教習)、吳金彪、曹錕、田中玉、劉承恩等擔任教習或軍官,購置西洋先進武器。

    又聘請德國軍官沙爾等為教習,根據德國陸軍操典進行訓練。力求以新的裝備,新的武器,新的訓練,形成新的陣容。這支定武軍於光緒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為袁世凱所接管,成為“北洋新軍”即“新建陸軍”的前身。

    它是北洋軍閥武裝力量的直接奠基石。因而晚清首練新軍的應是胡燏棻的定武軍。

    2、自強軍

    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1895年12月27日),張之洞在南京上奏,陳述舊軍痼習,並以“惟有改以洋將帶之,則諸弊悉除”,方能“舍舊圖新”為理由,奏準在南京創練一支照洋法分為13營(步隊8營、馬隊2營、炮隊2營、工程隊1營)共2860人的“自強軍”一稱“南洋新軍”)。

    張之洞認為:“非認真依照西法,急練勁旅,不足以為禦侮之資。”所以,他完全仿德軍營制,聘德國教官35人擔任協、營、哨正職,“其帶兵操練之權,悉以委之洋將洋弁”;而副職則從原來武職中“壯健有志,不染習氣者”和天津、廣東武備學堂畢業生中挑選。指揮權授予洋員,“約束懲責權,則專歸華官”。全部裝備是歐洲陸軍型別。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自強軍開始招兵。二月,在南京建立。自強軍的營制餉章是:設步隊8營,每營250人,一營分5哨;馬隊2營,每營180騎,一營分3哨;炮隊2營,每營200人,一營分4哨;工程隊1營,為100人。共13營,實際共有勇丁2860人。

    江北人較強健,練為馬、步各隊;江南人較聰穎,練為炮法、工程各隊。正勇餉銀,每人月給官鑄元5元(合庫平銀3兩6錢)。勇目遞加,其官給飯食衣履等費在外。而洋將洋弁薪水,每月需銀9000餘兩。

    自強軍與湘、淮軍有所不同。張之洞不在自己的故鄉——河北南皮招募士兵,不具有湘、淮軍那種濃厚的鄉土氣。他在江蘇、安徽離南京較近的府、州各招一營,但土兵必須“具族鄰團董甘結,宣告情願效力十年,只准開革,不準辭退。凡城市油滑、向充營勇者一概不收”。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張之洞由兩江總督調任湖廣總督,自強軍由新任兩江總督劉坤一續辦。但數年間,劉坤一併沒有擴建,營隊和兵員數量都不及北洋軍。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調自強軍赴山東歸袁世凱節制操練。不久,袁世凱繼李鴻章之後,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即率軍入直。後來,袁世凱在編練北洋陸軍時將自強軍編入北洋陸軍第四鎮。

    所謂“新軍”是和八旗、綠營、練勇、湘軍、淮軍等“舊日軍”相對而言的。它的特點是完全按照西方國家的營制編成,以洋人為教習,以洋操為訓練內容,使用的是洋槍洋炮。它的出現是由於在“日本之役”後,感到“練兵、練勇又不足恃,而不得不另行換用“新”的鎮壓工具。

    它的練兵者的主觀意圖上和“舊軍”並無二致;不過,在辛亥革命前夕,它提供了宣傳新思潮的陣地,有些新軍成員還在一定程度上對贊助和推動革命起了一些客觀作用。

    (正文完)

  • 11 # 本草百曉生

    不改練新軍,只有死路一條。事實上從清政府以往的經驗看,每次軍制改革,都是大清續命的強效藥丸。

    清開國者努爾哈赤,自1583年起兵以來。隊伍日益擴大,努爾哈赤也感到舊有的軍事制度,完全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戰場需求。於是在1601,試點創立四旗,隨著征服的土地的擴大。在原有四旗,繼續擴大為八旗。

    從此這支隊伍,成為清軍入主中原的主力。

    清軍第二次變動,則是重用綠營。綠營原本是明王朝投降清廷的降軍,人數眾多,後期通過改制,新招募。被清廷用來駐守各省。起初主要當“警察”用,抓治安的機會比讓他們上戰場的機會多。

    八旗到康熙時,逐漸退去英勇的光環,玄燁用來平三藩的主力還是綠營。

    可惜綠營沒威猛多久,到雍正八年(1730年),綠營形同虛設,清王朝治好去招募“鄉軍”和“防軍”。

    到嘉慶皇帝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白蓮教起義,清軍只好推出“保甲制度”,鼓勵各地鄉紳,自行在家招募鄉勇,這就是湘軍原形。

    但是到太平天國時,發現原有的保甲制度,對太平軍產生不了作用。究其原因就在於,“堅壁清野”對太平軍這種組織有序的隊伍,形同虛設。

    直到曾國藩推出改進版“湘勇”,說白了他是借鑑明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跟練“團練”完全是兩碼事。

    於是跟湘軍類似的組織相繼出現,比如楚軍、淮軍、毅軍等。正是他們的出現,為清王朝續命幾十年。

    但即便如此,湘軍的組織形式無法與當時先進的軍事組織相提並論,期間雖有“同治中興”、“洋務運動”。湘軍們也相繼使用先進的步槍、火炮、戰船。但由於軍事理論跟西方有不少差距,打起仗來,先不管本國工業基礎如何薄弱,但就排兵佈陣的方法,就完全落後於西方。

    這種差距,尤其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期間,號稱“亞洲第一水師”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就可以看出端倪。

    於是以慈禧為首的清廷,在1894年10月23日,將參與黃海戰役中的德國軍官漢納根召回京城,分析為何會輸得這麼慘。

    同年的10月28日,漢納根與翁同龢、李鴻藻等諸位大臣商量,提出三點建議,即用洋人西械加練新軍10萬,從而標誌著清廷改練新軍的開始。

    但是令慈禧意想不到的是,隨著1905年,科舉制的廢除。大量優秀人才湧入新軍,無意中敲響了清廷的喪鐘。

  • 12 # 咖哩咖哩醬

    原因很簡單。清政府沒有士兵!(舊式軍隊)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軍事事務中苦苦掙扎。更不用說抗拒外中國人了,要維持基本的國內統治和確保首都的安全甚至是困難的。在缺乏資金,能力和軍事裝備的情況下,帝國法院想到了一個妥協方案,那就是武裝所有可以在直隸地區使用的士兵。這支部隊是武裝警衛。在八國同盟的前夕,無為軍正式入伍。聶世誠的吳儀軍是無為Qian軍,董福祥的贛軍是無為後軍,宋慶義的軍是無為左軍,袁世凱的新軍是無為有軍,榮祿的直隸軍是經過新訓練的。對於無為中軍。(帶有西式裝備和老式演習的清軍與八國聯軍作戰)其中,董福祥的贛軍是老式的,武夷軍,彝族的新軍和直隸的新軍是西方的裝備和老式的演習。只有袁世凱的新軍隊既是西式裝備,又是西式訓練。在1894年至1895年的抗日戰爭中,生動地反映了以舊式訓練的軍隊作戰能力差。即使日本不能戰鬥,如何對抗西方軍隊呢?因此,武裝部隊的戰鬥力是可以預測的。在不久的八軍同盟之戰中,武夷軍,甘軍和直隸新軍儘管進行了英勇的戰鬥,但最終還是用西瓜砸了石頭。當時,沙皇俄國司令部司令官萊維奇中將曾經輕蔑地說:在世界大國中,只有清朝沒有值得的軍事力量。(Linevic)這次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慈溪,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因為她一直逃到西邊,所以她遭受了很多痛苦,蹲下時甚至找不到洗手間,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她只能讓宮殿女僕圍著她。拉斐特的臉?哈哈!朝廷害怕花錢。如今,聯軍瘋狂地拍打著嘴,他們必須支付9.82億兩白銀(本金加利息)。現在我擔心會發生什麼,我越怕花錢,我就越會積蓄錢來虧本!如果您計算1894年至1895年的抗日戰爭期間支付給日本的白銀數量,那麼多少新軍隊可以裝備十億兩白銀?光緒三十年,清政府從日本訂購了14,000支步槍和64座山炮,以購買120萬兩銀。購買城鎮裝置的成本不到補償金的千分之二!用這些才能訓練新軍隊,為什麼還要擔心西方的魔鬼呢?今天我真的知道,為什麼要打擾。因此,慈溪回到北京後,釋出了一項法令:朝廷一舉振興了軍政府。各省的州長不允許談話或練習,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清政府中央徹底廢除了武術考試,指示各省廢除原有的軍隊和綠色營地,並建立了新的軍事預備學校。以袁世凱的新軍為基礎,新軍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推廣。湖廣知事張志東率先作出迴應,在湖北成立了湖北新軍,成為繼北洋新軍之後的第二支新軍。清政府對新軍的投入很大,甚至超過了以前的北洋新軍。入伍士兵的標準很高。不僅年齡和身高受到限制,而且這五種感官的視力也受到限制,不需要吸食鴉片並有病史的人,他們必須能夠舉起一百公斤的體重並在裡面跑一小時。十公里最重要的是,軍人的工資也很高,是原始士兵的三倍。將軍對於飢餓的士兵們來說還不錯,新軍的素質自然很高!基層和中層軍官也都接受了現代教育,特別是南洋新軍。許多基層軍官是從日本返回的士官。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凱在小車站訓練時的新軍與北洋六鎮的新軍並不完全相同。在小型車站訓練期間,袁世凱的新軍就是這樣1905年,清末軍事改革後的新軍就是這樣清末新軍的建立和訓練主要是模仿德國和日本,而指導者大多是德中國人。新的軍服也非常國際化和現代化。清末大臣徐志京曾讚揚北洋新軍的外來做法:“一擊必發一萬英尺,一矛必發一萬支長矛。樹木...”英國丁格爾寫道:“新北軍由經過嚴格訓練並灌輸強大軍事意願的士兵組成。”經合理評估,清末新軍已基本達到西方軍隊的入門水平。

  • 13 # 歷史畫中人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在兵事方面捉襟見肘,不要說抵禦洋人,就連維持國內的基本統治,確保京師重地的安全都很困難。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

    作為政治人物,慈禧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

    她的成功在於在男人統治的世界上,奪得了本應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權力,並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業人們不禁要問:當時入宮的秀女何止千百,何以獨有慈禧脫穎而出,三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運大清國脈於她的股掌之上,並且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顯然,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又絕不能迴避慈禧所獨有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試想她若無此過人之處,如何以女人身而君臨天下?

    慈禧又是失敗的,她的失敗在於,對權力她有著近乎病態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恣意領略追逐權力的刺激和盡情享受得到權力的快感也就是說,為了權,她什麼都在所不惜!

    慈禧為何要組建新軍?

    清朝組建新軍是遇到危機後的自我反省表現。

    但是,甲午慘敗和八國聯軍侵華連續發生,使清朝的統治階層意識到必須再次進行軍事革新以抵抗西方列強的入侵。

    這就是清朝為何組建新軍,清軍入關以來每次遇到重要危機都會進行軍事改革。

    至於最後清政府無力掌管新軍,這是湘軍、淮軍地方勢力的一種延續,組建新軍也是在湘軍和淮軍的基礎上,至於為何會選袁世凱來掌管新軍,而是袁世凱是李鴻章培養的接班人,是李鴻章的大力舉薦,清政府才把新軍交付給袁世凱訓練新軍。

    比如,隆裕太后宣佈退位詔書時讓袁世凱組建民國政府,袁世凱則為清朝皇室爭取到皇室優待條件。

    北洋軍閥包括張作霖在內都對溥儀禮遇有加。

    但是,無論是皇室也好,北洋新軍也好,都已經深刻意識到局勢的發展已經不可逆轉了,不如順勢而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恐怕慈禧更沒想到的是終結大清的竟然是自己曾經無比信任的袁世凱。

  • 14 # 清水空流

    老太后也不傻,歷經數次的對外戰爭,賠款割地喪權辱國,難道慈禧心裡好受?老太后就不想萬國來朝,重現康乾盛世。但一次一次的失敗,已經讓慈禧意識國家的武裝力量必須重新組建建立,無論八旗還是綠營,曾國藩的湘軍還是李鴻章的淮軍也已經不堪大用,必須重現招募新軍,依照西式練兵方式組建新軍,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支被滿清貴胄和慈禧寄予厚望的新軍沒有成為大清的保衛者,而成為了滿清的掘墓人,袁世凱沒有成為滿清的郭汾陽,而成為了三國的曹阿瞞。

  • 15 # 這些歷史要讀

    慈禧組建新軍,其實是痛定思痛後的舉措。

    在近代史中,慈禧基本上就是一個典型的負面人物。她垂簾聽政、獨斷專行;她保守愚昧、喪權辱國;她勾結洋人、鎮壓革命......在很多人的眼中,慈禧儼然就是阻礙近代中國進步的“歷史罪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然而,在後來的甲午戰爭中,清朝居然輸給了一向為自己所輕視的鄰國——日本。這讓清朝上下從短暫的“強國美夢”中清醒過來。清朝當局明白,軍隊光靠“師夷長技”無法真正實現“制夷”的目標,軍事體系的落後,不是靠裝備先進武器就能改變的。所以,甲午慘敗後,慈禧便開始著手籌建清末新軍。

    這支新軍人數雖不多,但卻是清末新軍的開端,北洋軍閥的根基。後來在民國初年叱吒風雲的那些北洋軍閥,比如“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犬”馮國璋、“保定王”曹錕、“辮帥”張勳等等,他們都出自這支新軍。

    按照清朝當局當時的規劃,將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然而,直至1911年10武昌起義爆發、清朝滅亡時,全國只成立了二十六鎮,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而這其中,當屬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新軍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

    諷刺的是,慈禧苦心打造的新軍,不但沒有守護清朝,反而革了清朝的命!

    清朝起初計劃編練的三十六鎮新軍,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殘酷。因為,如此龐大的新軍規模,光一年的軍費就得耗廢上億銀元。而當時的清朝財政可是相當吃緊,一方面要還賠款給列強,另一方面還要花錢供養一大群八旗子弟和貪官汙吏,每年那點少得可憐的財政收入,本來就不夠花,又哪來這麼多錢去編練新軍呢?

    而從之後歷史的發展來看,慈禧此舉無疑是把清朝給坑沒了。因為,練軍大權下放給各省,使得清朝從此失去對地方軍隊的實際控制。

    一方面,當時各省新軍由地方自行督辦,很多開明的地方官員都把思想先進的進步青年招募到新軍之中,如此便在地方新軍當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種。當時,新軍的基層軍官和士兵之間活躍著進步的革命思潮。這為日後辛亥革命的爆發,奠定了紮實的革命基礎。

    所以,當辛亥革命爆發後,南方各省之前就埋好的雷,在短時間內就接連引爆。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到同年12月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清朝23省當中,就有15省宣佈革命。

    綜上所述,清末新軍確實反倒成了壓倒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你眼中,窮和富是怎麼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