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安悠遊

    單人單車8千公里自駕新疆羅布泊無人區:

    2019年10月,我單人單車從老家山西出發到新疆羅布泊,全程國道省道鄉道無名道,途經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到達新疆。沿途經過高寒高海拔的崑崙雪山,可可西里,阿爾金山,羅布泊三大無人區,歷時7天到達新疆羅布泊。

    回程從新疆羅布泊走315國道,翻越阿爾金山出疆到青海茫崖,全程戈壁無人區高原雪山,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然後進入青海格爾木,路過茶卡鹽湖,青海湖,西寧,海東,白銀,中衛,吳忠,榆林,呂梁,長治。全程約8千公里,油費約4千,吃飯加住宿約2千,買東西約2千。我一般睡在車上或民宿,一共花費約8千左右。

    正常的自駕出行,油耗和過路費是花銷的大頭,再加上住宿的費用。如果我們選擇床車或房車模式,還能節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

    但是據我的體驗會比較辛苦,因為你開一天車會很累!如果是走在茫茫戈壁無人區和高寒高海拔的雪山高原,寒冷的夜晚你還要睡在車裡勉強過夜,除了要忍受刺骨的寒風吹來,還有半夜駭人的狼嚎,確實也很無奈!

    相對於報團遊的朋友來說,和自駕遊花銷差不多,但是自駕遊一路上自由自在的遊玩方式,是旅行團固定景點遊玩的傳統模式無法替代的。如果我們嫌自駕遊花銷大,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邀玩伴,拼車出遊,平攤費用。一輛車坐4到5人,這樣平均下來,其實比旅行團的費用還少,而且吃住自由,豐儉由人。一路上共享美景,還可以聊天解悶,也是很不錯的!

  • 2 # 成風的旅行日誌

    一個人旅行或者自駕旅行的人太多了,而且我也是其中一個。我一個人自駕旅行,去遠的地方還是算很少。但就按今年來說,我一個人旅行,飛機+火車+自行車,我一個人從6月—10月,總共走了2萬7千多公里的里程,這是我今年下半年的旅行結果。而在上半年,我在1月份—2月份,總共走了6個省份,23個城市,也是一個人,總里程1萬4公里,全年加起來,不算重疊的城市,今年總共走了48座城市,總里程加起來4萬1千公里。感覺是孤獨中還帶有一些欣喜,欣喜的原因是自由,是許多超乎常人想象的嘗試,是沒有束縛,一往無前的一種勇敢精神。

    一個人乘坐火車跨越地理階梯,從平原到高原,從高原到盆地。與內心對話,在文字的世界紀錄自我的真實。

    我覺得一個人的旅行,是喚醒自己深刻思考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很羨慕諸多行者,能把沿途的感悟變成詩篇,變成歌曲。而其實,這些都來源於獨立思考。當我從第一階梯去到第三階梯,火車從平原一直到達高原,我有一種既孤獨,又興奮的感受。其實很多時候,看到美麗的東西不一定要熱烈歡呼,與身邊的人分享。也可以很安靜,默默地看著冰山高原,想著自己該如何描繪,用文字和相機記錄著眼前的美麗。

    孤獨旅行,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觀眾。不是每個人性格都內向,不是外向的人都熱衷於成群結隊。旅行就是一次沉澱自我,昇華心靈的一次過程,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我在旅途中付出沉默,旅途歲月回饋給我感性。

    2019年一月:廣州高鐵直達桂林,桂林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西寧,西寧—拉薩,拉薩—中衛,中衛—銀川,銀川—蘭州,蘭州機場—寶安機場。其中旅程1個月23天,走過23個城市,全程一個人。

    騎行318,踏上高原朝聖路,見過70歲大爺獨自從東北—西北自駕,一個人的旅行,是想出發就出發,隨心所欲。

    一個人旅行,一個人自駕,其實在進入西藏的路上最多。他們勇敢,倔強,但也虔誠,感動。其實一個人的旅行很酷,不是跟風從眾去那些網紅景點,而是在無人知曉的時分,安靜地出發,走上自己想要的,無拘無束的旅途。不在乎人際關係的束縛,也不在乎金錢的束縛,內心強大。

    我在途徑四川一座高原埡口的時候,遇上了一位70歲的黑龍江大爺,他獨自從東北開車準備去西藏,然後再去新疆。顧不上所有人的反對,堅毅地前行。他身上的那種在晚年追趕理想的努力讓我感動,也讓我同樣感覺到我一個人的騎行,也是值得自己為自己喝彩的。

    進入新疆的途中,認識37個獨自遊玩新疆,或是火車,或是徒步的行者,他們的心中眼前,盡是斑斕的星辰大海。

    進入新疆和西藏的獨行者很多,進入西藏值得敬畏,但是去新疆,一樣不是簡單的事情。新疆佔據相當於13個省份的地理面積,有著太多的行者趨之若鶩。新疆的美,不重疊,不單調,去的人也很多。我從西藏開始,去新疆,途徑青海和甘肅,總共在途中遇上37個人獨行俠,加上我自己,38個。有一些是準備徒步獨庫公路,有一些是準備火車前往伊犁州和阿勒泰。

    2019年九月:拉薩—西寧—張掖—敦煌—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伊寧—霍爾果斯—特克斯—巴音布魯克—塔什庫爾幹—烏魯木齊—阿勒泰—富蘊—禾木—烏魯木齊。

    這便是我,一個人的旅行!

  • 3 # 追趕霞光的人

    您了還別說,現在一個人出門旅行的還真不少,這我也算是一位。

    要說一個人旅行的感受,那叫一個爽字了得!

    什麼叫信馬由韁,天馬行空?自己想咋玩就咋玩,想去哪兒亥去哪兒亥,體會一份清閒,一份寧靜,一份孤獨。您可以嘛都想,也可以嘛都不想,那哲學家不是說了嗎,孤獨也是一種美。

    我也曾經和朋友、同事一起旅過遊,結果後來您說怎麼著,太累,太操心。特別是長途自駕旅行,您了快別提了,想想都糟心。

    這平常吧大家十天半個月的聚一聚,他不顯,相互還挺熱鬧,可出門旅行,這日子一長,您猜怎麼著?人的品行,缺點,像是兩口子結婚,日子一久,全都現了原型了。這本來就是熟人,包容度也更差。這不,有兩個哥們兒,弄的連朋友都沒的做了。您說這都為嘛麼?

    所以,我後來就一個人旅行了。

    這一發不可收拾,感覺太好了。

    當然了,結伴也有結伴的好處,他熱鬧。短時間還行,長時間,我還是喜歡一個人旅行。

  • 4 # 火紅的山樑

    一個人自駕遊,不需要照顧和包容他人意見和感受。自由,隨性……我也經常一個人自駕遊攝山山水水。兩次輪胎軋破,一個人換輪胎……最擔心的就是車況……

  • 5 # 小眼睛胖子環球旅行

    這個問題好像是好多人在關注,路上也會有好多人問我,為什麼不結伴,開始是因為不容易結到伴,到慢慢喜歡一個人旅行;這兩年在國內走了十幾個省份,國外也去過5個國家,路上也會遇見一下獨自旅行的人,有自駕的,有摩旅的,有騎單車的,還有徒步的,而我就是一名單車旅行者;兩年半的時間,騎行了35000公里左右,大部分住宿是露營。

    之所以大家關注是否結伴,最主要的顧慮是安全問題,如有人結伴,路上有突發狀況,可以商量解決,路上也不會孤單;但是有利必有弊,兩人結伴難免會產生分歧,住宿,吃飯,線路,時間等等!

    權衡利弊,我個人更喜歡自己旅行,現在就說說為什麼:

    1.安全做到提前預防

    出發前多做準備,做到有備無患;路上遵守交通規則,避免出現交通事故;去到異國他鄉,尊重別人的風俗習慣;露營儘量選擇有人家或有監控的地方;遇事要冷靜,一般都能解決。

    2.自由

    這也是主要原因,我想什麼時候出發就什麼時候出發,路上遇到好看的風景,也可能就地露營玩上幾天,也不用考慮別人喜好;騎行路上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景點去不去自己決定,想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想玩幾天就多玩幾天。如有夥伴,那一切都要商量著來,意見不統一在所難免,這樣只能有一方妥協,難免會影響旅行心情。

    3.旅行體驗

    一個人旅行更能體驗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一個人旅行有更多接觸本地人的機會,一個人旅行才是真的旅行。

    權衡利弊,我更願意一個人去旅行,更喜歡一個人在路上的感覺,偶爾也會感到孤獨,更多的是享受孤獨,自己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與大自然相處,靜靜地感受這個世界。

    17年騎行,石家莊出發,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貴州-雲南-西藏-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返程走西藏阿里-川藏北線,最後到達新都橋結束。

    回家休整一段時間,石家莊再出發,騎行到福建,廣東深圳;揹包開始港澳遊,年底坐車回家過年。

    18年坐車到深圳繼續騎行,廣東-海南島環島-廣西-貴州-重慶-四川-甘肅-河西走廊-新疆-獨庫公路-新藏公路-阿里中線一措再措-青藏公路-格爾木結束行程。

    19年石家莊坐火車到南寧,騎行出東興口岸-越南-高棉-泰國-緬甸,緬甸曼德拉飛雲南芒市回國,繼續騎行丙察察進藏,騎行到墨脫,現在西藏林芝地區。

  • 6 # 瓢姐雜談

    【一個人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看到了孤獨,有人看到了自我探尋,有人看到了靈魂放空。千人千面,各有因果......

    人作為社會性動物,喜愛社交,渴求友情,愛情,親情,都在渴望著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同,也在渴求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群居生活,他們適當保持距離,擁有自己的獨處空間,但是與他人經常有互動。

    這也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第三層社交需求。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從基礎需求依次向上,人類共有五層的情感需求,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我們對吃飽穿暖的需求,就是最基礎的生理需求。渴望和平,沒有戰亂,身體健康,就是對安全的需求。渴望親情,友情,愛情,就是基礎的社交需求。

    而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金字塔尖上的需求,只有滿足了基本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之後,人類才會有更高層面的精神需求。

    一個人去旅行,未嘗不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自由。無需在乎別人以一種什麼樣的形態生活,做你自己,適合你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想說,一個人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有人看到了孤獨,有人看到了自我探尋,有人看到了靈魂放空。千人千面,各有因果。

    其實,一個人旅行,對自我心靈的成長和滌盪,遠比感受孤獨,更有深意。這個過程,也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最高境界,實現的應該就是關於自我探求的精神需求吧!

    在《孤獨六講》一書中,美學大師蔣勳以美學家特有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從情慾、語言、革命、思維、倫理、暴力六個維度解讀了孤獨美學的價值,和我們探討了生命個體的孤獨與完整。他講述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如何尊重孤獨。一個人旅行,恰恰就是靠近孤獨的過程。美學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正因於此,藝術家通常的精神世界都是孤獨而自我封閉的。

  • 7 # 使用者3993842565045

    《隱祕的呼喊》

    拈花一笑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這是人們所熟知的彩雲之南的風花雪月。我仍舊單人單車,穿越湘黔滇桂,這一路,行程近6000公里,只因風雨,無關風月。雲南是片神奇的土地,西北有梅里神山和玉龍雪山這樣的高原祕境,南邊卻是燥熱萌動的熱帶叢林。除麗江、怒江、迪慶原來走過以外,其他幾個州均匆匆走馬觀花的路經,感受路上最美的風景。我堅信,在帶著靈魂一起遊走的每一段旅程,總有某個角落,能避開紛繁嘈雜,找到一片單獨面對自己內心的淨土,和這個世界來一次驚豔的相遇。

    雲南驛

    在西南邊陲這片土地被稱為“雲南省”之前,這個地方已經叫了一千五百年的雲南,這就是彩雲故里---祥雲縣的雲南驛,而云南二字的由來,就源於雲南驛。清代,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和最繁華的商品集散地。其中一個較大的馬店,一天可接待三百多匹馬,供給幾千斤草料。這些馬店主要分佈在古驛道的東西兩端,而在古驛道的中間商鋪林立,大多是為過往馬幫置辦各種貨物。茶馬古道從此經過,中原文化也從此入滇,二戰盟軍和國民黨將領在這裡休整。文化從此流過,馬幫從此流過,於是現在留下來的這條不到兩公里的的青石古道,有了文化歷史和歲月的包漿。這裡盛極一時,古驛站兩邊仍為今天已不多見的雲南漢族傳統的一門一窗一鋪臺的式樣。可是現在卻空空蕩蕩,了無人跡。一個老人告訴我,這裡的原來有個李姓的大戶人家,先後出了幾個縣官,討了幾房姨太,分別都在驛站修了大院,如今只剩下高大的院門和寄居在此的鳥雀。破損的大門,一扣一推,咿呀的聲音,在記憶裡迴響。如今,雲南驛像一個垂暮的老人,在夕陽下拖著長長的影子,呆立著,遙望著號稱豔遇之都的麗江,遙望著那些懷揣都市慾望,熙來攘往的遊人,默默的啐一口口水。晚霞中有鳥兒飛過,風把雲拉扯得很長。這附近生活的人們,沒有過多的感慨,依然在這片土地上休養生息,他們也沒有生活得匆忙,輕身前行。

    既然這裡的時光有些慢,就讓我們靜心等待。世界這麼大,他總會遺忘些什麼。你在默然,你不認得我,我仍然要感謝你。

    恰好我來,剛好你在。

    翁丁

    從臨滄去滄源,路經小黑江,過邊境檢查站不遠,路斷了。斷了一年,修了一年。繞道團結和勐省,一開始攀爬在山腳,後來盤旋在山腰,奔走在山脊,到雲的上面了。一路向南,穿過貧瘠的紅土地,穿過山谷的密林,來到種滿菸葉和香蕉等作物的熱帶雨林。開啟車窗,空氣有些悶熱,車窗外撲面而來一股暖熱的氣息。這是熱帶叢林特有的感受,一股生命的原始力量開始在身體裡躁動。

    終於來到翁丁,已經是靠近邊境了。這裡是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幾個老人聚集在寨子門口,寨子裡靜悄悄的。寨子隱藏在巨大古老樹木之間,就連近旁的瀑布,也只聽到巨大的聲響而不見其蹤。寨子大門口和石板路旁,到處懸掛著巨大的牛頭,因為青苔和雨水的侵蝕,顯得更加神祕和年代久遠。這裡沒有修剪平整的草地,沒有奇異造型的林木,所有的事物都和人一樣自然生長,有時人的痕跡完全隱潛,只讓自然全姿全態的出臺。房屋是純淨的自然色,或原木色,或灰褐色、或深黑色,加上茅草的屋頂,沒有絲毫的鮮明色調。這跟我所生活的城市完全不同,人們的房屋造型奇特突兀,急躁和炫富的情緒造就了紛繁豔麗的影象,人們急於突出在自然之上。而這裡只有幾千年來沒有改變過的杆欄式木樓,一樓堆放生產工具或飼養牲畜,二樓佤族同胞居住。

    我撫摸過神祕的巨大的木鼓,走過寨主的木樓,來到祭祀的神樹下。幽暗的山谷裡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榕樹,旁邊全是它枝幹垂下來的氣根,形成一片巨大廕庇的空地,樹幹到處懸掛著牛頭,數量恐怖,眼眶空洞,凝視著前來的我。這是佤族人和鬼神對話的地方,有一種強大的氣場,讓人震撼。它隔絕了文明和物質,忽略了貧窮和富有,用生命赤裸裸的相對。幾千年來,佤族同胞在這祕境中休養生息,聆聽著林風清泉演奏的遼遠卓絕的生命之音,在大山古樹的庇護下安享寧靜平淡的生活,跟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敬畏心在,相信萬物有靈,所以幸福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的心已經走遠。

    只要願意,總有種幸福,不在眼前,就在心裡。

    哀牢山

    我從勐臘的磨憨口岸出發,往北經普洱進入哀牢山。這裡原有哀牢古國的悠遠文明,後有神祕土司藏在大山深處。土司的存在,它對穩固國土、建設邊疆起過巨大作用。這裡也是古老的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相傳解放前,每天都有八百多匹騾馬、一千多商人翻越哀牢山古道。悠悠馬幫隊伍非常壯觀,於是布匹、絲綢、菸絲和小手工製品各種百貨就西南而去,馱回來的是洋菸、鹽巴、茶葉、野生動物的皮毛等。無數馬幫在這條古道上默默行走,經歷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在這條古道上,有著彝族的粗獷,花腰傣的柔美、哈尼族的奔放和佤族的狂熱。

    從哀牢土司府出來,沿哀牢山脈一直往南,穿行在無盡的原始森林和古老梯田之間,空氣溼潤,山谷幽深。幾千年前,廣袤的哀牢山敞開胸懷,接納了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民族--哈尼族。哈尼族先民飽受異族侵擾,在這裡開墾梯田、耕種稻米。他們感恩和敬畏自然,當需要建設新村寨的時候,他們會把南瓜子撒在山坡上,南瓜經年長勢良好的地方,就會被考慮作為村寨的基址。這種看似簡單的選址方式,卻滿含認知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智慧。在此開址建設的村寨,則不僅是宜居的,更是安全的。哈尼族村寨歷經千年,除因人口增多而另建新寨,鮮有因自然災害而導致的寨址變遷。退讓泉水適當距離建設村寨,以防止汙染水源。他們膜拜森林和水源,嚴禁砍伐。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先民智慧與哀牢山大地的最完美的契約。哈尼族以水為肥,活水種稻。在休耕期,哈尼族仍會對梯田三晒三養來育肥和保留地表有機質,保持地力不減。甚至哈尼族不會捕殺“害蟲”,他們與自然生物為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哀牢山土司府有個傳說,末代土司在哀牢山中隱藏了巨大的寶藏,他家院子裡的奇異的圖案,隱藏著開啟寶藏的祕密。我想,哀牢山給了哈尼人一筆更大的財富,這筆財富也許是一種生存的藝術,也是天地人的和諧。

    一直到夜幕降臨,我選一空曠之地,停下車來打火做飯,燒水煮茶。這些巍峨的大山,轉眼間從山谷中升騰出薄紗般的霧氣,籠罩群峰,如生命最初的羞澀,讓你再也看不到他的真容。霧靄四合,我鑽進車裡休息,當第二天太陽發出第一縷光線的時候,我一定能最先感受到他的溫暖。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日出,是旅途中絕美的風景。

    哀、牢二字,相傳均為酒的意思,哀牢即善酒之人或酒醉包,一個看似憂傷的名字,原來有著如此浪漫的情懷。山區人喜歌嗜酒,醉後不擇人家,任意酣睡,醒後始歸。好吧,那就讓我們也以夢為馬,隨處可棲,在風雨的日子嗆聲大喊、放聲高歌。這樣,人生即使是五味雜陳的劣酒,也好過溫吞水一杯。

    既朝九晚五,又浪跡天涯,在不再青春的時光,踐行輕狂的夢想。

    在路上

    一路上,有時我寄居在高速服務區的停車坪,看車和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夜漸深,逐漸歸於寧靜,有時我會跟在服務區過夜的長途車司機一起喝杯啤酒,抽抽菸。長時間的駕車,很多人都神態疲憊,眼神空洞。他們穿行在國道和高速,從南到北,穿過城市和村鎮,穿過叢林和沙漠,奔跑在世界的邊緣。因為寂寞,多數人帶著自己的女人,這些女人也被長時間的枯燥奔走折磨得毫無生機,默默的在服務區免費熱水桶前把幾個熱水瓶加滿,在水槽前把衣服洗乾淨,晾晒在卡車下的某個淋不到雨的地方,利用卡車發動機的熱量把衣服烘烤乾,然後默默的呆立沉思。也有些女人因為罰款或事故或因與男人的爭吵,躲在駕駛室偷偷的抽泣。有司機偷偷告訴我,在這條路的某個服務區,翻過圍牆,有個懸掛彩燈的小屋可以慰藉身體;也有極少數的司機,吸食成癮的藥品提神,促使身體興奮長時間駕駛,縮短時間較快的完成一次長途運輸。

    白天和黑夜,是世界的兩個面。美的,未必真實;真實的,未必會美。白天嘈雜的聲音和紛繁的色彩,掩蓋了一些東西,而在夜晚的時候,還原了更多的世界本原,悲傷和慾望在黑暗裡瘋長。我且默默的聽著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快樂和悲傷都簡單而神聖,我不配滲進他們命運裡去,擾亂他們生活上那一份應有的哀樂。

    後半夜的時候,雨又來了。在車子頂棚上敲擊出我熟悉的旋律,車窗玻璃開出一朵朵水花,服務區的路燈投射到車內的光線,也變得斑駁起來。這是我的世界的音樂,包括這些光線、這些風的觸覺、這些陌生的氣味,我終於能用自己的所有感官,來感受這個世界,來認識一個修行路上的自己。我鑽進車裡的睡袋,靜心等待明天太陽的照常升起。

    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修行。這不是對現實的逃避和對世事的批判,相反,我所有的感官都是敏感謹慎甚至張狂的,以一種更平和更積極的狀態來期待自己內心世界和外部這個真實世界的際會。他們與我電光火石般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們瞬間點化和改變了我,讓我心存感激。也讓這些平凡的日子多了一些閃光。

    我想用生命以一種另外的姿態和這個世界對話。

    當你和這個世界獨處的時候,你能聽到它隱祕的呼喊。

  • 8 # 石頭路書

    以前我出去自駕遊基本都是約幾個哥們或帶家人一起,現在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單人單車。為什麼?因為我喜歡徹徹底底自由自在的旅行,沒有很多照顧、遷就、妥協與無奈。對於我來說,自駕遊是工作一段時間後休息調整的一個過程,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反過來生活也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既然這樣,旅行就要徹底一些純粹一點,就必須是真正的詩和遠方,否則出去一次,回來身心俱疲,何必呢?再者,一個人的旅行,不僅你的身體脫離了羈絆,你的思想也可以放空放飛、天馬行空,享受孤獨,體味獨處,說不定可以思考和感悟出些許人生真諦呢。

    記得我的跳傘教練跟我說過,跳過傘的人,思想境界和眼光格局會躍升一個檔次,我當時不理解,但當我經歷七八秒的自由落體後,掛著傘花在近乎純淨的蒼穹之下悠悠飄落,整個過程,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放空心靈,什麼叫通透清爽,什麼叫醍醐灌頂,什麼叫蒼涼荒蕪,什麼叫敬畏自然,什麼叫生死看淡……很開心的是,我從這麼多次長途自駕中,也能夠體會到那種特別的感覺。

    短暫的享受一個人,挺好!

  • 9 # 西域飛蝴

    一個人旅行的其實並不多,很少有人能夠一直享受孤獨的旅行,有些人獨自旅行幾次以後,就會因為忍受不了孤獨而選擇結伴。

    但是,要記住我並不是說沒有,而是很少。在我們能遇見的那些獨自旅行的人群中,有一大部分是帶著工作性質的,比如有些人出差順便附近遊玩,或者某些專欄作者,攝影記者,等等這些人,他們不止是單獨旅行,還順便產出盈利。

    然後,一個人自駕的,那就更少了,你可以想象一下,本來一個人旅行所有的事情都要獨自完成就已經很累了,再開個車,豈不是更累嗎?那就不要談享受了!

    至於獨自旅行的感覺,為了方便理解,我可以給你打個比方,就像是獨自看電影,起初的時候覺得很自在,然後慢慢地,看著別人一對對的,就開始不自主地感到落寞,這感覺逐漸發酵,最後你多半就會放棄這個念頭了。

    我就是這樣慢慢地離開了獨自旅行的隊伍的,我認識的那些起初和我一樣喜歡獨自旅行的朋友們,大部分也都沒有堅持下來。

    天高雲淡,前路漫漫,看風景的心情有時也是需要分享的啊!

  • 10 # 文旅不分家

    一個人旅行,特別是一個人自駕遊,就是最自由自在的一種旅行方式了,這種方式,真的可以說‘我的旅行,我做主’

    整個旅途中,你可以天馬行空,哪黑哪歇,也可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自由度那是相當的高,這個自由度是吃住行全方位的,可以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住自己喜歡的風格的民宿,甚至,某一段路,可以選擇騎車去,看到好的景點,索性多住幾天。再不用去考慮別人的飲食習慣和住宿要求,那個自由,那個輕鬆啊,真是天高任鳥飛啊。

    你看,這樣完全由著自個兒的玩,啥感覺?啥心情?還用我說嗎?

    不過,結伴而行,或者和家人一起出遊,又是另一種樂趣,同樣樂在其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了一年的相親物件,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